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一百七十章 杀

我自红楼来 第一百七十章 杀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是情深意浓之际,窗外传来紫鹃的声音,她轻声说道:“二爷,姑娘,老爷叫你们去用晚饭呢。”

贾瑜只好停下手,住了口,拦腰把林黛玉抱起来就往外走,林黛玉用两只小粉拳轻轻捶着他的肩膀,羞涩道:“坏人,快放我下来。”

用脚打开门,紫鹃见状连忙道:“二爷,您慢点。”

贾瑜把林黛玉放下来,牵着她的柔荑去了林如海的卧房。

见他们二人连袂而来,苏姨娘夸道:“老爷,姑爷和姑娘可真般配。”

林如海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

他没有让苏姨娘落座,估计在心底里并没有把她当成家人,他不想让两个孩子回去时还带着一个长辈。

餐桌就放在床边,林如海坐在床沿,贾瑜和林黛玉面对面坐好。

“贤婿,陪我喝两杯。”

林黛玉连忙道:“爹爹,大夫说了,您不能喝酒。”

林如海笑道:“酒有活血化瘀之效,况且今天是个好日子,浅饮两杯无妨,玉儿,斟酒。”

林黛玉只好妥协,站起身用酒壶给他们各斟了一盅,贾瑜双手端着酒盅,起身道:“岳父,小婿敬您。”

“贤婿,坐下,都是一家人,不必客气。”

说罢,翁婿二人碰了一杯,贾瑜伸手去拿酒壶,林黛玉用象牙筷给他夹了一只蟹粉狮子头,轻声道:“先吃点菜吧。”

贾瑜夹起蟹粉狮子头塞进嘴里,一脸的享受,林黛玉白了他一眼,又给他夹了一个。

见两个孩子恩爱,林如海心中很是高兴,开玩笑道:“真是女大不由爹,玉儿有了夫君就忘了爹爹啊。”

林黛玉羞涩道:“爹爹,玉儿哪有嘛。”说着,给林如海夹了一筷子鸡汁煮干丝。

“岳父,小婿胃口大,吃得多,腹中早已响起了战鼓,就不跟您客气了。”

林如海略略吃了两口,搁下筷子笑道:“能吃说明身体好,我不便多用,贤婿随意,不够让厨房再加。”

贾瑜大口吃了起来,一碗碧根米饭很快就见了底,林黛玉小声道:“你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

“玉儿,再给他盛。”

林黛玉接过贾瑜递来的空碗,给他盛满,贾瑜夹起一筷子素炒菜丝,尝了尝,笑道:“韭黄葱白少芳姿,每赴华堂宠未迟。僻壤乡蔬登国宴,只缘清淡令人思。岳父,淮扬菜果然名不虚传,比京菜要更加的细腻可口。”

林如海笑道:“贤婿出口成章,这首小诗形容这道菜再合适不过,等你和玉儿回去的时候,不妨把家里的厨娘都聘走,以后随时能用得上。”

用完晚饭,贾瑜和林黛玉陪着林如海说了一会话,伺候他喝了汤药,见他沉沉睡下后才躬身出去。

四月份的夜晚,花香气暖,繁星满天,贾瑜笑道:“妹妹,我们去花园里走走,晚些我送再你回去。”

林黛玉伸出柔荑,贾瑜轻轻的握住,引着她往花园里走去,两人于月下闲庭信步,贾瑜把她离京这一个多月家里发生的事都仔细的说了,林黛玉听的很认真,时不时问上几句,当听到他会试时又受了不少的罪,满脸的心疼,主动在他脸颊上亲了一下。

半个时辰后,贾瑜把林黛玉送回她的屋子,史湘云正无精打采的趴在桌子上,嘟着嘴朝茶壶吹气,似乎想要把它们给吹走,见二人回来,连忙走上前拉住林黛玉的手,求道:“好姐姐,我今天晚上想和你一起睡。”

林黛玉点了点她的额头,轻声道:“都多大的人了,还和别人一起睡。”

“瑜哥哥,你赶快回去睡吧,莫不是想留下来不成。”

贾瑜正色道:“实不相瞒,正有此意,不过云儿你要回去睡。”

林黛玉红着脸,和史湘云一起把贾瑜往外推,贾瑜退到门外,伸手抚了抚她的云鬓,轻声

道:“不要想那么多,早点睡,我就在隔壁守着你。”

贾瑜的住处被林如海安排在了林黛玉屋的隔壁,是为了方便两个孩子侍奉床前,也能更显得亲近。

两个美婢已经把床暖好,贾瑜去了衣裳,爬上床,刮了刮晴雯的小鼻子,笑道:“这下你放心了吧,三年后,我就用八抬大轿娶林姑娘进门,让她给你们两个做太太。”

看着在自己臂弯里睡熟的晴雯和媚人,贾瑜久久无法入睡,思绪万千。

江家,暗室中。

八个中年男子对立而坐,他们是扬州八大盐商世家的家主,以江家江澄为首,剩余七人分别是黄家黄洪、马家马邦远、陈家陈培、程家程浚、汪家汪句、梁家梁安、孙家孙辅。

气氛有些沉闷,众人都不说话,过了一会,江澄缓缓开口道:“黄莺来消息说,那个贾瑜已经有所察觉,他很可能是皇帝派来接手调查我们的,各位,议一议吧。”

