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我的分身在星空彼岸 > 第一百一十章 风起武韩

武韩,朝都。

其实武韩原来只是韩,后来女帝继位,为了与韩区别开来,所以立了武韩。

皇宫,武嫄寝宫。

“陛下,臣有罪!”阿青赤着膀子跪在武嫄榻边,面露惶恐。

“唉,起来吧。”武嫄披上了衣裳,摸了摸自己松弛的脸颊,看着眼前唇红齿白的少年郎,摇头轻笑道:“朕老了,你会如此,也是常理。”

“陛下不老,是臣……今日有些疲累!”阿青连忙道。

“起来吧,无罪。”武嫄伸手,勾起阿青的下巴,看着这少年郎充满朝气的身子,笑问道:“阿青,你入宫几年了?”

“回陛下,臣六岁就蒙陛下恩宠,养在宫中,至今已有十七年。”阿青躬身道。

“朕记得你姓薛。”武嫄站起身来,信步来到梳妆台前,看着镜子中苍老的容颜,叹了口气:“当年收养伱的时候,朕还有几分姿色,可惜岁月不饶人呐。”

薛青连忙起身,来到武嫄身后,帮她梳理着头发,闻言轻声道:“陛下,若能得那山河印,陛下岂非可以青春永驻?”

“山河印?”武嫄叹了口气道:“谈何容易?不知去往大明的使团如今到何处?有生之年,朕也不知能否等到使团归来之日。”

“陛下,这山河印获取之法,那日明天子不是已经讲明了吗?”薛青好奇道。

“是讲的明白,但朕要用,恐怕朝中大臣都不会同意。”武嫄叹了口气。

薛青不解:“这是为何?”

“为何?”武嫄冷笑道:“朕一女流身居帝位,群臣本就不满,但朕已年迈,没几年可活了,所以群臣也能容忍朕坐这皇位,但倘若有了君王长生之法,这武韩一百零八府,恐怕立刻就会反旗遍地,想坐这个位置的人太多,而且朕在百官看来,得位不正,天下稍有变故,就可能引起天下动荡,别忘了,监正既然走了,那就代表道盟将会成为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所以……陛下想求助于大明?”薛青懂了,使团中肯定有武嫄的心腹。

“大乾与武韩相隔何止万里,至少短期内是没有纠纷的,若他愿意,朕愿意助他牵制其余国家力量,能在大乾诸多世家和道盟的围剿下,尽得九州之地,驱逐道盟,这位大明皇帝手中当有与道盟抗衡之力。”

“何事。”武嫄瞥了一眼出现在殿门口的小太监,已经在那里等了好一会儿了,看来是有要事。

“陛下,司马公求见。”小太监躬身道。

“请他去昭文殿等候。”武嫄起身道。

“是!”小太监答应一声,躬身后退数步,然后转身离去。

“你跟朕一起去见见司马公吧。”武嫄在薛青的服侍下穿好了黄袍,伸出一只手道。

“这……陛下,不合适吧?”薛青心底一喜,连忙低头,不敢让武嫄看到自己的神色。

“你又不是太监,二十三岁,也该入仕了,若朕猜的没错,司马羡这次来,该是为此番科举之事而来。”武嫄一边走一边笑道。

薛青强忍着心中的喜意,疑惑道:“据臣所知,司马家并无后辈子弟或门生参与此番科考。”

“是没有,但其他姓有,今年的状元却被一商家子得了,自然会有人不满。”武嫄回忆了一下道:“朕记得那孩子叫李……”

“李修德,文武双全,不但文榜第一,武科也是第一,因此陛下才钦点此人做状元。”薛青连忙道。

“对,就是这孩子。”武嫄笑道:“人老了,这记性也比年轻时差了好多,朕记得当年朕给先皇做嫔妃时,卷宗都是过目不忘,但如今……唉~”

“陛下是胸有丘壑,这胸中记得东西多了,自然就会慢一些,若说陛下年轻时胸中所学乃是江河,如今便是无垠大海。”薛青笑道。

武嫄笑了,没说话,在薛青的搀扶下,一路到了昭文殿,已有一老臣等在殿中,正是武韩当朝一品丞相司马羡,和当年大乾的姜嵩不同,司马羡乃武韩顶级门阀之首,当之无愧的一人之下。

“司马公无需多礼。”武嫄伸手虚扶了一下,微笑道:“你我也是多年挚友了,如今无外人在场,就无需那些繁文缛节了。”

司马羡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薛青,见他没走的意思,心中了然,以前议事可是从不会让薛青在侧,如今薛青不走,武嫄也没有撵人的意思,大概明白武嫄的想法了。

“谢陛下!”司马羡顺势起身。

“司马公今日怎的想到来寻朕了?”武嫄坐在皇位上,看着司马羡笑道。

“本不敢惊扰陛下,只是今日之事,确实有些严重。”司马羡躬身道。

“哦?”武嫄看向司马羡:“有何要事?”

