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王的旗帜 > 第三章 西施与郑旦

王的旗帜 第三章 西施与郑旦

作者:老洪大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7: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院子里,施老汉已经晾晒完麻丝,转身将从山上打下来的柴,整齐摆在阳光充足的山墙边,又把已经干透了柴分成两垛,用新剥下来的树皮分别困住,这才直起身,看了女儿一眼,眼里满是爱怜与不舍之色,拿起扁担,将两捆干柴担在肩上,向柴门外走,嘱咐女儿:河里涨了水,还凉着呢,歇息几日再去吧。

施夷光头垂得更低,脸上刚刚消退的红色,又立刻红润了起来,用细细的声音回答:店家催过了,家里积压的麻布交不上去,要赔偿好些钱呢,女儿会小心的,阿爹当心些,早去早回。

施老汉没有说话,只是叹息一声,日子过的苦啊,连年征战的,孩他娘前年又过世了,大娃子五年前服了兵役,到现在也没个音讯,也不知是死是活,小娃娃才八岁,这鬼日子,就更难过了。

啥时是个头啊。

眼角湿润了,抬起粗糙干裂的手背,擦了擦,挺直了腰杆,抬头看着破出云层的日头,自语道:娃儿长大了,来年就及笄了,该寻个好人家,可不敢再让娃儿吃苦了啊。

早到河水旁的几个妇女,正嬉笑着把从麻杆上剥出来的麻皮,放在河水里淘洗干净,远处还有三三两两妇女和孩童,两人抬着或端着或头顶着麻皮,向溪水边走来。

一个挽着双抓髻,插满了桃花的少女,正把一朵粉色的桃花,想着要不要插上的时候,转头看到了施夷光,一张嫩嫩的脸,立刻露出桃花般的笑容,扔掉手里的那朵桃花,小跑到她身边,伸手抬起麻皮另一头,银铃般娇笑道:“施姐姐,今早你可晚了呢。”

施夷光抬起一只手,一支支摘下少女头上的桃花,只留下发髻周边的桃花,爱怜道:“郑妹妹,还是这么胡闹,这花啊,哪有插满头的,看看这样不是更好看了些?”

郑旦也从发髻上摘下一朵,顺手插在施夷光的鬓边,巧笑道:“还是施姐姐更好看些。”又道:“施姐姐,你看那边......”

“多大了啊,还顽皮。”说着话,也随着她的目光看向对岸。

对岸一位与施夷光年纪相仿的标致女子,把同样粉红色的桃花,插在鬓边,偷偷瞄了施夷光一眼,微微一皱眉,双手捂了一下心口,嘴角流出不经意的微笑,俯下身,赤着一双白生生的脚在水里,浣洗着麻皮。

那副忸怩作态还自信满满的模样,引来河水两边几个妇女的嘲笑,而随后走过来妇女的脸上很明显流露出厌恶之色,狠狠拉扯一下跟着傻笑的孩童离她远远的。

郑旦边走边翻了一下眼皮,小声道:“你看,你那个三姐姐,又来学你。”还未说完,红嫩的小嘴一撇,不屑嘟囔道:“乌鸦学不来黄莺唱,竟丢人脸皮。”

施夷光轻轻拍了她白玉般小手,嗔道:“不可胡说。”

“啊呀。”郑旦忽然惊叫一声,骇了施夷光一跳,急忙问道:“怎么了?”

“施姐姐,前几天你总是腹痛,又是心口痛的,今天可好些吗?”

施夷光一听这句话,脸上不禁一红,白了她一眼,嗔怪着道:“好些了,再过几天就好了,谢谢郑妹妹挂念。”

日头已经升得高高的,足有三杆子,施老汉怀里揣着刚刚从施里正那里用烧柴换来的两根竹签子,心里盘算着还得换多少根,才能在来年给女娃子兑换一件看得上眼的首饰,作为及笄的礼物啊。

扁担还在肩上搭着,得紧走几步赶到江边,女娃子这个时候万不敢凉坏了身子,虽说山里女娃没那么娇贵,可一旦落下病根子,日后就有好苦头吃了。

两岸边的浣纱石,没在水里,不见了踪影,妇人们大都赤着脚在水里,郑家闺女帮着自家娃子把浣洗好的麻皮收进簸萁,见到施老汉走近,纷纷招呼见礼。

河东头标致的女娃子,是本家二哥施正的三丫头,比自家女娃子大了一岁,听说正托施里正找个好人家呢。

这女娃子生得不俊,可也不丑,本性不坏,又是到了喜爱攀比的年龄,加上本家二嫂是施里正的亲戚,日子在村里过得好,就多了宠溺,少了管教,所以性子就有些个骄横。

这日子过得相对比别人家好,又是施里正的亲戚,自然容易遭到村里人妒忌,暗地里各种伤人的话就流传开来。

“五叔父安好。”施静停下手里的活计,给施老汉见礼。

“好着呢,好着呢,二哥二嫂子可好?”

