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甄家

我自红楼来 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甄家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临时护卫们已经于清晨提前赶至寒山寺,寺里寺外四处戒严,除了住持和几位高僧做为陪游,剩余的僧人全被请回僧舍不允许出来,以免冲撞了贵人。

贾瑜骑着白马走在最前面,林黛玉和史湘云等人坐着人力小轿子跟在后面,至寒山寺寺门口,等候多时的住持引着几位高僧上前见礼。

小轿子稳稳落地,紫鹃撩开轿帘,贾瑜伸出手,林黛玉轻轻握住,缓缓走出小轿子,贾瑜又把史湘云牵了出来,晴雯、紫鹃、媚人和雪雁下轿后,在吴嬷嬷和王嬷嬷的伺候下,汇集到贾瑜的身后,她们脸上都戴着看不透的面纱,只露出一双或忧伤或灵动的妙目。

贾瑜走上前,对寒山寺住持拱手道:“大师,本爵贸然来访,叨扰了。”

住持念了一声佛号,道:“宁伯言重了,能成为林文成公烧香还愿的首选之地,是敝寺无上的荣幸。”

位怀清捧上来一个红木托盘走上前,贾瑜揭开上面的红绸布,露出两排金元宝,十两一个,共有二十锭,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很是吸引人眼球。

“大师,些许金银,不成敬意,添为贵寺修缮僧舍吧。”

住持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敝寺虽然简陋,但香火旺盛,并不缺钱粮,老衲尝闻,天下诗词一石,宁伯独占八斗,老衲厚颜,欲向宁伯求诗词一首,对敝寺而言,胜似黄金万两,请宁伯赏个体面,让敝寺于苏州府上百座寺庙中冠绝一时,珠玉在前。”

贾瑜笑道:“诗肯定是要写的,贵寺是江南东道第一寺,历朝历代,古往今来哪个文人骚客至此不得留下墨宝?本爵也是读书人出身,自然难免落此俗套,而且这些黄白之物,大师亦是要收下的,既有送意,岂可收回?”

住持大喜过望,连忙让人奉上笔墨纸砚,贾瑜想了想,落笔道:“归舟欲住更匆匆,晚色苍苍迫下舂。两岸杏花寒食雨,数株杨柳酒旗风。江边尚说寒山寺,城外犹听半夜钟。溪水自流人自老,渔歌长伴月明中。”

他本来是想写“月落乌啼霜满天”的,这首诗写的虽然极好,但并不符合眼下的时节,便用这首诗来代替。

大梁优养文人士子,特别是在江南之地,文风极其盛行,贾瑜的那些诗词在这里可以说是高屋建瓴,独领风骚,得到无数文人士子、红尘女子和闺阁女儿家的热烈追捧。

得知贾公子来到苏州,昨天晚上有很多文人士子和花魁名妓上门求见,但都被贾瑜以舟车劳顿,身体不适为由给婉拒了,苏州城里数以百计的青楼歌馆唱了一晚上的“仲卿词”,连沉浸在悲伤中的林黛玉都忍不住揶揄了他几句。

寒山寺住持的话并非言过其实,若是名满天下的贾公子首先来到他们寺烧香还愿,并留诗词一首,传将出去,必会引来江南之地文人士子的侧目,这会让他们寒山寺的名号愈发响亮,抬高自己的同时,还压低了同行和对手。

住持小心翼翼的接过诗稿,当众朗诵了一遍,随后邀请贾瑜等人游寺。

至大雄宝殿,众人跪下来焚香祈愿,贾瑜不信佛教,但因为林黛玉,他跪下来虔诚的拜了三拜,至晌午,众人在寺庙里用了斋面和素菜点心,随后登上普明宝塔,俯瞰整座苏州城。

忽的一阵春风飘来,随后便滴滴答答的下起了小雨,山风习习,烟雨朦胧,无数亭台楼阁隐藏在雨雾中,只能依稀的看清它们的轮廓,辨别它们的颜色。

贾瑜接过紫鹃捧过来的披风,给林黛玉系好,然后看着笼罩在雨雾中的苏州城,笑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果然名不虚传,妹妹,等将来四方臣服,海晏河清之时,我就向陛下请辞,带你们来此定居,咱们买一间大大的宅子,不问世事,只守着这烟雨江南,风花雪月,举案齐眉。”

