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我成了道士皇帝 > 第一百八十三章解决一下粮食问题

“话说,你有没有觉得这里有点小?”朱厚熜摸了摸下巴,感觉应该开始准备了,老是呆在这里也不是个事啊,主要是不见阳光总是有些不好的。

“这还小,要是小了我就接着挖就是了,我感觉挺开阔的。”杨慎不知道陛下在想什么,这么大地方还不开阔么,已经很大了。

“朕的意思是在外面专门建上一座城,一些建造类的工艺可以全都搬到外面去,弄大一些,将这些人的家人都接过去,你觉得呢?”毕竟杨慎是这里的主事者,要是他不同意,那朱厚熜自然也不会强求的。

这也算是一件大事了,工作量也是蛮大的,但是朱厚熜觉得刻不容缓,毕竟因为保密性的缘故,有些人已经好久没有回家了,探亲假总是有限的,这样搞容易出乱子,那既然如此搞一座大城,让一些相对不是很重要的人进入,这样也是极好的。

“怎么突然说这个事情,这里不是挺好的,而且也挺安全的。”杨慎有些不解,他倒也没有直接拒绝或者这样的,就是有些好奇。

“话是这么说,但是你不觉得人在这里待久了迟早呼出事么,而且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需求量不断的增大,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多,鱼龙混杂的迟早是要出问题的,而且也不全部移出去,将一些制造业弄出去,一些产品的开发依旧放在这里,这样不是更安全么,而且放在外面也方便一些,建一座大城,将他们的妻子孩子都接进去,是不是很不错?”

朱厚熜望着杨慎,眼神中带着认真,现在这里的人越来越多,总归是不好的,把无关人员清理出去,让这里更纯粹一些,比起已经成熟的一些工艺,其实正在研究的东西才是更加重要的。

这样也保证了安全性,算是朱厚熜深思熟虑的结果了,选一个好地方,建造一座工业之城,而且也能作为初步的实验基地,想想还挺带感的。

“这样说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跑到外面建城,目标会不会太大了点,而且这么大规模的人员调动,很难不引起别人的重视啊。”杨慎倒是不反对,但他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在这里可以保证安全于保密,但是弄出去就不好说了,而且这个城到底建多大,建在哪里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考量的东西。

“说是这么说,但是完全不被人发现怎么可能呢,咱们这次已经搬出不少好东西了,也算是在大众面前亮个相了,他们自然是好奇这东西是从哪里来的,这些东西长什么样子,后面也会有源源不断的探子,到时候烦都烦死你,弄出去一些也算是转移视线吧,这里才是最主要的地方,毕竟发明与创造才是时代的动力,你明白么?”

或早或晚的事情而已,不可能永远呆在这底下,有一个集中的地方挺好的,设立军事禁区,多派点军队就是了。

“陛下若是考量清楚了,那微臣自然不会说什么,微臣并不反对,毕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各部门的需求就越来越高,需要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但是这座城建在哪里,建多大陛下有想法么?”

这也是个值得深思的地方,毕竟自己这里的可都是些宝贝,要是直接落在大众的视线之中,可是将他们置于危险之地啊,要是安全问题都得不到解决,他宁愿这些人一辈子呆在底下,起码这里是相对安全的。

“这不是找你商量么,朕的意思是找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然后就是大,非常非常大,因为要考虑到之后工业的扩张,一开始就规划的大一点总好过后面头疼的要好,然后就是最好附近的矿产资源吩咐,可以有充沛的原材料。”

《仙木奇缘》

就这些个目标,北京城附近没有合适的地方,朱厚熜也没打算在这边弄,京都附近弄一座大城,这不是自爆么。

“我看陛下不是打算跟微臣商量,是打算把这件事交给微臣吧?”杨慎翻了个白眼,这个甩手大掌柜找他一向是没好事,怎么可能会操心这种事情呢,顶多是给他一个大致的方向让他自己做。

怎么说呢,说不好吧,陛下给足了自主权,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陛下基本上不管,给你大展拳脚的舞台,但是说好吧,平时什么事都不管,就是给你塞任务,有时候还挺无奈的。

“哈哈,这不是相信你嘛,你去找严嵩商量商量,城市的规模就按照北京的来,地方都可以,也没必要那么按照朕的想法来,交通便利也可以,这座城建成之后,将带动整个大明朝的发展,爱卿,任重而道远啊。”

交通便利就可以,其实朱厚熜觉得安徽就不错,水路运输挺好,或者放在南方也可以,虽然人少了点,但是水网密布,只要交通足够的好,没有运不出去的东西和进不来的材料。

但是虽然他有想法也没有说,毕竟对于地理这玩意他不是很懂,这里还涉及了很多东西,自己提一个大致的框架自然有专业的人去想这些东西,他只要去看最终的成果就好了。

杨慎翻了个白眼但也没说什么,毕竟已经习惯了陛下的这些操作了,等什么时候他真的亲力亲为了,反倒是让他不自在了。

“对了,这边还有一件事要交给你。”除了建城的事情还有就是杂交水稻这事,得开始准备了,这玩意都不知道多久能搞出来,科研这东西看脸,早点弄吧。

“啥事,陛下您是不是觉得我很闲,又是无烟煤又是大搬迁的,现在还有什么,要不您将我噼成三瓣算了,反正我现在是不行了,您看着办就是了。”杨慎是彻底无语了,这还没消停两天呢,怎么的,是觉得他很闲么,就算没有这些事他都要忙死了好不好。

“你看看你,你还没问什么事呢,这么拒绝是不是有点不好,你先问问是什么事先。”

“不问,您要不把我给噼了,要不就过些天再说,微臣这边是真没时间。”杨慎撇了撇嘴,我要是问了我还有拒绝的机会么,真的是,想想就难过啊,陛下这是真不把他当人啊,连牲口都不如,牲口好歹还有几天休息时间。

“那什么,虽然这事很重要,但真不需要你操太多的心,就是你也知道,未来肯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但是一切的发展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咱们需要大量的人口来支撑咱们的发展,你觉得朕的说法如何?”

