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兄李世民 > 第860章 大唐还能继续强盛!

家兄李世民 第860章 大唐还能继续强盛!

作者:树上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的意愿达到,便心满意足的离去。

随着大唐疆域越来越多,他们这些大唐宰相事务也跟着越来越繁多。

尤其是,这几年,各地到处在建造水泥房屋,铺建水泥道路,还有大唐钱庄的开建,他们也都每隔两个月,便察验一次。

不过,随着水泥道路的铺建,从长安前往大唐各个州县是越来越便利。

李家庄!

李世民到来之时,李承乾与李保定两人也来寻李玄。

而且,李承乾与李保定两人手中,还签订一份造纸作坊契约。

看到两人手中的造纸作坊契约,李世民便知道自己与房玄龄等人都多虑了。

“陛下这么匆忙而来,可是有何要事?”

对于李世民,李玄永远都问上这么一句。

“朕听完报纸大卖,朕担忧会带来什么不利影响,便前来询问一番!”

李世民讪笑道。

“陛下是担忧报纸会带来长安城内纸张涨价吧!”李玄直接点破。

李世民脸色一僵,“玄霸误会了!朕只是担忧,报纸卖的越多,报社亏的越多!”

李玄看了一眼一旁的李承乾,便再次看向李世民,“陛下放心,此次仅仅只是卖给四周藩国的那二十万报纸,便已经收到四千贯。再加上每期报纸,都会宣传物价铺肆,每家铺肆二百贯宣传费,这又是一千贯。而大唐疆内的五十万报纸,每张五文钱,便是两千五百贯。

如此,每期报纸可收回七千五百贯。而七十万张报纸,最多只需要三千五百贯。剩下的四千贯,足够刊印与发现报纸的各个成本费用!”

李世民:“……”

此次,他疏忽了。

既然报社是玄霸这位大唐公认的财神王提出来,那绝不会亏钱。

李玄再次说道:“陛下,另外鉴于此次七十万张报纸仅仅售卖一日便会售罄,下期再次增印报纸三十万张,二十万分散到大唐各州县,十万分散去四周藩国!”

这次,李世民没有反对,而是微微点头。

反正,有了四周藩国那十万张报纸,便足以让报纸不亏钱。

李玄继续说道:“另外,鉴于这两期报纸的推广,新开办的羊毛衣物作坊,这几日已经有数十家商贾前来购买。

另外,天下书馆,渭南商会、耗牛肉干、咸菜干这几日前来购买的世家与商贾们,也比往日多上数倍!”

李世民一喜,“如此一来,岂不是已经将交给报社的那两千贯给赚了回来?”

“至少多赚了数个两千贯!”李玄澹声说道。

想起什么,李世民好奇问道:“那这几日,可有别的商贾来报社,想要将他们的铺肆放入报纸之上?”

“门庭若市!”李玄澹声道。

“甚妙!”

……

随着报纸开始扩大,大唐也多了十多间造纸作坊,多了数千个造纸匠。

随之带来的影响,便是大唐好像进入一种全新的信息轰炸时代。

前几日,大唐北疆发生的趣事,在半个月后,便已经传遍整个大唐南方,甚至就连四周藩国所发生的趣事,也都能在一个月后,传遍整个大唐各州县与别的藩国内。

对此,很多事,也都不成为秘密。

比如,大唐河间郡王的嫡长子李崇义与大唐宿国公嫡长子程处嗣,带着四千雷霆军,前往吕宋岛进行开山裂石,镇压土着!

然后,捎带着巡视我大唐海疆!

又如,娶妻十年,从未纳妾的大唐晋王,竟然一次纳了三个媵妾,相传还都是绝色三姐妹!

在大唐各州县内,引起一阵畅谈!

又如,晋王殿下再次暴怒,直接带着一群亲卫,将几个武姓郎君给狠狠揍了一顿!

又如,当今陛下带着魏王李泰与燕王李治,想要这两位皇子拜入晋王门下,结果被晋王毫不犹豫的拒绝!结果,隔上几日,晋王殿下便带着嫡长子李承禄,去了一趟并州,巡视完封地之后,惩戒了几个恶奴与官吏,并收了太原狄家的一个小郎为弟子!

为此,陛下大怒,还和晋王大吵了一架!

又如,房建司在贞观十一年,建造了一百座水泥宅院,贞观十二年,便直接建造了一千二百座水泥宅院;

路建司新铺建哪条水泥大道,现如今整个大唐已经修建了十条水泥大道?

青州造船厂在贞观十一年,又建造出八艘钢铁苍舶巨船,在贞观十二年便锻造出十二艘钢铁苍舶巨船!

还有各种真实度为八成的传言!

