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 第43章 承粮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第43章 承粮

作者:眨眼的星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6: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将户部的政务,交给太子处置,臣自然来问太子。”户部侍郎黄福躬着身。

解缙疑惑问:“谁上的疏奏,为何亟需押运如此多漕粮?”

黄福侧头:“赵王,陛下请召民丁和军士,修建北平皇宫,他们已经动身前往北平了,这些人的月米?”

赵王?

朱高燧在京城吃了亏,还亏了三万两,难怪,不过他仿佛恢复了智商般,此事闹到陛下面前,也挑不出毛病。

黄福催促:“难不成让这些民丁和军士饿死?还请太子殿下快些操办吧。”

“户部的事,与臣无关,臣来只是禀报太子殿下,五军都督府急报,如今调用的是北平军粮,若如期不到,边陲也会告急。”淇国公丘福抱拳,补充一句。

两人说完躬身退了出去。

来到宫外,

丘福问:“一個月,会不会太长?”

“放心,纵然再给太子一個月,也绝无可能送到!”

黄福笑起来:“淇国公有所不知,漕运需召集百姓,而百姓又需自带口粮,许多百姓不愿意参与,征召起来便极难。而且,夏秋正是运输之时,各省都依赖这一条运河,河中有许多官船、民船,常常拥堵。鉴于河道淤塞,还需改陆路,需准备马车,一定到不了!”

“如此说来,这些民丁和军士要饿死了,去告诉汉王吧。”丘福神色没什么变化。

此刻东宫内,

朱高炽眉头愈深:“拥堵的河段是何处?”

“苏北、淮南段淤塞吃紧,不止这两处,河南久旱,水位下降,恐怕吃水不深,承载不了多少漕粮。”解缙同样忧虑。

朱高炽问:“若我请父皇下旨疏浚呢?”

“殿下可知为何各府州不请旨疏浚?徭役太重会积压民怨,且只怕也来不及,短着十几日,快着数月,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可估量。北平府的民丁和军士,要吃饭,要发月米。这次恐怕真让汉王得逞了。”解缙轻叹一口气。

这时候,朱高炽才注意到旁边的朱瞻墉。

“瞻墉啊,你先出去吧。”

一個月?

肯定到不了,这不是单纯运输时间,还包括准备漕船,召集漕运的百姓,等百姓从各地赶来,大半月都过去了。

朱瞻墉出了宫,找到老祈,让他找来经常走北方的商人,于是,一个穿着华丽绸缎、身上贴着秋膘的富态商人出现。

“在下陶富贵,字金盆,听说你想见在下?”他拱手作揖。

朱瞻墉试探问:“你是儒生?”

“落榜几次,不提也罢,不提也罢,如今陶某只是个商贾。”陶金盆笑呵呵,丝毫没有因为“堕落”为商而感到羞耻。

到了永乐朝,商人地位并没有想象中低,出现弃儒从商之风,眼前这的陶金盆,就是成千上万弃儒从商的缩影。

朱瞻墉问:“三個月内,你去过北方吗?”

“去过,不知你想做什么买卖?”陶富贵看朱瞻墉年纪,有些轻视,但他晓得祈忠的家底,一听祈忠说这是自己少爷,瞬间不敢怠慢了。

朱瞻墉道:“我不做买卖,想问一些事。”

商人消息比朝廷灵通。

常年走南闯北,一听哪里发生紧缺,便运货去走商,有些闭塞地方甚至是通过商人来传递消息的。

听说想打听行情,陶金盆笑意渐浓:“不打紧不打紧,买卖不成仁义在,你想问什么,陶某知无不言。”

“北方的粮价如何?”

“比京城稍低一些。”

“米面可充盈?”

“当然,山东本就是北方粮仓。”陶金盆似是看出他的心思,笑道:“小东家,若想买断北方的米面,控制粮价,在下劝你打消这个念头……”

如此,

漕运的难题可解了,

朱瞻墉没细听陶富贵后头说什麽。

………………

回到东宫,

朱高炽和解缙还在思索对策。

朱瞻墉道:“父王,米就是米,到哪里都一样,赵王只说要五十万石粮,可没说要南粮还是北粮,父王派人带上足够的银两,迅速北上,在山东,河北和天津等地采办粮食,押送到北平府,此事就完成了!”

