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 第30章 纰漏

穿越大明后,我被朱元璋穿越了 第30章 纰漏

作者:眨眼的星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6: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瞻墉来到东宫,虽说任务大纲有了,具体落实下去还有许多细致的事,他来看看便宜老爹落实的进度。

所幸。

朱高炽当年留守北平府时,治理后方,掌管粮草辎重,做起这些旁枝末节的事来得心应手。

“瞻墉啊,搜罗天下典籍的事,还需你去一趟解府,解公收录了许多孤本,需借来宫中抄录一份。”

朱高炽叫他纯粹是因为朱瞻墉喜欢溜出宫。

出了东宫,朱瞻墉带着东宫太监来到解府,宦官上前轻叩几下。

今日解府倒是大门紧闭。

后院。

鹅黄色的宫裙,这是解霖今天的装扮,花软玉柔,人间国色,她相比李枝露恬淡是一种热情灵动的感觉。

侍奉的侍女凑上来,那日看见朱瞻墉俊美无俦的面仍刻在心里。

“小姐,瞻墉殿下又来了,您不是喜欢他吗,咱们去看看吧?”

“臭丫头,谁说我喜欢他了?”

小池边上,发呆的解霖听后,咬着牙齿,一副就要生气的样子。

侍女自幼是贴身玩伴,心想小姐还不承认,上次小姐还追出去了。

解霖一副千金小姐的模样,带朱瞻墉来到书房:“爹爹没有别的喜好,只是喜欢藏书,许多是花重金搜罗来的,几十年了,请殿下自便吧。”

她很大方的敞开书房。

朱瞻墉怀疑解缙有收藏癖,书房占三间厢房,窗明几净,书架比人高一截,满满当当塞的全是藏书。

地上整齐摞着好几堆,看被虫蚀的程度,有些年头了。

这不就是他要找的旧典籍吗。

“解姑娘为何用这种眼神看着我?”

解霖瞧见一群太监进来,紧张问道:“殿下带如此多宦官到府上,可是我爹犯了重罪,朝廷下令查抄解府?”

难怪她清秀好看的脸蛋,始终愁容不展。

朱瞻墉打消她顾虑:“不是,宫里需修撰文典,听说解府有许多孤本。”

解霖舒了一口气,朱瞻墉却在想搬空会不会不太好?

算了。

只是送到宫里抄录一份,我一定还会送回来的。

“都搬回文渊阁。”

看见连书架也要搬走,解霖上前问道:“啊,都要搬走吗,这些经籍是我爹爹最喜欢……”

“解姑娘想阻拦?”

由于是解缙最喜爱的东西,如今要全部搬走,纵然朱瞻墉是皇子,解霖也不免有些情绪。

“我…我当然不敢阻拦……”

她想讨好我,然后在我这里得到解缙的消息……

凭借多年经验,心思活络的他一眼就看穿了琼鼻小千金的心思。

其实,他也想把解缙救出来,只是还不到时候,解缙如何得罪皇爷爷给汉王落下口实,还不得而知。

朱瞻墉看向她纤纤小腰上的铃铛:“解姑娘想念解公,这样吧,本殿也不白拿府上的东西,帮解姑娘带一句话,不过,解公未必会相信,解姑娘把腰间的铃铛解下来,想想要说什么。”

仿佛努力终于得到一丝回报。

解霖认真的写了一封书信,解下腰间的挂饰铃铛,小心翼翼地递过来:“能不能再……”

“不能。”

小样,还想讨价还价,朱瞻墉接过信笺和铃铛,转身走了。

解霖本想送些饭菜,可朱瞻墉绝情得像秦淮河的水,直接拒绝了她的请求。

朱瞻墉知道她想干什么,无非是送饭送衣裳,此时不宜去探视。

回到皇宫,文渊阁腾出来,原本的大学士搬到东阁当值,文渊阁也被用于专门重修永乐大典。

一部分文官已经开始着手重修。

朱瞻墉对着朱高炽道:“解公的经籍取回来了,父王尽快安排重修吧。”

一切似乎井井有条,但落实起来,有些细节并不能顺利推行,朱高炽道:“瞻墉啊,此事恐怕还不能进行。”

“有什么纰漏?”

朱高炽了解朝中师傅:“经史子集,乃文献大成重要的部类,朝中除了陈公,其他人难以胜任……”

此书所浩巨大,朝中许多大臣反对。

“若不是父皇心意坚决,此事也办不成,不过,父皇虽然将他们的疏奏打回去,朝中总有些言官,宁死也不肯从,他们只是性子耿直罢了,何罪之有,明日父王再去劝劝陈公。”

太子根基不稳号召力不足,此事办不成我还如何捞好处?

修撰大典是名垂青史之事,朱瞻墉能有所贡献,他不想禁锢在京城就需提升在朝中影响。

虽不至于当上皇太孙,却也能追上朱瞻基。

朱瞻墉道:“陈公,陈济?此事交给我吧。”

修一本书,在文官看来没啥价值,许多儒生,宁愿不要性命,也要搏个千古清名。

陈济的学问很高,博闻强识,满腹珠玑,朱棣称他两脚书橱,说起此人时,满眼推崇。

朱瞻墉出了文渊阁便走向詹事府的左春坊。

眼看朱瞻墉前往的方向,有些不对劲。

张九感觉要出事,连忙拉住朱瞻墉的衣袖,劝道:“殿下……这边是詹事府,太子殿下说得对,还是让太子殿下来吧,詹事府的官员可不同太监,不能打呀……”

朱瞻墉知道小太监为自己着想,俗话说看人下菜,对宫里师傅不用拳头。

…………

詹事府左春坊内。

陈济眯着双眸,捧着一本大学正心录苦读,眼眉整齐,一双浑浊的老眸子炯炯有神,看上去精神矍铄。

适时,他抬起头对旁边的司直郎说道:“太子殿下召集多少官员重修?”

“有三百人。”那司直郎恭敬且担忧道:“下官听,礼部主持糊名考试还要再纳两千人,陈公婉拒,会不会惹来陛下的埋怨?”

陈济学识渊博。

是詹事府公认的经史泰斗,但他也递上了劝阻的疏奏,举天下聪明修缮一部书,满足陛下的一己私欲。

陈济放下书,像是下定决心说道:“君辱臣死,若此事载史,陛下定被后人诟病,臣子当纠正陛下私欲,本官死也不会修的!”

话音刚落,只见詹事府的院子里,出现一道身影。

朱瞻墉左右看了眼,一眼就看到坐在高座上精神矍铄的老头,是左赞善陈济。

“本皇孙听说,陈公不愿编撰,不会是才不配位吧?坊间称陈公为两脚书橱,本皇孙看来,陈公不过是个欺世盗名的老家伙罢了,没什么值得称道的,本皇孙想向陈公请教经史学问!”

陈济愣住了,老朽不如你,说什么胡话呢,却也并未真正生气,更多却是好奇朱瞻墉怎敢在经史上讨教他:“下官,愿闻其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