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隋软饭王 > 17.卖精盐的“优品杂货店”

大隋软饭王 17.卖精盐的“优品杂货店”

作者:散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且,为更好的留住并发挥这三个特别人才的专业优势,李睿专门为他们专门搭建了三个专业学院,这下可把这三个家伙激动坏了。

在其他地方为奴为狗的他们,在李睿这里被奉为座上宾。

只用专心教授学生知识和研究李睿提供的课题方向,完全不用参加任何体力劳动。更不会收到其他任何人的作践。

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造就自己的科技成就,可以说这些知识分子对专业的热爱已经近乎于疯魔。否则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

而李睿打动他们的关键点就是让这些对专业痴迷、疯魔的人,还能继续研究自己所钟爱一生的专业知识。

传统知识分子有个特点,那就是具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风骨。于是这些可以说是被李睿解救出来的传统知识分子,瞬间就成为了李睿的死忠,坚定不移的那种。

有了这些人才,并得到这些人才的效忠后,李睿既没有食言,更没有客气。

第二天就对外正式宣布,黑山书院成立三大学院,分别是黑山建筑学院,院长李春;黑山医学院,院长巢元方;黑山数学院,院长耿询。

这三个学院院长现在虽然都只是一个光杆司令。但李睿给了他们政策,让他们自己去招收各自学院的学生,学生数量上限不做限制。只要你有本事教,你招多少人都行。

呵呵,李睿实际是把黑山医学院当成化学实验室,把黑山数学院当成军功实验室,把黑山建筑学院当成物理实验室。

所以,随着这些福利和待遇同时交给三位院长的就是任务。

李睿把自己需要他们研究的火药、战地急救等相关课题直接作为紧急研究方向给他们三个安排了下去。

同时,由于时间紧迫,心里着急的李睿把自己知道的一些医学、火药配方、材料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毫不藏私的传授给这三个院长。

不急不行啊,半年后就要对高句丽作战。要是历史发展轨迹出现惊人的相似的话,那这次远征必败,而且是非战之罪,而是窝囊的败在气候和疾病之上。

自己要是能及时尽一份力,每少死一个人,就可以为大隋多保留一份元气。

招收了三个院长以后,特别是现阶段有了李春的加入后,整个庄主府的建筑结构都被他完善了一遍,并加入了许多奇思妙想的防御思路。

让李睿惊喜不已,不由的仰天长叹,这皇庄工匠大会举办的并不算失败。至少给自己网罗了这三个超级牛人。

这也算是给自己召集全国皇庄工匠大会这件糗事找回了一些面子。

李睿这一着急传授知识,就没有很好的去隐藏自己的知识体系,就被三个青史留名的数学家、建筑家、医学家同时惊为天人。并都毫不犹豫的以李睿的弟子自居。

没办法,领先一千多年的知识储备,让李睿在这些古代文化人明前,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随便一句李睿认为习以为常的知识点,都为这三个未来青史留名的人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窗子。

所以,三个院长,不论李睿怎么拒绝,都执意拜李睿为师。

在这古代,一点点与众不同的方法、技巧,甚至是说辞,那都是自己的不传之秘。

哪有像李睿这样,对知识随意传播?知道自己得到了大机缘的三人,都认为,如果不能拜师李睿,就不能去向李睿学习知识。

就算学到知识,没有师父就做不到传承有序。没有传承的来源,就无法再次对外传播。

那他们这院长当了也没用。

无奈之下,李睿只有顺应时代,昧着良心,用自己私人名义收了这三个牛人为弟子。

安排了这三人的工作和生活后,李睿就毫不停歇的开始了他的赚钱大计划。

由于时间紧,赚钱的任务重。

计划只能先从提取简单容易操作,且人人都会吃到的食盐下手,来囤积第一桶金了。

根据对现在食盐市场的调研,以及自家王府厨房的用盐实际,李睿知道现在老百姓吃的都是粗盐,粗盐颗粒大、杂质多,颜色黑黄,有苦味不说还有毒。

就算是世家大族或皇家也只是吃到一些无毒的粗盐就很不错了。制作精良的细、白精盐,现在根本就没有出现。

所以,这一个月以来,李睿已经安排赵子带领他那一队侍卫从市场上不论是否有毒,收购了大量的粗盐。

一时半会,自己制作细盐的原料是不会短缺的。

同时,在东都洛阳四大商业区,分别都有一个小小的杂货店在装修,店内摆设很有特色,都是开放式的货架,根据时不时来照顾装修进度的美丽女人说,顾客是可以直接走进去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

