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一百六十章 盛宴

我自红楼来 第一百六十章 盛宴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家上一次这么热闹还是当年贾敬高中进士时,当时宁国府连办三天大宴,不过这个老家伙没多久就跑到城外的玄真观避祸去了。

宁荣两府本来有四个人有官身,分别是一等将军贾赦、三等威烈将军贾珍、工部员外郎贾政和同知贾琏,贾蓉被流放前还没捐御前侍卫龙禁尉。

贾珍死了,贾琏现在人在扬州,今天出来迎客接待的是一等将军贾赦、工部员外郎贾政和三等宣威将军贾瑜。

因为孙绍祖的事,贾赦和贾瑜闹得很不愉快,贾赦这人躲在后宅吃酒玩女人在行,其他的就不行了,眼见那个小畜生混得风生水起,平步青云,圣上都视若子侄,贾赦也就在心里断了拿捏他的想法,综合这段时间府里发生的事,贾赦觉得这个小畜生狠起来是不认人的,自己还是别得罪他了,真要闹起来,他要是脱层皮,他得缺胳膊少腿。

可惜狗无伤人意,人有害狗心,贾瑜准备从扬州回来后就开始找机会,把他和邢夫人一起送走。

昨天贾母把贾赦叫到荣禧堂,让他今天出来替他侄子待客,他做为荣国府的承爵人,如此庄重的场合他不能不来,除非躺在床上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否则他都要出来站在明面上,因为开国一脉这些武勋只得由他来出面招待,他们不认贾政。

贾瑜倒是够格,是宁国府的承爵人,还是贾家的族长,不过他到底年幼,没经历过这种场面,任他八面玲珑,也总会有些许不到之处,若是怠慢了贵客,便会失了贾家的体面,而且他还要忙着招待别的客人,主要贾母还是想借此缓和他们叔侄之间有些紧张的关系。

门子们打开三间兽首朱红大门,上下打扫干净,个个新衣新帽,精神抖擞,迎接四方来客。

贾赦、贾政、贾瑜三人站在台阶上,头顶写着“敕造荣国府”的金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起来尊贵非凡,他们身后站着贾宝玉、贾琮、贾环、贾芸、贾兰和贾菌,他们负责引领客人。

后街已经被清理干净,所有宾客家的女眷都在荣国府后门下轿,在丫鬟嬷嬷们的引领下直接去荣禧堂。

贾母在里面坐镇,陪坐的是邢夫人和王夫人两个命妇,贾琏虽是同知,但这是捐来的散官,不荫其妻,所以王熙凤没有诰命。

四王六公九侯十一伯以及十多位子、男和将军的太夫人、夫人们都来了,她们全属于开国一脉,没有一个是贞元一脉的,由此可见,两脉并没有往来,是站在对立面上的。

她们带着自己最钟爱的女儿、孙女儿、重孙女儿齐至荣禧堂,诺大的荣禧堂瞬间被填满,幸好是在春天,若是盛夏,根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新进行查看

四王府中以北静王府最为高贵,和二代荣国公贾代善一样,人家现在有一个二代北静王水溶,他们家历来是开国一脉武勋之首,众家无不马首是瞻。

贾家一门三公,足矣和其他三座郡王府抗衡,北静王府太夫人安氏坐在贾母的位置上,贾母坐在右排首座,其他诰命夫人、将军夫人们按照府邸和诰命高低顺序依次排好,她们带来的女孩子都站在她们身后。

姊妹们和李纨、王熙凤一起站在贾母的身后,薛姨妈和李婶娘因为是长辈,不能站着,也只能坐在最靠门的椅子上,毫无地位可言。

男宾们的宴席设在向南大厅的暖阁内,女眷们则在大花厅内,小戏官们已经在里面搭了戏台。

除了外宾,其他六房的子弟也来了一些,贾瑜只让贾芸去叫了那些良善之辈,大概有二十来个人,此刻正在府里各处帮忙。

巳时初刻,宾客们陆续而至,首先来的是扶云书院院长庞授和文李几位教谕,庞授哈哈大笑,拱手道:“存周,恭喜恭喜呐,家有仲卿此等贤侄,夫复何求?”

