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阵斩一千,登门拜访

我自红楼来 第二百六十四章 阵斩一千,登门拜访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有民族英雄,自然就有民族败类。

汉女干就是民族败类中的一种,而且在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这玩意不是近代的产物,自古以来便有之,所有帮助异族残害同胞的人都可以称为汉女干,这些畜牲理应受到万世的唾骂。

用脚趾头想就知道,有人在给倭寇提供情报,和他们狼狈为女干,暗通款曲,而且极有可能是官府中人。

贾瑜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彻查各府县所有的官员,这一查还真查出来了几个,他没有将这些人以卖国贼凌迟处死,而是给了他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继续向倭寇提供真真假假的情报。

倭寇欺大梁海师羸弱,无进取之力,便攻占了嵊泗列岛以及周围十多座岛屿,并且把大本营设在了上面。

鉴于他们喜欢劫掠青壮年回去做苦力,贾瑜成立了专门的特务小组,经过十多次的安排,机缘巧合下,有三人先后混入其中,代号分别为“鼹鼠”、“惊蛰”和“深海”,他们不是为了刺探军情,而是伺机行收买之举,功成后还可以充当传递情报的枢纽。

人都是爱财的,那种说“我对钱没有兴趣”的,毕竟只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倭寇能收买汉人,汉人同样能收买倭寇,在海量的金银面前,很快就有几名于其他人意见不合,屡次冲突的中上层倭寇将领被收买,在他们的协助下,情报陆续被送到贾瑜的手上,虽然没有那么真实,但依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倭寇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会拉帮结派,会内讧争斗,盘踞在沿海的这两万多个倭寇就是由多股势力组成,总会有分赃不均的时候,人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便让对手有了可乘之机。

他们和贾瑜已经互相通了书信,表示将来会带着金银回到日本国招兵买马,扩建地盘,如果能割地称王,就向大梁俯首称臣,寻求后续的支持。

这些倭寇不可能一辈子都在海上飘着,也不可能满足那几个弹丸小岛,他们之所以来大梁劫掠,终归到底还是为了得到足够多金银,然后回到乱成一锅粥的故国,开辟自己的丰功伟业。

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有做过凭借两万多人可以颠覆大梁政权,称霸中原的美梦,即便是攻占了几个府县,也都是劫掠一空后就离开了,鲜有据城死守的。

第二次情报虽然明确了登陆地点,模糊了兵力,但具体时间依然不清楚,为了保险起见,贾瑜让柳湘莲带着第二团赶赴埋伏地点配合第一团接敌,又令其他四个团则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

各地百姓曾冠以这支新军“贾家军”的名号,但贾瑜并没有采纳,而是在“神策”、“天策”、和“玄策”三个名字中取舍,最终选择了后者,满员编制六千人,下辖六个步兵团。

两千名玄策军兵士潜伏在丛林中,他们手里拿着狼筅、长竹竿、团牌、长刀和三眼火铳等各类武器,在各自小队长的带领下,纹丝不动,静静等待。

长竹竿是制衡狼筅最有效的工具,它比狼筅要更长一点,而且没有任何制作工艺可言,造价极其低廉,随处可得,倭寇也在使用,在战场上,时常能看见两拨人拿着两丈多长的竹竿互相推搡。

今天晚上的月亮很大,清辉皎洁,山风阵阵,最合适厮杀。

经过漫长的等待,几十艘小船终于抵达了近处的浅水滩,乌泱泱的一群猴子跳下船来,手里提着长长的倭刀,粗略估算,和情报中的数目倒也对的上,看来那么多金银并没有白花。

倭寇们也收到了情报,慈溪县城内只有不到五百的守军,而且多是老弱病残,玄策军基本上都在宁波府那边,正好可以趁此劫掠一下这个大县。

数十个倭寇出现在视线里,他们小心翼翼的往前摸,彻底走出伏击圈后,大部队才进来,他们的行动很快,见差不多了,贾瑜一挥手,先是一声炮响,随后便是百铳齐响,千箭齐发。

一千五百个倭寇被这突然袭击打了个措手不及,顿时便有一百多个归了西,他们很快便开始组织防御,贾瑜抽出御剑,大叫道:“将士们,随我杀贼!”

