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一百四十章 二月初八

我自红楼来 第一百四十章 二月初八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母连忙道:“当然是圣上的,好了好了,别说了。”

贾瑜叹道:“是非对错,自有律法断定,等闲更改不得,老太太放心,我不会和老爷说的。”

然后对薛宝钗拱手道:“宝姐姐,承蒙款待,我得回去读书了,距离春闱时日不多,不可耽搁。”

随即带着晴雯和媚人离开。

他懒得和贾宝玉这个长不大的孩子纠缠,浪费口舌亦是对牛弹琴,于事无益,狐假虎威的借用政老爹的名头是最好的选择,大脸宝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自己的老子,往往一听见自己老子的名字,他就老实了。

他干的坏事不少,贾家的败亡他也有责任,若不是他和忠顺王的娈童蒋玉菡拉扯,有断袖之癖,并且替他隐瞒行踪,也不会惹怒忠顺王,让原本就没有什么交集,甚至是有矛盾的两家彻底的站在了对立面上。

从那忠顺王府来要人的长史官趾高气昂,盛气凌人的姿态来看,忠顺王府位高权重,势力庞大,是真正的王公贵族,不是荣国府这种行将就木,风雨飘摇的世家能比拟的。

而且还把素来与荣国府交好的北静王水溶给牵扯了进来,蒋玉菡送给贾宝玉的大红汗巾是水溶送给蒋玉菡的,说明这两个人关系也不同寻常。

北静王水溶是异姓郡王,怎敢和忠顺王这个亲王相比。

忠顺王也因此事记挂上了水溶,自从那件事后,北静王就很少往荣国府来了,很显然是对荣国府有了意见。

北静王是贾家最有力的奥援,失去这个盟友,对于贾家来说无疑是个痛彻骨髓的重大损失。

还有他把天底下所有的读书人和朝廷官员都比作是“国贼禄蠹”。

以他的身份说出这种话来属实不妥,关键是他所有的吃穿用度和荣华富贵都是他口中这些“国贼禄蠹”提供的,典型的吃饱了骂厨子,行为可耻。

朝廷里那些御史言官没有上书弹劾贾政教子无方,其子肆意侮辱朝廷官员已经是殊为难得了。

身上致命缺点一大堆,大脸宝犹不自知,整日里放浪形骸,信口雌黄,更兼毫无当担,痴傻愚蠢,在贾瑜看来,贾环和贾蓉都要比他强一点。

所有的才华也就是写几首歪诗了,要不是生在荣国府,天底下哪个人认识他,说他出身贵重,他一个二房的嫡次子又能贵重到哪里去?

贾母深知这件事完全不能怪贾瑜,他是在秉公执法,履行职责罢了,要是自己的宝玉犯了事被他抓起来,她说什么都要大闹一场,但被抓的不过是一个丫鬟的哥子罢了,值当什么?

难不成还有因此和他这个做族长的吵骂?

对于贾瑜,贾母就一个想法,自己死后能多多照顾自己的宝玉,即便不把他捧在手心里哄着,也不能随便惹恼他才是,鬼知道他会不会在心里记仇。

“以后不要再管你兄弟的事,他在外面做着官,要是随便放人,皇帝老爷知道了肯定要恼,有他在外面顶着,你才能更好的享福受用,是不是?”

薛宝钗看着躲在王夫人怀里的贾宝玉,不由得在心里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王夫人心里虽然不满,但也不能或者不敢说什么,贾瑜刚才那一个“去!”,着实把她吓了一跳,她到现在才明白贾瑜是这个家的族长,以及他在外面是什么地位。

众人好言劝了一阵,出了这种事,大家都没有心情继续听戏了,贾母和王夫人带着贾宝玉回了荣禧堂。

在路上遇到了贾政,贾政笑道:“走,到梦坡斋咱们叔侄俩说说话去。”

贾瑜欣然领命,打发晴雯和媚人先回去。

前段时间程日兴已经代他把东府中大部分的古玩陶瓷都给卖掉了,共得银近两,林林总总近百件,他对这些破石头破碟子破碗实在是没什么兴趣。

贾瑜给他抽了一两银子的提成,这个数目不

少了,程日兴再三婉拒,见推辞不过,只得收两。

得知政老爹把心爱之画卖了供他读书,贾瑜很是感动,遂请南城聚宝阁吴掌柜在他们那个圈子里帮忙打听,费时数日后,终于得知此画是被卖给了南城一大户人家。

贾瑜随即登门拜访,以恳求的姿态表明自己欲以高价把那幅《兰竹图》赎回来,那大户人家也是书香门第,敬重贾瑜的功名和才华,爽快的按原价退回。

其实贾瑜陆陆续续也给了贾政不少的好东西,贤名不谈,只说实物。

王子腾上次送他的几本古籍、景文帝赐的镇纸和笔墨纸砚、以及程日兴从东府挑选来的数幅字画,他全都转赠给了贾政。

政老爹尽管也有不少的缺点,但在人无完人的前提下,他仍不失为一个品格端方的厚道人,并且对他有大恩,所以贾瑜对他一直很尊重。

贾政招呼贾瑜坐了,笑道:“虽然你春闱后就要弃文从武,但为叔还是很希望你能和敬大哥那样,考一个进士回来的。”

他是无比希望贾瑜做文官的,所以才开始的时候多少有些耿耿于怀,但很快也就释然了,走武其实也不错,晋升要比文官快很多。

远的不说,就说与他父亲相识的中和殿大学士李基李大学士,从一个正七品县令做起,一路上起起伏伏,几经波折,用了三十年才官居从一品,着实太过漫长,也太过艰辛,个中心酸滋味,非亲身不能体会。

