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三百一十九章 考校学问,为何读书

我自红楼来 第三百一十九章 考校学问,为何读书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贵为大梁开国八公之首的宁国公府嫡系子弟,贾敬曾袭二等将军,并且有进士功名傍身,如此风光无限的人物,他驾鹤西去时本应该大操大办,隆重下葬,但却只用了三天便敷衍了事,草草收场,不管是因为其中有什么不能言的隐晦,这个结局终究有些凄凉,可悲又可叹。

......

官道的分叉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贾瑜站起身,捶了捶有些酸痛的腰眼,看着消失在视线里的车队,摸了摸小惜春的小脑袋,说道:“斯人已逝,生者如斯,不可太过悲伤,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亲妹妹了,以后的日子还有我。”

贾菌安慰道:“是啊,四姑姑,有族长二叔在呢,您不要太难过了。”

小惜春紧紧攥着贾瑜的食指,仰起粉凋玉琢,泪流满面的小脸,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贾菌,点了点头。

“好啦,我们回家吧,不过我有些饿了,我们在外面吃完再回去。”

贾瑜只带了四个亲卫,余者一概没有随行,他挑了一家看起来生意还不错的面馆,见贵人临门,掌柜连忙上前迎接,赔着笑脸把众人引到一张干净的桌子旁,用毛巾拼命擦着长椅和桌面,他脸涨的通红,青筋暴起,咬牙切齿,好像和这堆木头有不共戴天之仇似的。

其他食客见此情景,纷纷起身,丢下饭钱就跑,连找零都不要了,其中一个还喊了一句“快跑啊,屠夫来啦!”

“好胆,自讨死路!”

一名亲卫怒喝一声,挽弓搭箭就要射,贾瑜接过贾菌奉上来的热茶,笑道:“老陈,收起来,别吓到两位小朋友了,实话还能都不让人家说嘛?”

老陈收起弓箭,愤愤不平道:“异族残害我们同胞的手段比您残忍十倍都不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何错之有?卑职真想给这狗...子一箭!一个两个宵小之辈,有何资格躲在后方狺狺狂吠?有胆子去前线看看惨状再回来说话!”

“哟,难得啊,你一介武夫什么时候也开始咬文嚼字,之乎者也了?不如弃武从文,到我身边来做个幕僚吧。”

剩下三名亲卫纷纷打趣起来,老陈挠了挠头,憨笑道:“全托了伯爷您的福,卑职都是从家里那个傻小子口中听来的,李先生夸他书读的好,他以后要是能像您这样考个探花,不,哪怕是考个举人回来,能做个从九品芝麻官,就是我们老陈家的祖坟上冒青烟了。”

“听老汤说,我不在家的这段时间里,你表现的很不错,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当赏,这样吧,你儿子以后只要能考中举人,我便给他安排个官做,县令做不了,正八品县丞还是可以的。 首发更新@ ”

县令及以上的官员必须是进士出身,正八品的县丞和从八品的县主簿就不用了,朝廷会向在会试中名落孙山,成绩名列前茅的考生发出邀请,有些考生觉得自己只是一时马失前蹄,下次肯定能高中,便会直接拒绝,而有些屡次落榜,自知希望渺茫的考生则会欣然接受,尽管和同年成为上下级关系,多少会有些自惭形秽,但个人追求不同,与其一直考下去,不如见好就收,抓住机会,早日位列统治阶级,县尉节制着一县守军,他们一般是由在战斗中受了不足以继续服役的伤,并且立下功劳的低级将领和高级军官担任,在正常情况下,文官是不会坐这个职位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老陈大喜过望,他深知一县县丞和县主簿对于他们这种普通人家意味着什么,连忙跪下来磕头谢恩,自己真是遇上大贵人了,如今一家人老小都活的舒舒坦坦,风光体面,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听说自己在宁国公府做家将,个个羡慕的要死,上赶着巴结讨好,求自己办事。

贾瑜叫了起,对其他三名亲卫说道:“你们表现也不错,不过比起老陈确实差了一些,以后再接再厉,我赏罚分明,不会对你们的辛劳视若。

不见。”

四名亲卫单膝跪地,齐声道:“卑职定当竭尽死力,全凭伯爷驱使!”

“嗯,找地方坐。”

掌柜弯着腰在旁边侍候,满脸敬畏,这才是真正的贵人啊,能到自己这个乡野小店吃一顿饭,真是蓬荜生辉,以后出去吹牛逼都有资本了。

“官爷,您要吃点什么。”

“我这桌一大碗加两小碗牛肉面,拿手菜你看着上,我这些兄弟胃口大,好菜好肉招呼着,这些够不够?”,贾瑜从袖兜里摸出一个二两的金元宝。

掌柜双手接过金元宝,下意识的放在嘴里撕咬几下,点头哈腰道:“够够够,请各位稍候,马上就来!后面,两小碗,五大碗,四冷八热嘞!”

