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二十九章 新年

我自红楼来 第二十九章 新年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清晨,鞭炮声此起彼伏,贾瑜从睡梦中起来,在晴雯的服侍下,穿上新衣,他上午要到荣禧堂给贾母磕头,中午要去宁国府祭祖,晚上还要和贾政等人一起吃年夜饭。

贾瑜坐在铜镜前,晴雯站在他身后给他梳理头发,最后束上一条红色的布带,晴雯打开梳妆盒,找来一支普通玉质的簪子插上,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贾瑜不由得一阵的恍惚。

收拾好后,晴雯带着小角儿和小梨儿去了后院,那里有专门给府里丫鬟们置办的酒席,还搭了戏台子,荣国府的丫鬟们不分大小新老,都可以去吃席听戏。

荣禧堂门口,贾瑜还碰到了贾芸,贾芸见贾瑜一天一个样,今时已不同往日,心中感慨,和贾瑜打了声招呼就和几个草字辈的领了赏钱回去了。

见贾母没有让自己进去的意思,贾瑜跪下来磕了三个头就去了梦坡斋。

梦坡斋里,贾政正在和一个青年聊着什么,见贾瑜进来,连忙招呼道:“瑜儿,快来见过你世兄。”

贾瑜拱手道:“在下贾瑜,不知世兄高姓大名?”

那青年拱手笑道:“姓不高名不大,不才傅试,是政公的门生,现任京畿道万年县县丞一职。”

贾瑜闻言了然,这人虽然在原著中笔墨不多,但人品却很好定性,从他一心想把自己的妹子嫁入贾府这举动来看,必是个趋炎附势,曲意逢迎之辈。

不过这人不是通判吗?怎么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万年县县丞?

“原来是傅县丞。”贾瑜淡淡的行了一礼。

傅试有些尴尬,他从贾政的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他很看重这个贾瑜,自己也起了结交讨好的心思,只是没想到这人听完他自我介绍后就把“世兄”变成了“傅县丞”。

贾政没有多想,只是招呼贾瑜坐了。

贾政和傅试谈论的时候,贾瑜一言不发,直到听到傅试委婉的表达自己想换个位置锻炼,请老师助他一臂之力时,又见贾政没有犹豫就要答应,贾瑜突然道:“老爷,时间不早了,我们还要去祭祖吧?”

贾政啊了两声,点头道:“差点把这么重要的事忘了,子申,你先回去吧,此事我们下次再议。”

傅试看了贾瑜一眼,面色不悦的起身告辞离去。

见傅试走远后,贾政才问道:“瑜儿,刚才为何要打断为叔?莫非有什么不妥之处?”

贾瑜起身行了一礼,恭声道:“老爷,恕侄儿直言了。”

贾政疑惑道:“有什么说来便是。”

“老爷,侄儿听宝玉曾言,此人家中有一妹妹,名唤傅秋芳,现今已有二十余岁,却至今尚未婚配,缘何?外人都言,此人一心想把妹妹嫁入豪门,自己好攀权附贵,老爷,卖亲妹以求荣,非君子所为,且我观此人两腮无肉、嘴唇薄、两眉近、鹰钩鼻,此乃忘恩负义之相,绝非善类啊,老爷如果帮他谋了官,日后此人若是做出什么恶事来,将来必要发作在贾家头上,还请老爷三思。”

贾瑜说完,一礼到底,也不起身,等待贾政的回答。

贾政愣了好一会,就在贾瑜腰都快弯断的时候,终于出声道:“瑜儿,真有那么严重?为叔看着不像啊。”

贾瑜站直后道:“老爷端方正直,谦恭厚道,很容易被此类人迷惑,老爷若是不信,可以打发人去外面打听,看看是不是如侄儿所说,而且侄儿敢担保,此人坐在万年县县丞的位置上,屁股绝不会干净。”

“瑜儿,不是为叔不信你,只是这傅试是我多年的门生,平日里对为叔甚至尊重,而且也听说过他做了什么恶事啊,至于她那个妹妹,许是有什么不足之症才待字闺中?”

贾瑜心里叹了一口气,道:“那只请老爷切莫要为此人谋别的官职,您的那些香火人情还请日后留给宝玉和兰儿。”

“为叔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出了梦坡斋,贾瑜轻声叹道:“贾政虽然优点很多,但一个过于迂腐的缺点,就容易坏很多的事啊。”

看他刚才那个样子,明显是没听进去,言之过甚反而不美,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宁荣两府,宁国府为长,故而贾家的宗祠设在东府。

贾瑜倒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后世他的老家不兴这么隆重的祭祖,整个贾族的男子几乎都来了,放眼望去,男女老幼竟有上千人。

贾族宗祠位于宁国府西侧的第一个院子,共有五间正殿,用于供奉贾家历代祖先的神像和灵位,只见正殿的闹龙填金匾上御笔亲书四个鎏金大字:慎终追远。

两边是一副对联,写着: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祭祖的过程繁琐而冗长,贾瑜不像贾琏、贾宝玉、贾兰要进到抱厦里面祭拜“宁荣二祖”的神像,他只需要和其他房里的子弟在外间跟着大部队一起磕头,然后跪在地上等待祭祀结束就可以了。

