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隋软饭王 > 105.上架加更。李氏荣耀,一门双公。

大隋软饭王 105.上架加更。李氏荣耀,一门双公。

作者:散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6: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李渊知道,他们太原老李家这三代之内是走不出太原了。

反正也没什么机会了,心灰意冷之下,李渊干脆把手头的事情交给李建成去打理,自己开始每天纵情酒色,懒政而不思进取了。

李渊的状态,或者说是人们传说中李渊的状态,不久就传到了李睿的耳中。

没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睿还不觉得什么。一旦听到人们都在议论李渊的颓废的时候,这反倒是让李睿警惕不已。

后世堂堂唐高祖怎么会如此颓废?必然是有其他的准备或后手,

李渊如此表演,一定有诈。

但李睿现在抽不出时间去谋划对付李渊,因为他要陪他的第一个孩子。这可是李睿三辈子以来的第一个后代,自然是对这被女帝起名为杨佑的孩子紧张的不得了。

于是李睿不但没有减少对太原李渊的戒备之心,反而命令电报局和春风细雨俱乐部把太原李家给盯死。

李睿相信,时间一长,李渊一定会露出马脚的。

大业六年十一月九日。

隋唐国公李渊上奏朝廷,请封长子李建成为唐公世子。并请朝廷追封次子李世民为国公,并由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继承公爵爵位。

李世民虽然没有完婚,但儿子却有好几个了。

这种现象在世家大族里面是很平常的一种现象。但凡有点权势或金钱的家族,成年男子身边都有侍女服侍。而这种服侍的侍女往往就会分成几等,其中地位最高的就是所谓的通房丫头。

这种丫头的定位类似于,不是类似,而是就是等同于红楼梦中贾宝玉身边袭人的身份。以后肯定是要给被自己服侍的男子做妾的。

只是,一般情况下,家教严的世家望族,为了保证家族嫡系这一脉不会出现被旁支超越的可能。都不会允许男子在没有娶正妻以前纳妾,更不允许还没有妾室名分的通房丫头有孩子。

当然这太原李家也是这个规矩。

不过李世民是个特例,此人精力旺盛,每夜无女不欢,但却又眼高于顶,对自己未来正妻的要求极高。

自从来到洛阳看到了长孙无垢以后,就被长孙无垢的家族地位和个人美貌所打动,立志非此女不娶。

但长孙无垢的心里早就有了李睿的影子,在还没有对李睿完全死心以前,自然对李世民的追求不冷不热的应付着。

而李世民由于被李睿选中到女帝的殿前司任职,可以经常面君汇报,因此在家族内的地位提高很快。

以至于李家所有人,不顾嫡、庶的礼法要求,对李世民的通房丫头们生下小孩保持了缄默。这就是为什么李世民明明没结婚,却有好几个儿子的原因。

此时,女帝还没有出月子,也就还没有真正的去管理朝政。

其实,就算是女帝亲政了,她看到这个要求也会当没看到。因此,这唐公李渊的要求就被高熲摆到了太上皇杨勇的案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勇那可是千年的老狐狸,一看李渊的奏章就知道坏了,这李渊怕是对大隋心存怨怼,有反意了。

这封请封讨赏的奏章,虽然是苦情开头,说是要追封李世民。可是落脚点确是实实在在的在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身上,一旦朝廷认可,那太原李氏就是一门双公,风光无二。

李世民是战死沙场,这追封也说的过去。但要其子袭爵,那就是大隋朝廷所不能接受的了。那么多战死沙场的将士,难道都要追封?难道都要子孙后代袭爵?这明显是唐公李渊在为难朝廷。

杨勇在考虑的是,这李渊兵不过十五万,地不过太原一城,他凭什么有胆量提出这份要求?那么李渊唯一能有所依仗的,不过是大隋要依仗他抵御突厥的进攻并弹压地方反叛势力而已。

为此,杨勇非常头痛。

给李渊这个一门双公,那么下一步李渊必然会得寸进尺的提其他要求,裂土封王都有可能。

不答应李渊这个要求吧,李渊不说造反,只要镇压当地的反叛势力消极一点,或者干脆引突厥入关,那大隋就危险了。

左右为难之际,突然反应过来,这其实是一个废除女帝的好机会啊。

把这个问题抛给杨婵儿处理,不管是突厥入关还是李渊坐大而尾大不掉哪种情况发生。女帝稍有不当,自己就能抓到她的把柄,然后祭告天地和祖宗,用危害社稷的名义废掉她。

所以,大业六年十一月十日。

尚在月子中的女帝杨婵儿就收到了太上皇杨勇派人转来的这封李渊的奏章。看到这封奏章的时候,杨婵儿就彻底对自己的父皇死了心。心中那一点点父女之情也就随风而逝了。

要知道,这女帝好歹也是做了快七年的皇帝了。这里面杨勇藏的什么弯弯绕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其实李渊的这个反应,早就在女帝和李睿的预计之中,只不过女帝没想到李渊发动的时间比自己夫妻两人预计的还要晚十几天。

应对效率的降低,这说明了什么?