依偎在未来夫君怀里的黛玉仰着小脸,看着已经和天地融为一体的贾瑜,

轻轻的“嗯”了一声,紧紧的抓着他的手,贾瑜低下头,吻了吻她光洁白嫩的额头。

下了宝塔,众人撑着花伞,去了藏经阁、钟楼、碑廊等地方游览,至雨停时,众人方才折返回住地。

随后几天,贾瑜又带着林黛玉她们去了永庆寺、北塔报恩寺、灵岩山寺、兴福禅寺等几家知名寺庙,无一不得到各寺住持的热情款待,贾瑜皆赠送了用以修缮僧舍的香火钱,和寒山寺数额一致,但再没有留下诗词,这让这些寺庙的住持们很是遗憾。

七日后,四月二十日,贾瑜携林黛玉等人动身还京,路过金陵的时候,受甄家三次相邀,只得前往做客。

想这甄家与贾家乃是老亲,又是百年世交,往来亲密,昔日高祖六下江南,甄家接待过四次,强如位极人臣的贾家也仅仅接待过一次,个中缘由,非三言两语可说清,不过由此可见他们与天家关系的特殊性。

甄家不是贾家这种有爵位的贵族,而是世宦之家,其家历任金陵府体仁院总裁,很有权势,又极其的富贵体面,在江南上百世家中位列第一。

林黛玉和史湘云坐着小轿子,在甄府几个嬷嬷和婆子的引领下,从东角门直接去了后宅与甄家女眷相见,贾瑜则由家主甄应嘉和嫡长孙甄宝玉来接待。

贾瑜身着大红金织蟒服,头戴束发紫金冠,腰悬玉带,加上面如冠玉,身姿挺拔,看起来尊贵非凡。

甄应嘉和贾政差不多的年纪,一身锦服,走上前拱手行礼,笑呵呵道:“愚叔甄应嘉,忝为甄家家主,承蒙圣上恩典,如今在体仁院任总裁一职,早就听闻贤侄的鼎鼎大名,只恨无缘相见,贤侄此番至寒舍做客,可得多住几日,让愚叔尽一尽地主之谊。”

贾瑜躬身拱手道:“晚辈见过世叔,是晚辈的不是,路过金陵时不曾登门拜访,多有失礼之处,万望世叔海涵。”

甄应嘉扶起贾瑜,叹道:“林文成公的事愚叔已有耳闻,实乃吾辈之楷模,贤侄要节哀顺变啊!”

贾瑜好言谢过,甄宝玉上前行礼道:“弟甄宝玉,见过世兄,非弟夸口,世兄大名,在江南之地可谓是家喻户晓,如雷贯耳,弟深敬之。”

细细打量几眼,贾瑜发现,这位甄宝玉从身量到容貌,竟然和大脸宝有**成相似之处,要是在金陵城别的地方碰到他,贾瑜第一反应肯定是以为大脸宝魂归故里了。

他脖子上也戴着紫金璎珞项圈,只是上面没有玉罢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只镶嵌着各色宝石的金锁。

“世兄谬赞,不知世兄进学否?”

甄宝玉连忙道:“进了,只是奈何弟天资有限,至今连秀才都没考中,不比世兄,两元及第,高中探花。”

贾瑜记得原著中甄家被抄后,此人没过多久就中举了,心里暗想,你不是天资有限,而是被锦衣玉食消磨了志气,打心底里摒弃科举,不思进取罢了,要是你们家现在就被抄了,你再读书肯定能读的进去。

他和贾宝玉不仅长得像,而且同样深受家里太夫人的纵容溺爱,家里也有几个姐妹,一如迎春等人,整日里陪他玩闹,二人同样长于妇人之手,无视正道和世俗,在女儿国,胭脂堆里厮混。

“每个人境遇不一样,不可相提并论,同日而语,我观世兄乃是天资聪慧聪慧之人,只需静下心来认真研习学问,不出,必能学有所成。”

两人同龄同辈,这种略显长辈教育晚辈的话说出来并不合适,但如甄宝玉所言,贾瑜是科举的前辈,说出这种话并不欠妥,反而让听者感激莫名。

甄应嘉笑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贤侄,请至正堂上座。”

后宅。

甄家的太夫人和贾母差不多年纪,这段时间以来,贾瑜的大名响彻天下,年不满十六,两元及第,高中探花,古往今来都没有几个人,又深得圣上宠爱,封他为一等宁国

伯,在这位太夫人的眼中,这是百年富贵的象征。

本来打算将家里嫡出的二姑娘许配给他,但得知他与林文成公的女儿有婚约后,便熄灭了这个心思,她们甄家也是天底下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家里嫡出的姑娘怎么能做以色侍人的妾。

林黛玉生母为荣国府嫡女,其父林如海探花出身,眼下殁于王事,圣上追封太子少傅,谥文成,称“林文成公”,身份十分的尊贵,甄太夫人令两个儿媳妇、三个孙媳妇和四个孙女儿在内堂门口迎接,以显尊重和郑重。

众女眷引着林黛玉和史湘云进入内堂,甄太夫人上下打量了林黛玉一遍,果然如传闻那般,十分的好颜色,走下来牵着她的柔荑到自己身边坐了,先慰问了几句,随后夸道:“我这家里也有几个孙女儿,真论起颜色来,全加起来也不及你一个,你们家老太太可好?”

