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隋软饭王 > 136.鱼龙白服,略知丝绸施手段

大隋软饭王 136.鱼龙白服,略知丝绸施手段

作者:散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檀儿,你安排一下,叫上流苏、赵十二、王三,我们去青溪一趟,看看有什么买卖可以做?”

李睿在观澜别院的书房中对在身边伺候的檀儿说。

“少爷,我知道你就有这个心思,人我早就安排好了。至于护卫的龙卫和独立师,也都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出发。”

檀儿不知道李睿是要了解老百姓跟随方腊造反的原因,但她了解李睿的性格。猜到了自家少爷对如此有趣、有挑战性的事情会如何反应?

李睿必然会自己亲身走一遭的。

听到檀儿已经安排好了的回话,李睿也不顾旁边有流苏伺候,直接一把捞过来檀儿,在她脸上“吧唧”亲了一口,大笑道:

“乖檀儿,还是你知心识趣。收拾行装,咱们明天出发。”

大业十二年二月二十。

浙江郡青溪城,北城门。

此时李睿带着檀儿、流苏、赵十二、王三正在排队,等待入城。

李睿和檀儿自然是老爷夫妻两人,流苏是夫人的丫鬟,赵十二和王三就是两个长随。

由于方腊造反,整个青溪城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虽然前期由地方军户组成的朝廷大军被方腊击败而撤退,但包括方腊在内的所有造反的头领都知道,很明显,朝廷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派更多、更强的军队过来围剿。

只是,通过这么多年的观察,方腊也知道,凭这朝廷的效率,新的围剿自己的部队最快也是大半年以后才能派过来的。

这段时间就是方腊休养生息的时间。

所以,青溪城现在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大家都还要赚钱吃饭,方腊也要收取税收来武装自己的部队。

因此青溪以及周边区域,并没有封城戒严,只是在城门或关键的路口的盘查比较严格。各种势力的探子要是不做点准备是不好混进来的。

当然,对檀儿来说,这都不是事,一个睿丰德钱庄的身份牌,也就成了这乱世之中通行所有势力的通行证。

毕竟所有的势力,不管你是大隋朝廷还是各地反王,你都要吃饭、做生意,那你就要使用银子、汇兑银子。而众所周知的是,这睿丰德不管你是什么背景,只要你是他的客户,他就保障你银子的安全。

相互对应的,大家都怕睿丰德倒台,要是真的倒了,所有人存在里面的银子也就打了水漂。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一旦你流露出要对付睿丰德的意思,不等睿丰德动手,其他在睿丰德存了银子的人,为了自己银子的安全,就要干掉你。

所以,睿丰德的人,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你有睿丰德的身份识别牌,所有的势力都会待你如上宾。因为,谁都得罪不起睿丰德,谁都怕别人知道自己对睿丰德不满。

因此,亮出睿丰德身份牌的李睿五人很顺利的就进入了青溪城,并落脚在青溪睿丰德名下的一个园林式建筑卓正园里面。

这卓正园就是李睿为自己置办的无数度假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业之一。

只是,这青溪县城太小,为了给睿丰德充实资金储备,当时购买这卓正园的时候,是用睿丰德而不是用李睿个人的名义购买的。

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

园子里比照着观澜别院的标准,管家、奴仆、家私一应俱全,光是伺候李睿和檀儿的内院侍女就有五十多人。

所以,李睿他们入住后也非常适应。

当然,龙卫的三百人,在两天内,也会陆陆续续的分散入住。毕竟一个占地九十多亩的园林,安全防护还是非常重要的。

稍稍停留了一天,休息了一下。李睿和檀儿就兵分两路,李睿带着赵十二,檀儿带着王三和流苏两个跟班开始了探访。

其实,也就是逛街。

江浙此时已经是大隋主要的赋税来源地之一。

而青溪更是江浙的重要赋税支持点。其支柱产业就是丝绸,从种桑树、养蚕、缫丝、纺织等生产销售一条龙,各个相关门类都很齐全。

大量的丝绸作坊、桑园等丝绸纺织行业的工厂和庄园遍布青溪各地。真正务农的人到还真不多,就算是农民,家里婆娘也会养蚕、缫丝,这算是全民皆商了吧。

逛了不到一个时辰,李睿就把自己和赵十二两人里外衣服全部换成了这青溪县自己出产的丝绸制品。

长衫上的富贵牡丹图,远远看去,让两人就像两个大骚包、土财主。

但这种打扮却很好的让李睿融入了青溪的商贾之中。

这不,李睿就在和购买衣裳的绸缎庄成衣店的伙计聊天。

“小哥啊,这长衫面料是真好,手摸着就如同流水绕指,感觉正是好。”

