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得此佳婿,了无遗憾

我自红楼来 第一百六十五章 得此佳婿,了无遗憾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蓉之死幕后的始作俑者是武平侯吴勇,得到他的授意,那两个校尉才用这种办法来给顶头上司出气,让宁国府原嫡系子弟以这种极其屈辱的方式死去,远比直接一刀宰了他来的痛快。

几个兵士把贾蓉的尸首拉到某处荒山野岭,挖个浅坑埋了,三寸薄土不足以掩盖腐烂的气息,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被一群眼冒绿光,饥肠辘辘的饿狼给刨了出来。

最终变成了几块不知名的骨头,在深山幽谷中暗暗的融化,来也干净,去也干净,仿佛世上不曾有过这个人。

京城,宁国府。

晴雯和媚人正在整理南下的行李,此去扬州除了她们主仆三人,还有李纵引八名亲卫随行。

小角儿和小梨儿小手拉着小手,眼巴巴的看着晴雯姐姐和媚人姐姐忙碌。

要说在宁荣两府里,乃至整座京城,谁是最快乐的小丫鬟,大概就是她们两个了,除了偶尔干一点小活,偶尔挨晴雯几句训,剩下的就是各种吃各种玩各种撒欢,因为是最早跟着贾瑜的小丫鬟,因此她们两个在贾瑜心里有一些位置,贾瑜给她们配了专门的保姆,打算养到十来岁也让她们做贴身丫鬟。

小角儿和小梨儿都穿着水粉色的小裙子,头上扎着彩色的丝带,每人小手上都戴着两只银镯子,这是贾瑜赏给她们的,本来给的是金镯子,后来被晴雯拿银镯子换了回来,以她们的秉性,这金镯子早晚要被她们拿出去换东西吃,银的要比金的便宜太多,丢了也不心疼。

她和小梨儿没有钱,所有的月钱都在李氏那里保管着,贾瑜偶尔碰到她们时会给她们几颗银锞子,让她们自己去巷子里买东西吃。

小角儿咬着小手,问道:“晴雯姐姐,老爷是带你和媚人姐姐去扬州吃好吃的吗?”

晴雯没好气道:“吃吃吃,就知道吃,你看你都胖成什么样了!我们是去办正事的,哪有时间吃!”

媚人放下衣服,走上前用手帕把她小手上的口水擦干净,轻声道:“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咬手指头,多脏呀,去玩吧,啊?”.

李氏走上前把两个小丫鬟带走,正巧贾瑜从外面进来,小角儿和小梨儿一起甜甜的喊了一声“老爷。”

贾瑜看着眼前这两个不及他大腿高的胖娃娃,皱眉道:“李氏,少给她们吃零嘴,太胖了对健康不好。”

李氏连忙答应,带着她们下去了,贾瑜走进来看了看,无奈道:“你们这是搬家啊,除了路上换洗的衣服,剩下的到扬州再买就是了。”

“姑娘们来啦!”

因为贾瑜明日一大早就走,所以迎春她们便来提前给他送行,史湘云兴冲冲的往屋里跑,直接撞进了贾瑜的怀里,贾瑜猝不及防,下意识的抱住她,连连后退几步。

薛宝钗嗔怪道:“云丫头疯了!”

“瑜哥哥,我不是故意的。”

薛宝钗走上前用柔荑给贾瑜轻轻揉着痛处,贾瑜笑道:“没事,云儿,以后可不能再这样跑了,且不说不合女子的仪态,若是摔倒,可不是闹着玩的。”

史湘云低着头道:“云儿记下了。”

得知薛姑娘要给自家爷做妾后,晴雯对她的态度比以往好了很多,她之所以敌视薛宝钗,一开始是感觉莫名其妙的不舒服,后来又担心她会和林姑娘抢正房太太的位置,见事情有了结果有了定性,晴雯也不再对她怀有敌意,反正妾再怎么闹也是闹不过正房太太的。

“我这一去,至少月回不来,再过两三天,巷子上的鹊桥就能建好了,到时候你们没事的时候多去会芳园里转转,别老是待在府里。”

迎春柔声道:“瑜弟,一路注意安全呢,我们等着你回来。”

贾瑜笑道:“我记下了。”见小惜春低着头,又安慰道:“妹妹太小了,受不了颠簸之苦,等你长大了,若是想去哪玩,哥哥就带

你去好不好?”

