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隋软饭王 > 52.收费讲学,我要的是人才

大隋软饭王 52.收费讲学,我要的是人才

作者:散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睿击掌后,就向孔颖达长揖后,转身拉住王通就走。边走边对王通说:

“王大人,你看我今天开讲效果还不错吧,那这以后的授课费用怎么结算?我这一大家子人要养活,实在也是没有余粮啊。”

声音远远的传入孔颖达的耳中,老祭酒不由莞尔。这小子是在向自己要学费吗?看来明天自己这群人去讨教学问还是要做好交学费的思想准备才好。

“王爷,王爷,您不是答应太上皇来授课的吗?”王通有点急,关键是他不知道该怎么给李睿开工资啊,对了当时叫做束脩。就是给老师的报酬。

“我是答应岳父给国子监上课,可是我一没说上几次课,二没说是免费上课啊。你看,我这一出门就要百十来号人马,人吃马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偶尔一次也就算了,以后要是再来,可要算算费用了。”

“王爷容我回去商量一下,看看定个什么标准如何?”

其实请人来国子监上课是可以付报酬的,这也是有制可循的。只是今天李睿讲得东西太吓人了,搞得不好就是一代文圣亲临。这报酬怎么给?心里实在是没谱啊。

而且,今天李睿只开了一个头,听他那意思最少还要四次开讲,才能基本阐述清楚那学说的基本框架。而今天听了第一讲的人,不管是教授还是普通士子,怎么会不想听下面的?

那就是必须还要请李睿至少再开讲四次,这该付多少束脩?王通觉得这真是愁死人了。比说动太上皇要李睿来国子监上课还让人发愁。关键是没有先例,两眼一抹黑啊。

“好啊,那我就先回去了,等王大人的好消息。”

看着从未经商的王通一副纠结,不知如何算账的模样,李睿终于图穷匕见,说出了自己的最终目的:

“王大人,其实,我有一个建议,可以用人抵钱货嘛。国子监派出一些教授到我黑山书院来任教,这些教授的待遇继续由国子监承担,这不就好了吗?”

“哦,王爷高见呢,我觉着可行,您看需要安排多少教授过去?”

王通一听,就觉得可行。他国子监别的没有,这教授那是多得很。如果李睿实在是狮子大开口,他就马上聘请一堆士子为国子监教授,派过去就是了。

谁说文化人不会算账的?

其实昨天李睿就要他那三大院长进行了计算,所以他一口就说出来了:“也不用很多,儒学有那么四五个大儒就好,杂项教授派出百十来个就好。”

李睿最需要的就是杂项教授。那可是大隋帝国在物理、化学、工程学方面不可多得的人才,放在国子监教书太可惜了。

而且,这些杂家教授在国子监地位极低,除了一个国子监教授的名头,实际收入比黑山庄的工匠都有不如。

果然,王通一听李睿主要是想要一些杂家的教授,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没问题,杂家教授国子监一共有两百多人,我一起都给你,以后国子监如果有人要学习杂家,就直接到你黑山庄去。那里就算我国子监杂家分院好了。”

“也行,那他们在国子监的待遇不能变呀。”

国子监的教授是有大隋帝国官方身份的,这点必须要帮这些教授们保留下来,不然他们是不会安心在黑山庄效力的。

“当然,既然是我们的分院,国子监给出来的待遇自然不变,教授们只是换个地方上课而已。”

王通非常开心,国子监数千士子,就没几个报名学习杂家的,大家都一条心去攻读儒家经典了。

没办法,大隋帝国的科举制度就只考儒家经典。有这个终极指挥棒在,一心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的士子们,自然不待见杂家。

王通自己最近也一直在头痛这个问题,现在国子监的杂家教授比学习杂家的士子人数还多。

现在这睿亲王一下就帮自己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以后,国子监就可以成为纯正的儒学经典的学习圣地,再无其他干扰。