此人年过半百,国字脸棱角分明,一身锦服,看起来颇有几分威严。

汪句沉声道:“叔齐,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与其等他查到我们头上,不如先下手为强,送他们一家上路,来个死无对证。”

马邦远笑呵呵道:“可使黄莺于茶水饭菜中下毒。”

程浚否决道:“既然有所察觉,以此子之聪慧,必有所防备,此时下毒,殊为不智,依老夫之见,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立刻派人刺杀才是最好的选择。”

陈培笑道:“子初言之有理,他们不是号称翁婿双探吗,再来个一起上路,绝对能传唱万世。”

江澄目视黄洪、梁安和孙辅三人,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纷纷点头同意,他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时候是做不到独善其身的。

江澄站起身道:“现在就动手,那人身边有两个高手,特别是那个使双剑的,还有一个使枪的,剩下那些亲卫不足为虑,速战速决,把他们一家都杀了,剩下的以后再说,对了,黄莺也不要留了,她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

他们知道自己将来定会被皇帝清洗,但在此之前,他们还想反抗一下,有太上皇在背地里做靠山,而且在他们看来,景文帝的确不是那种杀伐果断的皇帝,一个文皇帝能有几分魄力和胆识?他们有和皇帝博弈的筹码。

太上皇当年下了罪己诏,在全天下文人士子的口诛笔伐中被迫无奈禅位给景文帝,景文帝即位后,清除异己,任用亲贤,但依然有一些太上皇时期的老臣们不愿意放权,他们位高权重,景文帝觉得时机并不成熟,不宜过早撕破脸皮,只得暂时放任他们。

除了那些老臣,最重要的还是这八家盐商,他们都是当年太上皇一手扶持起来的,有太上皇做靠山,他们和扬州府的官员们勾结在一起,目无王法,监守自盗,搬空了两淮的盐税,个个富可敌国。

当年太祖在江南起兵时,得到前朝盐商的鼎力资助,依靠巨额的金银支撑,太祖招兵买马,扩充军备,聚甲十万,后就称霸一方,自立为王,后来经过十余年的南征北战,终于一统天下,定都京城,建国为梁。

太祖登基后,为了感谢他们,给这些盐商世家的家主都封了“金紫光禄大夫”和“银青光禄大夫”这样的文散官,并引做皇商,以做嘉赏。

可一朝天子一朝臣,高祖登基后,为了把盐税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于是便寻了个错处,免了太祖时期盐商的差事和皇商身份,另调一批心腹接任。

太上皇登基后如法炮制,把高祖时期的盐商们也纷纷罢免,于是这就成了国朝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他退位后景文帝自然也是这个打算,不把盐税彻底抓在自己手里,对他君临天下,建立远迈先祖的功勋没有什么好处,毕竟治国处处都需要银子,无数的银子,而全天下所有的皇商加起来都没有盐商富。

和先皇们不一样,景文帝是太平时期即位的太平皇帝,边疆虽然不稳,但始终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他手上没有实打实的战功,其威望自然比不上前面在马背上搏杀出来的三帝,在文官中还好,因他仁政和勤政,倒也得到绝大多数文官的支持,但在武勋中的威望就有些不尽人意了。

之前因为上官武功追封的事,武勋们在朝堂上当着他的面和监察御史破口大骂,甚至差点动了手,由此可见,他在武勋中威望并不高。

缓解或者解决这一现状的办法很简单,首先要做的是把他即位这些年来亏欠的军饷全部补齐,再大肆犒赏三军,这样才能得到那些底层军士的效忠,所以他现在迫不及待的需要银子。

然后要做的是扶持一批可以和贞元一脉武勋抗衡的新人,比如说隶属于开国一脉的贾瑜,贞元一脉是太上皇时期的老人,对他的认可和忠诚程度很低,上次在宫门口羞辱那名监察御史的几名武勋就属于这一脉。

所以他很看好贾瑜,对他处处偏袒,希望他将来能成长为自己手上的一把尖刀,把这些腐肉一一的挖去,作为回报,他会给他足够高的爵位,并让他有一个好的下场和结局。

还有一点,太祖当年依靠盐商起家,若不把这些盐商紧紧的抓在自己的手里,也许哪天这种事就会在他眼皮子底下再次上演,若是有人和盐商勾结在一起,意图谋反,得到他们的资助,哪怕是成事的可能性只有十之一二,也足矣让景文帝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所以他在即位时就下定决心,要尽早把太上皇时期的盐商都换成自己人,这样才能一劳永逸,根绝后患。

太上皇时期的巡盐御史死后,景文帝立即钦点心腹林如海去扬州任巡盐御史,表面上是监管盐政,实则暗地里是去调查扬州衙门的贪腐大案,只要他得到这些人勾结贪腐的确切证据,他就可以借此一举将他们这些毒瘤全部铲除。

