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守望黎明号 > 第十六章 汉失其土

守望黎明号 第十六章 汉失其土

作者:黑袍雷斯林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6: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振声,河北人称“赛孟尝”。要说江湖人也没什么文化,起外号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个词,总要盖个什么震个什么。但凡仗义疏财、喜好结交朋友的,都能跟孟尝拉上关系。

赵振声武功不过三流,就是喜欢帮助江湖朋友,得了武林的尊重。其人官面上靠着元人的一位将军,占了北三省的骡马生意,是有数的大富翁。

如今他年过四旬,身材发福,武功更是早已丢下了。生意自有下面人去打理,赵振声只管每天和江湖朋友宴饮玩乐,好不快活。

街上车马辚辚,赵家的车队迤逦前行,马车中,赵振声却脸色阴沉如水,默不作声的看着帘外的市井行人。许久,才又打开掌中的一张不过三寸的纸条观看。这纸条原本被折成方胜的形状,上有带字花的蜡封,却是无人打开过。

这方胜,是一名偶尔路过的少林俗家弟子带来的,只说是帮朋友送一封书信。

待展开,上面却是用铁线般的字体,写了一行小字。

“张兄如晤:

弟久仰赛孟尝之名,不胜向往。君若有暇,请于少室山下一会。弟当略备薄酒,扫榻相迎。”

下首款识,是一个“洪”字。

赵振声思考良久,也想不起来自己认识一个名字里带“洪”的人。此人通过少林弟子送信,又约在少室山下,显然和少林派有密切关系,很可能就是少林弟子。少林派一向名声极好,倒也不怕是陷阱。

只是那“张兄”的称呼,却让他心惊肉跳。他结识的武林朋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却从无一人知道,他原本是姓张的!他家原本是宋朝的张姓大盐商,掌了几省的公盐、私盐买卖,算得上是富可敌国。蒙古人南下,将张家连根拔起,家族老幼斩杀殆尽,只逃出来他一个独苗。

他一个人逃到北方,隐名埋姓的活了下来。如今他表面上结交权贵,私下里却聚集江湖人士,只盼着有人揭竿而起,自己便用万贯家财聚起一支义军,反他娘的一次!

所以他表面上不能生养,只收了几个义子打点家业。实际上却在岭南留了一条根脉,姓张。如今他万事具备,眼见元庭不稳,每天冷眼观瞧,只等一个拼却性命的机会。

不成想今日却收到这个纸条……

一个月后,赵振声南下,至少室山下,陆远迎之。

两人于少林别院内畅谈三天,赵振声告辞而去。

赵振声回去后,自称已经皈依佛门。数月间,就把万贯家财分的分,散的散,一个巨贾转眼便风云流散。

与此同时,大都却先后出现了数位黄金家族的贵人。这几位都是青魔鬼肆虐时毁灭的部落,阖家便只逃出来一个。还好随身带着足够的信物,轻易便在宗人府入籍,成了吃皇粮的京城贵人。

这些人没有权柄,自然没有商人巴结。就靠一些皇粮救济,“清苦”得很。因此这些人变卖些家当,或者做些商贾营生,各位亲贵也装作不知道,不去过问。

这些人有的家族底蕴深厚,拿出来的无一不是草原上传承久远的东西,有些甚至是远征欧洲时掠夺来的精美器物。这些东西让元都的新老贵族一面感慨败家子儿,一面竞相抢购。这些人得了巨额财富,却没什么心思重建家族,只是一味儿的花天酒地,这钱转眼便如流水般不见了踪影,人也潦倒失踪。

还有些人,善于制作精美的器物。有的能制作金雕银饰的法轮、有鬼斧神工的内壁画鼻烟壶、有各种腻若鱼肉的绝品瓷器、还有人善于制作各种檀木家具、有人擅走狗斗鸡……

这些家具玩物,无一不是巧夺天工的精品,往往数月才产出一件,每件事物都引动风潮,动辄便卖到成千上万两白银。这其中,自然最富裕的黄金家族收的最多,大把丝绸、金银撒出去,换来一件件神仙才能享用的器物。

更有传说中神仙才能吃到的“福寿膏”,可惜大多数蒙古贵人都只闻其名。据说那等仙药见风则成气,遇木则化水。只能用玉碗乘装,用玉勺食用,也只能用美玉交换,黄金白银这等俗物便是堆成山也换不来一两。一时间天下玉贵金贱,无数蒙古贵人收集美玉,只求换来那能延寿登仙的无上仙药。

如此纷纷扰扰的事情,在元大都此起彼伏。

元人只是觉得大都比往日更热闹几分,汉人官员则忧心于府库的骤然空虚,仔细查下去,也只能发现元贵人更加败家了而已,除了感慨几声,再无办法。

这些惊天的财富,却在一个叫“财主”的人操作下,转手几次后,隐藏于湖海之间,只待一朝发力!

*************************

彭莹玉,明教五散人之一。

五散人中,只有彭莹玉和说不得和尚两个出家之人,是最坚定的造反派。不过说不得和尚希望的是以明教为主反抗朝廷,彭莹玉则是“我早就说过,单凭咱们明教之力,蒙古鞑子是赶不了的,总须联络普天下的英雄豪杰,一齐动手,才能成事。”

相比之下,彭莹玉的大局观更强一些。

历史上他也是最大的反元义军领袖之一。

彭和尚看着房间桌上的一封信,暗皱眉头。这家新开的“悦来客栈”好则好已,安全上却不怎么样。自己不过离开半刻,这信就凭空出现在房间的桌上,而伴当小二居然都不知情!

走过去,也不急拾起,先仔细打量。一个简单的宣纸折成的信封模样,上书“彭莹玉亲启”五个大字。字体间架还算有力度,笔画却细若丝线,看起来很是别扭。

左右观察不出什么,彭和尚用刀子挑开信封,里面掉出一个蜡封的方胜。

碾开舒展,中间始终不曾沾手。江湖上的鬼魅伎俩太多,不得不防。

“若君知道在下是谁,请于少室山下一叙。”

落款是一个“洪”字。

彭莹玉文武双全,略一思索便明白洪字的意思。

“汉失其土么?既然是驱除蒙古鞑子的同道,便是龙潭虎穴,也要闯上一次!”

如今明教四分五裂,争权夺利内斗不止,反而把当初驱除鞑虏、恢复汉家衣冠的理想丢在一边!一心想推翻元朝的彭莹玉和尚早就对明教心灰意冷。只是明教虽然不堪,却是江湖上最大的一股反元势力,其他的更加看不到希望。彭莹玉置身其中,固然有五散人兄弟情分的因素,也有着希望明教重新统一,再举义旗的渴望。

彭莹玉与陆远深谈之后,直接在少室山脚下的一间小寺院挂单,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行脚和尚。

(求收藏!求推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