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御前心理师 > 第一章 春风吹又生

御前心理师 第一章 春风吹又生

作者:柯遥42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6:48: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升明三年冬。

大周度过了风雨飘摇的三年。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尤其早,在见安江以南,各州府几乎都面临着如何安置南迁流民的问题。

事实上,以南方的幅员辽阔,容下这些百姓并不是什么难事。

流民二字,最麻烦的不是“民”,而是“流”。

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早在建熙四十五年的时候,平京地区就已经有了几套已经被实践过的解决方案。

这些方案的主要原则还是带流民去未曾开拓的山林里安居,并给到尽可能多的赋税免除和安居的支持。

于是从升明元年开始,各州府便各自推行了自己境内的流民安置策略——这样一方面能够消耗流民的劳动力,使他们有事可做,另一方面也实实在在地立起了屋舍和新田。

新的住民带来了新的麻烦,南北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超乎人们的想象,从日常吃米还是吃面,到洗澡搓不搓背……是不同。

拿洗澡来说,北人上澡堂必带一条十分粗粝的毛巾,先搓再洗,不把浑身搓个通红不罢休——搓澡这种风俗,除了经常有北人来往的平京和徽州之外,南边基本见不着。

于是南人每每见北人洗完澡就一身通红,完不能理解,等知道了他们习惯搓澡之后,便私下里嘲笑北人是“红皮佬”;

而北人也很快发现,南人泡澡竟真的只泡不搓,还老喜欢往汤池里扔许多花花草草,美其名曰搞药浴——但这怎么洗得干净啊。

于是北人私下里则喊南人“南泥猴子”。

在最初的好奇过后,因为田地或山林或水源的争执,最初安居下来的北人很快就和当地人“打”成了一片。

要活着就要争要抢,南人的个头普遍比北人矮小一些,但他们当地亲戚多,遇到不平就叫着亲戚们一起上,北人吃了几次人少的亏,彼此也抱起团来。

于是从最开始的单挑斗殴,到后来发展到几个几个村落的联合械斗。

事情越闹越大,上面一看,这还得了?

可这也实在难办。

面对南北差异,各地知县一时还没有什么经验——

你要是偏袒南人,那北人还在这地方安居乐业个屁——啥劳什子破地方老子拍拍屁股走人就是了,咱又不是没走过。

你要是偏袒北人,那当地乡绅必然指着鼻子骂你,胳膊肘往外拐,你他娘的还是不是我们的父母官?

你要事公事公办,好嘛,那就是南人北人同仇敌忾,觉得你一定是收了对方的钱。

于是当年年中,各州府的知府到平京述职,大家一个头两个大,纷纷抱头痛哭,商讨着办法。

郑密大手一挥——这有什么难办的?通婚啊!

于是下半年,各州府先后拿出不同的新政策,只要是南人村落里,有一户和北人的村落里的人家通婚,那村都可以享受不同程度的赋税减免,且通婚的那家还能得到官府送的匾额和真金白银的赏赐。

等到升明二年,许多村落便都有了外地口音的男人和女人。

这下事情一下就好办了。

一方面,大家有了姻亲这么一层关系,许多矛盾到当地的祠堂找里正长老,就能先调停解决一部分;

而另一方面,就算是村子礼的祠堂压不住,闹到了官府,那知县也就有了充分的和稀泥经验——管你是南人北人,现在统统都是一家人。

所有礼义上的问题,辈分低的都得让着辈分高的;钱财上的问题,辈分高的都得让着辈分低的……

至于说家里还没有任何姻亲关系的——可见你这一脉是有多不愿意响应上头的号召,此等刁民,还敢来衙门告状,本官不先打你二十板子,简直是愧对祖宗愧对皇上!

如此,在第一批试点的村落安定下来之后,再有流民过来就有了能投奔的地方。

有了亲戚,有了老乡,流民也就成了平民,开始安定下来。

绵延的山林上出现了新的梯田,往来种作的农人与工匠踩出新的小道,吹吹打打的送亲队伍时不时地经过农人耕作的田埂,引来一阵儿童的嬉笑和追逐。

无数的周人就像被风吹来的种子,在这里慢慢扎下了根。

北地成了他们回不去的故乡,但比起怀念,生活里永远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南方没有冰封的冬天,水稻一年能两熟,田地里的活儿更忙了。

他们很快适应了这里的节气,也带来了新的风俗和习惯。

升明三年秋,涿州在这三年中第一次抵御住了金人的秋犯,当年死里逃生的百姓,一些南下了,一些又重新回到了这里生活。

这里不仅仅在建熙四十五年的秋天受到过重创,在升明元年和升明二年的秋天,这里也依然成为了被金人猛攻的战场。

金贼们似乎每年都要来一次——说到底,还是涿州的地形和老城墙吃了亏,让它成为北境四州里最为薄弱的突破口。

有赖于今年突如其来的降温,将士们连夜挑水浇在石墙上,次日一早一整个城墙就冻成了冰坨,尽管这对原本就脆弱的墙体会来带近乎毁灭的摧残,但没关系,等到来年暮春气候允许的时候,一切可以再修补。

他们的时间非常有限,不过等到天气再暖和一些的时候,鄢州和抚州的部队也会过来帮忙。

阿尔斯兰这位宗主,和先前几次大举入侵周地的宗主或部落首领不大一样。

他对周人的城池没有半点留恋,他杀掉男人,抢走女人和粮食,然后放周人在此休养生息,等到次年秋天再来收割。

在建熙四十五年,阿尔斯兰亲自率部深入大周腹地之后,他便对这里失去了许多好感——周人喜好耕作,平原上到处都是农田,少有草场。

这里的城市建满了石头和木头的房子,地上则是砖块……

根本不适合放牛牧羊。

于是孱弱的大周被阿尔斯兰暂时划作了自己的后方补给库——真正让他感到热血沸腾的战斗在更西边,那里有广袤无际的大草原,还有和他一样高歌猛进的勇士。

征服雄狮比征服绵羊更让他感到痛快,也更加紧迫。

地处平京的少年皇帝,也因此得以稍稍喘息。

北方的劲敌突然如此强盛,几乎给所有人当头一棒,打醒了所有人的浑浑噩噩。

所有战火里迫不得已的生离死别被写成了唱词,从北唱到南,从东唱到西,唱得所有周人潸然泪下,唱得所有周人牙关发紧。

这一年,柏灵十四岁,柏奕二十岁,陈翊琮十七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