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哭包萌妃甜又软 > 第二十三章 师兄师弟

哭包萌妃甜又软 第二十三章 师兄师弟

作者:四时糖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7: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草堂原本只有一间小小的茅屋,设在乡野僻静之地,依山傍水,景色秀美。

后来乡人合力又起了几间屋室,隔出前后院,给先生居住教书用,后院正是先生的居所,院子植着松桂芍药,满室生香。

魏识到时,院门口两列竹青麒麟纹的侍卫守在外面,麒麟乃瑞兽,寻常人怎堪为配?想来这侍卫的主人定然身份尊贵不凡,否则怎能给自己的侍卫穿戴有瑞兽祥纹的衣饰?

可先生自言无亲无友,孤家寡人一个。平日里没少借此使唤他们这些散了学的乡下小子,不是给花草浇浇水,就是给松桂松松土,还老拘着他做饭食,陪着下棋。

他在这里呆了许久,都未见先生有什么来客。

今日这屋内的也不知是什么人,有客来访,魏识也不好冒然进去,冲撞了先生的贵客,总归不好。

便牵着玉奴等在外面。

汲庸堂内,一老头白发婆娑,用一根桂枝松松地簪着,着一身青灰发白破了洞的衣袍,颇有些洒脱不羁地斜倚在藤椅上,干瘦的手指便如入冬后,枝叶尽数凋零的枯枝,实难想象那迥劲有力的汲庸堂三字是他所写。

他皱着眉头看着木几上被团团围困的黑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捻着本就没几根的胡须,冥思苦想不得解困之法。

晏昭端坐在他对面,身后站着荀玉。

二人皆聚精会神地盯着对面脸皱得像一团墩布的瘦老头。

果然!那老头又使出了惯用的伎俩,腰猛地一弯,广袖往那木几上一拂,谁知他二人早摸熟了他棋术不佳,棋品又差的臭性子。

晏昭勾起唇角,荀玉会心一笑,当即连人带藤椅将那老头端离了木几。

眼见自己的伎俩被识破,那老头脾气立时就上来了,当即不要脸地怒骂道:"晏书白!你好大的胆子,几年不见越发不尊师重道,还不让你这呆头侍卫把我放下来,这局当是我赢了!你若不认,我便要抽出荆条来,好好教训教训你,教你知道什么叫尊师重道,什么叫尊老爱幼!"

骂了晏昭还不够,又将炮火对准了荀玉:"还有你!我是你主子的老师,师者如父,我便是他老子,你竟敢如此对我?跟着你主子在居焉山待了十来年,没从我这学到丁点儿尊师爱老的好德行,净学着你主子的不良做派!我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在课业上多多关照关照你和胥松那小子,省得你们在外行为不端,没有礼仪,说是居焉山出来的,我都嫌丢人..."

他扯着嗓子怒骂,声音震天,候在外面的魏识都听到了些许响动。

便猜到,这手臭老爱玩的先生又拉着客人下棋了,里面的客人身份尊贵,定然不会像他一样跟个鹌鹑似得任由他摆布,因此才气成这般模样。

想到这儿,魏识忍不住笑,弯了弯眼睫。

这十里八乡的小子哪个不把他当祖宗供着,家里有些好吃食总要送些过来,这书院的活从来不用他沾手,哄着宠着,约莫着是给他惯出了个刁钻性子?

如今吃了这么大个瘪,当真是罕见。

说起来,当初能与先生手谈一局,不少人都争着抢着,深以为傲呢。

没多久就明白先生这是人菜瘾大。

每每散了学,定要留人陪他下棋,留下的自是叫苦不迭,先生从不认输,要输时总会悔棋,要不就是掀了极局,而后不厌其烦的追问探讨棋局之输赢诡道,那些学生常常被问的词穷语塞,涨红着脸。

魏识开始还感佩先生在此道并无天资却极尽钻研,耐心地给他讲自己的计策谋略,谁知老先生只是不愿认输而已。

后来他便随了他的意让他赢,因此他很快就胜过了那些跟先生争论输赢的学子,一跃成了汲庸堂最受青睐的好学生。

堂内老先生吹胡子瞪眼,怒骂一通,这一主一仆没有丝毫愧疚之感。

见他二人这般,老头自知斗不过,气哼哼道:"你倒是个孝顺的,还知道老头子我在这穷山沟沟里吃了不少苦,过来看看,也不知今日吹了什么风,您来这里,怎么?瞧着老师孤家寡人想来身边侍奉侍奉?诶哟,折煞老夫哟...犯不上..."