真是好人啊。

两人都在内心称赞对方。

李睿则是高兴一下有了这么多人才,他的各项研究自然有更高的突破几率。不但可以多赚好多钱,甚至可以有更多的新型武器被研发出来。对以后自己和女帝的性命都是一种保障。

李睿觉得今天自己来一趟国子监讲课,真是收获满满。

明天再忽悠几个名宿给自己的黑山书院做做代言,明年黑山学院招生范围自然也就跳出了皇庄这个范畴,可以吸引全大隋人才来报考。让黑山书院迅速成为大隋真正的高等学府。

那么除了大隋原有的强盛武功以外,他就又给女帝披上了一层文治的外衣,因为女帝就是这黑山书院的院长。

为什么李睿对文治武功的紧迫感这么强?就是他知道随时有可能爆发要危及自己夫妻性命的危机。

通过这南北朝期间数百年的王朝更迭,人心丧乱,皇权成了一个个门阀世家的统治工具。但凡对天才形式有一点点了解的士子,在内心深处都没有那种对君权神授的敬畏。

而大隋本就是有窃国而立朝的嫌疑。所以虽然大隋一统天下多年,但这大隋帝国的皇权统治还是极为不稳定,说不定那天就被其他门阀的代言人给取而代之了。

这个时代只敬强权而不敬皇权。

所以,李睿劝谏女帝掌握好九边精锐的话,一下子就被女帝记在了心中。女帝深知,要是没有强大的武力做保障,她那所谓的大隋杨家皇室就是一个笑话。

要不然原来的隋炀帝杨广怎么会那么轻易就被臣子们给吊到房梁上去了?

李睿现在只有拼命给自己夫妻两人多加保障,才能在未来的乱世抢占一线生机。

隋大业二年,十一月十六日。

今天是孔颖达率领国子监教授和部分士子,到黑山庄听李睿讲学的日子。

同时,这一天被后世很多学者称为心学的诞辰日。因为在这一天,李睿详细的阐明了什么是心学,并第一次完整的提出了“心学”的概念和践行的方式。

由于昨天的讲学过于精彩,以至于今天报名参加听讲的人数比昨天还多。

经过王通的多重努力,并承诺以后还是一定会请李睿到国子监继续讲学,这才筛选了大约不到一百人过来黑山庄。不然整个国子监估计都要来空了。

在黑山庄庄主府门前广场上,昨天连夜搭起来一个超级大棚,让过来求学的国子监教授和士子们大开眼界。

虽然已经是冬季,但在这大棚里居然有一种春天般的温暖。那些大儒们只是感慨睿亲王的神奇,而今天随着一起过来的那些杂家教授心里想到的东西可就多了。

别的不说,就说农家的孙教授就差点不淡定的要找李睿拜师。不为别的,因为他知道,有这种人造环境的实力,以后吃什么蔬菜就不用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这是多么大的事情啊,孙教授非常不理解的是,李睿居然就这么毫不藏私的展示了出来,仅仅只是为了让大家在听他讲学时不至于冻着。

李睿确实没把这个当回事,现在这个大棚,他没有用玻璃造,而是用刚刚研制出来的塑料薄膜进行的覆盖。你就算是看到了又如何?

你没有玻璃,你没有塑料薄膜,你还想造出大棚,怕是想多了吧?所以,李睿一点都不带担心这技术被人偷走。

上午李睿讲了良知、本然与明觉,下午讲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中午李睿是邀请大家在庄主府用的餐。先不说黑山庄厨司局的菜做的好不好吃,单单是在这十一月的天气里能吃到春夏的蔬菜这一点,厨司局就征服了所有人的胃,也征服了杂家教授们的心。

下午,李睿讲最后一个“知行合一”的概念的时候,得到风声的女帝,已经悄悄的变装站在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专心的听李睿讲学。

李睿在自己搭建的讲坛上讲的唾沫横飞:

“致良知”的过程一定要有“行”,不“行”能不谓之真知。“行”就证明你真正认同了“良知”。“行”的结果又可以从知识上、心理上完善你的“良知”。“行”和“知”是不能分开的,它们是浑然一体的。

第一,知行合一可以避免陈过高之论,也可以检验“知”的真实性和可行性。锻炼身体对健康的好处,每个人都能说出来。但是,能说出来并不意味着能做得到。有多少人把锻炼身体看得跟“吃饭”、“睡觉”一样重要,每天持之以恒的?

很多教授、老师在学生面前,理论一套套地讲,可是学生不以为然。因为教授、老师的行为在证明着相反的理论。

比如很多教授、老师不断在学生面前讲立德的重要性,可是自己却在勾栏妓院流连忘返、乐此不疲,还自诩风流、得意忘形,学生们会怎么看你?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