史湘云笑嘻嘻道:“你哥哥是去办正事的,等他以后哪天说要去江南游玩,我们说什么都要跟着。”

中午,贾瑜留姊妹们在家里用了午饭,临走的时候,薛宝钗小声道:“瑜儿,晚上能再陪我去会芳园里走走吗?”

贾瑜笑道:“好,晚上我去接你。”

姊妹们离开后,贾瑜让人去西府把贾兰带来,又让晴雯准备了薄酒小菜和笔墨纸砚,随后和贾兰坐着马车去了刘府,与刘循汇合后,三人出了永胜门,直奔和陈淳的约定地点而去。

三月底的下午,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宽阔平坦的官道上人来人往,商贩们用牛马驴车载着各类物资从各道府赶来,期待主顾能用合适的价格来慰籍他们一路的风尘仆仆。

官道两旁支着很多茶摊子,茶博士们烧好一壶壶滚烫的茶水,辅以各类吃食点心,高声吆喝着,不时有一队队的骑兵往来驰骋,他们打着各种旗帜,马蹄隆隆,威武雄壮。

三人站在路边等候,不多时,就看见陈淳带着人策马而来。

“吁~”

陈淳身着正七品文官穿的绣溪敕青袍,头上带着乌纱帽,腰上挂着玉带,翻身下马,大笑道:“姗姗来迟,让二位贤弟久等,我之过也。”

贾瑜笑道:“彦章,亭内已备好薄酒小菜,请。”

陈淳勾着贾瑜和刘循的肩膀,三人说笑着来到亭子里坐定。

贾兰斟完酒后捧着酒壶站在一旁伺候,贾瑜端着酒碗,站起身道:“两位仁兄,且先满饮此碗。”

酒碗碰撞,香醇的美酒撒了一桌子,三人一饮而尽,陈淳拱手道:“我在京家中老小就拜托二位贤弟照拂一二了,此恩容愚兄日后再报。”

刘循拍着胸口道:“彦章放心,到任后先给我写一封平安信,万望你以后凡事以保全自己为重中之重,若是有事,速速打发人回来找我和仲卿,我们俩会竭尽所能的帮你。”

“老刘,我记下了,你们两个也要保重身体。”

贾瑜从贾兰手里接过酒壶,给二人斟满,笑道:“彦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期待不久的将来能在朝堂上看到你的身影,穿绯着紫,处尊居显。”

陈淳赞道:“仲卿大才,满腹珠玑,出口成章,好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过誉,值此离别之刻,我便作词一首,拜送彦章,以作纪念。”

贾兰呈上来笔墨纸砚,贾瑜落笔道:“别京城·宣德四年三月二十一与友循侄兰于城外送彦章赴任密县。”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夕阳山外山。”

陈淳捧着词稿大笑道:“仲卿,你这也太煽情了,愚兄愧领,等你从江南回来,不妨和老刘一起来密县,我会用当地最出名的烩羊肉来招待你们。”

贾瑜和刘循目送陈淳远去,哪知没出去一里地,他突然调转马头又往回赶,贾瑜和刘循连忙迎上去,陈淳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给贾瑜道:“险些忘记,仲卿,将此信替我转交给伯宣。”

贾瑜收下书信,三人拥抱在一起,泪洒当场,依依惜别,回到京城,刘循回家了,贾瑜则带着贾兰去了张掖伯府。

上官文渊快步走了出来,拱手笑道:“仲卿,请到里面坐。”

贾瑜把信递给他,轻声道:“伯宣,彦章去开封府赴任了,这是他让我转交给你的亲笔书信。”

上官文渊接过书信,去了火漆印,认真的看了起来,脸色变幻不定,贾瑜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朋友,望你凡事以保全自己为重,我明天早上要下江南,便先回去了。”

回到宁国府,贾瑜用完晚饭,去梦坡斋和政

老爹说了几句话,随后去了荣禧堂。

“老太太,我明天一大早就要出发,您有没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

贾母叹道:“帮老婆子我给如海捎句话,就说我对不住他,再代我给你姑姑多烧点纸,上点香,若是有时间,也去金陵的老宅看看。”

贾瑜应下后,转身离开,刚走进画廊没几步便听见鸳鸯在后面喊了一声“小瑜老爷。”

“可是有什么话让我转达给你的父母?”

