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隋软饭王 > 118.不见硝烟,金融与市场战争

大隋软饭王 118.不见硝烟,金融与市场战争

作者:散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帝轮流做,谁又敢保证杨氏或李氏子孙都开明贤良,要是若干年后,李睿的子孙被推翻了帝位,至少还有这睿丰德在。当然,按照历史发展,这一千四百多年内外界是没有热武器的。

这样安排以后,自己只要再立一个遗嘱要求子孙任何情况下不得泄露这热武器的秘密。想必,只要自己武力后盾强横,李杨江山,一千多年的传承还是可以做到的。

到这千多年后,哪怕是各种种族、各种意识形态有不同,世界上有不同的国家。但只要自己家族的经济优势不丧失,自己的金融帝国发行的股票、债券、货币成了世界各国公认的硬通货。

那么,李氏或杨氏子孙就亡不了,甚至会一直过着人上人的生活。区别只是在于,是不是出世统治某一个国家而已。

其实就某种程度而言,扶持自己势力的代理人,比自己家族的人亲自出面统治某个国家要好的多。当然,这也是要作为李氏家训世代相传的。

也就是说,不管谁当皇帝,也不管是哪个国家,你或许会发行自己的钱币、钞票,但在世界上通行的,大家都认可的,能作为一国财富储备的,都只能用我睿丰德的银票。

当然,在李睿的计划中,银票只是过渡,那只是你存在睿丰德的存款的证明。再发展下去,李睿就要用睿丰德收割全世界的财富了,因为后面睿丰德就要代表大隋发行国债和钞票了。

本来,李睿是想跳出国家的限制,发行世界的通用货币,可这就有些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很难取得所有国家的信任。

所以,李睿借鉴m帝国使用过的方式,发行大隋元。

只要所有国家都相信大隋元的信誉,那么大隋元就是世界货币,就是硬通货。实在是不需要在这个纷乱的世界去发行什么统一的世界币。

金融战争,这就是黑山卫系统第二个关键性的武器。

甚至比直接战争更能达到让一个国家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大隋的附庸,成为廉价的劳动力基地或大隋商品的倾销市场。

虽然成立金融帝国的脚步刚刚迈出,还很蹒跚,但不管如何,建立金融帝国的第一步算是跨出去了。

而且效果不错。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大隋境内就不说了,现在就连周边各国之间的贸易结算都要用睿丰德的银票。

通过血的事实验证,也只有这睿丰德可以保证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只要你手里有银票,睿丰德就见票即付。

哪怕你是大隋的敌人,即使刚刚你还在和大隋战斗,你在你自己国家的睿丰德都能兑换你从大隋赚到或者是抢到的银子。

举例说:某突厥将军率领一个千人对,进入大隋境内抢劫,抢了很多金银财宝没办法运回突厥。他就可以折算成银子,就近存到睿丰德的分号中,然后拿着瑞丰德开具的银票回突厥王庭。

以后这个突厥将军是在突厥王庭的睿丰德把银子兑换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是留着银票给子孙,那就是这个突厥将军自己的事情了。

反正只要他去突厥王庭的睿丰德兑换,那么他就能足额兑付银票上数额的银子,当然睿丰德会收取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汇兑手续费。这就是睿丰德的“汇通天下”。

至于这个率队抢劫大隋百姓的突厥将军,你兑换了银子以后,有没有命去花,那就不是睿丰德的事情了。

反正睿丰德是按照商业规则,足额兑付银票了。

当然,这就是一个例子,这两年,突厥部族的贵族都不怎么喜欢动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多数都是用贸易来积累财富,用牛、羊、马匹换取他们需要的粮食、盐巴以及奢侈品。

其实,突厥的人口并不多,粮食的需求量也不大。在大隋土豆、番薯丰收的年景,买给突厥一些高价的粮食,大隋也不会有什么粮食上的负担。

人其实都一样,能通过交换和平方式就填饱肚子,谁都不会去,操刀子拼命。所以,突厥大量的牛羊肉以及奶制品,进入了大隋百姓的食谱,全面提高了大隋百姓的身体素质。

而突厥也由于不用战争就能填饱肚子,慢慢这骨子里的一股生存压力导致的狠劲也就松懈了。

反正突厥人只要放牧好牛羊就肯定不会饿着,而且随着大隋百姓餐桌上对牛羊肉的需求越来越多,突厥放牧人的收入也越来越高。日子也自然是越过越好。

大家都形成了经济互补,那还打什么仗啊,你有牛羊肉吃,有牛羊奶喝,我有粮食、有茶叶、精盐、白糖吃,咱们好好过日子不好吗?