朱厚熜望着杨慎,这是个很正经的问题,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人,这个量非常的大,而且农业也不能落后,民以食为天,一旦农民全部流入工厂,农业生产就会之后,农田也会荒废。

在这个精耕细作的年代,粮食都不够吃的,农民都需要吃糠咽菜才能撑下去,一旦打破了这个模式,那就更没得吃了,粮食的产量上不去,再失去精耕细作,到时候朱厚熜再鼓励生产,要是再遇到个大灾之年,朱厚熜都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所以粮食产量没上来之前,朱厚熜都不敢鼓励生育,实在是养不活。

就算是百姓手里有钱了,但是粮食的总量在那里,百姓的需求大了,粮价也会上涨,到时候百姓还是吃不起,等于白搞,所以这个坎是必须要过的。

“理确实是这么个理,就现在微臣招收这么多人手,还有教导一些匠人什么的,他们都说家里的农田荒废了,虽然微臣这边的薪水很高,倒也足够他们吃喝还有富余,但是一旦规模放开,大量的百姓成为匠人,粮食危机就会凸显出来。”

杨慎还是很认可陛下的话的,他自己主持这个事情,看得还是非常多的,现在招收的工人还算不多,还是可以平衡的,但是一旦抽调大量的农民,农田总会不可避免的被荒废。

虽然务工的薪水可能更高一点,但是粮食的总量变少,粮价自然会不可避免的上涨。

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人可以没有钱,但是不能没有一口吃的,如果粮食的量急剧减少,钱也会急速的贬值,到时候钱就是废铜烂铁,有钱也买不到吃食。

所以不管什么年代,重农抑商都是有道理的,商业确实赚取的钱财更多,如果大力推行,农民不种地都去经商了,那地谁种呢?

所以当初陛下要这么搞,其实他也不是很愿意,有点过于提高工商业的地位了,只不过东西确实是好东西,这些对于大明的发展很有帮助,有了这些,大明立于不败之地,不然不说别的,鞑靼那三十万大军就够吃一壶的,北京城绝对守不住。

当然了,这么做肯定是有着压榨农民的想法,但是有人享受那就自然有人受苦,没有农民兜着底,上面的人又怎么能享受生活呢。

之前都忙忘了,一旦大规模扩展,肯定会影响到农业的发展,现在陛下说这个,是有解决的方法么?

“对吧,粮食问题肯定是要解决的,但是土地就这么多的土地,人口的话按照现在的粮食产量,再刨去一些战争因素等原因,也只能养活这么些人,所以咱们是不是该从稻种来想办法呢?”

“您是说杂交水稻?”杨慎有些疑惑的望着陛下,这么早就启动么?

“啊?”朱厚熜愣了一下,为什么有种违和感呢,感觉有点不对啊。

“难道不是么,您在给我的本子上有所提及,但是说实话,微臣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这样会提高产量呢,而且亩产千斤水稻,真的是有可能的么?”陛下给的本子他都看过,上面有各种各样奇怪的东西,其中就有这种杂交水稻,只不过也不知道是陛下藐视问题还是怎么的,反正他不是很懂。

“自然是有可能的,这么说吧,自然界中,有些品种的水稻是能够对抗大风的,但是别的方面不行,有些比较的耐干旱,有些产量比较的高,有些能够抵抗虫害,我们的祖先呢,就是挑选适合我们的水稻种植,而杂交的目的就是让这些优秀的基因全部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培育出来的水稻拥有着所有的优秀性状,既可以耐干旱又能对抗虫害大风,关键产量也好,不知道朕这么说你能不能听得懂。”

其实吧,朱厚熜也不是很清楚,他只记得豌豆杂交实验,原理应该是差不多的吧,他也不是很明白,但是起码有一个研究方向,这可比无中生有要强太多了。

“说实在的,微臣不是很懂,但是陛下说的微臣稍微明白一些,这就跟骡子一样?”别的不知道,但是杂交的骡子他还是明白的,虽然跑步快,但是耐力更好,是非常优秀的杂交品种。

“对对对,但是骡子不能生育,植物开花结果也跟动物生育一样,这得慢慢培养,培育出非常好的品种,大规模种植,自然也就解决了粮食危机,红薯土豆虽然也能吃,但是中国的百姓还是习惯吃大米的。”

说实在的,这玩意朱厚骢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解释,主要这玩意他也不是很精通,哈哈牛逼还是没问题的,但是让他讲个子丑寅某就有点难了。

“所以陛下想做什么?”虽然没听懂,但好歹问问陛下想干嘛,反正这东西他都不懂,别指望他负责去搞。

“当然是让你找一个负责人啦,你锦衣卫能人异士不少,你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人咯,多找几个也行,这东西宜早不宜迟,种子种下去等知道是否有成果那也得几个月的时间,而且北方还不行,道南方去,一年可以种几波的那种,当然,选址什么的再说吧,先把负责人找到,再谈论后面的事情。”

朱厚熜的宗旨就是但凡想做什么事,就得先找到合适的负责人,然后再谈论接下来的事情,毕竟这个事情不是杨慎来负责,说了也是白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