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周一品败家子 > 第160章 阿拉伯数字,恐怖效率!

大周一品败家子 第160章 阿拉伯数字,恐怖效率!

作者:落雨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2:2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隆基的不理解并没有影响项燕讲述的热情。

项燕接着在“壹”的下面写个“贰”,和“1”的下面写个“2”。

在“贰”的下面写个“叁”,再在“2”的下面写个“3”。

……

最终在“玖”的下面写上“零”,再在“9”的下面写上“0”。

阿拉伯数字就完整地展现在了赵隆基面前。

从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到123456789,看起来似乎又更简洁了一些。

赵隆基望着面前铺开的纸若有所思。

项燕笑道:

“接下来就是揭开真相的一幕喽。”

只见项燕在纸上写下:

三月二十五日,收钱银一千七百八十二两,成本九百五十四两,得利润八百八十二两。

然后又在下一行写上跟上一句信息完全一样的一句话。

3月25日,收钱银1782两,成本954两,得利润828两。

“这、这,这……”

赵隆基望着纸上的这两行字呆住了,第一行字用大写数字记账看得人头晕目眩,无形之中给查账增加了很多的难度。

而第二行字相比较起来就简洁而重点突出,一眼看去就能把关键的信息提炼出来,省下了很多精力。

朝廷每年有那么多的账要查,如果引入项燕所写的这些符号,那对官府的工作效率是何种恐怖的提升?

没想到小小的“壹”和“1”之间简洁度的稍微提升,引入账本系统后,竟然就能带来这种恐怖的积少成多的质变!

见到终于勾起赵隆基的兴趣了,项燕趁热打铁。

“我还有好东西没说呢,陛下请看!”

项燕一边说一边继续在纸上写:

今昨两天总利润,一千八百五十三两加一千七百四十二两,得三千五百九十五两。

然后在下面用阿拉伯数字代替这句话。

昨两天总利润,1853 1742=3595(两)。

“这!这!这!”

赵隆基指着纸上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再涉及运算领域后,三行字的繁杂程度竟然能缩减到整整一行字的程度!

这是各种恐怖的效率提升?

项燕再接再厉:

“陛下,从第一行字你能从一千八百五十三两和一千七百四十二两种,在不使用算盘的前提下,判断最终结果三千五百九十五两这个结果的对错吗?”

“显然不能是吧。”

“但如果是1853 1742=3595这个式子,只要经过系统地学习后,就算是十岁的孩子也能在一两秒之间迅速地判断出它的对错,而不使用任何工具!”

赵隆基顿时呆若木鸡。

他的脑子里乱哄哄的,显然不能一下子吸收项燕所说的全部。

但他仍然能从直觉上感受到项燕到底在说一件何种恐怖的事。

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两倍效率提升的事了。

这仿佛已经到达了另一个领域。

虽然本质还是在说算账这件事。

但这明显已经不在同一个世界了!

这种感觉像什么呢?

就仿佛最开始的火车在各种性能上被马车碾压,但只要真正识货的人就能知道。

这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差距。

这样的差距甚至达到,之后的人们,不会再把马车和火车放到一起比的地步!

项燕继续添柴加火:

“给我找一本宫里已经算过有错误的账本来。”

王辅国遵命按项燕的要求找来账本之后。

项燕先是花了一点时间将里面的汉字数字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出来。

然后纸一摊开开始验算。

只用了一个时辰便把其中的错误全部找了出来。

而这本账本,当初虽然宫廷内最优秀的管账太监也是只用了一个时辰便查账完毕。

“但那是这个世上最优秀的算账太监,就算放在整个大周都是这个领域最优秀的人之一!”

“不但具有不可复制性,要达到那个地步,天赋、努力缺一不可。”

“而要复验他的结果,就需要花费双倍的人力。”

“但是!”

“如果使用我这一套系统。”

“只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任何一个人都能达到我这个效率!”

“我并不是这个领域的钻研者与精修者,而我只是这套系统里的普通一员!”

“我的这种效率拥有普适性不说,还拥有复制性,能量产!能大批大批地培养出我这种水平的人才来!”

赵隆基听完,现在说话的声音都带上了稍微颤抖,可见其内心的震撼:

“如此一来……”

“如此一来!”

“对整个朝廷的税收以及假账、错账的检查来说,都是难以估量的进步啊!”

“贤婿,这些符号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简直是神人啊!”

项燕害羞地笑笑,但却没有贪这份功,而是说起了阿拉伯数字的来源。

讲讲这些故事,也是为了给项燕之前说得那么多干货加加水,方便给赵隆基一点时间慢慢消化的同时,也增加他对阿拉伯数字的兴趣。

“这个叫做阿拉伯数字,而中间那些符号被称作运算符号。”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种姓制度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这里采用了很多概念性名词,如果一一解释的话会对赵隆基的脑子形成负担,进而影响他对之前项燕所讲那些东西的消化,喧宾夺主,所以项燕干脆就没展开讲解,让赵隆基础当话本故事听。

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

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

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

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

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

这个原则实际也是数学计算的基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