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家兄李世民 > 第856章 李承乾升任华州刺史

家兄李世民 第856章 李承乾升任华州刺史

作者:树上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2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此大洲距离我大唐数万里之遥,你想如何占据这座与我大唐疆域一般大的大洲?”李玄问道。

“自是派兵驻守!”李世民直接说道。

“派多少大军?”

李玄再次问道。

“……”

李世民这才回过神来,张了张嘴,神情有些暗澹。

堪比大唐疆域一般广袤的大洲,哪怕派过去百万大军,都驻守不过来。

但是,这般肥沃的大洲已经被大唐发现,要是就这么眼睁睁放弃,又让李世民有种心如刀绞的痛苦!

“可是玄霸,这般大的宝地,难不成就这么放弃?”

“陛下多虑了!”

李玄澹笑一声,缓声解释道:“此大洲这么多年,都没被人发现,那么往后数百年,也不一定有人能发现。而且,此大洲四面都是汪洋大海,哪怕有人发现,也不一定能抵达。

如今,只有我大唐有钢铁苍舶巨船,可以轻松渡过万里之洋,抵达此大洲!

当今世界,我大唐疆域最为广袤,人口最多,武力最强,陛下完全可以用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时间来开发此大洲。

同时,派遣船只巡查此大洲,要是有船只发现此大洲,那便将其赶离,并宣告此大洲已经被我大唐占据。

要是有人敢染指此大洲,陛下直接派大军将其覆灭便可!

只要我大唐人口一多,百姓万万数之时,我大唐的良田便有可能不够用。

如此,陛下可向此大洲移民。

只要有数百万大唐百姓在此大洲繁衍开来,此大洲才可为我大唐疆域!”

“玄霸此言甚妙!”

李世民大喜!

随后,想了想,李世民继续说道:“只是,现如今限制我大唐强大因素只剩下人口,此事急不得!等到大朝会之时,朕还需再次与百官们探讨婚配之策!

另,这些大洲之中都有铁矿,也可派遣一众工匠炼铁造船,锻造大量的钢铁苍舶巨船,好开挖此大洲!”

说着,李世民不由看向李玄。

“朕听完武士彟妻女四人已经在你庄内安居一年之久,而武士彟三女都已到了婚配之龄,玄霸何时将其收入府中,为我李唐开枝散叶?”

李玄:“……”

幸好,此事上,李世民也只是嘴上说上一说。

随后,李世民与李玄两人前去拜见李渊。

自从李渊举家搬来李家庄之后,李渊每天闲着没事,在几个人内侍的搀扶下,在李家庄四处转悠,让李家庄莫名的安静了许多。

听到大唐竟然发现一座不下于大唐疆域的肥沃大洲之后,李渊自是满脸喜色。

“此大洲乃是我大唐之宝洲,定要在其上入住我大唐臣民,建造我大唐房屋,种我大唐粮种!”

“父皇放心,回去之后,世民便再与朝臣商议,颁发福利,鼓励百姓们生子,并多多建造钢铁巨船,为以后我大唐入住此大洲而准备!”

李世民应道。

李渊微微点头,目光仍掉盯着那张地图,满是激动之色。

“可惜,老夫身躯已朽,此洲距我大唐数万里,到达不了此洲。要不然,老夫真想去看上一看!”

“阿耶放心,日后世民代替阿耶去看此洲!”李世民说道。

……

出了李家庄,一想到那座大洲,李世民虽然仍是热血沸腾,但比来之时,理智了许多。

至少,知道现在大唐想要彻底占据那座富饶的大洲,是有心无力。

于是,回去之后,便直接将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还有户部尚书召集入宫。

在听到那座大洲之事后,房玄龄与杜如晦等人,表现的比李世民还要冲动,一个个都两眼通红,喘着粗气。

“陛下,世间竟还有此种宝地?”

“陛下,臣恳请陛下立刻发兵,将此大洲占据!”

“陛下,此大洲乃是上天赐予我大唐之宝地,决不能落与外族人之手!”

“……”

“诸位爱卿稍安勿躁!”