“回五叔父,阿爹阿娘安好,在田里忙春耕呢。”

“好呢,好呢,春耕又忙起来了,今春雨水来的早,来的足,盼个好收成啊。”说起农耕,施老汉有一句无一句仿佛自顾自说起来。

施夷光帮着施老汉整理好麻皮,担在肩上,正准备往回走,郑旦一声接一声清脆的声音传进耳膜。

“施姐姐,你看那边来个少年郎,这是哪家的呀,施姐姐,你可知是哪家的呀?咱们村里没有这样的少年郎呀,施姐姐你看,他穿的是什么呀?他的包裹好奇怪呀......”

众人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上游不足百余步西岸边,正走来位十五六岁,模样面皮干净,一双闪亮的眼睛,满是惊异的半大小子。

这个半大小子不是村里的,好像也不是县里的,这样的发式,这样的衣着,恐怕就是整个越国,也找不出来第二个来。

眼见仅剩四十余步的距离,施老汉迎了过去。

施夷光和郑旦也跟着就走了过去,后面也跟着几个好奇的妇人。

对岸的施静站直了身体,眼睛直直盯着这个身着怪异的少年郎。

叶墨正感慨这里的山山水水,按照风水之说,这个山村本应是风水绝佳之地,生活富足,可是到了眼前才发现,整个村庄破败的厉害,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人也是面露菜色,衣服破旧,走到自己眼前的老汉,仔细看起来也就四十不到的样子,可是猛然一见之下,说是六旬也会有人信得。

老汉身后跟过来众多女人,也都面容憔悴,而前面两个年龄相仿,十四五岁俏丽脱俗,面容虽也憔悴,但是弯弯的秀眉下,一双亮晶晶的眸子,却是透着种纯真与朴实的少女,正好奇的看着他。

叶墨不由暗自感叹,他感叹的有两种,一种是感叹这两位少女的纯真清丽,这样的少女在后世几乎绝迹。

另一种感叹是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女子果然大胆,可能这也与勾践鼓励婚姻之政有重大关系。

据史料记载,勾践为了鼓励生育,多生孩子,制定了非常硬核的婚姻与生育制度。

年龄相差太大,不许结婚;年轻人不许娶老妇,老人不许娶年轻姑娘,目的是不耽误年轻人生育;由于连年征战,男丁锐减,多女子可嫁同一男子。

更离谱的是,贵族阶层娶亲,女方可陪嫁直系亲属家女子十名,嫡子可娶亡父妾侍,弟弟可娶亡兄遗孀。

如果女子到了17岁还没嫁人,就处罚父母;如果男子到了20岁还没娶妻生子,就治父母的罪。

为了保证生育率,勾践还下令,孕妇临盆之前需告知官府,官府则立即派医生前去接生。

生了儿子的官府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了女儿的奖励两壶酒,一头猪。

叶墨想到这里,暗自叹了口气,正想询问老汉此地何处,施老汉却抢先问道:“你是谁家小郎君?因何流落到施家诸暨苎萝村?”

叶墨脑子里的记忆快速检索,喃喃自语:“诸暨苎萝村......这里是越国......的苎萝村......难不成这里是西施的居住地......”

施老汉看着他失神发愣的模样,听着他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暗道:难不成这半大小子患了失心疯不成?如果说不晓得苎萝村倒也情有可原,但若是连身在越国都不晓得,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若不是患了失心疯,没有别的解释。

这样一想,心里那小九九,瞬即冷了大半,但随即一想,这么年少俊俏的小后生,定是受了刺激,暂时失了心疯,说不定安稳几日就清明也说不准,可不敢因小失大,坏了娃子的好姻缘。

这么想着,脸上又复露出慈祥关爱的神情,眉眼带笑道:“小郎君定是饿的发了昏,都忘记了这是咱越国。”

回头对施夷光微嗔道:“娃子,快些回去弄些米粥,先到家里喝口热粥暖暖身子要紧。”转回头对叶墨笑吟吟道:“这是老汉家的娃子施夷光,一手好的吃食,来小郎君身子弱,老汉扶着先回家再说。”

“施夷光?这......不就是大名鼎鼎的四大美人之首的西施吗?”心里嘀咕着,口里却不由自主的叨咕出来,还一脸惊异的看向施夷光。

施夷光脸微微一红,低垂着头,避开他的目光。

旁边的郑旦早已按耐不住,“咕叽”一声笑了出来,问道:“西施是哪一个呀,怎么见你看我施姐姐的样子,难不成识得我施姐姐?那你能识得我郑旦吗?”

“你是郑旦?”叶墨此时更加惊异了,没想到这开局就偶遇春秋末期最著名的两大美女,真是何其幸也。

郑旦看他一副吃惊的样子,也不禁圆睁美目,一手捂着红唇,另一青葱般食指几乎戳到叶墨的眼眶上,惊叫道:“你......果真识得我?”

叶墨不觉微微后仰暗道:郑旦率真耿直刚烈性子,果然与史料记载相符,但也正是这种性子,让她青春正盛之时,含恨早逝。

施老汉瞪了她一眼,斥道:“满口胡说,少年郎何曾识得你?还不赶紧离开。”说罢也不理会众人,一手托起叶墨的手臂,就向村里走去。

施夷光偷偷给郑旦一个眼神,郑旦抿嘴一笑,便跟着他们扭身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