选好后放进杂货店提供的购物篮,出门的时候再一起结账。

杂货店的名字也很有意思,叫做“优品杂货铺”。据店铺伙计介绍,这是大老板的意思,在店里卖的东西一定都是好东西,所以叫做优品。

当然目前为止,因为还没开张,老百姓还没看到“优品杂货铺”里面任何一件商品,这也正常。

这是李睿安排漓儿用正常的商业手段,高价从以前店主手中收购的店铺,所以没有惊动任何门阀势力。

在如今这个门阀世家为主流的年代,在各大门阀势力的眼中,走正常商业手段的人都是背景不够强大的正宗商人,这种商人,他们是不太放在眼里的。

所有的门阀势力都有高官背景,甚至就是高官自己的买卖。如果那个生意人的买卖和他们有冲突,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动用各种资源,要么低价收购,要么打死这个店东,绝不会任他做大。

现在这个“优品”的店铺做什么买卖?身后什么背景?都没有摸清楚,暂时是不会有人来针对他的。

李睿自然也是不怵任何势力的,因为他的背景就是最大的那个势力。

全国皇庄工匠大会这一闹剧结束后,黑山庄的外围事务李睿都是交给几个女婢在打理,而他自己则是完全泡在制盐作坊里面了。

李睿安排老袁和老秦制作了几个两人多高的大木桶,木桶上加盖子,盖子中间穿上铁管子和下一个木桶连接。

下面架上灶火,在第一个桶里倒入粗盐和水,然后等第二个桶里有半桶水后,再加热第二个桶。

以此类推,等蒸发出第四个出水桶后,就把桶里的水用木盆装起来,再运到另外一个地方,用铁锅把水分煮干,在铁锅里面留下的就是精制无毒的细盐。

而这一套流程,就是一条生产线。按李睿预计的产能,他的制盐作坊可以同时开工四条生产线。

李睿为了加强保密,每一个工序,也就是每一个桶于桶之间都用砖砌了一堵墙,一个桶就是一个工序,每个工序三个人,绝对不允许各工序之间的人串岗。

这样第一道工序的人只知道在大桶里加入粗盐和水然后加热,第二、第三道工序的人只知道桶里的水到了一定的刻度后,就烧灶加热。第四道工序的人只知道把桶里的水用木盆装好运走。

最后一道工序的人只知道把运过来的盐水煮干,精盐就出来了。

虽然保密措施很严格,但由于整个过程实在是太简单、太没有技术含量,只要全程经历过一次,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就算搞不清楚什么是蒸馏法,但却能够模仿。

所以,进入这个制盐作坊的人全部是李睿在黑山庄的家奴。

加上前面各工序之间的互不通气,李睿希望这样就能最大限度、最长时间的保障制盐技术不泄露。

李睿可以预见不远的未来,这些工坊里面做工的都是自己皇庄的家奴或信得过,有利益牵扯的庄户人家。

而耕种土地需要的大量农人,还要再招募流民来充当。这人流量一大,安防、保安的压力也会相应加大。

李睿感叹,这从无到有建立一个工业体系,除了工业本身以外还有民生问题要解决,这都是事啊。哎,想一想都头大。

隋大业二年七月。

帝国东都洛阳四大商业区,四家早就装修完毕的“优品杂货店”同时开张了。杂货店出售的唯一商品就是盐,不是普通的粗盐而是精盐。

作为见多识广的东都洛阳的贵族老爷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细腻如霜,白净如雪,口味纯粹的咸盐。

更不提那些活得犹如蝼蚁的老百姓,更是无法想象盐怎会如此细、白、咸。更是一点点苦味都没有。

虽然这个细盐的价格比普通粗盐的价格贵了将近三十倍,但洛阳最不缺的就是贵族。

什么是大贵族?那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那一批人。钱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于是精盐上市三天后,有意无意中,在从皇宫中传出女帝和太上皇都对精盐夸不绝口以后,食用精盐就已经是洛阳大贵族圈子的标志。

如果你今天的食物没有用精盐,那你怎么有脸说自己是大贵族?

大贵族圈子内的消息一经有心人传开,那些小贵族、新晋贵族、自以为是贵族、或者向贵族看齐的富户也就跟风消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