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宣夜:东周 > 19. 有星孛[bèi]入北斗 (上)

宣夜:东周 19. 有星孛[bèi]入北斗 (上)

作者:雅安丁一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7: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庚申年,冬十一月十三日,立冬后一日,卯正。

冬寒料峭,阳光灿然,鲜红夺目长温燠[yù],立冬最喜太阳幽。

离朝都郏鄏[jiá

ǔ]三百里,太室山初寒,三十六峰明空烟澹泊,峰壁岩嶂攒耸如髻鬟。有高阳氏姒夏国继任二代帝王姒启为纪念其母涂山氏女娇的祀庙,故称之为太室山,室:妻也。(注1)

太室山南有箕山面拱,西有烟岚半明灭的少室山侍立,有也三十六峰簇拥起伏,如环围旌旗。高阳氏姒禹第二妻,女娇之妹女姚曾经居此山,后人称少室山。

苍翠相间的太室山与少室山相距四十余里,前有颍[yǐ

g]水奔流,颍水出非古山之颍谷而得名。

少室山下颍水岔口少,水面广阔逾千步,风吹水波动,攘臂鳞缁光,沿岸冀冀水渠安定,水上无梁到彼岸需松舟桧楫。(注2)

绿水绕青石,颍水岸涯远远行来一位身量修长老叟,上身着幆[yì直领]衿燕居衣,草染之物的菘蓝浸揉不均,被匪阳晞[xī]得褪成许多深浅不同蓝色。(注3)

也恰合每个人生不外乎有好坏参半素材,却被谋活得千差万别。

左衣袂[mèi袖]线缝白色苎麻补帄,下着木绵绩纺蓝色双足管下褰[qiā

裤],左膝上补了手掌阔青绿色苎麻帄,足就黑中含赤的玄色鹿皮狼跋舄[xì]。(注4)

不计路程长短,定从远方来,舄上皆为陌生泥。

临冬,颍水水浅,有隶民黎众新筑岸埽[sào 护堤],止水用秫秸、竹索、草索、编括碎石细沙,长绳累绁[xiè]为一捆捆、一列列堆叠却也整齐如棋,只是如此累叠的水防不能坚久。(注5)

岸埽之止水埽材,宜编木料成大囷[qū

]作根基,贯石杙[yì桩]、木楹[柱]其中,充实以瓦石不至木囷仓虚,复以铁木横贯杙表,牵筑水防上,此为杀水固防之长策。(注6)

老叟面对脩[xiū 修]岸梁、安水藏的昨事今非,如幆衿燕居衣上深浅不一印记,回身付之一笑离去。(注7)

冬天马不止歇来,寒风低语齐喑,根侵颍水岸缘的株株槐树轻摇轻晃。

零落欹[yī]斜灰褐树皮枝桠下,身为苦寒之士的老叟留不住风,望不尽枝遮云隐,殄沌[tiǎ

]状类人世间一张张情罭[yù网],相互交错确无否[pǐ]泰。(注8)

狼跋舄蹈破寒露霜,一身靛蓝老叟在寻一处“自知津”。

远此地,下游十里,也有一处名自知津的官置舟津,舟车往来颍水运输人物。(注9)

老叟乃剑士修行剑术,此番游历到少室山西侧颍水,是因自知津与他一脉剑修渊源深密。官置那处自知津非他所知所探之地。

于是逆流溯源,此一程经霜寒降,惟愿天色依蓝,人地依旧。

弯曲水岸深开地势,骄阳一片漫光辉下,一座青石垒筑石阙透出往事千年渺漭。

石阙由正、副阙并组,青石阙基浮雕方胜纹图,三重石块向内飞斜,阙顶临摹双重檐各有压以脊兽的石刻屋顶,阙身青石正身铭文下刻一饕餮,铭文蜿蜒盘曲,笔划中部鼓起,首尾出端,为“自知津”三个子商契[xiè]书。(注10)

副阙庳下,高为正阙一半,勒留一诗“少年事远游,多惭箕山秋,负剑涉颍水,归马自知津。”

思来自知津旧地址荒废许久,成为野津而无人问津,或许本地人已不知“自知津”地名源自此一位作诗负剑过颍水的大剑师。

衣裳靛蓝老叟面对石阙作了一个长揖,围青石阙行步一周,足下实践天罡北斗,左手大拇指抵食指根卯位言万物茂,后位移辰位言物经震动而长。

食指上黝黑指环彰显二个籀[zhòu]文“止戈”,石屑、碎石,沙土似水倒流,物遇相冲碰发出“沓沓”,老叟缘源到旧地,揽涕寻荒榛,损费蕴元施展绸缪方术。

千年经风沐雨的石阙虽非周全葺营,却也让他苏复了**新。

石阙刻留诗句大剑师,暮年再游此地,后人在《自横舟章》读到:师过水观影,唱曰:“我今颍水独自往,处处得逢渎渠,渎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渎渠。”后代修剑士评此为一介人身万般自在。

