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一百五十四章 是否心有所属?

我自红楼来 第一百五十四章 是否心有所属?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扬州,林府。

贾琏骑在马上,左顾右盼,每路过一家青楼,他都把名字记了下来,心里打定主意,等待会拜见完姑父后就赶紧出去好好慰籍一番自己空旷已久的身心,在船上的这近一个月,可把自己憋坏了,这是人受的罪嘛。

当得知自己的女婿林如海将不久于人世,贾母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留下来的政治资产和家产。

想她女婿广交天下贤才,当年的同年好友现如今无不在各部院寺司为官,这些都是宝贵的香火人情,若是自己的宝玉以其女婿的身份继承这一切,对他以后为官做宰必将有很大助力。

圣上对他青睐有加,亲点他做了扬州巡盐御史这一极其重要油水又极其丰厚的官位,十几年下来,他的家底多了不敢说,但绝对要比号称百万家资的薛家还要丰厚。

只可以这一切都要被那个鳖孙儿抢走了,贾母难受的一连半个月都睡不好觉,他正得圣上宠爱,她要是棒打鸳鸯,强迫自己外孙女嫁给自己宝玉,那鳖孙儿绝对要翻脸,他看似和善,但心却比哪个都硬,狠起来不认人的。

而且这种事要是传了出去,绝对会有人往她们府大门上泼屎泼尿,她知道那鳖孙儿在读书人中地位很高,他要是遭受了这种天大的不平和委屈,那些文人士子绝对是振臂高呼,一呼万应,汇集在荣国府门口,席地而坐,问候上三天三夜,她可承不住这种“关怀”。

国朝第一才子贾仲卿和前探花林大人爱女两情相悦,却被家里的老虔婆棒打鸳鸯,硬生生拆散,并将其嫁给一个骂读书人为“国贼禄蠹”的纨绔子弟,这足矣激起全天下文人士子的怒火,哪怕是那些两次弹劾贾瑜的御史言官们也不会作壁上观,绝对会拼了命的上书弹劾她。

他再到宫里一哭求,圣上也一定会为他做主,到时候指不定闹出多大的丑闻来,若真是举国声讨,口诛笔伐,她还能不能得个善终都是问题。

一想到这些贾母又是心痛又是无奈,这都叫什么事呀。

政老爹想没想这些暂且不论,但王夫人也有自己的心思,她盯上了恶小姑子贾敏的嫁妆。

要知道当年贾敏出嫁,贾代善可是给她整整添了二六抬嫁妆,轰动一时,整个京城上下无不侧目,不仅比王夫人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多了一半,而且也更加的贵重,一下子就把荣国府的底蕴掏空了不少。

所以贾琏出发前一晚,她让金钏儿把贾琏叫到自己屋里,说了很久。

可惜贾琏没有听她的,他又不傻,自从瑜哥儿和自己表妹在码头上抱在一起久久不分开,贾琏就知道了他们的事,在他看来,贾瑜是他以后要傍的大腿,自己以后有求与他的地方还多着呢,他可不想因为这件事惹恼得罪他。

只要自己平安的把自己表妹送到扬州,就会在瑜哥儿那落一个大人情,这不比那二太太的好脸色有用一万倍?你一个内宅妇人能帮我什么?

众人来到林府门口,贾琏翻身下马,等候多时的小厮上前牵住马缰,紫鹃撩开轿帘,一身浅色衣裳的林黛玉从里面走了出来。

下人们纷纷跪了下来,为首的嬷嬷泪流满面的叫了一声:“姑娘。”

这位嬷嬷姓吴,是林黛玉的奶娘,她一家老小都在扬州住,当年林黛玉进京时,她要陪着姑娘去,但林如海不忍见其骨肉分离,所以没让她去。

她对林黛玉最好,一心一意的服侍她,也最守本分,林黛玉时常念着她的好,一晃多年不见,见她比当年分别时苍老了许多,林黛玉眼眶一酸,再次落下泪来。

见姑娘要给自己跪下,吴嬷嬷连忙扶住她,哭道:“我一个做奴才的,哪受的起姑娘的跪,姑娘这么多年可好?”

林黛玉流泪道:“都好,嬷嬷可好?”

“托姑娘的福,好着呢。”

旁边一个媳妇提醒道:“嬷嬷,让姑娘

先进去见老爷吧。”

吴嬷嬷给了自己一巴掌,自责道:“我这个老厌物昏头了,姑娘快进去吧,老爷和苏姨娘在屋里等着呢。”

吴嬷嬷引着贾琏和林黛玉进入后堂,见爹爹躺在床上满眼爱怜看着自己,林黛玉再也忍不住了,眼泪似决堤的一江春水,扑簌簌的往下落,眼见她要立不住了,苏姨娘连忙上前扶住她。

林如海轻轻唤了一声:“玉儿。”

早有下人拿来软垫,放在床边,林黛玉跪地哭道:“爹爹,不孝女回来了!”