李世民神色澹然,轻轻摆了摆手。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等人,都静静看向李世民。

“刚刚经历隋末之乱,我大唐人口还未恢复,如今我大唐并无充沛的人口可占据此洲。”

“陛下放心,我大唐这几年边疆安宁,百姓们安居乐业,去年我大唐便有三百多万男子娶亲,其中两百三十万新妇怀有身孕。

至于去年我大唐诞下胎儿便共有四百多万,今年将会更多。不到二十年,我大唐便可多出数千万青壮年……”

房玄龄细细禀报道。

“二十年之后,我大唐人口能否达到一万万人?”李世民问道。

“这……”

房玄龄与杜如晦等人神情一怔,连忙互相对视一眼,沉思片刻后,这才开口说道。

“回禀陛下,按照如今状况,二十年之后,我大唐人口最多能翻上一倍,恢复到隋朝之时!”

“不足!”

李世民缓缓摇头,“此大洲之疆域已经与我大唐一般大小,我大唐想要将其完全占据,所耗国力巨大,仍需继续增强我大唐国力,尤其是人口与钢铁巨船!”

“陛下,如此便需鼓励我大唐百姓积极婚配,应鼓励鳏、寡复婚;而今我大唐粮食充足,可再次提高资助贫者娶妻,另外提高生子之奖赏!”

房玄龄说道。

长孙无忌跟着点头,说道:“陛下,如今我大唐急缺人口,不应只重视男丁,要是有百姓生女,也应补助!”

“善!”

李世民微微点头,“原有基础上,所有补助与奖赏再次提升一档!”

“陛下英明!“

……

几日后。

诏令下达大唐各州各县,大唐万千百姓都是高呼陛下仁慈。

同时,军器监与将作监也开始大量招收匠人,其中以铁匠居多。

一道诏令也是下达青州造船坊,大肆建造钢铁苍舶巨船。

很快,便到了秋收。

如今,李家庄内只是种了一万亩的稻谷,剩余田地都种植了蔬菜与红薯、土豆等之物。

这一万亩的稻谷,足够李家庄一众人一年吃食。

至于酿酒所用粮食,并不是很多。

不过,有时候李玄还是会让李昌在外面收购一些粮食,用来酿酒。

至于李承乾所在渭南县,家家户户都已经种植上红薯与土豆、玉米之物。

因此,那些百姓们,家中最少都比以往少种植了三亩的粮食。

再加上,渭南县数十万亩良田之旁,都修建有灌既沟渠,只要田地稍微一干旱,便可直接引水浇灌。

自然,渭南县百姓们今年都大丰收。

秋收之后,渭南县上万名青壮,便在渭南县商会与渭南县一众官吏的带领鼓励下,开始干活赚钱。

同时,渭南县今年便是有着六千多青壮娶妻。

李承乾治理地方之功绩,早已在朝堂上,让文武百官称赞不已。

而等到了霜降之前,渭南县一众百姓们家中的红薯、土豆、玉米,还有辣椒依次收获。渭南县的百姓们,彻底进入富裕之时。

仅仅是给大唐商会售卖辣椒,每一家都能赚到四五贯钱财。

另外,有些百姓还可以往外面售卖一些红薯、土豆、玉米。

这个时候,红薯与土豆、玉米等物虽然已经在大唐开始普遍普及,但价格仍是十分之高,

因此,渭南县一众百姓们,又可以赚上数贯钱财。

另外,渭南县商会所创建的养殖场,也开始步入正轨。

但凡知道渭南县这两年变化之人,都可以看得出,只要不发生天灾**,从此渭南县一众百姓生活将会越来越富裕。

而作为这般变化的始作俑者,渭南县令李承乾,治理渭南县两年,便造福渭南县七万多的百姓,功德无量,治世太子之名,已经开始在无数商队的传播下,被大唐所有百姓都熟知。

甚至,大唐周边各个藩国内,也都流传着李承乾的名声。

李家庄。

李承乾与王玄策等人,在渭南县所有田地里的粮食蔬菜都收割回来之后,渭南县便无什么大事。

于是,便来到李家庄,向李玄禀报渭南县的变化。

对于几人的来意,李玄自然理解。

小孩子独自在外面干了这么成功的事,自然要回来向家长炫耀一番,想要得到家长的肯定。

不过,李玄也不得不承认,李承乾与王玄策几个小子,在治理渭南县之事上,确实治理的漂亮。

因此,面对着几人那满脸期待的眼神,李玄满意的点了点头。

“尔等不妄跟着本王这么多年,不负尔等阿耶也重望,渭南县被尔等治理的漂亮!”

