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隋软饭王 > 39.集体农庄与稚童启蒙

大隋软饭王 39.集体农庄与稚童启蒙

作者:散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圣上口谕,着李睿明天进宫和朕共进晚餐。”

“臣接旨。”

午间,也就是李睿刚刚吃完午餐,还没搁下筷子,女帝的口谕就到了黑山庄。

随着婉儿宣布女帝口谕,李睿接旨后,两人神态都放松下来。李睿一把拦住掉头要走的婉儿,问道:

“陛下是有什么事情要我去皇宫吗?”

“回禀殿下,奴婢不知。”

婉儿现在完全是闭口菩萨。不是她不想和李睿聊天,而是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说。

而李睿把她拦住,她也不敢走,只能就那么尴尬的站在哪里。

婉儿一直跟在女帝身边,她敏锐的发觉这一年来,女帝对李睿个人和这段婚姻的态度正在发生转变。

由刚开始,为了继承帝位而无可奈何接受太上皇的婚姻安排,内心却是逃避和对李睿封闭的态度,转变到现在对婚姻事实的接受和对李睿各种关心的享受;甚至对他们未来婚姻幸福的憧憬。

所以,婉儿不敢乱说话,更不敢给李睿脸色看。虽然她也一直都谨守自己奴仆的本分,没有给过李睿脸色看过。

但刚开始的时候,也确实随同女帝一起,看不起过李睿。自忖难免会有一些失态和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怠慢过李睿。

现在,眼见这两个挂名夫妻就要做成了真夫妻,这以前自己真是枉做了小人。看来这夫妻之间的事情确实是不能参与,不然总是自己这“外人”里外不是人。

因此,不管李睿怎么打听,婉儿就是不敢多说一个字。她现在是真怕。

看着婉儿急的要哭的样子,一副好像是被自己欺负的样子。李睿也是无语,自己不过是打听打听情况,至于这样吗?

顿时觉得无趣的李睿挥挥手,打发走了婉儿。

猜想着女帝的心思,想着明天的“约会”,这可是李睿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和女人约会。

作为三世直男,李睿此时根本就无法静心工作。干脆就信步出门,带着今天轮值伺候他的玉儿,沿着庄中的湖泊散步,一边厘清一下思绪,同事也正好消消食。

庄中田地中到处都是农人们忙碌的身影,其中还有一些半大小子、闺女在帮忙。李睿陡然惊觉,原来秋收已经开始了。

回头对玉儿问道:“庄子里秋收是个什么章程?”

“禀王爷,”这是在大庭广众秩序,侍女们都很有分寸,绝不会称呼“少爷”。

“按照上次春耕的例,庄子里出钱,集中妇孺做饭、送饭,青壮都在田地里忙碌。由于曲辕犁的使用,今年耕地多了许多,所以按您的预案安排,集中劳力采用流水线方式进行秋收,预计十几天内可以搞完。”

李睿听了,点点头。

不论是搞商业还是发展军工,都需要工业化来作为基础保障,而各种作坊就是他搞工业化的起点。

作坊里是需要工人的,西方工业革命是搞了个“羊吃人”运动。李睿可没有那么狠心,也用不着那么决绝。毕竟,李睿有更多的办法和更丰富的知识储备,来找到更好的办法。

他预计到了这一点,所以搞了个集体农庄的雏形先试试看。要是成功,就可以解放一部分劳力出来,充实到自己的作坊里去。

靠说教是没用的,此时的人们宁可旷工,也要把自己家田地里的农活忙完,把粮食收进粮仓。

你要农人此时抛开田地去做工,给再多钱也没用,因为都是挨过饿的苦命人,都知道有了粮食才能活命。家里要是没收到粮食,就算手里有钱,心里都没底。

只有解决了庄户们吃饱肚子的后顾之忧,充作工人的庄户才能安心在作坊里面从事生产。才能克服农闲时产量高,农忙时没人做工就基本没产量的窘境。

不然作坊的产量不稳定,给李睿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不论是精盐或其他作坊停工一天,所带来的损失绝对比少打那么几亩地的粮食来的大。

虽然可以事先多屯一点货物来缓解供应不足的问题,但秋收期动辄长达一二十天。就目前全国市场精盐供不应求的状况,你屯再多货也不够啊。

这种集体农庄的实验就是李睿探索的方式之一。

那就是打破各家各户的小农经济圈,虽然田地还是张三或李四的田地。但秋收却是集合庄子上所有青壮劳力的力量共同使用,目前看起来效果还不错。

这效果从一个简单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今年黑山庄要秋收的田地数量至少比往年多了三倍不止,而秋收的时间反而还缩短了几天。