朱瞻墉继续道:“漕运需动用许多百姓,要兴徭役,要自带口粮,劳民伤财,百姓若离开家乡,田地便无法耕种,此举不仅安抚百姓,还能替朝廷节省一大批银两。”

朱高炽如梦放醒,狠狠地一拍大腿。

对啊,一个月之内,带上银子,走官道十几日再慢也到山东了,再从山东采买粮食,山东北上走官道就快了。

还不用疏浚河道。

“瞻墉,真是良策啊!”朱高炽瞬间,有种我怎么生出如此聪明的儿子的感觉。

解缙听完点点头:“将银两运到山东,快马走官道,肯定比漕运快。”

朱高炽长长舒一口气:“我去户部要银两。”

朱瞻墉拦着他:“父王慢,此行还需一個能够委以重任的人。”

朱瞻墉拦住朱高炽。

而朱高炽和解缙也冷静下来,五十万石粮食,折算成银子大抵是二十多万两,如此大一批银两运输,需要值得信任的人。

此人还需睿智灵活,

忠心但木讷的文官,不行,因为路上不知会发生何等状况,到了山东,若粮食无法凑齐,又该如何变通?

“瞻墉啊,你有人选吗?”朱高炽还浑然不觉,自己已经开始依赖这个儿子。

朱瞻墉心中有一個人选,但没有急着说出来。

……………

京城英灵坊,

这是京城毫不起眼的小街道,朝廷五品六品芝麻官,以及一些不入流的士绅,多会住在这条街道上。

杨士奇手里领着半只烧鸡,此时的他还只是左春坊左中允,俸禄不多,能吃上一只烧鸡便是幸福的事。

“酸死个人,快帮老爷我捏捏。”

“你每天进宫做什么,天天回家要死不活的,多久没宠我了。”美妇人嘴上幽怨,手还是轻揉肩膀。

近日做什么?

当然是在修撰文献大成,每天躬腰俯首写几千字,手都快抄断了,但杨士奇回家从不谈朝政。

以至于这段时间旷工,刘氏还以为他在外头寻了欢好。

“好啦好啦,老爷我就懈怠这几个月。”杨士奇无奈苦笑。

“哼,你说话算话?”

杨士奇深以为然点点头,心里却想去哪里住几天,他关切地问:“稷儿呢?”

“去谁家府上读书了吧。”美妇人回答。

而正在这时,京城太平北街。

朱瞻墉骑在马上等候。

知道太孙要找的人,朱元璋不禁好奇。

壹:“既是左春坊中允,应当为洪武年间的科举进士,咱怎么没听说杨士奇?”

朱瞻墉:“太祖,此人特殊,既非进士,也非举人,是一介白身,乃由人举荐当上翰林编修,他的智慧和太祖一样,是游历坊间学来的。”

杨士奇自幼丧父,好不容易母亲改嫁官员,但那官员受他人牵连,被朱元璋下令流放……杨士奇如同朱元璋一样,自幼开始在坊间讨生活,但他热爱读书,以给学生当教授糊口。

壹:“你如何知道他?”

朱瞻墉:“杨先生是左春坊左中允,教过我六经,此人虽有才能,但是……很苟。”

苟并非贬义,反而是深思熟虑的意思,不会轻易表态。

事实亦然,

解缙满腹经纶,却死在朱高炽和朱高煦的争斗中,杨士奇智慧尤在他之上,历经五朝,任内阁首辅四十余年。

只在关键时刻出手,寻常时压根看不出来,他是偏向太子还是汉王,就如朱瞻墉看过那些苟道流小说的主角。

朱元璋等人不同苟为何意,联系其‘苟且’,似乎能一知半解。

叁:“那你寻他儿子作甚?”