前段时间,林如海上密折,景文帝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令人把扬州大营的另一半虎符送给林如海,有了这一半虎符,林如海就可以调动扬州大营的两万兵马,镇压那些盐商和贪官绰绰有余,他之前和扬州大营的兵马都督交代过,见到另一半虎符,就要听令行事。

正巧贾瑜向自己恳求要去扬州求亲和侍孝,景文帝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来是贾瑜有抄家的经验,二来他也想借此机会真正锻炼他一番,看看他表现如何,值不值得后续继续培养,毕竟在京城内根本没有什么立功和表现的机会。

若是表现平平,不堪扶持,那他便看在林如海这颗完美棋子的份上,把他的爵位提到一等将军,让他抱着这个爵位回家里养老,自己再另寻新欢。

再是心腹,再是爱卿,也不过是景文帝和太上皇角力时的一颗棋子,那些老臣和盐商之所以敢阳奉阴违,敢无所顾忌的贪腐,和太上皇的默许有很大的关系。

太上皇当年是被迫禅位,并不是心甘情愿,谁都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还有别的想法,眼下太上皇因为沉迷修道,把丹药当饭吃,寿元大减,前段时间多次昏迷,老供奉说时日已经不多。

在景文帝看来,眼下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个机会他已经等了十几年。

林府。

一声凄厉的示警声打破了深夜的宁静,闭目养神的贾瑜睁开眼睛,拿着御剑就往外走。

十来名刺客刚刚落地,守候多时的李纵和位怀清就带着十九名亲卫冲了进来。

根据情报,三名刺客直接朝使双剑的位怀清杀去,另有两名刺客找上使长枪的李纵,剩下的七八名刺客被亲卫们围住,只好各自捉对儿厮杀。

贾瑜撞开林黛玉的屋,林黛玉一身白色的寝衣,哭道:“瑜儿,爹爹怎么样了?”

“不要出来,我现在去看看!”

和李纵厮杀的两个刺客已经被他杀死

了一个,剩下那个刺客举着刀艰难的抵抗着,比起李纵的游刃有余,位怀清则有些吃力,虽然他已经杀死了一个,但却被剩下的那两个压到放不开手脚,因为这三个刺客是这群刺客里最强的。

李纵见状,大叫道:“老位,我们换换!”

说着一枪逼开刺客,位怀清跳出战阵,挥舞着双剑朝被逼开的那名刺客杀去,李纵枪出如龙,一个极其刁钻的角度直接把一名刺客戳死,随即又和最后那名刺客缠斗起来。

饶是亲卫们身经百战,武艺高强,但面对这些来路不明的刺客依然沾不到什么便宜,他们两三个对上一个刺客,奋力厮杀,不让他们逃脱,但仅仅一小会儿,就有好几名亲卫接连阵亡。

一个刺客将和他对上的两名亲卫都杀死,然后直接朝贾瑜杀来,刚走两步,他的小腿就被一名躺在地上重伤垂死的亲卫死死抱住,卢校尉胸口上甲胄都被劈开了,依稀可以看见里面的骨头,他吐着血道:“大人...带姑娘快走...”

刺客回首一刀将他杀死,贾瑜目眦欲裂,挺剑就上,两人交手,没到三回合,贾瑜手中的御剑就被震落在地,千钧一发之际,李纵把手中的长枪掷来,将他插死,枪尖距离贾瑜的脸仅仅只有两三寸,黑紫的鲜血喷了他一身。

院子里很快就结束了战斗,亲卫们阵亡大半,除了李纵,个个带伤,林如海打开门走了出来,丢给贾瑜一样东西,贾瑜接过来一看,却是一枚虎符,林如海吩咐道:“速去扬州大营调兵,把八大盐商和扬州府衙全都围起来。”

贾瑜也没有时间去问为什么岳父一介文官手里会有调兵的虎符,李纵走上前抱拳道:“公子,我去!”

接过虎符,李纵和位怀清以及剩余的亲卫们交待几句,提着走水绿沉枪就朝府外狂奔而去,苏姨娘从院外走了进来,踏着一地的鲜血,惨笑道:“老爷,你体内的毒是我下的,从两年前就开始了,我自幼在江家长大,我一家人都被江家所控制,我若不下毒,我一家十几口都要死,老爷,此毒无药可解,谢谢你这么多年待我的好,是我对不住你,事情到了这一步,我那一家已经是活不成了,我先走一步,欠你的,下辈子再还。”.bμtν

说罢,跑起来朝墙上狠狠的一撞,一声闷响后,她软趴趴的滑倒在地,挣扎几下就死了。

林如海看都没看她一眼,背着手,看着满院的尸体,淡淡道:“这扬州脏了十几年,是时候该干净干净了,贤婿,这是岳父给你最后的帮扶,我死后,圣上定会将这些功劳加到你的身上,带着玉儿回去好好过日子吧。”

说罢,吐出一口黑血,仰面摔倒。

“岳父!”

(不能断更,哪怕明天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