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贪吃小悍妃 > 第三百零五章 全民捐粮

贪吃小悍妃 第三百零五章 全民捐粮

作者:玉盈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其实御书房内发生的事比温婉儿所想的要传播得快,至少在三更之前,大半京中权贵都知道具体经过,也明白了朝堂的风向,大周要与梁国、燕国交战粮草不足,需要让他们带头捐赠,可谁家的粮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开个粥棚做个善事无伤大雅,但拿出的数量过多则有些吃不消了,特别是在所有人都说不清战争会持续多久,皇上让大家捐粮是只此一次,还是以后还要有,所以不少人夜里都没睡,而是在盘算着怎么应对。

而在温婉儿的捐赠排名一出来,不少人都差点儿跳起来骂人,他们本想明日早朝哭个穷,少出一些,但现在榜单出来了,他们可不是想捐多少就能捐多少的了,至少要看清楚和自己官职差不多,家世差不的大臣出了多少,自己所出至少要与之相差不多,否则面子上怎么过得去。

而在第二天的早朝上,永德帝着重表扬了昨日进宫的大臣们为国家所做贡献,并号召各位大臣向其学习,不少大臣已知其意,报上了昨夜准备好的数额,一切似乎进行得十分顺利。直到秦太傅站出来,陈述自己家中清贫,实在无法为国出力,请求永德帝谅解,这让不少大臣找到了机会,也趁机叫起穷来。

永德帝头又疼了起来,秦太傅家中清贫倒有情可原,首先秦家并非大族,只有秦老爷子一人为官,又是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太傅,诸位皇子众多老师中的一位而已,家中拿不出钱粮来可能是真的,但要说其它大臣也这样,那就有借题发挥之意,摆明了是不想捐赠了。

温婉儿却是对着永德帝暗中点头,不想捐就不捐吧,日后想捐你们都找不到门路。

很快粮饷的筹集就告一段落,刘扬举清点了一下松了口气,这一批的粮草终于凑齐了,只要再用两开打包装车就可以送出,至少大军三个月内不用愁吃的了。

但这并未达到温婉儿的目的,近几天并无战报传来,那就是即无坏消息,也没有什么好消息了,战事处于焦灼之中,短时间内难有结果,所以粮草的需求量绝对不少,而如今离明年粮食收成还要至少七八个月,这次的粮是用非常手段得来,那下一次还有这样的机会吗,而且这些大臣们吃了一次亏,绝不会接受第二次的「倡导」。

而借着这次机会,让大周所有子民都参与进来,特别是那些真正忧国忧民,真正想为国家出一份力的人,相信这样的人还是占大多数的,当全国一心共同凝聚起来,这才能让大周真正度过这次难关。

温婉儿向永德帝道:「皇上,朝中大臣们都为国出了力,相信还有不少人也愿为我大周尽上一份心力,而朝廷也不能白要大臣们的援助,自当有所表示,臣女想请皇上表彰这次爱国之士,朝中大臣按金额多寡赐下相应金牌,朝中马上再开恩科,诸位大臣家中子弟可凭金牌不参与院试而直接进入科举考场,惹能高中自当为朝廷所用,但惹不能高中,有意向者可进入市盐司、互市司做事,被我朝大军攻下的城池已有部分大周商旅行走,但却缺少人管理,这些人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永德帝立即点头应下,觉得这是一举数得之事,他不用觉得亏欠了这些大臣什么,也可以缓解这些大臣的不满,还能让更多人为朝廷所用,他可说是乐意之至。

大臣们也开心起来,不少人嘴角的笑都掩藏不住了。他们这些人家枝繁叶茂,子弟数不胜数,但能成才的却不多,前年的科举,刚加开的恩科选走了一部分有才华的人,但剩下的却让他们不知如何安排才好。

以前还可以托关系给个别子侄安排个小吏再慢慢往上爬,但如今各部的官员变动太大,很多还是清高的贫民子弟,所以这条路就走不通了,如今温婉儿无疑是给了他们一条新路,还是一条很有油水的路啊。

要知道市盐司、互市司都是和银子打交道的部门,以前是瑞靖王和温

景明几个管控的,插个人进去千难万难,如今却是可以光明正大的进去,这对那些仕途之路走不通的人来说是最好的出路,别看这些小官可能都是八品九品的,但都是实权派,至少说起话来比那些太傅、御史什么的要腰杆硬多了。

