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三十四章 皆大欢喜?

我自红楼来 第三十四章 皆大欢喜?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瑜儿休要胡说!”

外面传来一声怒喝,贾政来了。

趴在地上装死的薛蟠一惊,连忙爬起身,规规矩矩的站好,虽然他和贾政交流不多,但不知道为什么,薛蟠有些害怕这个不苟言笑的姨父。

也不怪薛蟠作此想,自从他父亲去世后,他身边就再也没有人管他了,在金陵他伯父都不敢管他,薛姨妈除了溺爱还是溺爱,哪怕是到了荣国府,王夫人对他也是和蔼可亲。

贾琏进荣禧堂之前就打发了贴身小厮去找贾政,那小厮直奔荣禧堂,见里面没人,急得乱转,问了别人才知道二老爷正在赵姨娘院里。

那小厮到了赵姨娘院,见门口和院子里没一个人影,静悄悄的,也不敢进去,只在门口等,幸而没一会来了一个丫鬟,小厮才连忙让那丫鬟代为转达。

那丫鬟不敢耽搁,连忙进去通报,贾政正在和赵姨娘说话,正是情浓之时,忽然听见门外的丫鬟说有急事找他,贾政心里一跳,第一个想到的是贾宝玉,第二个就是贾瑜。

出了院门,恭候的小厮连忙把事情说了,贾政大惊失色,急急忙忙的就往荣禧堂赶,可惜还是来晚了,没有听到贾瑜那几段煌煌之言,不然非要感动的落下泪来不可。

贾政急匆匆进来,顾不上和贾母行礼,先是拍了拍贾瑜的肩膀,安慰道:“此事为叔已经知晓,为叔会给你做主,只是瑜儿不可再说如此不吉利的话。”

“你们还不进来?”贾政朝门外喝了一声,只见七八个门子低着头弯着腰小跑进来,扑棱棱的跪倒一片,头都不敢抬。

“当时事发时你们就在旁边,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许隐瞒,更不许胡孱,若是哪个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先打上一百大板!说!”

贾政虽然平时一副平易近人的模样,但是一旦发起火来,还是有几分威势的,几个门子吓的够呛,推搡几下后,一个门子用膝盖当脚,往前挪了几下,拜道:“回老爷的话,此事奴才们都看的真切,的确是薛家大爷先出口侮辱瑜二爷的,还动手去拉扯瑜二爷,瑜二爷警告过一次后见薛家大爷还是不罢休,才动的手,奴才们说的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分隐瞒,望老爷明鉴啊!”

贾政看向贾母,又看向王夫人和薛姨妈,见她们都避开自己的目光,才对那七八个门子喝道:“事发时你们不上去阻拦,反而在一旁看热闹,就该打!每人下去领十个板子,若再有下次,直接赶出府去!”

那七八个门子有苦说不出,不敢喊冤枉,只能哭丧着脸下去挨板子了。

贾政又看向老老实实站在一旁,低眉顺眼的薛蟠。

王夫人连忙打圆场道:“老爷,蟠儿还小,他知道错了。”说着,朝薛姨妈连连使着眼色。

薛姨妈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这姐夫是荣国府外面实际的主人,自己这个姐姐凡事也都要听他的,哪怕是将来自己姐姐取代贾母,成为下一个“太夫人”,只要有贾政在,荣国府实际掌门人还是她这个姐夫,若是彻底恼了他,对她们薛家没有任何好处。

薛姨妈推了推薛蟠,薛蟠抬起眼看到贾政那张面无表情的脸,心里一激灵,膝盖发软不听使唤就跪下了,拜道:“外甥知错了。”

怕贾政发火伤了亲戚和气,贾母也劝道:“蟠哥儿到底还小,既然知道错了,你也别再难为他,此事就这么揭过去了,以后谁都不许再提,鸳鸯,传令下去,下人们之中谁要是敢议论此事,统统打一顿再赶出去!”

见贾母都发了话,贾政无奈的叹口气,看着薛蟠,语气生硬的说道:“外甥不小了,二十出头的人,就算是不读书,也应该知道礼义廉耻,怎可行此等无耻之事,念你是初犯,这一次就算了,若有下次,我这个做姨夫的就替你父亲好好管教你一番!”

薛蟠连忙应了,贾政又道:“还不去给人认错?”

薛蟠尽管心中十分不愿意,但见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自己再没有一丝一毫回旋的余地,只好耷拉着脑袋,走到贾瑜面前,不情不愿的说了一句:“为兄错了,请你原谅。”

贾瑜没心情纠结他这时候还用了“为兄”的自称,只是淡淡道:“薛公子,此事如老太太和老爷所说,就揭过去了,你我两不相欠,希望你以后不要再来找我的麻烦。”

这时,之前打发去请太医的小厮跑进来禀告道:“老太太,奴才跑到太医院,竟没有一个太医当值,奴才无法,只能先回来了。”

“啊?”,薛姨妈悲声道:“这可如何是好?”

王熙凤咬牙骂道:“好蠢的东西,没有太医就不知道去外面请别的大夫?还不快去!”