如:为了统帅船队出海,巡视大唐海疆,大唐十二卫大将军,还有河间郡王,在两仪殿内大打了一架!

当天,太医署半数医者都跑去两仪殿!

又如,长安城内某个侍郎大晚上进入勾栏,结果与纨绔子弟争某个美妓,然后大打出手!

又如,某个大儒要公开讲学,收两个弟子!

又如,某个州县出现邪教,死伤数十个人,然后被折冲府兵士给剿灭一空!

又如,某个州县学渭南县购买耕牛,学租售耕牛营生,效果极佳!

某县,学渭南县创办养殖场,两个富商家中资产直接翻上一番!

……

反正,仅仅几年的时日,报纸在大唐已经成为富商与世家权贵们必看之物。

而报纸的数目,也已经从贞观十一年每期的七十万张,赠印到每期一百五十万张。至于周边各个藩国的报纸数目,也从每期三十万赠印到六十万张。

现如今,因为报纸给四周各个藩国带去大唐的繁华与威压,四周各个藩国的一众权贵们,为了可以看懂报纸,派遣族中一众子弟前往大唐学习唐语。

大唐长安城内,每年便会有数千个各个藩国的学子!

在大唐长安城内,自然便多了数座学院!

自然而然。

见到这么多大唐周边各个藩国的杰出学子,大唐天子李世民,还有一众朝臣们,不免有些动心。

而长安城的那些藩国学子们,从自以为很是繁华的部族,来到大唐,再来到长安城。就像是从破旧不堪的乡下,来到繁华的大城内。

顿时,被繁华迷住了双眼。

于是,双方郎情妾意之下,大唐直接颁发出一部律法。

四周藩国蛮夷,贡献足够,可为大唐之民。而要是学识足够,还可为大唐官吏!

短短几年,大唐便多了一批黑、白、黄各个肤色都有的基层官吏。

带来的影响,便是大唐的官场,貌似也开始内卷起来。

就比如,一些胆小的官吏们,根本不敢胡乱伸手去贪污。至于那些高官们,每年不仅要经受考功,还要接受审查。

……

李家庄外,一辆老者驾着马车,停下门口,从车内搬出数十张报纸,递给门口的亲卫,等到亲卫核对完数目之后,便是再次驾车往前而去。

一路走到农庄,一群已经快走不动的老卒,早已经在大门口等候,结果马车上老卒递过的一沓报纸,分散到各自手中,然后径直找了一处阳光暖和的地方,缓缓坐下,便开始看起报纸。

看着看着,每一个老卒的脸上,都情不自禁的流露出一丝满足的笑容。

这会,李家庄内的一位亲卫,已经拿起那一沓报纸,先是从中抽出五份报纸,将其递给正在带着两个小郎君遛狗的李承禄。

“大郎,这是此期的报纸!”

“劳烦了!”

李承禄微微一笑,接过报纸,对着那亲卫客套一声。

虽然只是一声浅浅的客套,但也足以让那亲卫满脸惊喜。

连忙对着里李承禄重重行了一礼,便朝着远处走去。

在李家庄内,不仅仅晋王要看看报纸,庄内的那四位大儒,以及其一众子弟,也会看报。而且,庄内还有五十二名书生也要看报纸,还有一些晋王属官也看报,一些富足的庄户也要看报;甚至,就连一些识字的亲卫,也要看报。

这些人,拿着报纸的亲卫都要一一将其送到。

“二弟,你与小师弟两人去将这些报纸送给阿耶与阿娘,我要给阿翁送报纸去!”

将手中的五张报纸分出三张,递给一旁的李韦,李承禄转身便往李家庄最深处的那座行宫走去。

“是,大兄!”

对此,李韦与狄仁杰两人,都没有任何意见。

对于那位行宫内的太上皇,他两人都很畏惧。

年纪越来越大的李渊,现在已经没了精力行走李家庄,去查看田地中的那些壮硕碧绿庄稼,也没精力去查看养殖场内的那些鸡鸭鱼豕群。

每日,便是被身旁内侍或是嫔妃,搀扶着在行宫内转转,坐在阳台上晒晒太阳。

再者,便是举起千里眼,看看远处的景色。

这种状态下,自觉没多少日活着的李渊,经常看什么都不顺眼,脾性暴躁,对谁都没好脾气。

不过,唯独对李承禄,却是截然相反!

或许是觉得李承禄是晋王的继承人,也是李家嫡子,李渊每次见到李承禄,心情都是大好。

对此,李玄也乐的如此。

每次李渊的报纸,都是由李承禄来送。

因而,在李渊行宫内,除了李渊本人,李承禄权限最大,不用通禀,李承禄便直接拿着报纸,走了进来。

“阿翁,报纸来了!”