深通人性的李睿,当然就是赞美开路。

果然,人都是爱听好话,这小伙计听着客户对自己家产品的夸奖,就犹如是自己得到了夸奖一般。

这年头,多数人,都是到裁缝店去量体裁衣。特别是有钱人,因为女眷不方便出门,更是会把裁缝请到家里去给自己家里人量尺寸。

相对而言,这成衣店的生意并不是太好,而这丝绸衣物本来就价格昂贵,因此买成衣的人就更少了。

加上这眼前的豪客已经花了数百两银子买成衣,这小伙计自然也是要把这贵客伺候好的。

“贵客,您真是行家,这可是我们青溪最好的丝绸作坊织出来的,而且您看的这件成衣的做工都是那里手艺最好的绣娘做出来的。”

“我如果有批量的购买需要,如何操作?”

看着自己身上的丝绸长衫,李睿开始给这小伙计下套。

这叫做杨五斤的小伙计可是个实诚人,听自己接待的这个不但已经消费了数百两银子,而且还有继续消费,甚至是批发意图的贵客的说辞后,马上就信以为真。

此时的杨五斤,那自然是要赶紧拉近双方关系,极力促成这桩大生意成交的。

别的不说,促成了生意以后,自己在掌柜和东家面前就你能好好的表现一番,或许明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能干个二掌柜也说不定。

“贵客,您算是问对人了,咱们这个成衣店可是如意坊开的,这如意坊可是这青溪最大的丝绸作坊。质量一定是有保障的。”

“当然,您要是量大,我是做不了主的,我给您引荐我们掌柜,让他和您谈,您意下如何?”

李睿此时已经决定和这个丝绸作坊如意坊做做生意了。要搞清楚这青溪的内幕,难道还有比自己亲自参与进去更好的方法?

“好啊,那就麻烦小哥请你们掌柜出来谈谈吧。”

李睿说着,深谙皇帝不差饿兵原则的他,随手抛了一块大约五钱的碎银子给杨五斤。

然后装作漫不经心的问:“只是现在方腊造反,咱们这生意还能做吗?这几件衣服我穿了就走,那没事。可是量一大,这沿途战乱,我怎么运输啊?”

“贵客放心,方帅从不对商业伸手。咱们现在比以前的生意还好做,因为方帅不收税,咱们这价格已经比以前降了一成了。早就把其他地方丝绸作坊的生意抢光了。”

李睿一下就抓住了重点,这方腊不收商税?真是个狠人。

听到小伙计这句话,李睿已经对这青溪县老百姓愿意跟着方腊造反的原因,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

目前看起来,这很简单,就是方腊笼络住了这青溪商业。

这青溪由于一直都是商业城市,老百姓本来就是以经商或打工为主,兜里都有两个钱。也就是说着青溪老百姓比较富有,不涉及饿肚子的问题。

不饿肚子,又不自己种粮食,那自然是对女帝推广的土豆和番薯没有什么兴趣。自然就谈不上对女帝的感激。

相反,由于商业的税收比较重,这青溪老百姓更是深受其苦,自然对女帝也没什么好话说。

此时,方腊却免除了这些几乎占了青溪八成人于丝绸相应的税收。那老百姓哪有不对方腊感激涕零的?

当然,想到这些的李睿,并没有放弃通过购买丝绸制品而混进青溪商业圈的意图。

“产品价格低当然好,可是我运的出去吗?”

就在李睿提出这个问题以后,还不等小伙计杨五斤回话,从成衣店的后面转出来一个小老头。接口就回答了李睿的问题:

“放心,贵客,方帅绝对是保护我们生意人的。要不您说的个地方,我们帮您运过去,到地方了您再付尾款。”

李睿微微一点头,嘴里还是很客气的问:

“未请教,这位老先生是?”

“小老儿也姓杨,是这小伙计的家乡长辈,虽然已经五十岁,但也只混到了这间成衣坊的掌柜,贵客叫我杨掌柜就好。您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给我说,小老儿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今这个年代,活到五十就已经算是长寿,而活到五十,还能在一间店子做掌柜,这就说明这个杨掌柜一定有过人之处。

否则早就被东家打发回去养老了,天下乌鸦一般黑,作为资本家的东家是绝不会掏钱养闲人的。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