林黛玉红着脸,轻声道:“回太夫人的话,老太太她很好,她时常在我们这些做小辈的面前念叨您老呢。”

甄太夫人笑着点点头,看向史湘云,问道:“却不知这是哪家的姑娘?莫不是荣国府的?”

林黛玉介绍道:“太夫人,她是史家的嫡亲小姐,名唤湘云。”

史湘云起身,大大方方的给甄太夫人见了礼,甄老夫人笑道:“不错,是个好姐儿,到底是京城大户人家来的,知书达礼,不似我们家里的姐儿,个个跟假小子一样。”

众人说了几句,甄太夫人对大儿媳妇孙氏吩咐道:“去把哥儿请来一见,我们两家是世交,通家之好,不必避讳。”

正堂。

贾瑜和甄应嘉说着话,二人谈论着都中的时事新闻、会试殿试、贾瑜所作的那些诗词,以及前段时间发生在扬州震惊天下的贪腐谋逆大案。

在贵客面前,父子不能同坐,甄宝玉只得站在旁边伺候着,时不时给二人斟茶,或者挨甄应嘉的训,和政老爹一样,他在拿自己儿子和贾瑜作比较。

孙氏了走进来,甄应嘉介绍道:“贤侄,这位是拙荆。”

贾瑜起身,拱手道:“晚辈贾瑜,见过世婶。”

孙氏见贾瑜生得器宇轩昂,又谦逊有礼,心中只觉得非常可惜,这哥儿要是能给自家做姑爷就好了,只可惜和林文成公的女儿已经定了婚约。

“哥儿,老太太请你至后宅说说话。”

贾瑜笑道:“晚辈合该一见,烦请世婶引路。”

甄应嘉知道有外家的女孩子在,便没有让甄宝玉同行,甄宝玉也不作此想,留下来挨训。

内堂。

贾瑜躬身拱手道:“晚辈贾瑜,见过太夫人,给太夫人请安。”

以他现在的身份,面对这些内宅长辈已经不需要再行跪拜大礼,现如今天底下能让他跪的女人,正常情况下只有皇太后和太后了。

“好,真是个好孩子,听说你被封为一等伯,老婆子我都替你高兴,你们几个小的,还不和你们世兄见礼。”

甄家的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娘走上前一起给贾瑜福了一礼,二姑娘比贾瑜大,口称“见过瑜兄弟”,剩下的三位比贾瑜小,则说“见过瑜哥哥。”

贾瑜还了礼,在孙氏的介绍下,和其他女眷一一见了礼,然后和坐在甄太夫人身边的林黛玉微微颌首。

落座后,甄太夫人笑道:“哥儿,既然大事已经料理完了,也不必急着回去,不如在老婆子我这多住几日。”

贾瑜起身拱手道:“太夫人的美意,晚辈心领了,非晚辈不识抬举,一走月余,晚辈供职的皇城司南司以及家中还有诸多事宜等着晚辈回去处理,况且晚辈身负爵位,实在不好继续逗留,待他日南下江南,必至贵府叨扰几日,请太夫人体谅。”

甄老夫人笑道:“也罢,哥儿说的有理,老婆子我也不能强留,但也不急这一时半会,我瞧着姑娘脸色不

大好,且在家中住一晚,好好歇息歇息,明天上午再走不迟。”

贾瑜拱手道:“承蒙太夫人盛情款待,给贵府添麻烦了。”

中午宴席上,甄应嘉以及其他几位世叔世兄作陪,贾瑜盛情难却,喝了不少的酒,随后在晴雯和媚人的服侍下,在客房中休息,他这段时间都没怎么好睡,得此机会,直接沉睡至夜幕降临。

第二天上午,贾瑜携林黛玉和史湘云向甄老夫人拜别,甄应嘉等人以礼将其送出了甄家的大街门楼。

得知消息的薛蝌随后派人把贾瑜一行人请到家中赴宴,以谢他送参之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