......

为了缓解小惜春的悲伤,贾瑜带着她和贾菌去闹市里转了一圈,三个人在前面买东买西,四名亲卫在后面付钱拎东西,直到被各种各样,花里胡哨的玩具和吃食淹没,他们才终于得到了解放。

当得知所买玩具和吃食中有他们孩子的一份后,四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感动到眼泪哗哗,连连作揖,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在关键时刻,他们才会毫不犹豫的去用自己身体为贾瑜挡刀挡枪,能用金钱换来的忠诚,他从来都不会吝啬。

回到宁国府,已经是下午,娄氏正站在内仪门口张望,见自己儿子左手拿着冰糖葫芦,右手拿着拨浪花鼓,蹦蹦跳跳的跑过来,她眼一酸,顿时流下两行热泪。

宁安堂。

抹骨牌是晴雯的瘾,她会拿出大姐大的派头,强迫媚人和金钏儿她们几个陪她抹,而且时常会抹到深更半夜,搞得大家怨声载道,不过她会把赢到的钱全部还回去,从来都不昧着,不然被压迫者早就揭竿而起,扯旗造反了。

见贾瑜带着贾兰、贾菌和娄氏走进来,晴雯立刻收起骨牌,撤了桌子,私底下怎么顽闹都可以,把天捅破了都没有关系,但是在外人面前必须严肃恭谨,恪守尊卑,不然便会丢了自家爷的脸面。

“龄儿,劳烦你跑个腿,去西府把珠大奶奶请过来,说我要考校小兰大爷的学问”,贾瑜吩咐完,翘着二郎腿坐在太师椅上,进入被投食的环节,玉钏儿和香菱总是担心他吃不饱,经常会往他嘴里塞东西,有的东西他很喜欢,比如说香甜可口的白馒头,但有些就不喜欢了,比如说略显苦涩的核桃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龄官应了一声,拉着金钏儿去传话了,娄氏局促不安的坐在椅子上,她只把屁股放上去一半,好像是为了好随时逃跑,香菱剥掉橘子皮,把上面白色的橘络撕干净,张开樱桃小口,“啊”了一声,贾瑜张开血盆大口,把橘子和她小巧玲珑的柔荑全吞进嘴里。

“咦,真恶心。”

晴雯从袖兜里取出手帕,把香菱小手手上的口水擦干净,碍于娄氏和两个小孩子在场,贾瑜不方便说房里的那些**话,给了她一个眼神,大概的意思是“你伺候我的时候,可没有嫌弃过恶心,还吃的津津有味啊。”

玉钏儿把剥的干干净净,带着少女体香的橘子捧到贾瑜嘴边,他故技重施,晴雯啐了一口,又给她擦了小手手,娄氏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只得低下头,忍受着这难以言喻的煎熬。 无错更新@

约莫两盏茶后,李纨带着李纹和李绮走了进来,二女看向坐姿不雅,看起来有些吊儿郎当,玩世不恭的贾瑜,齐齐福了一礼,口称“妹妹给哥哥请安。”

“纹儿,绮儿,我正打算过一会去找你们说说话呢,可巧你们就来了。”

这两位体态丰满,像是七月底的水蜜桃,已经熟了十之**,可以采摘了,贾瑜已经打定主意,等明天去桂园小住的时候,就找机会下手,来个大被同眠。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亲姐。

妹俩乖巧的点点头,端坐到椅子上,接过晴雯和媚人端上来的茉莉花茶,好言道了谢,杏眼盈盈,含羞带怯的看着贾瑜,她们虽然容貌远不及林黛玉和薛宝琴,亦不及薛宝钗和妙玉,但依然有一种别样的风情萦绕其身,好比荷塘深处的白荷花,在皎洁月光下亭亭玉立,又好比百花丛中的水仙,在微风细雨中温婉可人。

“大嫂子,娄嫂子,我半年前离京时曾说过,回来后要检查这两个小家伙的功课,今天请你们二位过来旁听,顺便做个见证,达到我心里预期就赏,没有达到就罚,有没有问题?”

两个小寡妇能有什么问题,读书进学的事情她们又不懂,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连连摇头,贾瑜开口道:“兰儿,你先来,背诵魏风슷硕鼠和伐檀。 首发更新@ ”

贾兰想都没想,直接脱口而出,咬字清晰,没有一个错字,见贾瑜脸上皆是满意之色,李纨很是高兴,眼看儿子越来越有出息,她不禁湿润了眼眶,暗道:夫君,你看到了吗,兰儿如今有他师父教导和提携,以后何愁不能出人头地?

