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哭包萌妃甜又软 > 第三十四章 恨不能以身替之

哭包萌妃甜又软 第三十四章 恨不能以身替之

作者:四时糖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初歇,穷空晦暗。

密不透风的云层缓缓下坠,直压得人喘不上气,天地之间是苍白死寂的灰,废墟之上缭绕着如梦似幻的薄雾,仿佛在勾画着往昔的舆图盛景。

偶有几声青鸦嘶唳衬出死一般的阒然-

魏识牵着玉奴,一人一马孤立村口。

白色的槐花飘了满头,而后无声坠地碾作尘泥,一场痛快淋漓的暴雨,把这座被烧成废墟的村子浇透浇烂,像是一盅熬得浓黑发臭的汤药。

散发着腥臭难闻的气息,老槐树下的磨摆上叠挂着几具软趴趴的尸体,被野狗啃噬地参差不齐,森森见骨,散落的血肉变成一摊黑黄的浆糊,糜烂生蛆。

他望着满目的死寂,眼眶发红,喉咙微哽,紧紧攥着的指骨几近碎裂。

无边的悔恨自责像是裹着砾石的山洪一般灌进那颗血淋淋的心脏。

若早知如此,哪怕是被那些村民活活烧死,他也该苦劝他们早早地离开,躲进深山里。

堪堪几日,那些难民将京城近郊的十几个村子洗劫一空,烧杀淫掠,无恶不作,肆意将魔鬼的种子播撒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

云雾散开,日头缓缓露了出来,在天际刻上一道五彩的疤痕,腥臭潮热的气息涌进鼻腔。

魏识眼眶通红,抬手掩紧面上的巾帕,抬脚往村子里面走。

满目荒败,焦黑的横梁倒在软烂泥泞的道上,朱红黑紫,深浅不一的血迹渗透蜿蜒引着人往那人间炼狱而去。

一只被雨水泡烂的断手死死扒在门槛上,那只手的主人是个上了年纪的婶子。

他们家是村里少有的富户,几个儿子都很有出息,在京城里做活,时常坐在村口的磨盘上与来来往往的农人交道些风言风语。

魏识能从一只断手就认出她来,还要多亏这刘婶子用她那只带着个金镯子的手指着他祖父的鼻子,让他们滚出王槐村。

数日前又四处宣扬祖父死于疫症,说他是村里的灾星,要村长一把火烧死他。

那时的魏识悲恸不已,刚刚安置了祖父的遗体,受到鼓动的村民大半夜,举着火杖聚集在他家的草庐前叫嚣着要放火烧死他这个灾星。

多亏村长苦言相劝,那些村民才停了手,若非如此,他早已成了地上的一撮尘灰。

他深知,这座村子已经容不下他魏识,欲遵循祖父的遗言,带着尚有余息的男孩进深山里避祸。

可这场疫病来势汹汹,若是任其肆虐,保不齐哪天村子里又有人染上了疫症,为此魏识临走前苦言劝告那些村民,让他们也早些往山里去。

可这些矇昧蛮横的农人舍不下家资,硬要死守在这里,只道让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每日在村镇周遭巡守,凡是生人一律不得入内,如此可保一时安稳。

可如今,他们不仅守不住家财,连命都丢了。

大批大批的难民四处逃散剽扰,连京城都不得不紧闭城门,派兵驻守,这样一个小小的村子靠着几个只知道挥锄种地的农家小子如何守得住?

从村头到村尾,竟是无一活口!

魏识哀痛难忍,转身欲走,忽而发现前面有个熟悉的人影。

那人见到他喜不自胜,遥遥挥手叫喝着,往他这边跑,人走近,魏识才认出那人正是村长家的儿子,王谨修,与他同在汲庸堂修习的同窗,大他两岁。

"魏兄,村里可还有活口?"他气喘吁吁,面色哀痛。

"无一活口。"他沉声道。

"魏兄,还要多谢你,若非如此我等也当如这些村民一般。"他轻抬手,搭上魏识的肩膀。

"还是快些离开这里,若是染上了疫症可就药石无医,无力回天了。"

见他这般说,魏识疑惑道:"此话何意?"