只能说明李渊的麾下能人的确不多了。看来这李世民的离去不仅仅是让李渊损失一个儿子那么简单,而是损失了一批只愿意跟随李世民的人才和势力啊。

比如,李世民去世后,洛阳长孙家就中断了和唐国公府的来往。这倒不是长孙家嗅到了女帝剪除唐国公的意图,而是在长孙家看来,这太原李氏也只有李世民可堪造就。

一旦丧失了李世民这个未来的潜力人才,长孙家是不看好李家的未来前途的,自然也就疏远了和李家的关系。

诚然,这长孙家疏远李家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原本两家准备联姻的事情告吹了。

也不知道长孙无垢回府后是如何操作的。大业六年十月底,长孙家现任家主长孙晟亲自到黑山庄,求见女帝。两人在女帝的书房中谈了仅仅盏茶时间,就敲定了长孙无垢和李睿的婚事。

因为女帝这一正妻的身份无可动摇,而长孙家确实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宁可倒贴进整个家族的忠诚也要嫁女儿给李睿,这么一来,获得长孙家效忠的女帝也不好意思太亏待长孙无垢。

于是,李睿除了正妻女帝杨婵儿以外,又多了一个平妻长孙无垢。

并且女帝和长孙晟就代表了双方的家长商量决定,在十一月中下旬,女帝出了月子以后,就办李睿和长孙无垢的婚礼。

至于那卫三娘和柳琼花,女帝肯让李睿接纳她们就是天恩了,自然不会办什么婚礼。到时候,选个好日子,一乘小轿抬到黑山庄的庄主府里也就完事。你一个妾室还想明媒正娶?没那个规矩。

至于,进了府以后,李睿愿意在她们自己屋子里搞个什么拜天地的仪式什么的,那都无所谓了。反正纳妾是无需广邀来宾,惊动外人的。

在杨勇对李渊使出这招求讨封赏的计策束手无策的时候,早就有所预案的女帝和李睿确实觉得,这是李世民战死后李渊所能做出最乐观的反应和举措。

和杨勇分析的不一样,李睿引导女帝做出的分析是,李渊因为对自己手头的现有实力和战争潜力的评估不足,才会做出如此妥协的要求。

其实李世民的战死,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据来证明是意外还是故意,因为这都毫无意义,毕竟人已经不在了。

远征军各路进攻靺鞨的大军基本就没碰到过什么大的损失。连士卒牺牲的人数都不多,可唯独在战争初期,这行军总管却战死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蹊跷的事情。

事出反常必有妖,根本无需多说、多想,这就一定是当今朝廷在搞鬼。这幸亏是李渊沉得住气,先还要来个讨赏的奏章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要是李睿碰到这种事情,肯定是直接、马上就反了朝廷。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李睿回头看看,他认识的很多人中,最后选择平淡一辈子的人占了绝大多数。人只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才能有机会谈其他问题。所以这平静淡薄的生活,才是李睿向往的理想状态。

不过向往归向往,眼前的麻烦总是要先解决才好的。

大业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大隋女帝做完月子后第一天亲政,就下诏书嘉奖太原李氏。追封李世民为赵国公,其子李承乾袭爵位为赵县候。

也就是说,该给李世民的身后荣光,女帝一点都没吝啬,大方的给了太原李氏一门双公的恩赐。但却又不受李渊的要挟,给李世民的儿子一个县侯的爵位。

这封县候可是有讲究,这县候可不是世袭的,下一代爵位就自动下降一档为县伯,要是没有为大隋建功立业,几代下来,这爵位就没有了。

这种处置既给了太原李氏面子,又不失皇家体面。

女帝这一下,让准备发飙的李渊和杨勇都蔫了。杨婵儿实在是处理的让他们无话可说。

看着偃旗息鼓,老老实实为大隋守边的太原李氏,杨勇不由得怅然若失,自己的女儿已经在政治上越来越成熟。

(本章完)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