听到声音,正躺着阳台上,身上盖着一层薄毯的老人,脸色的皱纹皱的更加紧凑,费力抬起脑袋。

“小承禄,你终于再次来看望老夫了!”

“阿翁这几日过的可还好?”

“小承禄已经开始嫌弃老夫无能,不来看望老夫,老夫如何能好的了?”

要是让长安城内一众勋贵看到这幅场景,必然会万分惊诧。

曾经那位威严的太上皇,竟然能表现出这么一副顽童般的面孔!

“阿翁,承禄这不是已经来了嘛!”李承禄苦笑道。

“那是你小子要来给老夫送报纸!”

“平日,承禄要帮着阿耶处理府上事务,还要处理并州封地与高句丽封国之事,也得教导二弟与小师弟,确实有些繁忙,还请阿翁勿怪!”

“哼哼,你乃是晋王嫡长子,区区一个庶子,一个玄霸弟子,何须那般在意!”

“阿耶之意,承禄可不敢违抗!”

李承禄无奈一笑,然后便连忙转移话题。

“阿翁,如今天气尚好,您是否要出去庄内转转?”

“去!”

李渊直接说道。

听此,一旁的两个内侍,连忙将一件由紫色檀木打造的轮椅给退了过来。

然后,再将小心翼翼的将李渊搀扶着坐了上去,并盖上厚厚的毛毯。

李承禄便小心翼翼的搀扶着李渊,走了出去。

身后,跟着两名内侍。

正是穿暖花开之时,阳光明媚,李承禄推着李渊,沿着庄内的水泥道路,缓缓而行。

似是想起什么,李渊有些担忧的开口说道。

“玄霸一生霸道,却是没想到教出你这么一个心慈手软的嫡长子,在这个满是豺狼虎豹世界,也不知对你是好是坏!”

身后,李承禄眼中闪过一身莫名神情,他还心慈手软?

“阿翁放心,承禄一身武艺,也随着阿耶杀过无德世家,也惩处过贪污官吏,也与任贵师兄对练过,在如此盛世之中,足以自保!”

“盛世啊,盛世好啊!可惜,你生在皇家,还是三郎嫡长子,宫内那几个小崽子也都长大了,承乾压不住了,二郎给我李家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

“阿翁放心,阿耶从小便教导承禄,我晋王一脉已经无缘皇位,便无需掺和进去。而且,凭借着皇兄的能力,魏王与燕王联合起来,都毫无胜算!”

“无妨,万事得看结果!不过,只要你小子不瞎掺和进去便够了!”

“嘿嘿,阿翁放心,如今我晋王府在大唐权势已经达到顶端,还有如此多的产业,一生富贵无忧。皇帝不管谁当,我晋王一脉都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承禄整日享福便可,何必掺和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难道你小子有此觉悟,好好好……”

不知是今日天气尚好的缘故,还是因为出来转悠的缘故,李渊的精神比往日好了不少。

只是不知为何,李承禄莫名的感觉到一丝不妙。

不过,还没等李承禄发问,李渊便再次开口说道。

“承禄,如今我大唐有多少人口了?”

“回阿翁,自去年统计,如今我大唐有五百一十万户,四千六百多万人。不过,其中应该有一成人口,是那些新加入我大唐的蛮夷,另外还有两成,都是些十岁以下的孩童!”

“孩童好啊,再长几年,便都是青壮,我大唐人口也终于可以恢复到前隋的人口之数!”

“是啊,我大唐人口越多,我大唐实力越强!”

“大唐水泥道路现在修建到了哪里?”

“回阿翁,现在从长安去往凉州、并州、青州、茂州、苏州、泉州、宜州都已经修建完成。另外,这些州城之间,还有无数道路,也在修建!”

“甚妙!大唐如此强盛,四周蛮夷尽皆臣服,大唐百姓十年没有饥荒,百姓已经开始可以隔上五日,就能吃上一顿肉食。

而且,百姓们也都敢放心结婚生子,盛唐啊!

这才是盛唐!

我李渊不负这一生,不负追随我李渊打天下的诸位老兄弟们!

……”

“阿翁放心,阿耶说过,这才是开始,大唐还能继续强盛百倍,万倍!”

李承禄推着轮椅继续前行,两旁都是半人之高的碧绿水稻植苗。

只是,走着,走着,好久没听到李渊说话,不由有些好奇的低头看去。

“阿翁,阿翁!”

“阿翁?”

随着轮椅停下,花白的头颅无力向一侧倾斜下去。

“太上皇!”

“……”

整个长安城,皆是挂起白幡!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