贾政和贾瑜连忙降阶相迎,贾政回礼道:“庞公大驾光临

阖府上下蓬荜生辉,请至梦坡斋内上座。”

庞授看着贾瑜,赞道:“汝以龄,两元及第,高中探花,不光是汝的荣耀,书院也跟着与荣有焉,汝虽是武勋,但依然要进学读书,戒骄戒躁,再接再厉,须知学无止境。”

贾瑜躬身道:“学生谢院长教诲,铭记于心,没齿难忘。”

随后又给诸位教谕见礼,贾瑜素来以谦逊平和为世人所称赞,几位教谕不愿托大,纷纷还礼,贾瑜指着贾兰笑道:“院长,几位先生,这位是学生昨日刚收的入室弟子,内侄兰。”

贾兰上前给庞授等人见礼,庞授点头道:“沉稳有静气,等再大几岁可至书院进学,若是聪慧勤奋,将来贵府再出一位解元也未为不可。”

贾瑜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去亲力亲为的教他,收他做入室弟子更多是众人所望,按照他的意思,让他在族学里先读几年书,把四等经史义文读透了再送他去扶云书院里读书,有一众教谕教授,会比在自己身边好很多。

他能教的只是一些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的道理和准则,做学问考功名还是要靠他自己。

贾瑜笑道:“谢院长,学生亦有此意,不过还要劳烦李教谕再授业,等他十岁后学生再送他到书院读书。”

众人又说了几句,贾政亲自送庞授和文李几位教谕去梦坡斋上座。

“仲卿,我来晚了!”

贾瑜快步上前,躬身拱手道:“晚辈见过伯父。”

刘父笑呵呵道:“贤侄不必客气,你且去忙你的,为叔自去梦坡斋寻你叔父,让循儿陪你在此接客。”

贾瑜对贾兰吩咐道:“引刘伯父至梦坡斋。”

贾兰引着刘父去了,刘循竖了竖中指,苦笑道:“你风光了,我却倒霉了,我父亲把我一直拘在家里读书,还说明年乡试我若是考不中举人,就要把我的腿给打断。”

贾瑜嘿嘿笑道:“不如你也拜我为师,你上面还有一个七岁的师兄,为师来教你,保证你也能像为师一样考个解元回来。”

“我去你的!”

刘循笑骂道:“你小子就是运气好,你两元及第,老子将来三元及第,到时候非要把你羞死!”

两人正闹着,陈淳来了,三人亲亲热热的互相见了礼。

不多时一阵马蹄声响起,三四十人齐齐而至,为首的跳下马来,搓着大手笑道:“赦公,晚辈来晚矣。”余者纷纷下马,齐齐而至,像是约好一般。

贾赦走过来绷着脸给贾瑜介绍道:“这位是镇国公府现袭一等子牛继宗,你以伯父称之。”

贾瑜抱拳道:“晚辈见过牛伯父。”

牛继宗赞道:“听说你弃文从武,为叔很是高兴,咱们武勋家的男儿就应该驰骋沙场,马上封侯,怎么能去做那些酸唧唧的大头巾!以后没事多到为叔那坐坐,为叔教你几招。”

说着对身后的一个年轻人道:“振儿,来见过你世兄。”

牛振走上前抱拳道:“牛振见过世兄。”

贾瑜抱拳还礼,牛继宗哈哈笑道:“你这兄弟如今营做个校尉,你们是同龄人,以后多亲近亲近才是。”

贾赦又介绍了柳芳,贾瑜抱拳道:“晚辈见过柳伯父。”

柳芳笑道:“贤侄不必多礼,这是你世兄柳平,为叔家里有不少的好酒,等着贤侄来品鉴呐。”

贾瑜好言谢过,和柳平见了礼,接下来贾赦又介绍了齐国公府世袭三等威镇将军陈瑞文,贾瑜同样抱拳行礼,口称“晚辈见过陈伯父”。

陈瑞文自嘲道:“贤侄年不及为叔一半,就做到了和为叔一样的爵位,真是让为叔羞愧无地啊。”

贾瑜朝皇宫的方向拱了拱手,正色道:“晚辈不能和伯父相比,全凭圣上抬爱罢了。”

接下来贾赦又把剩下的人给贾瑜介绍了,贾瑜一一抱拳行礼

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风尘四侠”之首冯紫英和原著中云妹妹的夫君卫若兰。

见人都来齐了,贾赦将众人带至向南大厅暖阁内落座。

“仲卿!”