屋里的人纷纷跪了下来,林如海艰难的伸出手抚摸着林黛玉的脸,强忍着泪水,强笑道:“玉儿长大了,比以前似乎要好一点,在那没人欺负你罢?”

林黛玉大哭道:“女儿都好,只愿爹爹能平平安安,让女儿以后有亲可侍。”

苏姨娘擦了擦眼泪,劝道:“姑娘回来是大喜事,别哭坏了身子。”

林如海仔细端详着自己女儿的脸,见她面色红润,身子虽然依旧瘦弱,但不似早年那般单薄,心中欣喜不已,握着林黛玉的柔荑,对贾琏点头道:“这一路辛苦了你了。”

贾琏跪在地上道:“不敢当姑父一句辛苦,这些都是侄儿该做的。”

林如海问道:“老太太和大兄可好?”

贾琏连忙道:“都好,老太太时常念叨您呢。”

......

京城,荣国府,梦坡斋。

贾政看着手中的书信,欣喜不已,连忙让人去把贾瑜请来。

政老爹不仅为贾瑜读书的事操碎了心,对于他的终身大事亦是没少发愁,他倒不是愁自己爱侄找不到,而是在心里盘算哪家的女孩子适合或者说配得上自己的爱侄。

之前有很多人来找他说过媒,不过想到瑜儿连理国公府的嫡亲小孙女都婉拒了,自己也只好用尽百般理由把他们全部推脱掉。

他觉得瑜儿怕是已心有所属,但他不好冒昧的相问,便一直在背地里暗中观察他,想瑜儿除了自家姊妹从来不和外家的女孩子玩,他就觉得这个女孩子肯定就在家里。

迎春、探春和惜春肯定不是,新来的李家姊妹他都没说过两句话,十有**也不是,那就剩下自己外甥女、史家姑娘和薛家姑娘了,这让他捉摸不定,因为瑜儿和她们都很亲近。

直到上个月自己外甥女回扬州,见瑜儿急成那个样子,甚至连春闱都不想考了,要亲自把她送去扬州,不果后只得自己亲自去准备客船,并把自己的心腹门客和所有的亲卫全派了护卫。

政老爹这才确定了,那个女孩子肯定就是自己外甥女,对此他是非常乐见其成的,不论样貌还是家世,没有比她还合适的了,这两个孩子简直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接下来他便连续的给林如海去信三封,在信里直把贾瑜夸上了天,从第一封的含蓄,到第二封的委婉,再到第三封的挑明,就差把婚书送过去了。

直到昨天终于收到回信,妹婿并无意见,还请自己问询他的想法,贾政心中高兴不已,若自己外甥女能嫁给瑜儿,是极好的事,有瑜儿呵护,她肯定能平安幸福一世,这样他对自己的妹妹和妹婿都能有个交待了,毕竟自己妹妹在家时和自己最亲近,他和妹婿也是亲如兄弟,他有责任和义务去为自己外甥女安排一个好人家。

“老爷,出什么事了?”

见贾瑜急匆匆的进来,贾政连忙道:“没出什么事,叫你来是想和你说说话,你先找地方坐。”

贾瑜坐下,接过小厮奉上来的热茶喝了一口,贾政对单聘任等人道:“今日无事,几位先生先回去吧。”

单聘任等人知道他们叔侄有私事要商量,识趣的告辞离开,他们做清客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陪东家解闷,其它事不得授意他们没有资格聆听。

贾瑜笑道:“老爷,什

么事还要避着人,神神秘秘的。”

“瑜儿,为叔直言不讳了,你是否心有所属?”

贾瑜也不隐瞒,点头道:“有的。”

贾政试探着问道:“莫不是为叔的外甥女?”

贾瑜起身拱手道:“老爷所言不假,侄儿与林妹妹两情相悦,昨天陛下召侄儿进宫,侄儿已向陛下请辞,殿试后快马加鞭赶去扬州,向姑丈他老人家求娶林妹妹,陛下已经同意。”

贾政一拍大腿道:“好啊,瑜儿且看此信。”

说着,把林如海的来信递给贾瑜,贾瑜接过来看了一遍,大喜道:“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林如海同意了他就彻底放下心了,更何况还得到圣上和皇后娘娘的认可,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见贾瑜欣喜若狂的模样,政老爹捋着花白的胡须,老怀大慰,赞道:“郎才女貌,甚好,甚好。”

贾瑜大喜道:“请老爷修书一封,转告姑丈他老人家,侄儿十分的愿意,等殿试后就骑马去扬州跪拜他老人家,最多半个月,不,最多十日。”

贾政走到书案前,贾瑜亲自替他研墨,这还是他第一次为别人研墨,贾政接过贾瑜呈上来的毛笔,略一沉吟,提笔写了起来,写完后递给贾瑜。

贾瑜接过来看了看,翻身就拜,贾政连忙扶起他,嗔道:“这也是为叔的心愿,瑜儿不可如此多礼。”

说罢,又喟叹道:“如海若是...你们以后大婚就没有高堂父母了,唉。”

见政老爹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贾瑜只得把这个“残忍”的真相告诉他。

“老爷,昨天陛下说了,届时他老人家会和皇后娘娘给侄儿做高堂父母。”

贾政愣道:“果真?”

