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王的旗帜 > 第五十三章 升官了

王的旗帜 第五十三章 升官了

作者:老洪大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是这样对县尊说的,但叶墨在改编的时候,删除了许多还没有发生的人和事,因为这些没有发生过的人和事,无法对其解释,还不如直接删除,来的好些,这样就避免了许多麻烦,这些话,当然不会说给县尊。

县令勉强接受,但也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名称,其实完全还有更好的书卷名称,只是这毕竟是叶墨师门不传密学,都拿了出来传播,自己不便更改。

县令随后指了指官服,说道:“想必你已猜得出来,这就是你的官服印信,吾王唯才是用,胸怀锦绣,念你为国为民尽心竭力,赐爵中大夫,主责诸暨县农耕,百工,无需进宫,俸禄由县衙调度,但本衙年年赤贫,许多官吏都无法按时分发俸禄,想必像你这个财大气粗的,不屑于微末之酬了吧。”

叶墨不说话,眨巴眨巴眼睛,看看官服,是新的,官帽也是新的,这爵位更是没的说,本以为混个士,就上天了,没想到上来就是大夫,而且还是中大夫,只比文种范蠡低一级,勾践很大方,真的很大方。

可是大方的怎么这么别扭呢?

你让一个京官,还是高等爵位的,去主责县一级别的农耕,百工这样的地方事物,与这爵位好像不太匹配吧,这是几个意思?

况且,听县尊话里的意思,还不给发工资,白干啊?

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的封户食邑在哪里?自己这个中大夫的封户,不会低于三百户吧?难不成给封到吴国去了?

这就是妥妥的调侃啊,这不是小心眼是什么?

叶墨脑子里跑马,县令笑吟吟看着他咕噜来咕噜去的眼珠子,一会狐疑,一会撇嘴,小孩子心性十足。

“看出问题来了?”县令问道。

“吾王果然心胸宽阔似海,想我如此年少就有如此高爵,晚生感激涕零,定当尽心竭力报效吾王。”

“吾王这是护你周全啊。”

“......用这种法子护着的,恐怕绝无仅有吧。”

“像你这般年纪,就官拜中大夫的,也绝无仅有吧,就算是世袭罔替的贵族,也绝无仅有的吧。”

“......”

“你可知晓,诸如卿大夫士此等高爵,都是贵族世袭罔替,想你一介白身,虽有神仙弟子之名,冒然与其平肩,乱了规矩,坏了平衡,定会遭到贵族联合打压,就算你处处小心谨慎,但人活着难免会有疏漏,就会遭到贵族打击,这样的日子久了,以你这般年纪,这般心性,你觉得还能在京城活下去吗?”

“嘶......”有道理啊。

“现如今,你高爵有了,声名有了,虽未有京城官职,没有封户,但你本就是苎萝村人士,封与不封,在实质上有何分别?诸暨县农耕,桑麻,百工,这些利国利民生计,比不过京城里那些虚职?以你神仙手段,做好做足这些民生之计,假以时日,年岁增长,再回京城,靠着这些个功绩,哪个贵族还敢小觑与你?

你见过或听过哪一国王,如此对待一个与选秀之女明目张胆私定终身的大胆狂徒?” 说罢,站起身,恭恭敬敬给叶墨深施一礼,说道:“下官诸暨县县令见过中大夫,叶大人,诸县户籍,赋税,百工,等等一干诸事,待叶大人闲暇之时,可由县司马向大人禀明。”

叶墨赶紧搀扶,说道:“县尊大人何须客套,羞杀晚生了。”

县令正色道:“王有王法家有家规,礼不可废。”

叶墨心里暗自感慨,既然县令说的在理,也就很自然大方的接受了他这一礼。

两个人又闲谈了少许,叶墨起身告辞,但又问道:“盛智现况如何?”

县令微笑,想了一下,反问道:“叶大夫想必是想询问盛卿的状况吧?”

叶墨讪讪一笑,算作回答。

县令说道:“不如下官陪同大人前去探望一番如何?如若大人觉得下官陪同不便,大人自行便是。”

叶墨说道:“有劳了。”

县令哈哈一笑,也不挑明到底是先看望哪一个,径直走出房间,向狱监直走。

叶墨也不说话,跟随而去。

到了狱监门口,狱卒见是县尊大人,连忙施礼,县令命打开大门,叶墨说道:“还是探查盛智吧,毕竟盛智才是罪恶源头,盛家一切劫难,均由他而起,如今身陷囵圄,是否有悔过之心,再谈其他。”

“谨遵大人。”

牢房内,根本就不见阳光,只有松油火把,发出亮光,还伴随着一股子难闻的味道,令叶墨不由用手帕掩住鼻口。

由于牢房内并没有羁押多少囚犯,所以盛智自己一个人竟也是单间。

叶墨看到他时,不由暗自叹了口气,以往意气风发,春秋鼎盛的巨贾之商,现在完全变了副模样,平日里浓密的黑发,竟也半数花白,乱蓬蓬的不成个样子,满脸的憔悴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余岁。

叶墨看到盛智,盛智叶看到了叶墨,也看到他腰带下的官凭玉配,当然还有他身边的县尊大人。

然后盛智就惨然一笑,说道:“恭喜叶大人了,老夫如今之难,定是叶大人通往王庭的阶梯了。”

叶墨满脸阴郁,看着他,也不说话。

县令呵斥道:“大胆孽徒,胆敢如此跟大人讲话,尔等有今日,定是你自作孽,尔等恶行,一桩桩,一件件,证据确凿,你家管家,米铺管事,都已供认不讳,签字画押,只等年后处决。”

盛智咬着牙说道:“供认不讳?笑话,三木之下,还不是任凭摆布?”