这种条件下,突厥自然就慢慢向着大隋畜牧基地进行着转化。

为什么不是大隋向着突厥的粮食基地转化呢?

因为主动权在大隋,大隋不吃突厥出产的牛羊肉照样有自己的产出,只是贵一点、量少一点。并不会因为缺乏肉食而导致百姓营养不良或是经济崩溃。

但突厥要是没有大隋的粮食,那他们第二年就一定崩溃。因为,在李睿的刻意引导下,突厥已经没有多少人去种粮食了。

因为气候原因,突厥人自己种的粮食难吃不说,产量还少、价格还高,自然竞争不过黑山系统贩运过来的大隋精粮。

那么突厥的老百姓自然就不会多花冤枉钱去买自己出产的又难吃,又贵的粮食。从而导致突厥粮食种植户的粮食根本就卖不出去,只有烂在地里的份。

而牛羊肉虽然卖的比较便宜,但大隋人的消费量大啊,这量一大,自然利润总额就起来了啊。

看着养牛羊的牧民发财,而自己种地的农民却因为粮食卖不出去而债台高筑的时候。黑山系统的商人就及时出现了,他们会帮种粮户还掉大部分债务,从而减轻种粮户的负担。

但这种帮助不是无偿的,这些商人不是吃饱了做慈善跑来无偿帮助突厥人的,他们提供的资金是收购牛羊肉的定金。

也就是说,要这些粮

(本章未完,请翻页)

食种植户不再种粮,把粮田改为牧场,养羊、放牛,用以后产出的牛羊肉销售的利润来抵消这些商人帮种粮户还上的债务。

而突厥贵族不但没有对这种劝退种植户的行为产生警觉而干涉,反而因为黑山系统的商人帮他们收回了借给种植户的债务,而开心的与这些商人成为好朋友。

因为,贵族领地里面的牧民和种植户都是要向贵族交税的。现在很明显从种植户那里是收不到税的。你要是逼急了种植户,种植户把地里要烂掉的粮食来抵税,贵族也是会欲哭无泪的。

现在经过黑山系统的商人的这么一插手,所有的人都成为牧民,个个都能为贵族产生税收收入。

你说,突厥的贵族能不欢迎给他们带来财富的黑山系统的商人吗?

更何况,本来就不敢得罪这些动不动就拿枪杆子说话,一看就是军人出身,背景扎实的黑山系统商人。

大隋的强盛,随着这些有黑山卫军人背景的商人传播到突厥的每个角落。

于是很多流落在突厥的大隋人,都在找门路托黑山系统的商人打听,能不能回大隋?甚至有一些突厥人,包括突厥老百姓和贵族,都想用自己的财富换一个成为大隋人的机会。

其实,李睿是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举例说,就好比民国时期,一块大洋可以买一大口袋m国又白又细的高精面粉,而本土产的面粉由于工艺原因又黑又粗,价格还比从m国进口来的面粉还贵那么一毛钱。

老百姓自然就不会去买自己的国货。

这和是否爱国毫无关系,老百姓过日子自然是谁的货又好又便宜,就买谁的货。

要是说卖国,那就是同意引进m国货的国民政府的事情了。

明知自己的本土产品的质量竞争不过别人先进机器生产出来的高级货,不但不给自己本土产品生产补贴,还对本土货抽重税,导致本土产品的价格比别人漂洋过海来的,加上运费的产品价格还偏高。

结果,自然就是本土生产企业纷纷倒闭或被m国企业兼并重组,这就导致民国初年的民族工业昙花一现的结果。

而本土企业消失以后,垄断市场的m国产品会怎么样呢?自然是翻着跟头的涨价,此时,市场上已经没有本土企业生存的空间,老百姓自然被这些m国大财阀敲骨吸髓。

而做出这引进m国产品的官僚们,既因为,在这场竞争中做了m帝的代理人而发财,又可以把自己的子女移民到m帝国,从而解决家族几辈子人的生存问题。

要说卖国,这些权贵、官僚做的事情,才是典型的既有卖国行动,又造成国家、人民巨大损失的卖国行为。

至于,普通老百姓,他连生存都不一定能苦苦挣扎的出来。就是想卖国,又哪有机会让他去卖?谁又会去买?

这种例子在民国初期,那个当权者毫无经济组织能力的特殊时期真是不胜枚举。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