贾瑜点头道:“陛下金口玉言,肯定不会食言。”

政老爹狂喜,这简直是旷世的隆恩呐,古往今来,闻所未闻!比钦赐表字还要恩宠十倍百倍!圣上这是把瑜儿当成自家子侄看待了,有此圣眷,贾家何愁不兴?

政老爹瞬间就把自己不能做高堂父母的遗憾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激动到老脸通红,这不光是瑜儿的无上光荣,阖族上下,列祖列宗都跟着荣光呐,将来史书上也要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好!好!好啊!”

扬州,林府。

林如海靠在床头,把所有的人都打发出去了,屋子里只剩下父女二人。

当今天下有个习俗,除了意外去世,父母在死前都会为儿女安排婚事。

林如海犹豫了一下,轻声道:“玉儿,这里就我们父女两个,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了,爹爹的时日不多,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所以爹爹要在走之前给你安排一门婚事。”

林黛玉扑在林如海的怀里哭了起来,林如海抚着她瘦削的后背,问道:“玉儿,是否心有所属?”

感受到怀里女儿的身子明显在颤抖,林如海爱怜道:“玉儿,你无论做什么爹爹都不会怪你,只要你能平安幸福的过一生,就比什么都重要,前段时间你二舅舅来信,说那贾瑜对你有意,你要是愿意,爹爹就把你许配给他。”

林黛玉坐起身,俏脸大红,低下臻首,两只柔荑捏着裙摆,说不出话来。

林如海笑道:“玉儿,跟爹爹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林黛玉站起身,跪在地上拜道:“爹爹,玉儿和他两情相悦,请爹爹成全。”.br>

“他对你是怎么说的?”

林黛玉声若蚊蝇,羞涩道:“他给女儿写了定情词,说他殿试后来扬州拜见爹爹,向您求娶女儿。”

“爹爹想听听他这首定情词作的如何。”

林黛玉红着脸,轻声把《鹊桥仙》背了一遍。

林如海笑道:“果然好词,果然大才,后天就是殿试了,殿试完还要

参加琼林宴,如果快马加鞭的话,爹爹岂不是在十天之内就能见到这位东床快婿了?”

“爹爹~”

京城。

殿试没有淘汰,意在排定名次,此次会试录取的两百四十二名贡士参加完殿试后,即可成为一名进士。

除非你在殿试时当众做出一些有辱斯文的事,比如说当着皇帝的面放响屁臭屁或者呕吐,这样会被认为在侮辱皇帝,会被取消殿试资格,这种事在以往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很多考生殿试前是不吃东西的,就怕出现这种事,不仅会失去殿试资格,也会被其他文人士子笑话死。

考场设在中和殿,只考制策一道,巳时中刻开始,至申时中刻结束,当场交卷,逾期不候。

与乡试和会试不同,因为皇帝主持的特殊性,在殿试开始前,除了殿试的主考官由皇帝本人亲自担任以外,皇帝还会在殿试举办前,任命读卷官和执事官两类殿试考官,组织和辅理殿试的各项事宜。

读卷官是负责阅卷与向皇帝进读试卷的官员,执事官则是各类辅理官的总称,官员们听从皇帝的命令,各司其职,共同保证殿试各环节的正常举行。

殿试后,读卷官阅考生试卷,详定其高下,并选出优秀试卷为皇帝进读,以供皇帝钦定三鼎甲排名,一般来说,第二日就会有结果了。

考生需要自备一切用具,但不需要带食物,中午的午餐会由光禄寺提供,而且极其的丰盛。

考盒照样由姊妹们准备,政老爹检查,见他一脸的期待,贾瑜实在不忍心告诉他自己是内定的探花。

第二天一大早,贾瑜坐着礼部打发来接考生的轿子进了宫城。

殿试的礼仪繁琐,过程冗长,由礼部和鸿胪寺主持,一切结束后,已过了巳时初刻,钟声响起,考生们按照自己抽到的位置依次落座。

各类官员准备完毕,景文帝身穿黄色衮服走了进来,众人行跪拜礼,高呼万岁,随着景文帝一声令下,殿试正式开始。

整个过程极其的庄重肃穆,考生们都在竭尽全力的答题,乡试和会试的排名影响都不算大,唯独殿试的排名会直接关乎他们以后的仕途。

成绩靠后的进士会被任命为其他府县的各级署官,绝大多数进士都想留在京城为官,做不了清贵的翰林官,做一个正八品的监察御史也行啊,数倍强过地方正七品的县令。

申时初刻,贾瑜提前交卷,给景文帝拜了拜,在殿前司兵士的引领下出了宫门,只待第二日揭晓成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