“嘿嘿……”

这是李玄第一次这么真诚的夸赞他们,李承乾与王玄策等人愣了一下之后,便都是满脸喜笑。

“此事多谢夫子教诲!”

见状,李玄缓缓点头:“看来尔等还算冷静,没有因为此件功绩而忘乎所以!”

“……”

李承乾与王玄策等人,再次一怔。

按照他们对李玄的了解,自家夫子这会有些不对劲。

“还请夫子教诲!”

不过,这几年下来,李承乾与王玄策等人,也都已经开始学聪明了。

只要察觉李玄不对劲,绝不会胡乱猜测,而是直接发问。

“尔等其中一个乃是大唐太子,四人乃是大唐开国国公嫡长子,甚至就连王玄策,现在也都是我大唐驸马都尉,还有爵位在身,尔等是否觉得,只是治理好一个小小县城,便已经可以自傲了?”

“这……”

听此,李承乾与王玄策等人顿时神情一凝。

随后,再次对着李玄拱手行礼。

“多谢夫子教诲!”

李玄微微点了点头,“而今,尔等已经将渭南县根基打下,只要不出天灾**,不出两年,渭南县必然是我大唐第一强县!

尔等如今,可还留恋渭南县否?”

“夫子之意?”

李承乾与王玄策等人,都下意识问道。

“本王只是觉得,高明该试着治理一州之地了!”

李玄说道。

听此,李承乾与王玄策等人,都不由脸色一喜。

“承乾谨遵夫子之意!”

李承乾回答的干净利索,没有丝毫不愿,甚至,李玄竟然还在李承乾脸色看到那么一丝兴奋与期待。

“敢问夫子,承乾可为一州刺史!”

“你能治理得了一州否?”李玄反问道。

“承乾定不会让夫子与父皇失望!”李承乾回道。

“嗯!”

李玄微微点头。

“按照我之意,你可迁华州刺史!只是,此言只是本王之建议,至于陛下与吏部如何决断,便不是本王能决定得了的!”

“夫子放心,此事承乾自己去寻父皇便可!”

李承乾连忙说道。

华州治所为郑县,距离渭南县只有四十多里地。

要是让李承乾挑选,他也愿意迁任为华州刺史。

因为,渭南县为华州治下之县,他为华州刺史,可经常照看渭南县。

从李家庄离开之后,李承乾便进宫,去寻李世民。

对于李承乾升任为华州刺史,李世民也是直接同意。

李世民与李玄两人都同意了,此事便不会有任何变化。

于是,不到几日功夫,两道吏部文书便直接下达华州刺史衙门与渭南县县衙。

原华州刺史治理华州有功,调入长安城户部。

而渭南县令李承乾治理渭南县功绩卓越,升迁为华州刺史,至于王玄策与房遗直、杜构、长孙冲、尉迟宝林四人,而是继续跟着李承乾,升迁入华州刺史衙门。

整个华州上下,各个县令都是满脸喜色。

在李承乾抵达华州刺史衙门第二日,华州下辖各县县令便纷纷上门拜见李承乾。

而在渭南县锻炼了两年的李承乾,早已不是初出东宫的雏太子。

十分客套的召见一番这些县令之后,便开始带着王玄策与长孙冲等人,开始了解华州各县情况。

于此同时。

随着李承乾升迁华州刺史,一支携带两千多辆大车的大唐军队,也从西域缓缓进入大唐疆内。

顺着宽阔平整的水泥道路,一路往长安而来。

前往西域征讨大食贼兵的大唐王师,历时两年之后,终于携带着两千车金银珠宝,还有西域与大食的各类奇珍异宝,凯旋而归。

两千多辆满载各种珍宝的大车,从金宫门进入长安城,长安城无数百姓纷纷围观。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