杨稷,杨士奇的爱子,是个暴戾恣睢的纨绔,尤其是杨士奇当上大官后,他杀了十几条人命,以此为乐。

杨士奇并不知晓,等他知晓时已经晚了,只能含泪引咎辞官,要不然首辅还能再当几年。

朱瞻墉:“诸位一会儿就知道了。”

伍:“小子,你还是个卖关子的,我平生最受不了的,就是你这种说话说一半的人,有趣,有趣。”

朱瞻墉收敛心神。

因为散出去的侯二代们,已经有人跑回来了,陈昭邀功似地兴奋道:“殿下殿下,人我找到了!”

“去叫上张輗他们。”朱瞻墉吩咐。

很快,张輗几个也来了。

在一条僻静小巷。

“我……我告诉你们,我爹是朝廷的命官……去翠月楼不用给银子,家中豪府三进三出,你们这些士绅子弟……敢和官斗吗?”杨稷丝毫不怕对方人多,大叫起来。

民不与官斗。

再殷实的士绅也斗不过朝廷明官,说自己罪行,很聪明,其实就是我不好惹,一定会报复你们的。

只是……

“他竟然说自己是这带有名的纨绔。”房通达兴奋地看向张輗。

张輗和陈昭等人,平日都是无恶不作的纨绔膏腴,在内城很有名,此刻听到杨稷的话,不禁笑起来,仿佛找到新鲜好玩的事一样。

张輗问:“那你知道张混世吗?”

杨稷恍恍惚惚摇头。

“陈小阎王呢?”陈昭问。

杨稷摇头。

“房恶来呢?”房通达问。

杨稷还是摇头。

“啊,你连我们都不知道,就敢称纨绔?”陈昭满脸惊讶和不解的模样。

朱瞻墉看向那个被殴打未遂的年轻人,旁边被打得遍体鳞伤,吓得面如土色的老者,似是他的爹。

“这里没有你们的事了,快点离开吧。”

那年轻人和老者点头,仓皇离去。

张輗回眸之间,看向朱瞻墉:“殿……哥,接下来咋办?”

“打他!”

张輗几人一拥而上,拳拳到肉,脚脚生风。

按朱瞻墉的经历,不该用如此简单粗暴的方法,理应和他讲道理,可道理大抵是说不通的,还是打吧。

就如同人站在无法跨越的巨峰脚下,才会感觉自己渺小,并不是无所不能。

杨稷被打得蜷缩在地上。

张輗看向朱瞻墉,兴奋地问:“我采买了十几只花鹿,去狩猎吧。”

“带上他。”朱瞻墉同意了。

来到东苑狩场,

杨稷才知道何谓纨绔膏腴,水光潋滟的小湖,丰美的苇草,水鸟野鸭不时从野草中惊起,成群的花鹿和獐子隐没在山林间……好大好漂亮一片狩场。

杨稷不傻。

很快就猜想他们的身份,难怪自己威胁他们时,对方不仅没有惊慌,甚至觉得好笑。

此刻,

杨稷优越感荡然无存,他也想骑,但没有马,只能羡慕地看着刚才打过他的人,攘臂而起的纵马狂奔。

这一刻,杨稷也想加入他们,成为他们的一份子。

可是,

这些人竟有带甲的随从,显然是公候子弟,他爹虽然是朝廷官员,可在午门随便抛一块砖,就能砸死一片五品官员。

此刻杨稷重新定义纨绔。

张輗放了十几头花鹿,陈昭放了几头獐子和十几只兔子,兔子太多会影响生态,还得买些鹰来……野兽还是缺少许多。

不过,张輗等人在一只花鹿上做了标记,群起而猎,相互追逐,猎得此鹿者为胜,玩得颇为尽兴。

最后,房通达射得这头鹿。

纨绔首领朱瞻墉看差不多了,看向杨稷:“你想加入我们吗?”

杨稷手足无措,但又期待。

朱瞻墉指着眼前的张輗等人:“他们也在京城为非作歹,他叫张混世,但他对老弱伤残的军士很好,他叫陈小阎王,不会凌暴比自己弱小的人,他叫房恶来,从不欺骗良家妇女……他们父辈都是很勇猛的人,想加入我们,就要遵守我的规矩!懂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