天气清肃,细光落岸斜织,映照承着旧念的老叟抚石矗立,枯叶逐风摇枝,北风徘徊正值温酒增衣时,道是寒冬将至。

此一顷刻,天地陡然显异,一阵阵冬雷发啼,一条条赤电耀熠。

首上冬霆,舄底带泥,老叟老槐树下仰望天青。天公擅长欺物,想是人世间又有哪一位修士证得九壬大境引起天摧地残。

------------------------

距一身靛蓝老叟远六十余里,阳邑以少室山西侧之乾方[西北方]得名。有三峰东西并列,长六里,拔地三千尺,南延一岭,为颍水、狂水之分水岭。(注11)

颍水西滨有一座四面方正高大灵台,台上可观云物、志星辰、察福瑞、候灾祸。

台体呈方形覆斗,高二百八十尺,暗合《洪范九畴》四方四隅,东、南、西、北四方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二十八星宿,四壁用水磨甓[pì砖]垒造。(注12)

其东、西两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南壁上下垂直。灵台北壁正中一个直通上下凹槽,四隅各设水道四孔,水道出水白石雕作蚩[chī]尾海兽。[即鸱尾,屋脊上鱼尾形饰物]

中间一座四面凸字多角三重小楼,四角攒罗锐喙屋檐,秀丽檐角,玲珑别致。顶上一重纵横交支歇山屋顶,两阿流水悬山与四阿合造,正脊纵横十字交叉,此屋顶有九条主屋脊,也称九脊搂。(注13)

长夜不寐[mèi 眠],对望一岸星光的眡祲[shì jì

]士,保章氏屠瀍[chá

],首戴饰有鹬[yù]羽的鹬冠,鹬冠是知天文者之冠,左手执一卷告沴[lì]缣帛,步履匆匆奔出灵台楼梯。(注14)

右手依扶细泥红陶甓垒造的阶阑,由细泥灰陶甓的踏阶趋进而下,口中不断高呼“辟路、辟路”,灵台之下环筑回廊上的同僚左右相攘避退。(注15)

随着一阵嘎吱声,祲[jì

]象堂两阖厚重青色门扉缓缓推开,三角形物帛縿[shā

]面绘开明兽九首人面,高悬门扉上楹正中。(注16)

一条九尺后粗前锐水牛皮鞭,左右斜甩出正五花,啪一声,堂开鞭响,灵台开始议事。

屠瀍鼻子耳朵、口唇已被寒雪冻得发紫,眼里充盈血丝,垂首目视缁布朝服下一双棕色山羊皮礼鞮[dī]。(注17)

“冬,十有三月十三日,赤经双环简仪测星孛于东方入北斗,至天市而按节徐行,出河戌北,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危。”

首顶鹬冠言论者灵台大夫布墨,九黎氏字仲黔。眉长髪白,貌古于松,颇似闲云野鹤。

又闻:“子丑冬,十有一月,星孛于东方。甲子仲暑,八月三十,星彗入井宿,扪参历井仰胁息,顾列孛兮缥缥。此次星孛,保章氏子弟上书昊天垂象危祸?耸听言危,为何?”

眡祲士屠瀍说道:“瀍、生而质钝,不通诗书。承袭祖业在灵台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以诏救政。”

“孛、彗、长三星,其占略同,然星首与星尾形象小异,此次星孛东方入北斗,星首炎赤断折星尾,横扫河汉[银河]势气巨大,厄凶之兆。”

祲象堂前六十六步外立有“量天尺”,三十六方青石板接连平铺而成正方案,方八尺,厚二寸。四周去边五分为水渠。先定中心画为十字,外抵水渠。此处乃宗周国周公旦所定立的“天地之中”。(注18)

每岁大暑至时,八尺量天尺影子皆为一尺五寸,国土南北东西所合中心。谓之地中,启明大陆一岁四季所交,百物阜安的天地中心。

灵台大夫布墨与眡祲屠瀍两人立于量天尺前,布墨扬手左手大指在中指甲内摭[zhí]入掌心方向,凌空现出一台红铜七衡六间仪。

七个同心圆,每圆为一衡,衡与衡之间为一间,衡间相去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三里一百步,每一衡表示日星行轨不同季节。