“不用去了,我能处理。”见那小厮转身就走,贾瑜说了一句。

如遭雷击的薛蟠大喜过望,巴巴的把右手伸到贾瑜的面前。

贾瑜把垂在手心上的中指往上用力一掰,薛蟠又是“嗷”的一声,众人大惊,正待相问,贾瑜皱眉道:“好了,你试试看。”

薛蟠握了握手,发现真的好了,高兴道:“多谢瑜哥儿不计前嫌,复我健康,让我没有变成残废,今天晚上我请你去翠香楼吃花酒,我和琏二哥昨天晚上才去的,她们家的头牌小桃儿那叫一个水灵。”说着,还夸张的吸了吸口水。

众人闻言纷纷绝倒,贾政无奈的叹气,贾琏在心里大骂薛蟠,薛宝钗掩着脸,薛姨妈有些尴尬,王夫人脸色淡然,贾宝玉有些跃跃欲试,王熙凤则是怒视着贾琏。

“谢谢薛公子的好意,恕瑜无福消受,你们自便,不用带上我。”贾瑜无奈道,碰上这种人,他觉得是又气又好笑。

“好了,这件事就到此就揭过了,往后谁都不许再提,特别是瑜哥儿,不过是让你服个软,说两句好话,你就要觅死觅活的,把老婆子我当成仗势欺人,不明事理的老糊涂了。”贾母最后点了贾瑜的名。

贾政也嗔道:“以后不可再说这种话了,去给老太太认个错。”

贾瑜无法,只好朝贾母微微躬身,行了一礼,道:“瑜言语多有放肆之处,望老太太宽恕。”

贾母点头道:“你也不可记恨你薛姨妈,你没有为人父母,自然不能体会她这个做母亲的不容易,既然解了误会,以后你没事多往她那走走,她一样疼你。”

贾母这话虽然是对贾瑜说的,但整个过程目光都落在薛姨妈脸上,薛姨妈心里不知道作何感想,但还是强笑道:“老太太说的在理,我这里也给瑜哥儿赔个不是。”

说着就要给贾瑜行礼,贾母嗔怪道:“他这么小的人儿哪能当得起你的赔礼?你若是真有此心,让宝丫头代劳就是了。”

薛宝钗早就想这么做了,今天的事真的是让她在姐妹兄弟面前丢光了颜面,见眼下有机会弥补,哪还有别的想法,听了贾母的话,毫不犹豫的走上前,对贾瑜轻轻福了一礼,柔声道:“瑜哥儿,我代我母亲给你赔礼了,希望你不要往心里去。”

贾瑜连忙闪开,避开她的礼,微笑道:“薛姑娘言重了,瑜没有往心里去,瑜虽不器,但容人的肚量还是有一点的。”

薛宝钗见他不肯受自己的礼,心中叹了一口气,面色复杂的坐回去了。

许是看出薛姨妈有些尴尬,贾母体贴的说道:“姨妈带着哥儿回去上些药,虽是复了原,但还是要注意,否则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薛姨妈给贾母道了恼,领着薛蟠和薛宝钗离去了,待她们走后,贾母看着贾瑜问道:“心里可曾埋怨老婆子我?”

贾瑜摇头道:“瑜能理解,若是瑜,可能也会这么做。”当然,这只是场面话。

“你能这么想,那再好不过了。”贾母点头道。

贾瑜又对贾琏和贾宝玉各行了一礼,郑重道:“多谢两位仗义执言。”

贾琏有些心不在焉,笑了笑,草草的敷衍了事,贾宝玉连忙起身道:“应有之义,何须铭谢?”

贾政看着贾宝玉,难得的夸了一句:“到底是长进了,知道为你兄弟说实话。”

贾宝玉红着脸,很是受宠若惊,贾母笑道:“你以后若是能天天用这种语气和他说话,他必是一天比一天长进。”

贾政呵呵一笑,又问了贾瑜一个让他有些无语的问题。

“此情此景,不知瑜儿可有佳作直抒胸臆,吐露心怀?”

贾瑜无奈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贾政听的摇头晃脑,细细品鉴了一番,一拍大腿,高声赞道:“绝世好诗,必能流传千古,有瑜儿在,我贾家合该青史留名!”

贾母见贾宝玉有些怏怏不乐,摆手赶道:“去去去,你们要作诗快离了我这地,爱去哪作去哪作去。”

喜笑颜开的贾政离开后,李纨领着林黛玉她们从后堂出来了,贾瑜和她们每一个人都微微颌首,算是打了招呼,也对贾母告辞道:“若无他事,瑜也告退了。”

出了荣禧堂,贾瑜没忍住,站在门口大声喊了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贾母:“......”

回到院门,老远看见晴雯和两个小丫鬟都站在院门口,眼巴巴的等着自己,贾瑜心中一暖,大步的走到她们面前,先是摸了摸两个小丫鬟的小脑袋,然后把咬着嘴唇的晴雯揽入怀中。

梨香院。

薛蟠把大脑袋埋在锦被里,不像王八了,更像是把头埋入沙子里的鸵鸟,只把大屁股露在外面。

“你招惹哪个不好,你去招惹那个贾瑜,你姨父那么器重他,这个家以后是你姨父当家做主不知道吗?你若是让你姨父厌恶,以后咱们娘三个怎么在这里立足?”

薛姨妈气急,拿着鸡毛掸子不轻不重的抽了一下薛蟠的大屁股。

薛蟠闷声道:“儿子又不认识他,妈你还别说,那贾瑜下手真狠,一下子就把我手指头掰折了,儿子以后得离他远远的才行。”

薛宝钗沉默着,回想起贾瑜刚才没有受她的礼,心里想着哪天再登门道歉才是,这件事是自己这边做的太不像,怎么说都没有理,退一万步说,毕竟她们只是强宾不压主的客人。

最近老是有人说主角穿到古代为什么还一副现代人的观念,为什么不能彻底变成一个古代人,对于这种问题,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觉得挺无奈的,一个两个全是这种问题,我是不会回的,你们开心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