“越国近来频频寇边,西南六府一月来传回七道急报,请朝廷增派兵马戍边,但去岁洪灾,国库已经空虚,朝廷如今粮饷不足,臣此番来正是想与陛下商议此事。”司马羡肃容道。

“朕也知道,不过去岁洪灾,为赈济灾民,朝廷已经向百姓多征了一些税赋,若再加税,怕是会引来各府动荡。”武嫄点点头,沉吟道。

“陛下,臣也觉得向百姓加税不妥,不过边关告急,臣倒是有一计,可解燃眉之急。”司马羡躬身道。

“爱卿有何高见?”武嫄笑问道。

“高见谈不上,只是臣记得,东南七府商业兴旺,但却多有偷税之嫌,臣以为,可向东南七府增一成商税,而后派人前去查税,凡有偷税者,一律不得姑息,如此可解燃眉之急。”司马羡躬身道。

“倒也是个法子,这商贩偷税漏税,如今到了朝廷用钱之时,他们若愿意,那自然好说,但若不愿,也怪不得法不容情了,另外各府官员也得彻查,此事他们脱不得干系。”武嫄颔首道。

“臣遵旨。”司马羡躬身道。

又聊了些家常,司马羡才告辞出宫。

“陛下,司马公似乎并未提及那李修德之事。”薛青疑惑的看向武嫄。

“你呀,还是看的浅了。”武嫄摇了摇头:“你去查查,那李修德家住何方,从事何业?”

“是。”薛青答应一声,转身离开,一个时辰后,薛青面色有些古怪的回到武嫄身边,低声道:“陛下,那李修德家在临江府,正是东南七府中最富饶的,家中从事的是丝织买卖。”

“看着吧,那李修德快倒霉了。”武嫄感慨道:“朕本以为,他们只是想争个庄园,如今看来,他们似乎比朕都着急。”

“陛下,那该如何保这李修德?”薛青好奇道。

“为何要保?”武嫄反问道。

“这不是您看中的人才么?”薛青疑惑道。

“天下人才有很多,李修德年少气盛,不懂敛藏锋芒,看着吧,用不了多久必会出事,而且司马羡出手,到时候犯下的错恐怕朕也无法恕其罪。”武嫄感慨道。

这也怨自己,当年若不是想要建立一个女子朝廷,致使失去了培植心腹的大好时机,也不至于如今朝堂被这些门阀把控的如此严实,当时的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

武韩都城原本叫庆都,后来女帝武嫄继位,不但将韩国改成了武韩,这庆都也被改为了武都,虽然也颇具气象,但相比于当年的天都来说,还是少了几分气魄。

天空中的青气也只凝聚出三十六尊儒家神像,跟当初的天都比差了许多,不过这长乐坊中的女子却是一点不比当年春意浓的花魁差。

“红袖姑娘似乎对那边感兴趣?”吕奉先喝了口酒,搂着怀中女子看着远处一群高谈阔论的士子,笑问道。

不知道该不该说来的不是时候,正赶上这武韩科举放榜的时候,长乐坊中的女子都想往那些榜上有名的考生身边凑,想要让花魁作陪,价钱比平时多了五倍才请过来一个。

果然,钱在权面前,还是有些不足啊。

“客官说笑了,只是听说那今科状元今日要来这长乐坊,奴家有些好奇。”名叫红袖的花魁为吕奉先倒了杯酒,轻笑着解释道。

“看来是我这个俗人扰了红袖姑娘的雅兴。”吕奉先看着下方闹哄哄的学子们,起身道:“这样,姑娘陪我去看看,我也想看看这状元长什么模样,沾沾才气。”

“客官,红袖并无此意。”见吕奉先起身,红袖连忙道歉道。

“姑娘不必如此,我是真想看,走吧,咱们去下面找张桌案看一看,是我想去,跟姑娘无关。”吕奉先拉起红袖笑道。

作为花魁,该有的职业操守还是有的,人家花钱请你作陪,当着人家的面去说自己想看别的男人,就算是真的,也是违反职业道德的,红袖自然不敢同意,但吕奉先执意要拉她去看,心中也是暗自欢喜,这自古美人爱才子,其实丑女也爱,只是没人在意罢了,这位客人虽然看着有些粗莽,但却是个懂女子心意知冷暖的,若是待会儿要在长乐坊过夜,倒是可以请他留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