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四十八章 瑜哥儿不是好人!

我自红楼来 第四十八章 瑜哥儿不是好人!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京畿道的布政司衙门今天是最热闹的一天,除了来赴宴的举子们,门外还挤满了读书人和老百姓,巳时初刻,礼乐声响起,主宴官身着朝服,会同各级官员以及入宴的数十名举子朝皇宫方向拜了三拜,以谢皇恩。

整个过程复杂而冗长,一套流程下来,已至午时初刻,随即宫里赐下御膳御酒,布政使又带着全体官员和举子对着前来赐宴的太监拜了三拜。

官员们按照职位大小依次落座,布政使居中间首座,主副考官一左一右,接下来是学政、提调、监考、执事等各级官员分列两侧。

举子们则按照排名先后落座,贾瑜因为是解元,所以在右边主位上坐了,排列第五,位于执事之后。

先由布政使动筷,其余人再一起动筷,宣布鹿鸣宴正式开始,开宴后即歌《鹿鸣》之章,作魁星舞。

接下来步骤就简单了许多,没那么多繁文缛节,举子们三三两两的互相敬酒,庆贺着属于自己的荣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布政使先是发表一番讲话,随后抛砖引玉作诗一首,尽管诗写的并无出彩之处,但还是引来了众人的阵阵喝彩,接下来就轮到了举子们轮番发言和作诗了。

按照规定,每个举子都要发表一番言论和感想,无非是说些什么忠君报国之类的话,然后再当场赋诗一首,所以一个鹿鸣宴下来,举子们做的诗都足够编成一本诗集。

贾瑜本应该是第一个,张布政使见他一脸沉思,就让位列第二位的亚元先开始,此次乡试的亚元年过三十,站起来还没说话就先流下泪来,其他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举子们也是心有戚戚,十年寒窗苦读,几番乡试落榜,个中艰辛和滋味,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书读的好不见得诗就做得好,尽管是他精心准备的,但还是反响平平,并没有引来多少喝彩之声。

那举子也不在意,认真的给各级官员们行了礼后就坐下了,接着轮到了排名三、四、五的经魁,等数十人下来,已经过了两个时辰。

当最后一个人说完后,全场大部分的人都把目光汇聚在了贾瑜的身上。

贾瑜起身先给张布政使行了一礼,随即又对其他各级官员拱了拱手,环视一圈,迎着众人或期待或淡漠或鄙夷的目光,开口道:“学生得了几首诗作,请各位大人以及诸位同年斧正。”

随即开口吟道:“读书有感,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好!”众人齐呼一声。

张布政使捻着胡须赞道:“好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此一句,便可传唱千古!”

贾瑜朝他微微躬身,继续朗声道:“劝学诗其二,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桐已秋声。”

“好诗!”众人又是大赞一声,一些人热切的看着贾瑜,到底是口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天纵奇才,开口果然是非同凡响。

“赠诸位同年,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众人随即爆发出更大的欢呼声,直把挤在门口的士子们闹的心底直痒痒。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张布政使激动的老脸通红,拍着桌子大笑道:“字字珠玑,句句箴言,当浮一大白!”

贾瑜端起酒盅,环顾一圈,一改之前的平静,豪迈道:“鹿鸣宴有感,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河里,赠饮天下人!”

张布政使赞道:“好大的气魄!”

贾瑜最后高声道:“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张布政使叹道:“汝只凭此几首,便可扬名天下矣,将来青史之上,必有汝的一席之地。”

贾瑜之名从此传扬天下,时人皆道:天下文坛一石,贾解元独占三斗。

守在衙门口的百姓士子们待鹿鸣宴散之后纷纷进来抢宴,在他们看来,参加鹿鸣宴是莫大的荣耀,能分一杯羹就代表着自己或家人来年也可高中举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贾瑜和众人告别后,乘坐着官轿回到了荣国府,刚下了轿子就被守候在门口的贾琏请去了梦坡斋。

贾瑜见贾政一脸的渴望和羡慕,便绘声绘色的把鹿鸣宴的过程详细说了一遍,直听的贾政犹如身临其境,啧啧称羡,不过贾政最关心的还是贾瑜在宴会上做了哪些诗词。

贾瑜走到书案上,提笔把今天所抄的四首七言绝句和两首五言绝句全写了下来,贾政抚掌大笑道:“吾家因为汝而流传千古,吾这个做叔叔的也是与有荣焉呐。”

耐不住贾政的热情相邀,贾瑜只好和他一起在梦坡斋里用了晚饭,等到回去的时候,已是亥时初刻,小角儿和小梨儿早已睡着,唯有晴雯一个人打着灯笼站在院门口张望。

见到贾瑜一身酒气的回来,晴雯连忙上前搀扶,伺候贾瑜洗完脚,随后把他扶到床上,盖上锦被,准备回自己小床上睡时,却见贾瑜把被子踢落了一地,晴雯没办法,只好睡在贾瑜床的外侧,生怕他再把被子蹬掉。