贾政本来是想安排他和贾琏一起献帛的,贾瑜知道你的贾琮的活,一年到头他就这么一个露脸的机会,所以就婉拒了,贾政也没有强求。

贾瑜没有什么感觉,跪在地上等待整个过程结束后,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绑着的软垫,跟着贾政回荣国府去了。

傍晚,华灯初上,荣国府大摆筵宴,众人皆是换了新衣,外间,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瑜、贾琮、贾环、贾蓉并贾兰一桌。

迎着贾珍阴沉的眼神,贾瑜面色淡然,小声的和旁边的贾琮和贾兰说着话,浑然不把他放在眼里。

里间则更热闹,自贾母起,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尤氏、李纨、王熙凤、秦可卿并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三春以及各自的贴身丫鬟,莺莺燕燕,足有数十人。

贾政心情大好,举起酒杯饮了一口,抚须笑道:“值此新春佳节,理应作诗以示庆贺,不知你们可有佳作?”

说着,目光从贾宝玉、贾瑜、贾环和贾蓉的脸上依次略过。

贾宝玉起身离席,走到一边的书案上,提笔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是他早就准备好的,又精雕细琢润色了很多遍,才敢放心的写出来。

满怀期待的呈给自己的老子,原以为能抢个头筹,哪知贾政接过来扫了一遍,如弃敝履般往地上一丢,讥讽道:“堆词砌藻,华而不实。”

贾宝玉不敢反驳,低着头坐回原处,贾政又看向贾环,贾环连忙起身结巴道:“儿子...还没想好...”

贾政哼了一声,又看向贾蓉,贾蓉尴尬道:“堂叔公,孙侄也没想好。”

贾政摆摆手,最后看向贾瑜,贾瑜略一沉吟,起身道:“倒有一首,烦请二老爷斧正。”

走到书案前,贾瑜一气呵成,贾政迫不及待的走上前,看了几遍后开口赞道:“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果然好诗。”

说着,把诗念了出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贾兰和贾琮闻言不禁拍手叫好,一脸崇拜的看向贾瑜,除了他两个,其他人都没有说话,贾琏正在和贾蓉窃窃私语,贾赦则和贾珍交头接耳,贾宝玉低着头,垂头丧气,一言不发。

贾政笑道:“为叔观瑜儿似有意犹未尽之意,莫不是还有诗作?”

见贾瑜摇了摇头,贾政叹口气,让贾瑜回去坐了,贾瑜一坐下,旁边的贾兰就竖起大拇指夸道:“瑜二叔作的好诗。”,贾琮也附和了几句。

贾政见贾宝玉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心中不喜,正要开口训斥,却见鸳鸯出来笑道:“二老爷,老太太怕宝二爷在外面受了委屈,特让婢子把他带到里面去坐。”

贾宝玉喜行于色,连忙站起身,满脸笑意的跟着鸳鸯进去了。

荣禧堂里,女眷们因为饮的酒少,所以比外面的男人们要更早的用完年夜饭,现在正坐在一起顽笑说话。

贾母尽量不去看秦可卿,因为看到她心里就有些不舒服,秦可卿心里清楚,一直低着头不言语,只有旁边的探春偶尔和她说几句话。

贾母把贾宝玉抱在怀里抚慰,知道他定是在外面受了他老子的气,贾宝玉把头埋在贾母的怀里,一双眼睛却始终看向秦可卿。

一直关注他动向的林黛玉不禁冷笑连连,旁边的薛宝钗好似也发现了,捂着嘴轻笑。

史湘云比林黛玉略小一点,和探春差不多大,此时正抱着林黛玉的手央求道:“林姐姐,晚上我去和你睡好不好?”

林黛玉被她磨的没有办法,只好同意,众人又说了一阵,尤氏才起身笑道:“承蒙老太太和婶子们的款待,时间不早了,孙媳妇就和秦氏先告退了,东府那边还有些事要处理,明儿一大早再来给老太太和婶子们请安。”

贾母并不喜欢小门小户出身的尤氏,也没有拦,挥手让她们去了,贾宝玉的视线全程放在秦可卿的身上,直到她的背影完全消失不见,才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

外间,贾赦贾珍等人先后走了,贾瑜和贾政告退后正要离去,又见鸳鸯走出来道:“瑜二爷,老太太有请。”

贾瑜一愣,旁边的贾政连忙道:“愣着做什么?兰儿,扶你二叔进去。”

贾兰连忙应了,贾瑜理了理略有些不整的衣衫,跟着鸳鸯来到了荣禧堂。

一进去,一股混合着各种香味的热气扑面二来,映入眼帘的是穿红着绿,满堂珠翠。

贾瑜看了一眼坐在正中间的贾母,跪下磕头道:“外支贾瑜见过老太太。”

贾母上下打量了贾瑜一番,点点头道:“去见过其他人吧。”

王熙凤走上前笑着给贾瑜介绍道:“这位是大太太,这位是二太太,这位是薛姨妈。”

贾瑜先是跪下王夫人磕了头,感激道:“瑜谢过二太太赠丫鬟之恩。”

王夫人点点头,淡淡笑道:“无妨,起身罢。”

贾瑜这次没有再跪,只是给邢夫人弯腰行了一礼,口称见过大太太,邢夫人看他没有跪,心中不悦,见贾母没有说话,也不好发作,只是不悦的嗯了一声。

最后贾瑜又对薛姨妈行了一礼,道:“瑜见过薛家太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