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成了道士皇帝 > 第一百九十四章当然是一锅端了

后面朱厚熜基本上也就是等谷大用回来了,这可是一件大事,闹不好还真会引起大变的,虽然朱厚熜不在乎就是了。

当皇帝,如果还要被世俗所裹挟,什么事情都不由心,那他还当个锤子啊,直接回家种地的了,甚至当个闲散的道士王爷加上武当掌门他不香么。

当初他师父也是这么想的,不就是个王爷么,王爷又没有实权,当一个闲散王爷挺好的,他也算是后继有人了,但谁知道人算不如天算,培养好的弟子就这么没了。

朱厚熜也很懵逼啊,他素毛肚不知道啊,在武当山上的时候可刻苦了,知道这是个武艺超群的世界,为了自保,那叫一个努力啊,结果,结果当了皇帝。

“你那边什么情况啊,打算把这个城池放在哪啊?”其他事情都差不多了,这件事好像还没有着落啊。

“微臣和严大人探讨了一番,陛下想要的地方有很多,但我们一致认为南京附近比较合适,只是陛下......”接下来的话他没有说,南京那边确实合适,但那边有一个南京城啊,放在那边,隐蔽性也就别想了。

朱厚熜也知道杨慎要说什么,南京自然是合适的,不论是交通还是矿产之类的,基本都是可以满足的,毕竟那里可是大明开国之首都所在,要不是朱棣想打仗,也不可能将都城迁至北京。

北京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不适合作为京都的,不仅冷,而且靠近边境,要是明军势弱,很容易被人长驱直入直接打进来。

现在想找个好地方,南京那边自然是合适的,而且背靠一个南京城,想要什么物资也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基本上没什么坏处,除了隐蔽性问题。

“当然了,别的地方也可以,但相对的,城市建设比较困难,因为建城陛下不可能只是依靠锦衣卫的那些人,还是要对外招收民工的,那里背靠南京城,很多事情都很方便,如果陛下同意,微臣可以保证在一年之内建造出一座大城。”

杨慎也只是这么说,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陛下自己的手里,地方有不少,只是经过他喝严嵩的探讨,南京城那边无疑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们感觉陛下这些事情迟早都是要放开的,所以这些在哪里建城不仅需要考虑现在的隐蔽性问题,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问题。

“这样啊,你们有没有想过建在海边呢?”朱厚熜摸了摸下吧,因为海运无疑是最快的,当然了,他现在的海军基本还是零基础。

其实他也觉得南京城挺好的,地处内陆,重兵囤之,只要是哪里出现变故南京都能来得及应援,其实也挺好的,只是他就这么一问,沿海城市的发展是必然,毕竟海洋才是蓝星的主体。

不过吧,不是现在,以后倒是可以重新建,但是目前来说,杨慎说的是最好的选择了。

“陛下这是要开海?”杨慎非常的警觉,如果真的要开海的话,沿海有这么一座城市倒也未尝不可,但真的要搞这么大的动作么。

明朝没有那么严重的闭关锁国,但也是禁海的,倭寇袭扰是一部分原因,还有就是利益了,海上虽然危险,但是贸易利润实在是太高了。

“有这个想法,先目前没这个打算,就是问你一声,海上的运输其实是更快的,只要我们解决的船只的技术问题,海边比内陆要好上太多了。”对于杨慎的政治敏锐性朱厚熜还是很满意的。

开海是必然的,只是目前没必要,他海军都没开始训练呢,开海有啥用啊,税收什么的都还没整合呢,开海之后赚的钱也不贵自己管啊,和自己没关系的事情那么上心干嘛。

而且杨慎现在已经培养出来了,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这里面的问题,作为新时代的领导者,杨慎需要有这样的思维。

“这个我们到时还没想过,一来是人口问题,沿海之地,人口不多,如果要建一座大城,隐蔽性没有问题,但魏晨觉得没有必要,如果开海之后,到时可以尝试一下,现在没什么必要,弄过去一些生活上的物资都不好采集,对他们的生活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杨慎倒是没有说太多,因为他确实不是很理解,他选的地方基本都是内陆的一些地方,沿海根本没有考虑,别的不说,人口就是一个问题。

虽然隐蔽性是一个要求,但是未来若是扩大生产招收工人,那没有人怎么办,还能从外面迁过去么,要知道到那边的基本都是流放,谁愿意去呢,但是南京不一样啊,两京之一,绝对的好地方。

“那你要这么说,那就南京吧,隐蔽性什么的,也没必要太考虑,反正就这样了,建一座城而已,他们想看就看,之后重兵把守就是了,地方选好了么?”朱厚熜也没有多说也就同意了,不是什么大事,这些东西迟早都是要放开的。

把这么一座城放在明面上,也可以吸引大部分人的目光,再者说了,就算我放在明面上,你以为你就能看到你想看的东西了?不要想太多,只要有着完善的制度,这些事情可以说想都别想。

而且未来如果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将都城给迁过去,朱厚熜实在不适应北方的天气,当然了,也就这么一说,真要是迁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考虑的东西有很多,不如就在这待着算了,后面事情稳定下来,严嵩重建内阁之后,他也能出去熘熘。

这天下之大,不出去看看也怪可惜的,现在这个世界还没有经受过钢铁体系的冲击,绿树成荫的,出去看看也挺好的。

“地方自然是选好了,陛下您看,就在这边,微臣打算在这一片建一座大城,直接辐射周围的地区,将周围也划进来,形成一个大的缓冲地带,可以用来练兵,也可以稍微种一些粮食,不过微臣没有规划过多的耕地,这里的小号都是依靠外面,储粮的地方肯定要大,然后......”