至于怎么分金牌温婉儿没参与,永德帝与众人商量了一下,最终决定金额排名前三的是每人五块,前十的是每人四块,其次金额达到万两白银的是每人三块,其余则是每人一块,当然,没捐的就一块都没有。

这让不少人肠子都悔青了,早知是这样,他们绝对捐到万两以上,平时走个关系都要花费不少于万两了,如今却是白白失去了良机,也不知现在补上还来得及否。

当然这话没有人敢说,否则这就不叫捐赠,而叫买卖了,看着其它人兴高采烈的分名额,他们也只能羡慕的看着,同时也在担心日后会一会被皇上厌弃,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温婉儿看着大臣们说得差不多了,又提出要对民间的捐赠给与奖励,至少要登记在案,等战事胜利之后或减免赋税,或是奖励土地等方式,让这些为国出力的人都能得到些奖赏,永德帝自然是准了,若是大周子民都能动起来,缺粮之困何愁不解,等胜利之后自然要普天同庆,减免赋税是必然的,他多奖励一些时日就是。

当然军中物资缺的不只粮草,温婉儿又与刘扬举带着户部官员奋战了两天,才终于把这一切都敲定,而这两日中,捐赠物资被权贵们十分及时的送了过来,有些甚至贴心的打包好,并把马车都准备好了一起送来,效率比以往不知高出多少,让刘扬举直叹:只要利益足够,没有调动不起来的热情啊。

而这还没完,当募捐令发下,各地响应者众多,不少人是真心想为国家出力的,拉着东西送到了附的的府衙,由官府负责记录并安排运送。有些是奔着奖赏去的,既然朝廷说日后会有嘉奖,自己多少送些,万一这嘉奖很大自己也不至于吃了亏。有些则是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跟着做的,既然大部分人都做了,自己不做就是很奇怪了啊。

但不管如何,当刘扬举看到最终送过来的一堆堆账本后,整个人半天都没回过神来,这比他预期的多得多,按着册子上的数据算,这些粮草支撑大周军队三年都不成问题了。

温婉儿只是在感叹了一句人多力量大之后,又一头扎进了工部,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兵器了,所以工部负责督造的各开兵器则成了她跟进的重点。

而在这之中,她也一直在纠结,是否要把现代的技术应用到古代的战场上,比如她多次使用的火药,真是太好用了,她只是简单弄了下就发挥了巨大的威力,若是她想办法把雷、管、地雷、甚至是T「NT都造出来,是不是能尽快结束这场战事了呢。

但温婉儿最终还是放弃了,一是受技术限制,许多化学物货的提取太过复杂,没有相应的东西完成不了。其次是时间不允许,她虽知道怎么做,但没有实践过,在现代她不可能制炸药啊,所以还要不断实验才行,但她那有这么多的时间呢。

当然,最终让她放弃这种办法的,还有心里的担忧,文明没有发展到此处,就弄出这么多杀伤力巨大的东西出来可能是人类的一场灾难,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最终温婉儿只是提了些建议,让武器变得更为精良,主要是把从望月城开采来的精铁冶炼出来加入了兵器里,制造出一批更精良的武器。

转眼间,温婉儿回京已有月余,而这一天终于传来了边关的战报,西南王带领的征北大军又再次攻下梁国三座城池,已绕后围向何明所摔梁军主力,但被两路驻军拦截,还在想法攻克。.

另一方,瑞靖王东方青云已到边关,与燕国肃王交战两次,均不分胜负,只是瑞靖王被金宇与闻人天宇围攻时

受了些内伤,倒并无大碍,只是高挂了免战牌,不再主动发起攻势。

温婉儿听到心中就是一紧,什么都顾不上就要往西南边关赶去,永德帝也不敢再留人,派了一支轻骑随着温婉儿一同前往,而温婉儿也知道,这支轻骑是永德帝私下里训练的护卫,他是听到燕国高手围攻东方青云心中着急,这才把自己暗是的底牌都亮了出来。

温婉儿一路行来十分迅速,不日就已到达边关,而在她进入到军营之后,就立即寻找东方青云的身影,但奇怪的是她到来后,东方青云并未出来迎接她,这让她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她的靖之哥哥是不是出事了,战报上说受了伤,是不是伤得很重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