上官文渊和李信拍马而来,两人翻身下马,贾瑜走上前拱手道:“伯宣,老李,好久不见了。”

陈淳和刘循亦是走上前拱手见礼,上官文渊一身大红织金蟒服,笑呵呵道:“仲卿,恭喜你,承袭了宁国府的爵位又两元及第考中了探花,实在是我辈楷模啊。”

他棱角分明的脸上再也没有以往谦逊平和的神色,取而代之是浓浓的阴郁,贾瑜笑道:“我们是朋友,就不说这种话了,咱好久没有一起喝酒了,走,今天不醉不归。”

陈淳叹道:“伯宣,你脸色不太好,要多注意身体啊。”

上官文渊一愣,对陈淳躬身道:“多谢大哥关怀,弟记下了。”

陈淳摆了摆手,刘循没有说话,上官文渊与他颌首,笑道:“仲卿,今天不太方便,家母重病在床,我得回去侍奉,下次有机会再一醉方休。”

贾瑜也不强求,关心了几句,刘循上前拉住李信的胳膊,李信一脸的为难,陈淳咳嗽了一声,李信面色讪讪的和上官文渊拍马回去了。

看着他们消失在街角,刘循问道:“对了,彦章,你什么时候去开封府密县任职?”

密县是上县,人口众多,钱粮充足,而且距离京城也不远,在到地方任职县令的新科进士们眼中,此县是上上之选,陈淳双十年纪能做此县县令,殊为不易,除了他的成绩,和运气也有很大的关系。

“昨天吏部派人来催,说密县县令之位空缺月余,让我三日内就要去赴任,我的功名宴明天办,后日下午就启程。”

刘循吃惊道:“这么急?”

陈淳点点头,问道:“仲卿你什么时候去扬州?”

“送完你再走。”

刘循又惊讶道:“你去扬州做甚?”

贾瑜呵呵笑道:“让佳人变成家人。”

陈淳拍了拍贾瑜和刘循的肩膀,道:“等我在那边稳定了,就会举家搬过去,不过可能需要几个月,这期间劳烦二位兄弟照顾一下我的家人。”

刘循连忙道:“你若是在那边定居,那我们三个以后还怎么见面?不行不行,你先去那边待上一年半载,我和仲卿给你想办法,托人把你再调回来,有些抚民经验,你回来最起码还能往上升一级。”

不用等一年半载,贾瑜现在就能托关系把陈淳调到别的部院去任职,最起码是个从六品的署官。

但贾瑜没有说话,只是看向陈淳,他尊重别人的想法和选择,陈淳苦笑道:“老刘,你这要把我圈在京城里啊,我还打算到地方去做一番事业呢,京官虽好,可难有作为,满朝朱紫十有七八都是从地方中升迁上来的,密县不远,骑马一日可来回,咱们平常以书信往来,说不定后,我自己就能升迁回京了,我想靠自己,一步一步往上走,不想让你们帮我。”

刘循还要劝,贾瑜摇了摇头,对陈淳道:“后日下午,我和老刘会在永胜门外,官道十里处置酒相送。”

贾瑜让贾琮把他们二位送去梦坡斋,随即去了暖阁与众武勋前辈和子弟说话,不久后被鸳鸯请去梦坡斋拜见诸位诰命夫人和将军夫人。

“瑜大老爷来啦!”

众女眷齐刷刷的看过去,贾瑜迎着上百道目光,施施而入,走至正中间站定,贾母介绍道:“瑜哥儿,这位是北静王府的太夫人。”

见贾瑜要跪,安氏连忙道:“好孩子,不用跪,站着说话。”

北静王府地位尊崇,这位太夫人在皇太后和皇后娘娘面前都极有体面,不与其他王公府邸的太夫人相同,加上水溶曾助过贾瑜,值得贾瑜区别对待,初次见面,于情于礼都应该行跪礼。

贾瑜躬身拱手道:“晚辈贾瑜见过太夫人。”

随即贾母又给贾瑜介绍了其他二十来位诰命夫人和将军夫人,贾瑜一一见礼,她们各自给贾瑜介绍了自己带来的重孙女儿、孙女儿或者女儿,贾瑜按照年龄长短,口称“姐姐”或“妹妹”。

这些闺阁女儿家平时都养在深闺,等闲不轻易见人,往日里她们只曾听过贾家之贾公子大名,今日一见,端的名不虚传,除了少数能面色自然的还礼,剩下的无一不羞红了脸,忘还礼的、忘回话的、不敢抬头的,窘态百出。

特别是那理国公府的嫡亲重孙女儿柳绾,哪还有一点之前在家里点评贾瑜“还有什么呀”的傲娇模样,贾瑜只不过是叫了一声“绾妹妹”,她就羞到俏脸大红,不能自已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