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贪吃小悍妃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噩耗传来

贪吃小悍妃 第二百六十二章 噩耗传来

作者:玉盈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4: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但左相与肃王最开始的联系,却是在这最久之前。确切的说,真正与肃王有牵扯的是锦元王,而且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燕国攻打大周那时,锦元王与肃王的交易是锦元王提供一切助力,帮肃王攻入大周,而后扶锦元王登上帝位,大周割西南十州给燕国。

但谁知出了个温亦辉,硬是抗住了燕国大军的进攻,而且,锦元王给他制造的粮饷不足、家族施压等困境都没能打败他,反而让西南军越战越勇,成为了大周最精锐的军队,最后更是打败了燕军。

温亦辉的存在成了锦元王心头的一根刺,于是他又通过左相,策划了温亦辉得胜返京后的种种陷害。无奈,永德帝对温亦辉这个表弟一直很好,完全信任,这就让他的几次计谋都难以得手,且温亦辉还有一个好女儿,可说是他最大的帮手,在她助力下,温亦辉家中平静、朝中混得风生水起,声望一日高过一日,反而让他陷入了被动。

于是在肃王第一次进京之时,锦元王就牵线让肃王找到了左相,促成了他们的第一次合作,虽说这次的合作结果十分糟糕,但也让肃王抓住了左相的把柄,以至于上了肃王的贼船再也下不来了。

而这次围困京城,左相之所以如此决绝,可说是拼死一搏,原因除了锦元王的逼迫,还有肃王的威胁,让他不得不动,即使明知成功的机率不大,都得去搏这一线生机。

这让温婉儿觉得不对劲了,闻人天宇为何一定要逼迫左相去送死呢,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大周内乱,所有人都在猜测边境会否真正开战,但这两个月来没有收到任何消息,这太不寻常了,而是左相起兵围攻京城之事是闻人天宇的手笔,他不应会做无用功,但又实在难以想到他要做什么。

不过他想做什么应该都未能如愿吧,几路驻军已经回返驻地,朝中已安稳下来,虽然这一战大周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但也让永德帝趁机拔出了余、刘、王、李家这四颗毒瘤,也不能说全无好处。不,不对,驻军,左相调来的四路驻军都是驻扎在北方靠近边关的四处州郡,这会造成北方的兵力空虚,若是梁国有办法突破边军的防守而进入大周境内,那至少可连下四州而无人阻止。

温婉儿急得一下子站了起来,把正在审讯的韩书与东方青云吓了一跳,温婉儿让其余人都退了出去,这才把自己刚刚所想了说了一遍,也把东方青云与韩尚书吓得不轻。

韩尚书还抱着些侥幸心理说道:「县主是不是想多了,北边并未传来什么消息或是战报,应该无事无生吧。」

东方青云反驳道:「也可能是北方有人封锁了消息。当时四路驻军南来京城,一路也没有州府上报驻军异动,还是我们偶然间得知的。北方的官员应是出了问题。」

温婉儿道:「现在是真是假都不能和靠猜测,我们现在就进宫,讨封圣旨由我带兵换防镇北侯,一路看看什么情形。」

东方青云也道此法可行,不过换防不能让温婉儿来,应是由他来。两人还在争执,韩尚书急道:「不要争了,打探消息才是紧要。」

温婉儿拍了下额头骂自己糊涂,拉着东方青云就进了宫,然后阿大连夜离开了京城,第二日,早朝上永德帝说体恤镇北侯年纪较大,常驻边关十分辛苦,由瑞靖王带兵换防镇北侯,让镇北侯可以回京歇息一阵。

大臣们不明皇上这是何意,是想夺镇北侯的兵权吗?这个时候换防是不是不妥当?但永德帝十分坚持,大臣们反对也是无效,反而让永德帝下令让瑞靖王立即启程。

东方青云没有带直驻扎在城外的西南南,那是西南王留下保卫京城的。他带了虎符直接沿途抽调十万大军去往北方边境。温婉儿被留了下来,原因一是因为她是个女人,不到万不得已,自是不能让她上战场,瑞靖王接任镇北候可比一个县主接任更合适吧。另一个就是京城还要有人能留下坐镇。若是真的开战,粮草物资就是大问题了,这些事温婉儿做起来才更顺手啊。