说完便提着三尺剑首当其冲,兵士们见主将尚且不畏死,大受鼓舞,个个奋勇争先,手中挥舞着各类兵器,嘴里喊着振奋人心的口号,跟随着各自的小队长一鼓作气掩杀出去。

将不畏死,兵不贪生,是衡量一支军队能不能打的重要标准。

李纵一箭射翻一个正在指挥的倭寇头目,将画雕弓弃之于地,握着走水绿沉枪,紧随其后,柳湘莲和位怀清持着双剑紧紧护在贾瑜的身边。

一时间喊杀声响彻云霄,玄策军兵士们冲进平坦宽阔的河道,十一人一组,迅速结起鸳鸯阵,三千多人相撞,各类兵器纠缠在一起,刀剑争鸣,火花四溅,惨叫声和怒骂声不绝于耳,每息都有人倒地,死了的倒一了百了,受重伤的只能躺在地上垂死挣扎,即便躲开了补刀,也躲不开混乱中的践踏。

李纵一个百米加速,踩着一块凸起的巨石,纵身一跃,挺着几十斤重的走水绿沉枪从天而降,杀入敌阵,犹如猛虎入了羊群,五六名倭寇瞬间被戳死。

在连月的厮杀中,变化多端,攻防兼备,适用于各种地形的鸳鸯阵着实让倭寇吃尽了苦头,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他们创建了一种可以与之相抗衡的阵法,不过效果并不显著,但确实比以往好了一些,聊胜于无,他们十二人一组,和玄策军兵士们捉对儿厮杀。

经过三个多月的磨砺,贾瑜的剑法进步了不少,原先他在敬安手底下一个回合都走不了,而他现在觉得自己即使走不了十个回合,也能走七八个。

他直接对上了两个落单的,并且受了伤的倭寇,看着眼前只到他胸口的猴子,他没有起轻蔑之心,打起十二分精神,使尽浑身解数一挑二,并且高声阻止了上来帮忙的护卫们,大概十几个回合后,他一剑将其中一个头颅削掉,又几个回合后,刺死了另一个。

柿子要拣软的捏,他又不傻,去找那些武艺高强的头目和头领,他那十几个人头都是这么来的,其实他完全没必要亲临战场,在安全的地方指挥和观战就行了,他这么做有三个目的,一来是鼓舞士气,每战只要他一马当先,兵士们就跟疯了一样,嗷嗷叫的往前冲,二来想亲手杀几个倭寇,算是替前世那三十万百姓报点血海深仇,三来,也能提一提胆气,攒一攒杀气。

倒也不用担心会有生命危险,他身边那好几十个身穿重甲,武艺高强的护卫不是摆设,敌酋想要取他的首级,在正常情况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贾琮武艺不行,只能跟在后面补刀,做为师父,李纵很是照顾他,一枪戳穿一个倭寇的肩膀,微微用力,将其挑到他的面前,被他一刀枭了首。

位怀清的剑法比柳湘莲还要精妙一点,二人无事的时候时常互相切磋,他赢的多一点,此时此刻,他正杀的兴高采烈,不亦乐乎,雌雄双股剑在他手上就像是两道闪电,犹入无人之境,在他手上几乎没有三合之敌,在轻松解决十几条杂鱼后,他终于遇上了一个高手。

从这个浪人的甲胄颜色和款式来看,他应该就是这股倭寇首领,个子虽然矮,但看起来很是精干,且杀气十足,只不过他的发型属实是有些奇特,让人看了总会忍俊不禁的想笑。

他随手杀死两名挡路的玄策军兵士后,操着一口生硬的汉语,朝位怀清喊道:“阁下敢不敢一决雌雄?”

位怀清没有回话,挺剑而上,三十多个回合后,他卖了一个破绽,抽身就往后退,浪人也许是杀红了眼,也许不知道这是拖刀计,哇哇叫着追了上去。

一切就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位怀清反手一剑戳中浪人的心窝,复一剑,将其枭首,干瘪的头颅凌空飞起,黑色的鲜血喷了他一脸,他弯腰捡起头颅,将其拴在腰

上,这可是一件不小的功劳,只可惜到现在他才捡到这一个,要是能再来上三五个,多了不敢说,朝廷最起码得封自己个杂号将军,不然都对不起军帐中攒有的那一百多颗贼头。

贾瑜手刃了两个倭寇后就在十几名护卫的簇拥下退出了战场,站在后面指挥,一个头目见己方已经落了下风,连首领都被枭首了,自知如果再打下去十有**要全军覆没,于是便让人鸣金收兵,六七百个残兵败将汇聚在他身边,边用盾牌抵挡箭矢和火铳边往后退去。