鸳鸯从袖兜里取出一封信,奉给贾瑜,轻声道:“这是婢子请三姑娘代写的,麻烦您把它交给婢子的父亲。”

贾瑜接下信,点头道:“放心。”

“小瑜老爷慢走,谢谢您。”

贾瑜摆了摆手,去了梨香院。

薛宝钗沐浴更衣后,坐在梳妆台前打扮,贾瑜背着手走了进来,主仆三人出来迎接,贾瑜见她头发还没有梳好,牵着她笑道:“来,我给你梳。”

贾瑜接过莺儿呈上来的篦子,薛宝钗通过铜镜看着情郎,见他有些落寞,轻声问道:“瑜儿,怎么了?”

“下午在城外送一位挚友去开封府密县赴任,此去经年无数,相见之日难期,心里不免有些伤感,无妨。”

薛宝钗柔声道:“开封府不算远,没有隔着千山万水,一年骑马去一趟也可以呢。”

“宝儿说的在理。”

梳理好一枕青丝,自有莺儿和香菱给自家姑娘配戴首饰头面,随后贾瑜引着薛宝钗从两府的后门来到了会芳园。

临水之轩,凝曦轩。

暮色苍茫,烛火摇晃,薛宝钗依偎在情郎的怀里,用芊芊玉指轻轻拨弄着他略微凸起的喉结,贾瑜望着满湖春水,轻声把“长亭外,古道边”吟诵了一遍。

一词诵罢,贾瑜长叹一声,薛宝钗两条藕臂环着他的后颈,杏眼盈盈,美眸含水,痴痴的凝望着,似乎怎么看都看不够。

哪个女孩子能拒绝的了这样一位才貌双绝又感情细腻的谪仙人呢。

贾瑜低下头索吻,薛宝钗热烈的回应,正是情深意浓之际,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呀”了一声,薛宝钗连忙把脸埋在贾瑜的怀里,贾瑜转头,只见秦可卿和双珠正站在不远处,见他看过来,主仆三人连忙转身走开。

扬州。

里加急下,《宣德四年进士名录》已经被送至江南东道首府金陵,府衙随即抄录传递给各府。

贾琏这段时间很快乐,薛大傻子虽然人不靠谱,但在这件事上确实是所言不假,体会到了扬州瘦马的美妙滋味,贾琏沉醉在温柔乡里不知归路,乐不思蜀,好不快活。

这天下午,贾琏在龟公的搀扶下从青楼里颤颤巍巍的走了出来,正巧碰见几个衙役在敲锣打鼓的张贴告示,便凑过去看热闹,见上面写着“宣德四年进士名录公示”,连忙仔细看了起来。

当看到“京畿道万年县老爷贾讳瑜为新科探花”后,大喜过望,伸手就要去把告示摘下来,一个衙役把他推开,大声呵斥,贾琏掏出荣国府的腰牌,喝道:“我是京城荣国府承爵人之嫡子,此次新科探花贾瑜是我二弟,我现在要把这张告示拿给巡盐御史林大人看。”

衙役们听贾琏如此说,再看看腰牌,哪里还敢阻拦,连忙把告示摘下来,低头哈腰的捧给他。

林府后堂。

林如海正靠在床上和自己女儿说着话,林黛玉红着眼眶,细声细语说着以往的故事,林如海时不时会问一些关于贾瑜的事,她都一一的答了。

“姑父!姑父!”

贾琏捧着告示跑了进来,大喜道:“姑父,二弟他中了!”

他也不说中了什么,只把告示呈给林如海,林如海接过来一看,大笑道:“得此佳婿,了无遗憾!”

(接下来就要在江南甜宠黛玉,建功立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