对此温婉儿只能翻了个白眼,用她的时候不说她是女子了,现在才说她带兵不合适,早干什么去了。至于粮草物资,永德帝也好意思说,朝廷的户部、兵部、工部都是做什么的,哪还用得着她动手。不过不能去就不去吧,皇上说是换防,但实际一是探听消息,另一层意思也是给镇北军增加兵力,若是无事发生,也就是把兵送到了就转身回来了,镇北侯把北方防线守得好好的,永德帝才没打算换人呢。

温婉儿把接下来的时间都用来陪着韩尚书审案子了,不是她多事主动去做,而是韩尚书也非常喜欢温婉儿思路清晰且想法独特,只要她一出面,案子就审得十分顺畅,让他们刑部的结案速度快了不少,所以每次都主动派人来请。

左相最终还是把自己的罪行都招供了一遍,且招供了库银的藏匿地点,用来换取了余家十岁以下孩童的性命。最终永德帝也没赶尽杀绝,余家的主要人员被斩杀,其它人等都送去了赎罪司服苦役,十岁以下的孩童都被送去乡下找人收养。

至于那些燕国密探,温婉儿没有再去跟着审问了,而是带着人去把库银都启出来送回了国库。库银左相并未运走,也没傻到直接交给肃王,而是在临县买了个院子借装修运送土石的机会,把库银运进来埋在了地下。

拿到了银子温婉儿决定和刘扬举谈谈。如今刘扬举已被正式任命为户部尚书,温婉儿觉得应该谈谈如何筹备军用物资的问题,刘扬举这人什么都好,把户部管理得也不错,但大家对他的评价是有些小气,用户部的银子太费劲了。

刘扬举的反应倒是出乎了温婉儿的意料,他直言,如今户部账上不缺银子,不说寻回来的库银,就说查抄的那些管员,就让户部存银翻了两倍。但有银子不能乱用,大周还有不少百姓的生活很艰苦,而且接下来可能会有战事、天灾等,所以为了不时之需,银子是绝对要省的。

但军备物资不用担心,省什么他都不会在这方面省,且他还会多备一些,只要大周的将士们守好边防,他绝对会保证不让将士们挨饿。

最后,刘扬举说出了他的原则,用于守卫国士和百姓的钱他不会省,他只会省那些官员与皇室不正常的开销。

温婉儿对刘扬举很满意,特意跑了宫中一趟把刘扬举的话对永德帝说了一遍,然后想想当日永德帝留她在京时说的,决定讨个旨旨,专门督查一下军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永德帝对刘扬举也是大家赞扬,前世这个人就很会打理钱财,温婉儿那么大的生意最后都是记挂在他的名下,且全权交由他打理的。今世他先一步把这个人要过来,也就是有了让他为国理财的想法,看来这个决定很正确。

至于温婉儿提出的巡查军备的事,他当然乐于交给温婉儿去做。如今新上来了不少官员,有人帮忙督促一下可是好事。

温婉儿也不是闲着没事找事做,而是她的直觉告诉她,确实有事要发生了,而战备十分重要,她现在能做的也是在战备上下功夫,她的巡查不是简单看一下数量够不够,而是想着怎么改进,怎么更高效。她把手下的能人都派了出去,沐大师与老付被派去了工部兵器坊,去找导怎么做更精良的武器,谷药王则是拿出自己珍藏的药方,和一群太医研究改良金疮药,止血药,怎么把药治成蜜丸即保住药效,又能省去煎药的时间与损耗。

西南王府一下子空了一半,这让宁氏也有了一丝感触,在看到温婉珍竟在缝制军衣后,宁氏也拿起了针线,她才是军人的妻子,做这些事难道还能输给自己的女儿,甚至还下命让府中的女子没事就做军衣,做好可以增加月钱,倒是让西南王府的人都忙得不亦说乎。

只是还不等温婉儿把所有军备都巡视完,噩耗已然传回了京城,阿大禀报,他行至曲州之时,已见到不少难民往南方逃难,但曲州知府却把城门紧闭,不准任何人进出,至使大批难民滞留曲州,而与之相邻的湖州与泸州也都如此,相当于三州连线把一切消息都阻挡了下来。

阿大向又穿过曲州向北方边境赶了两日路,在魏州发现了梁军,听说魏州战火已然有二十来日了,且梁国密探已在附近随处可见,阿大未敢再继续深入,于是跑回来送信。他在路上已见过瑞靖王,瑞靖王已加快带兵赶了过去,从脚程上算,此时瑞靖王应该已带兵到达曲州城外。

为您提供大神玉盈儿的《贪吃小悍妃》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二百六十二章 噩耗传来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