杨慎拿出一张地图就开始说了起来,一座城池建起来容易,但是想让它正常的运转下去可不容易,别的不说,这里没有耕地,那就肯定要从外面买粮食,然后再卖出去,配套的人员要安排,事情很多的。

但是唯一的好处是这里是为他们锦衣卫极其家属建造的地方,里面的人都知根知底,也比较好安排,大体敲定下来杨慎就可以开始准备了,要是给那群小崽子透露出去,估计都高兴坏了。

地宫大归大,但是也不见太阳啊,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下面除了生活物资,你基本别想买到别的什么东西,而且生活物资也都是免费的,基本就相当于你的钱花不出去。

时间短还好,因为大家都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之中,但是时间长了可就不行了,当钱没用的时候,很多都会发生改变,工人也都会没有动力的,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创造力,很麻烦的。

“行了行了,这些跟朕说有什么用,朕又不懂,朕唯一的要求就是地方要大。”朱厚熜翻了个白眼,他又不是专业人员,跟他说有啥用呢,一个城市的建造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什么垃圾污水的牌坊啊,如何防止城市内涝啊,还有生活区以及工业区的建设规划,这些他又不懂,就不要跟着瞎掺和了。

这东西就算是专业人员最后可能也会有所遗漏什么的,他就不要跟着添乱了,只要不是出现什么大的纰漏,一些小事朱厚熜都是可以原谅的,只要有补救的机会就可以了。

“行了,等的就是陛下的这句话,那微臣这就下去开始准备了,争取早日开始建造,陛下放心,对于这些,我们是专业的。”给了自主权那就好说了,反正就这么建就是了,现在就可以开始圈地了,然后运送材料,等图纸出来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嗯,这事就交给你了,朕来找你,还有一件别的事情要跟你说一声。”朱厚熜忽然换上一副严肃的面孔,让杨慎都有点不适应了。

杨慎一脸古怪的看着陛下,陛下这又要整什么幺蛾子,他有的时候都跟不上陛下的想法了,所以陛下这忽然的严肃,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是真有事要跟你说。”朱厚熜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没开玩笑,就是孔家的事情,后面还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压制儒学,怎么也该跟杨慎说一声,虽然不是他操刀,但这是为了他铺路啊。

“您说。”杨慎也收起了笑容,应该是真的有事情,所以究竟是什么呢,看陛下好像很重视的样子。

“战时之后国家应该会安静一段时间,朕打算讲新学推广出去,但是推广新学,首先要做的就是压制现在的主流学术儒学。”

“这是应该的,儒学的影响力太大了,要是不压制,新学不可能有所发展,陛下想要开展新式教育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儒学发展这么多年了,早已根深蒂固,贸然压制,可能会总爱城不好的影响啊,那些苦读数十年的学子怎么办,读了这么多年书不就是为了仕途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杨慎还是拎得清的,虽然他深受儒学文化的熏陶,但是学了新学之后,他知道新学的发展是必然的,不是说儒学不好,只是儒学已经背离了初衷,对于陛下的想法,他原则上是赞成的,只是希望能够温和一些,这样也能够少一些矛盾。

“那些都是小事,到时候朕可以给他们开两场科考,儒学门生也可以考,只不过做官的地方要往外去一点,圣人不是提倡教化么,去干这个就好了,把鞑靼打一遍正好需要大梁的官员去教化他们的思想,还有以后的战争也是,思想教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他们很有用的。”

废物还要利用呢,更何况这些读书人都可以算是人才了,坚决的不能浪费,都给机会,要是做得好,也可以调回来对吧,只是考验而已。

“陛下有打算就好,这样安排也好,虽然远了些,但起码比彻底将门关死了要好。”杨慎薇薇点头,只要给机会就行,虽然比以前条件可能要差了许多,但总比没有要好吧,要把路给彻底封死,不给人活路,就会使人疯狂。

真要是天才,新学其实学的也快,而且未来新学和儒学肯定要融合在一起的,儒学也不是一无是处,只是体量太大了,打压也是必然的选择。

“这个都好说,他们翻不出什么花样来,是跟你说另一件事的,朕打算拿儒家开刀,只有先给他们这个支柱打掉,新学才有上位的可能,对于下面的反抗朕不在乎,但是朕怕你们有所想法,你明白吗?”

朱厚熜是怕后院起火,真要是这么搞那可就得不偿失了,所以说,要是杨慎真的不愿意,朱厚熜也可以缓缓,他还是很人性化的。

听到这个杨慎沉默了,倒不是心疼那些人或者说有什么交集,而是陛下既然说了,恐怕就不会善了了,刚刚还说平稳过渡呢,这还平稳个锤子啊,本就不平静的大明朝,又要引起一场轩然大波了。

“陛下想要怎么做?”

“那自然是一锅端了,一个都别想跑,这事交给谷大用做,当然了,你要是不愿意,朕也可以缓缓,或者说你有啥熟人要保的,朕网开一面,只要不出什么幺蛾子,一个两个的也没啥事。”朱厚熜摆了摆手。

他这算是非常大度了,给了杨慎讨价还价的余地,算是非常的爱护了。

杨慎摇了摇头轻声道:“微臣和孔家倒是没什么交集,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陛下可要早做准备啊。”

“小事,朕有打算的,这事你就不要管了,交给谷大用就是了,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和严嵩也说一声,不要有任何的交集。”很多事情朱厚熜不是很在乎,不就是一些骂名么,你想发表,先活得过朕再说吧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