她平时虽然沉默寡言,与世无争,但心里却跟明镜似的,明白荣国府和她们娘俩没有任何关系,等贾母驾鹤西去后,肯定要分家,届时这对孤儿寡母的只能依靠贾瑜帮扶了,毕竟贾兰是他唯一的入室弟子,贾政和新任二房太太周氏怕是靠不住,反正是不能随便回娘家的,那样于礼,于理都不合,别人肯定会说闲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李守中这个老顽固很有可能会为了维护李家和他个人的名誉,而毫不留情的把她们娘俩拒之门外。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贾瑜已经挑明了,贾母死后,荣国府大房和二房立刻分家,二房全搬出去住,这样才符合国朝礼制,才不会被天下人诟病和抨击,贾母多次沟通无果后,只得恳求他把赖家的宅子留给贾政和贾宝玉,到时候再从大房分出一些产业给二房,他并没有立刻答应,目前还在考虑中。

在朝廷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和地位,而且还是一族之长,位高权重,贾瑜就是这么拽,站在大义和道德的制高点上,把贾母这个不讲理的老太婆治的服服贴贴。

“再说说关于这两篇的奥义。”

贾兰把看法说了出来,贾瑜点头道:“你的见解虽然有些浅薄,但你这个年纪能想到这些,已经是殊为难得了,很不错。”

“请师父解惑。”

“伐檀是中下层,特别是下层人民对剥削者的强烈不满,痛斥他们不劳而食,是对他们正义的责问,硕鼠之意差不多类似,为师之所以让你背诵这两篇,是想要让你记住,为官者,不能只顾着自己享受,更重要的是心系苍生,在这方面,为师也仅仅只是做到了一点点,你以后为官做宰,身居要职或者牧守一方,要像李基李大学士看齐,为民谋利、为民解难、为民请命、为民服务,这四个为民,你要牢记在心,过几日为师要去河南道开封府密县拜访一同年挚友,你一同前往,为师带你去身临其境体会一下真正的民间疾苦。”

贾兰大声把四个“为民”重复了一遍,拜道:“谨遵师父教诲,徒儿领命。”

贾瑜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兰儿,你一直都没有让为师失望过,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也有很多新奇等着你去探索,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拥有一副好身体,要劳逸结合,作息有度,勿要重蹈覆辙,明白吗?”

言下之意:你不要跟你老子学。

贾兰红了眼眶,在贾瑜身上,他感受到了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父爱,他再次跪了下来,泣道:“徒儿自幼失孤,和母亲相依为命,虽然不曾短了衣食,但却也是无人依傍教育,幸得拜您为师,不仅倾囊相授学问,关爱身心健康,更是言传身教为人品格和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则,您的大恩大德,徒。

儿无以为报,只愿待您将来垂垂老矣时,徒儿能做为儿子,侍奉身边,以全人伦,如此才不算枉了师徒的情分。”

“小兔崽子,我们师徒二人的年龄好像只差了**岁吧,为师要是七老八十,你也不会比为师年轻到哪里去,到时候指不定是哪个照顾哪个呢,哈哈哈。”

他的玩笑之言并没有缓解沉重的氛围,李纨跪在贾兰身边,流泪道:“叔叔,您待兰儿如亲子,事事操心,德比天高,恩比海深,媳妇同样无以为报,只能日夜为您祈福,愿您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大嫂子,兰儿跪我是应该的,我不仅是他师父,更是他长辈,又是族长,你跪我就不合适了,我们平辈,你还是我的嫂子,这如何使得?快快请起。”

李纨不肯,执意要给他磕头,贾瑜无法,只得受了她的礼,然后对贾兰说道:“我这个师父做的不合格,不能时时刻刻传授你学问,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师不在的时候,你凡事要听李教谕和蒋先生的安排,这二位都是有学问的道德君子,休沐的时候多往他们家里走一走,代为师多照顾他们的家人。”

“师父,徒儿把每个月二两银子的月钱都暗中拿给李先生母亲抓药了,那位老太太身子不大好,一直在吃很贵的补药,徒儿留着这些铜臭之物也没有什么用。”

“晴雯,以后小兰大爷的月钱再加二两,毕竟是男子汉,身上不能没有一分钱,如果他哪天想请其他人家的小姑娘吃冰糖葫芦,要是没有钱就不美了。”

贾兰红了小脸,挠了挠头,李纨轻轻跺了跺脚,微嗔道:“叔叔哪里的话,兰儿才九岁,怎么能这么小就做那种事呢。”

贾瑜笑了笑,对跃跃欲试的贾菌吩咐道:“菌哥儿,背诵小雅之鹿鸣。”

“幼幼鹿鸣,食野之苹.....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很好,再背诵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贾瑜大惊道:“我到现在都背不熟练的这两篇,一个九岁小孩子竟然能信口拈来,倒背如流,娄嫂子,依我之见,这孩子的天赋和兰儿可谓是不相上下,只要他一直勤勉刻苦下去,假以时日,给你考个二甲进士回来,也是未为不可呐!”