每岁冬至日星沿外衡最外一个圆运行,日出于东南没于西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低。大暑至时,日星沿内衡最内一圆运行,日出于西北而没于西北,日中时距地平高度最高。夏至、春分、秋分、日行中衡沿当中一个圆运行,太阳出于正东而没于正西,日中时距地平度适中。各个不同气候日星沿不同圆衡运动。

左右同僚,三三两两围聚观望布墨施展方术,右手去心一寸画为圆规,握持寅文[食指根部],然后周历卯、辰、巳等文,回环至于丑文[中指根部],共持握十二宫。七衡六间仪红铜同心圆衡周行,既往既来。

灵台共四十四人,由灵台大夫主掌全台工作,副贰两人,冯相氏与保章氏。

冯相氏辨天其叙事以会天位,气候变化,掌天文星象历法推步。统领候风三人,十二人候气,三人候晷[guǐ]景。保章氏掌天星志星辰,分星观妖祥察天地和命,统领十四人候星,两人候日。

眡祲士屠瀍,从属候星十四人之列,另有候钟律七人,录人两人。四十四人有半数望布墨用七衡观天下妖祥,六间叙事之物辨祲象凶吉。(注19)

同样寒气刺骨,屠瀍鼻子耳朵、口唇手很红润。一种温燠红润,只在火旁才会有。三根柘木支成火堆上置一个双耳铜釜,釜内黝黑雪块银白。

只一会儿光阴,雪块不见,已化成一釜清水,出冒水烟由淡而浓,再过不了多久,眡祲士屠瀍可饮到一盂热腾腾堇荼浆水。(注20)

起火烹汤只为伫候一人,交传公文至朝都郏鄏的遽[jù]徒。

屠瀍轻轻啜一口白瓷水盂中堇荼浆水,驱除身体内寒气。观见白瓷水盂清描两只飞燕,一句题文“仍有昔时巢燕在,飞来飞去画堂中”。(注21)

对每一件事且笃重抉剔,做每一件事都经精密筹划,绝不肯多殄靡一分力气,也不会一丝毫疏忽,连生活细枝末节皆不例外,乃是屠瀍。

堇荼苦香淡淡风,听闻阵阵冬雷,屠瀍已然年近五十,背微少许前曲,一直性情内敛举止平和,可颡前渗出细汗,手中丹红火漆封缄竹管,钤印灵台与灵台大夫方印,以防私拆,竹管轻、心却沉。

告沴石帛上书:“庚申年,冬十三月十二日戌时二刻,赤经双环简度量星孛[bèi]入于北斗,长可径天,苍色闪烁,出河戌北,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合十二日卯时有半,灵台东南天空冬雷轰鸣赤电耀光,再操七衡六间仪筦窥间距。”

“遥距七千七百八十里,有非谱牒修士得证九壬境,赤电生剑锋,冬雷产雳斧,兴刀兵天下山河将巨变。”

灵台大夫布墨与眡祲士屠瀍说道:“祲象堂前水渠通,淡荡无力风,闲云如幕碧重重,不名修士破境九壬,孛入北斗有兵刀,量天尺前寒杀为谁浓。”

[手机用户请注意:正文之外,作品相关栏目,有课代表精彩点评与导读]

课代表色艺兼,点评十九有星孛[bèi]入北斗(上)

=============

(注1)郏鄏[jiá

ǔ]:朝都。《左传·宣公三年》:“成王定鼎于郏鄏。”

(注2)颍水《山海经·海内东经》:“颍水出少室。少室山在雍氏南,入淮西鄢北。”

水上无梁:水上无桥。小说中用梁表示桥,水上的桥最早称梁。松舟桧楫,《诗·卫风·竹竿》“淇水滺滺,桧楫松舟。”是指船。

本小说一律用舟,不会用船。《诗经》有的字与名词,优先使用,再后是《左传》《国语》,有学者注释:古人言舟,汉人言船,其实战国时期船字出现。

(注3)幆[yì]衿燕居衣:直领的休闲服。幆,上衣的直领。衿:衣领。

燕居:退朝而处,闲居。小说燕居衣皆为休闲服。

菘蓝:根入药称“板蓝根”,叶入药称“大青叶”,叶可提取蓝色染料。古代用菘蓝做染料在秦汉以前主要以浸揉直接染色,将蓝叶与织物一通揉搓,或将蓝汁揉出再以织物浸泡,辅以草木灰浸染。至今为止还在使用的一种植物染料。