这就是人力物力集中使用的效果,当然这里面少不了李睿提出的流水线工作方法的功劳。

远远看着满脸都是笑容,干劲十足,热火朝天忙碌的农人,李睿也不去打扰他们,只沿着湖边慢慢走远。

顿饭功夫,李睿、玉儿和几个侍卫这群人就散步到了湖边建的最好的一个院子门前。

这是黑山庄内除了庄主府,最大、最幽静、最豪华的院子,看着院门上李睿自己书写的“黑山书院”牌匾,李睿自然而然的跨步而入。

院子自然是有门房,门房内自然是有门卫的。只是这黑山庄内难道还有不认识李睿的人?难道还有敢拦李睿的人?

何况李睿还是这黑山书院的院长,就算是按照李睿自己定下的闲人不得骚扰书院的规定,他也算不得闲人的。拎得清的门卫自然是鞠躬放行的。

此时,李睿重金聘请,当然也是女帝动用皇权指定的几个国子监教授正在老师办公室喝茶。这倒也不是他们偷懒,而是大多数学生,包括三大学院的所有学生都去给秋收帮忙了。

他们这些饱读圣贤书却不识五谷的老学究,既不愿意放下身段去帮忙秋收,又没有学生教授,还不敢私自放假回家,也只有一起喝喝茶、讲讲古了。

李睿在窗外扫了他们一眼,根本就没有进去。因为他在这幽静的环境中,还是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虽然声音稚嫩,但却让李睿心胸为之一开。

循声而去,之间一个学堂内,有那么三十几个大约五、七岁大的稚童正在摇头晃脑的背诵《增广贤文》。

李睿微笑着看着、听着,就这么站在廊下静静的感受这童真是求学之心,只是就这么一会,李睿就觉得自己的心灵仿佛是受到了什么东西的洗涤一样,整个人越发的通透。

就连脑中那穿越而来之后,再无任何长进的精神力都开始活泼泼的蠢蠢欲动,有了再次成长的迹象。

享受了半晌,等这种让他浑身通泰的感觉慢慢退去后,李睿才清醒过来。看着已经下课,正在学堂外疯跑的孩童,李睿走进了学堂。随手拿起孩童们刚才读的书翻看着。

“院长好,院长今天怎么有空来巡查书院了?最近秋收农忙,书院就这个稚童启蒙班还在维持,其他班的学生放假回家农忙了。”

刚才给稚童们上课的教授看到李睿后,赶紧过来郑重行礼,请安问好。并且,不等李睿发问,就先说明了现在书院没有其他学生的原因。

看着眼前这二十多岁,英气勃发的老师孟郊,李睿作为院长自然也是认识的,这是国子监的一个监生。

学问是有的,但由于心里素质不好,情商低,但凡考试就紧张,于是就造成屡试不第的结局。关键是脾气、性格不好,受到同僚排挤,没办法在国子监继续混下去了。

正好听说黑山书院要招老师,搞清楚这黑山书院的后台是女帝后,想着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有机会简在帝心,就主动请缨过来了。

这是为数不多主动过来当老师的几个人之一,所以李睿对他记忆深刻。

“孟夫子无需多礼,我只是顺路过来看看,孩子们这是学的第几本书?”

“这是孩子们学的第一本书,现在学堂多数就是用此《增广贤文》或《幼学琼林》给稚童开蒙,我选的是《增广贤文》,有不妥之处,请院长明示。”

“第一本启蒙书籍?孩子们能明白其中深意吗?”

“稚童对文中之意,实在是茫然无知。但唯有此两本书,合辙押韵,便于背诵,想来等孩子们大了后,自然了解。”

“这连囫囵吞枣都谈不上,恐怕是有问题,嗯......。”

此时李睿想起了自己儿时那一段痛苦的时光。当时也不知自己那不负责任的父母是那根筋搭错了,为了追求所谓的教育从娃娃抓起,不输在起跑线上,硬是给刚刚上小学的自己报了一个国学班。

而班上那对国学也是一知半解,明显是刚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每天就逼着自己背书。不会背书就美其名曰用古礼教学,也就是拿着竹子做的戒尺打手心。

就这么到小学三年级,直到国家给小学生减负,让那个国学班办不下去关门倒闭的时候,自己别的东西没学到多少。

唯有毛笔书法和满脑子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唐诗宋词》等等国学经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