娄氏比李纨还要高兴,理由很简单,贾兰就算是考不中进士,有贾瑜的一臂之力,他以举人功名,外放去做个正五品府同知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可贾菌要是考不中,最终大概率会一事无成,因为他和贾瑜没有师徒关系这种太深的牵绊,即便侥幸得到提携,前程也是非常有限。 首发更新@

她拉着贾菌跪下来说了一大堆感恩戴德,老生常谈的话,她也非常想请贾瑜收自己儿子为入室弟子,这是她梦寐以求,朝思暮念的事,但见他不开口,也不敢贸然去提,生怕在他心里落了个贪得无厌,不知进退的形象,毕竟自己娘俩受他的恩情大到没边了,早已是无力偿还。

正说着,林黛玉带着紫娟、雪雁和药官走了进来,见此场景,她好奇的问道:“瑜儿,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林老师,你来的也正好,烦请你以师母的身份,再教导我这爱徒几句。”

贾兰整理好衣襟,走上前给林黛玉磕了一个头,恭声道:“徒儿给师母请安”,然后把引她入上座,奉上热茶。

娄氏领着贾菌也要磕头,林黛玉制止了,轻笑道:“娄嫂子,哪里轮得到你来跪我,非要跪的话,让菌哥儿跪就好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贾菌跪下来磕了三个头,问了好,得到示意,紫娟从荷包里抓了十几粒金豆豆递给他,娄氏连忙道:“多谢林姑姑的好意,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拿都拿出来了,。

岂有收回去的道理?不过些许黄白之物罢了,这是我奖励给菌哥儿的,大小算个花销,随他顽去。”

娄氏只得收下,又让贾菌磕了头,贾瑜笑道:“林老师都康慨解囊了,我再小家子气也不像,不如好事成双,晴雯,去把那块圆形纹白鹤的羊脂玉玉佩拿来。”

晴雯点点头,转身走进里间,未几,端着一个红木托盘出来了,贾瑜拿起上面的玉佩,单膝跪地,将其系在贾菌的腰带上,笑道:“这是之前在临安府时别人送我的,我对你同样寄予厚望,六房中那么多子弟,我曾让人细致的调查和统计过,你是最懂事、最争气、也是最有天赋的一个,以后好好读书,余者一概不要放在心上,但同样要注意劳逸结合,哎,别磕了,你心里念着我的一片良苦用心就好。”

你方唱罢我登场,贾瑜长篇大论后,便轮到林黛玉了,她把贾兰叫到面前,说道:“兰儿,该说的你师父都说了,师母我只想告戒你一点,学问、功名和当官之类的皆是其次,身体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大嫂子,他以往来给我请安,时常哈欠连天,满脸疲倦,你以后千万不要再逼迫他读书了,下了学和休沐便随他顽去,他师父有句话说的很有道理,没有童年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会对人格和心理产生或多或少,难以弥补的创伤,这不是小事,希望你能把他师父这句话听进心里去,并且彻底落实,勿要阳奉阴违,他固然是你的儿子,但也是他的亲传弟子,情同亲子。”

李纨羞愧无地,讷讷不言,不敢对上贾瑜和林黛玉的目光,贾兰跪下来开口为她开脱,说道:“师父,师母,请您二位明鉴,是徒儿闲不下来,怕虚度光阴,晚上才偶尔读到深更半夜,与娘亲无关。”

见贾瑜面色明显不对劲,李纨连忙道:“叔叔,林丫头,我记住了,身体健康最重要,以后再也不会这样做了。”

贾瑜点点头,问道:“兰儿,菌哥儿,你们知道人为什么要读书吗?”

贾兰高声道:“为了做官,给全天下的百姓谋福做主,实现自我价值。 无错更新@”

“为了考中进士,做大官,给娘亲争面子,报答她老人家的生育之恩。”

“说的都很好,是为肺腑之言,关于为何读书,除了明智和知礼,我另外还总结了四句话,希望你们俩牢牢记住,用于自省自行,并且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贾兰和贾菌对视一眼,大礼参拜,齐声道:“请师父(族长二叔)示下!”

贾瑜走到堂门口,负手看着天上缓缓下沉的太阳,用一种足矣穿透骨肉皮囊,直击灵魂深处的声音说道: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云先觉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