沙滩上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照亮了夜空,倭寇们留下来看守小船的人全部被贾瑜分兵杀死,小船也被浇上火油烧的干干净净,这群猴子见退路被断,进退维谷,一时间乱成一团。

他们大部分人直接迎上玄策军,想要殊死一搏,临死前拉一个垫背的,少部分开始往丛林里逃窜,还有往海里跳的,当然也有一些直接选择跪地投降。

于是海滩也变成了战场,河道中的那一幕再次上演,鲜血直接把沙子染成了黑红色,小半个时辰后,战斗结束。

殊死一搏的死了个干干净净,逃窜的也基本上都被杀死或者俘虏了,跳进海里的也没落到什么好,大部分被从水路赶来支援的第三团兵士用长枪扎死在阵阵海浪中,倒有三十来个侥幸逃脱了,可想要在视野不佳的夜里游回十几里外的嵊泗列岛,这需要很大的运气。

此次战斗以玄策军大获全胜而告终,经过统计,一千五百名倭寇被阵斩了一千零三人,俘虏四百五十九人。

因为是突然袭击,加上兵士作战勇猛,阵法巧妙,占据了主动权,所以玄策军的伤亡比较小,计有二百二十六人阵亡,近五百人负伤,其中重伤占了不到两成,这个战绩已经是很难得了。

临安府,府衙。

距离中秋节还有大半个月。

“大牢里现在有多少活的倭寇?”

贾琮答道:“八百三十七个,昨天上吊死了两个、撞墙死了五个,还有几个咬舌自尽的,但都没死成。”

贾瑜冷笑道:“早他妈的干什么去了,要真的有这份骨气,当初就不应该跪地投降,束手待毙。”

李纵问道:“大人,这些猴子怎么处理?难不成就一直关在牢里?”

位怀清叫道:“要我说,全推到菜市口,我一剑一个送他们上路得了。”

柳湘莲抱拳道:“大人,各地的百姓对我们玄策军羁押这么多倭人颇有微词,认为应该直接将其千刀万剐,剥皮抽筋,替那些罹难者报仇雪恨。”

“老李,你现在就让人去准备马车,把这些猴子全装进去,从第一团抽调五百人,将他们立刻送到京城去,再以我的名义开公文,让沿途各府县派兵护送,中秋不仅是重要的节日之一,更是圣上的生辰,我打算把这些猴子当成贺礼,给他老人家一个惊喜。”

位怀清大笑道:“公子,等京城的百万百姓看见这些猴子,就能切身感受到我们玄策军的雄威了。”

李纵应了下来,转身出去办了,贾瑜招来一个护卫,从书案上拿起一封书信递给他,吩咐道:“把这封信送到宁国府,一定要在中秋节当天送到,早和晚都不行,你再找个兄弟和你一起,这是重中之重,不可有任何的闪失,路上多加小心,送到后你们就不必回来了,我回去后会重重有赏。”

护卫单膝跪地,双手接过书信,沉声道:“喏,卑职一定在中秋节当天送到,不早不晚,请大人放心。”

“时间自己把握,去罢。”

又几日后,下午。

贾瑜刚从金华府考察回来,沐浴更衣后坐在书案边看薛宝琴写来的信。

她在信中说会在金陵等他,到时候跟他一起进京,请他务必保重好身体,并且说自己一切都好,让他不用担心。

因为距离比较近,贾瑜和薛宝琴之间的信

件往来比起林黛玉她们要更频繁一点,时常五七天一封,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薛宝琴主动写来的,贾瑜因为事多,每天忙的焦头烂额,马不停蹄,时常来不及或者干脆就忘了回信。.br>

即便两个人现在还没有多少的感情积累,但依然有说不完的话题,薛宝琴连每天吃了什么,有没有哭都写在了信里,贾瑜也会和她说自己以往的经历。

看着信纸上娟秀的字迹,贾瑜就想起了薛宝琴那可爱的小脸蛋,心里暖洋洋的,铺好宣纸,开始落笔给自己的小老婆写回信,“琴儿,见信如晤”六个字刚刚写完,一个护卫便走了进来。

“大人,苏州府的唐同知来了,他还带来一家三口,说是您的亲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