《诗·小雅·采绿》“终朝采蓝,不盈一襜”的蓝草,就是天然还原氧化染料。蓝草中含有靛苷,经水浸渍以后可以染着织物,再经空气氧化成蓝色的靛蓝。

匪阳:大太阳、光照强,晞:暴,晒。染料怕紫外线,太阳晒多了会褪色,也就是老者身上深一道浅一块。

(注4)狼跋舄:登山鞋、旅游鞋、户外鞋。舄,是一种重木底鞋。跋:在山上行走。小说用狼跋舄一词表述登山鞋、旅游鞋,出自《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此名字起的大善,笔者得意宣骄。

(注5)岸埽[sào],用秫秸﹑柳枝﹑竹索等捆扎而成的护堤或堵口子的设施。

累绁[xiè]:长绳子捆。

(注6)大囷[qū

]:囷,圆筒形的谷物存放处,这里大囷指大捆中空的围坝。水防:水堤、水坝。《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注7)脩岸梁:修整兴建水岸桥梁。《左传》“郑人脩城”。

(注8)情罭[yù]:情网。罭:捕小鱼的细眼网。《诗·豳风》“九罭之鱼”。殄沌[tiǎ

]:杂乱不分。

(注9)官置舟津:官方设置的渡口。津:渡口。《左传·庄十九年》“巴人伐楚,楚子大败于津”。天津市:本义天子的渡口。

(注10)子商契[xiè]书:小说设定子商朝的文字,古人名。传说中商的祖先,为帝喾之子。以栔的名字表述商书,名词读[xiè],栔也通契。

(注11)阳邑: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王城岗。

(注12)此灵台原型为登封市周公测景台。

水磨甓[pì]:水磨砖。甓,用砖砌。《诗·陈风》“中唐有甓”。《庄子·知北游》“在瓦甓”。

(注13)两阿、四阿:专指建筑坡顶。两阿为两坡,四阿为四坡。《周礼·考工记·匠人》“四阿重屋。”《左传·成公二年》“椁有四阿。”

(注14)眡祲[shì jì

]:掌望气预言灾祥之事。《周礼·春官·眡祲》“掌十辉之法,以观妖祥,辨吉凶。”眡是视的异体字,这里没有统一简化为视,眡祲是一个专用名字,沿用异体字。

告沴[lì]:沴,恶气、妖气,天气气相上不和。告沴,告知恶气。[不好的天气预报]告沴缣帛:缣帛上书写不好的天气预报。

(注15)辟路:让路,让道,请开辟出道路。

(注16)祲[jì

]象堂:建筑名称,祲象,日边云气之色所显示的吉凶迹象。《周礼·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岁之像观天下之妖祥,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以十有二风察天地之和,命乖别之妖祥。”贾公彦疏:“物,色也。此五色之云以辨吉凶也。”

物帛:《周礼·春官·司常》九旗杂帛为物,杂帛做成的旗帜。物帛是专用名词,九旗中的一种,旗是绘制虎豹图案的专用旗帜,小说中有多种旗帜,每种有专用名称,不会混称旗或帜。縿[shā

]:旌旗的正幅,旗面专用名称。

(注17)礼鞮:皮制的礼服鞋、正装皮鞋。鞮,皮制的鞋,《左传·昭二十八年》“乐霄为铜鞮大夫”。

(注18)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认为嵩山是天室,并在此祭天。成王继位后,摄政的周公旦遵照武王遗嘱营建新都洛邑。根据“求地之中,以建王而阜安万民”、“王者必居土中”以颍水阳城为中表,开始筑土圭、立木表,测量日影。周公旦证得阳城为天地之中,于是中原地区被称为中国,豫州被称为中州,华夏民族被称为中华。此为中国来历,现在河南人说好不好、行不行,还说中不中。“中”字根深蒂固。

(注19)此处灵台编制参考汉代灵台的编制。古代中国天文学领先不是没有原因的,灵台做为国家天文台发挥出重要作用。小说中不少牛人都影射古代伟大的天文学家,是笔者之好,也为敬意。

(注20)堇荼浆水:苦菜叶泡的饮料,那时还没茶字,只有荼、堇。《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茶字未出现不表明饮品不丰富,如现在的罗布麻、苦荞、藤茶皆成饮品。这些作物当时已有,小说中肯定会出现多样的饮品。我大中国舌尖当家。

(注21)遽[jù]徒:最快的传信人、急驿递、信使,邮差。遽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郑”。遽车:传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