县令还想再说什么,叶墨拦住,说道:“此等狡黠顽固之徒,不必与其多言,且让他多活几日罢了,本想着能有些悔意,谁承想,竟是死不知悔改,只是可惜了子女。”

盛智听叶墨提及儿女,情绪立刻激动起来,一双眼睛充满血丝,双手握住围栏,用力摇晃,嘶声裂肺吼叫:“无耻小儿,想我盛氏满门,皆因你而起,老夫发下重誓,死后定化成厉鬼,日日夜夜缠绕着你,撕咬着你,定让小儿不得安生......”

狱卒冲了过来,一鞭子就重重抽在盛智的头上,鲜血立刻渗了出来,不消片刻,就染红了花白的头发,但他声嘶力竭的呼叫咒骂,源源不断从他口里喷出来,充斥着整件牢房。

......

奎山不大,是会稽山的尾部,过了奎山,就是越国通向吴国的最后一座关隘,石门山。

刀疤的脸上有道明显的刀疤,是小的时候不小心留下的。

刀疤的真实名字,好像就连他自己都忘记了,自打懂事开始,就刀疤刀疤的这么叫,因为这个名字,他哭过整个幼年。

阿爹阿娘也是因为这个名字,与别家发生争执而死,然后就跟着阿伯一家生活。

阿伯不待见他,婶娘更是当他奴隶使用,最后还偷偷卖了他。

刀疤有两个结义兄弟,熊大熊二,二十岁那年,路上截杀了残害两兄弟家人的亭长,由于没有路引,只好翻山越岭,逃到越国奎山。

然后就不跑了,就居住在这里,一住就是十二年。

刀疤很仗义,从不欺负弱小,只是与吴越边境商贾做些小生意。

因为他也很清楚,如果欺负弱小,打家劫舍的,不但会扰乱当地治安,减少边境货贸,更重要的是,会遭到官府的通缉抓捕,这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刀疤在这一带,很是有名望,前来投靠他的山民就越多。

然后,刀疤就成了这一带最大的山匪。

“阿娘,我饿。”

桂吉心里一酸,豆大的泪珠就一滴一滴落在八岁儿子的脸上,伸出手指,擦去泪痕,就露出儿子苍白的小脸,还有一对失神透着饥饿的眼睛。

眼泪就流的更多了。

儿子一见阿娘哭了,就很懂事的道:“阿娘,汇儿不饿了,汇儿不饿,阿娘不哭。”但是早已干瘪的小肚子,却不争气的“咕噜咕噜”的响起来。

桂吉早就失去活下去的信心,看着儿子,心痛的厉害,咬紧牙,暗暗发誓,一定要活下去,为了儿子也要活下去。

从怀里掏出仅剩下的半块薄饼,在怀里还存有余温,掰下半块,放到儿子嘴边,柔声道:“吃吧,还有呢,吃饱了就有力气了,就走的快些了,等到了吴国就好了,大舅一家有好些好吃的。”

盛汇听说有好吃的,眼里发出了期盼的光,看着阿娘,说道:“阿娘先吃,阿娘吃了汇儿才吃。”

桂吉笑道:“汇儿听话,阿娘在你睡觉时,就吃了,汇儿快些吃,天黑就不好走了,山里有很多吃人的野兽呢。”

盛汇立刻把半块薄饼快速吃了下去,然后就站起身,问道:“阿娘,阿爹呢?阿姐在哪呢?汇儿都好久没见到大哥哥了,他们找不到我们会不会心急啊,阿娘?”

桂吉心里惨然,极大的悲伤让这位已经饿了两天的母亲,答不上来,挣扎着站起来,但还未走出一步,脚下一软,一阵晕眩,就让她失去平衡,到了下去。

倒下去的一瞬间,眼里出现几道模糊的身影,正急速向他们走来。

盛汇眼见阿娘晕倒,吓得哭喊起来:“阿娘,阿娘,醒醒啊,阿娘怎地了,不能扔下汇儿啊,汇儿很听话的,再也不饿了.......阿娘......醒醒啊......”

这几个人,正是刀疤,和他的弟兄几个,下山兑换货物,正巧遇到此事。

刀疤见其衣着惨状,就知道是逃难的,孤儿寡母的,一路流浪到此,定是艰辛不易,心中不忍,不由想到自己的孩童时,不禁暗叹,说道:“都是苦命的人,带回去吧,娃儿啊,你阿娘要休息了,你跟伯父走吧,有好吃的,让你阿娘好生调养,你阿娘就好了。”

盛汇抽泣着,看着刀疤,心有恐惧,但只能跟随而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