"魏识兄有所不知,那日你苦劝村民早些躲进深山,他们口上不应,心里还是有些怕的,没过两日,邻村就被难民洗劫了,人全死了,风声传到我们村,许多人都怕了,也不敢待在这里,我父亲便让那些愿意进山的人把能带的都带上往那山里去,这才保住命,如今这村里死的都是些不肯走的。"

"王婶子,你也是知道的,她家是富户,宅院可是砖瓦造的,这她哪肯走?还有些啊,非要守着祖家宗祠,我父亲说破天都不肯走。"

"那你们如今都在何处?"魏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照你的话,都在那深山里猫着呢,只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祖祖辈辈都在地里扒食,又不像你是骑射的好手,能打些野货养口体,那山里也不是什么安全的地方,夜里时常有虎啸狼嚎之声,把妇孺孩童吓得够呛。"

说到这,他叹了口气。

"如今,我们原本的家都变成了一片废墟,回是回不来了,那些带着疫症的难民四处横行,少不得要在山里待上一段时日,可这何时才到头啊,好在如今还是春近夏的日子,不像那穷冬腊月能把人活活冻死。可纵使如此,我们也不能一直在山里待着啊,积攒的口粮撑不了多少时日,到那时我们就成难民了。"

他摆摆手:"你不如与我一道,你孤身一人总是不安全的,那些村民如今感谢你还来不及,万万不会再说些烧死你的话,快快离开这里,莫要染上疫症。"

"王兄有所不知,我救下个染了疫症的孩童,好生照顾许久,如今还有一口气在,总不能带上他与你们一道,可若是不管,我于心难安,更何况为了他,我连祖父的命都搭上了,王兄还是莫要管我,自去罢。"

王谨修闻言皱起眉:"魏兄节哀,还望莫怪那些村民,他们只是求个安生自保罢了。"

"我亦无怨,世道艰难。"

两人出了村子,静默良久,王谨修言:"也不知朝廷欲如何,我听闻如今连京城里都有了疫病,若是任由这疫病肆虐,整个大晏危矣,可惜那些食民膏血的勋贵只知道保着自己的私利,横死在道上的百姓,看都不看一眼。"

"太子殿下态度强硬,凡是有疫病的地方一律一把火烧了,还要每家每户出一个壮丁,去收敛那些染上疫病死去的尸体,这不是活活送命吗?"

魏识叹了口气:"为今之际,也只能如此了,只盼能遏制疫病,少死些人。"

与王谨修分别,魏识牵着玉奴进了深山。

那是他打猎时常去的地方,有时想要大些的猎物少不得在山里待上十天半个月,是以他便在那里用木头搭了个简陋的屋子,仅仅能放下一张木板床罢了。

如今放置他从家里带来的被褥,瓢盆锅碗显得拥挤不堪,只能在外面临时用石块泥巴砌个灶。

他回来时,那男孩还昏着,他给他喂了山泉水,起皮的嘴角总算没那么干了,在这里的几日,他日夜守着,无数次以为他要死了,结果这个孩子总能挺下来,到让魏识有些唏嘘。

想着祖父不过是照顾了他半天就染上疫病死了,自己与这孩子日夜相对,却没染上,魏识恨不能以身替之,宁愿死去的是自己而不是祖父。

可惜了造化弄人...

下了一场暴雨,他搭地这屋有些摇晃,想着还要在这里住上许久,魏识敛了心神,再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去修补漏雨的屋顶。

祖父留下的瓦罐被松掉的粱木砸成碎片,里面零零散散的钱票,银锞子洒出来,连带着一块质地细腻的玉。

想起祖父临终时,魏识涕泪不自禁,忍了许久的泪滚滚而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