晏昭笑意浅淡,眸光如有星海,不理会他的明嘲暗讽,瞧着这老头自言自语,自导自演。

等他说够了,这才命荀玉去外面将食盒提进来。

食盒刚刚提进屋,老头就闻着味了,原本还在藤椅上嘟囔着,当即站了起来从荀玉手中夺过食盒:"你小子早说有酱肘子啊,有了肘子还下什么棋啊?"

晏昭嘴角带笑,温声揶揄:"我来时见一鸿儒端坐案牍研读经书,还以为进错了门,不下上一局,哪里认得出老师,毕竟也有好多年没见了。"

见他又调笑自己,老头抽出荆条不轻不重地抽了下:"竖子无礼!下不为例!"

说着便大快朵颐地吃起来,没吃一会儿他像是又想起了什么:"我那院外的梅子树下埋了一坛好酒,叫你这呆头侍卫去给我挖出来!"

他又摆摆手:"罢了!罢了!你这侍卫缺根筋儿,脑袋不灵光,粗手粗脚的莫打碎了我珍藏的好酒。"

荀玉心道,这老顽固,不过是小时不慎打碎了他一个花瓶,粗手笨脚不灵光的名头便带了这么多年。

老头出了院落,便看见候在远处的魏识,笑呵呵挥手道:"魏家小子,快来!见见你师兄!"

他喊声大,连屋内的晏昭都听到了。

先生原本在居焉山潜心求道,不问凡尘,当初若不是父皇强求,他根本不会收他为弟子,离开居焉山时也吵嚷着受够了他这个学生要四海云游。

来信落户京郊时他还有些惊讶,不过倒是安心了许多,未曾听说他新收了个弟子。

他不就是关门弟子了吗?晏昭有些疑惑。

魏识听见先生喊他,忙趋步上前,这梅子树下的酒还是他挖的坑,见他来了,老头自然甩了手,将锄头交给魏识,由他来挖。

"今日你算是有口福了,你师兄带来的酱肘子可是难得的人间至味,往回劳他下个厨你先生我都得苦求好久!能吃到他的手艺,你也算是有造化!"

晏昭是皇家的公子,便是远游求学也万万苦不到他头上,每年皇宫送去的吃食住用之物盈车塞道,数之不尽。

老先生嫌皇家公子,生活奢靡吃不了苦,如何问道?

便厉声要求年幼的晏昭命人将那些东西送回去,断了与皇宫的音讯,吃住都随他,跟那乡野的小子一般养着,与寻常学子一般侍奉师者,这才改了他一身矜贵,那一手酱肘子也是那时候学会的。

这般养了几年,那时的晏昭便如现今的魏识一般,有着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是个好走马逐猎,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只不过年纪比之魏识要小上许多。

可晏昭终究是皇家公子,永昭帝送他来时亲自跪在老头面前,要他教习他治国之道,御民之理。

晏昭便随他习.天子剑、问帝王道,在居焉山的破草庐里学了数年,后来便随他四海游历,见多了民间疾苦,人世艰难,性子难免沉闷起来。

前两年,应召前往江北修筑运河,这才与他分别,学生走了,老师自然无用,他便来这盛京繁华地寻了个僻静之所颐养天年。

谁知遇到一群求学若渴,热忱又善良的乡野小子,便开了个学堂,一边教书一边研读经书打发时日。

魏识实在是这些小子里面鹤立鸡群,出类拔萃的人物,比之晏昭也弱不了几分。

他便又起了心思,悉心调教。

指着他两个收尸,往后大晏出了两个惊才绝艳的人物,问师者何人?报上他归庸真人的名号,也不枉来这世上一遭。

只是他已经行将就木,没多少时日,往后他俩如何,老头也不能时时照看指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