等第二天她再睁开眼的时候,才发现贾瑜正紧紧的抱着她,双手放在她的小腹上,睡得正香。

晴雯不忍叫醒他,只好闭着眼睛等他醒过来,眼见过了半个时辰还是没有动静,晴雯尝试着把贾瑜的手移开,却发现贾瑜的手抱的更紧了,回头一看,发现贾瑜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二爷...起来罢...”,晴雯红着脸小声说了一句。

贾瑜把脸埋在她的发间,不愿意起来,这时听见探春在外面说了一句:“小角儿,你们家贾解元呢?”

屋里的晴雯一阵慌乱,连忙爬起来,也顾不上春光乍泄,手忙脚乱的穿着亵衣。

小角儿拦在门口,奶声奶气的说道:“三姑娘,我们家二爷和晴雯姐姐还没起来呢。”

林黛玉笑道:“怎么样?我说来的早了些你偏不信,这不是坏了别人的好事吗?”

“林妹妹,我一起来就听见你在诽谤我。”

贾瑜打开房门,“瞪”着林黛玉。

林黛玉“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谁敢笑您呐,现如今府里谁不知道除了大老爷和二老爷,还有一个小瑜老爷?”

“小丫头,我现在是举人,叫一声老爷无可厚非吧?来来来,叫一声举人老爷来听听。”

秀才相公,举人老爷。

林黛玉怒视着贾瑜,自己哪里小了嘛,啐了一口,不满道:“你也没比我大多少好吧?做你的美梦去罢。”

贾瑜对探春笑道:“既然林妹妹不愿意赏这个脸,那只能委屈三妹妹实现我这个愿望了。”

探春捂着嘴直笑,也不搭理他,正在林黛玉幸灾乐祸的时候,外面有人笑道:“瑜哥哥,妹妹叫你一句举人老爷吧?”

林黛玉回头冷笑道:“又是一个惯会做好人的。”

史湘云也不怕她,笑嘻嘻的对着贾瑜叫了一声“举人老爷。”

贾瑜一摊手,无奈道:“都是妹妹,怎么差别就这么大呢?”

林黛玉白了他一眼,忽然走上前,轻轻的嗅了嗅,皱眉道:“你昨天喝了多少酒?酒气到现在还没消掉。”

贾瑜不动声色的后退一步,笑道:“亿点点罢了,昨晚没沐浴就睡下了,正打算现在沐浴,要不几位妹妹先回去?”

林黛玉啐道:“你还怕别人看你呀。”,说着自顾自的往书房走去。

探春和史湘云也轻笑着跟上。

热水房的婆子们送来热水,贾瑜沐浴更衣后,换上了一身丝制的白袍,配上他那惊为天人的容颜和挺拔的身姿,简直是已经不能用言语形容其俊秀了。

迎春带着小惜春也来了,贾瑜迎着她们怪异的目光,走到书案前,提起毛笔把昨日自己所写的诗全部誊写一遍。

史湘云拍着手赞道:“瑜哥哥,不如把这首夏日绝句送给妹妹罢?”

贾瑜笑道:“何谈送字,云妹妹喜欢尽管拿去。”

见史湘云欢天喜地的把写着《夏日绝句》的宣纸折好后放进包里,贾瑜很是大方的说道:“诸位喜欢哪个就拿哪个。”

林黛玉嗤笑道:“这些都是劝人读书的,我们女儿家要它干什么,唯一一首好的还被云丫头抢了去。”

史湘云微微一笑,瞥了林黛玉一眼,非常的得意。

“瑜哥儿,要不你再写几首词来,就像是上次那个多情总被无情恼,我们姐妹几个人手一个,岂不美哉?”

“好啊,我现在就写一个。”贾瑜摩拳擦掌,林黛玉大喜,连忙走上前殷勤的给他铺纸研墨。

只见贾瑜略一沉吟,提起毛笔在宣纸上写道:

清平乐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林黛玉大喜,接过贾瑜递来的宣纸,简直不敢相信,激动道:“这是送给我的?”

贾瑜一拍脑袋,笑道:“忘填标题了。”

林黛玉连忙巴巴的把宣纸递给贾瑜,满怀期待的看着他拿起毛笔在“清平乐”后面写了一个“赠”字。

见贾瑜似乎是有些犹豫,林黛玉在心里狂喊:快写我!快写我!

然后她就眼睁睁的看着贾瑜把“晴雯”两个字填了上去。

“瑜哥儿不是好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