退一万步讲,他贾家到底是以武起家的武将勋贵,族中子弟继承先祖遗志,以武立身,也是无可厚非的。

况且家里还有一个充满希望的读书人,以自己孙子的天资和勤奋,将来紫袍玉带,官居三品,也是未可量也。

有此佳侄贤孙,自己还能奢求什么,至于自己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想到儿孙自有儿孙福,就且随他们去吧。

他现在只想着贾瑜能考个一甲或二甲的进士回来,他功成名就,天下夸赞,自己也能圆了自己读而不成的遗憾。

对童生之名位工部官衔,他心里多少是有点自卑和惭愧的。

在政老爹看来,贾瑜就是理想中的自己,长相、功名、才华和气质样样都于人之前,这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读书人,千百个里面都出不了几位。

贾瑜笑道:“侄儿定当竭尽全力,不中进士,无颜还家。”

贾政“诶”了一声,略带责备道:“考不中也无妨,你以解元功名和诗词大家名满天下,即便考中个进士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若是中了最好,若是不中也不必强求,以你的才华,依旧能名列青史,流传百世。”

......

今天是二月初八,明天是会试的第一场。

这半个月以来,贾瑜足不出户,在文教谕和李教谕的辅导下,废寝忘食的作学问,时常三餐不继,夜不能寐,以至于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

乡试和会试一样,每场都要连考三天,考生要在狭小的号舍里连续待上三天两晚,三场下来就是九天六晚。

考试期间,考生会被锁在号舍里,直到考试结束才能放出来,过程中哪怕是天塌了或者地龙翻身了也不会开门。

很多年前在贡院里发生过一起火灾,十几名考生被活活烧死,另有伤者上百人,就是因为他们无路可逃。

只有每场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考生才能回到住地休息,换洗衣服、整理被褥、更换笔墨纸砚、餐食烛台,以备明天早上再战一场。

不过因为第二天一大早就要重新进入考场,很多考生怕出问题耽误了,都会选择住在贡院附近的客栈里,离的很近,和朋友同年们居住在一起,有什么事也能互相照应帮助。

每名考生入场前会得到一块刻有“如厕”字样的木牌,如果需要出恭,只需要把它呈给内监官们即可,但是这期间不能说话,也不能有肢

体接触,会有官员巡视监督。

内监官会收走考生的试卷,派兵士将其送到厕所,兵士会全程看着你出恭,杜绝任何作弊的可能性。

每个号舍里都会有一个木桶,用来解决小便,考试前考生们都会减少进食量并且尽量排干净体内的脏物,这样才能不受干扰,心无旁骛的考试。

九天六夜三场考试下来,不光是检验考生的学识和才华,更是对其心性、忍耐力和承受力的巨大挑战。

二月初七,礼部遣人送来一纸识认官印结,这是考生们的“准考证”和“通行证”,上面详细记载着考生的身高、长相、年龄等个人信息,并加盖所属府县官署的印章,用以证明考生身份的真实性。

还需要亲友邻居、同乡考生、书院师长的连坐画押担保。

贾瑜的识认官结印上盖着万年县县衙、扶云书院、贾政和陈淳四人的章。

荣禧堂。

姊妹们都在讨论明天会试的第一场考试,言语中满是期待和兴奋,唯独贾宝玉一脸的漠然。

“明天就要考试了,鸳鸯,去把瑜哥儿请来说说话,好赖歇一天。”

以往她都是打发人去“叫”贾瑜,现在是“请”。

入尘院。

文教谕和李教谕的说辞和贾母一样,都劝贾瑜歇息一天,放松心态。

文教谕抚须道:“仲卿不必过于紧张,平常心对待即可,拿出你乡试的水准,依我之见,二甲未为不可。”

贾瑜给二位教谕各郑重的躬身行了一礼,这半个月以来,自己承他们的恩德太多,李教谕不擅策论,时常都是文教谕陪他读书到三更半夜。

他瘦了一圈,文教谕同样跟着受了一圈,贾瑜正心里暗暗的想,等会试过后,自己就给他写一首表达师恩似海的诗词,以示感恩,他性情高洁,脂膏不润,若是给金与银,便是对他和对这份师生情义的亵渎和侮辱。

贾瑜虽然瘦了一圈,但精气神依然如故,见他大步走进来,贾母上下打量一番,叹道:“瘦了不少,可见做学问读书是伤人的。”

“明天一大早我就要去贡院,三场考试共九天,期间我不会回来,已与同年约好,在贡院附近的悦来客栈歇息,以免来回折腾,损精废神。”

见薛宝钗杏眼盈盈的望着自己,贾瑜与她微微颌首。

贾母问道:“考试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吗?”

贾瑜摇头道:“未曾,只待下午准备。”

王熙凤笑道:“那我和你大嫂子去给你准备衣服被褥和吃食点心,让宝妹妹她们给你准备考盒。”

姊妹们皆欣然同意,贾母对王熙凤吩咐道:“先准备三天的吃食,等第一场考完了再送第二份去,他那个同年的也给一起准备了。”

“老祖宗,我记下了,您放心吧,悦来客栈,两次三份。”

众人来到入尘院,李纨、平儿和媚人给贾瑜准备要携带的被褥和换洗的衣物,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春季,但夜晚的时候依旧有些寒冷,狭小的号舍里并不暖和,若无被褥,很容易冻出病来。

王熙凤带着晴雯亲自去厨房准备够三天吃的吃食(糟货干货)和各类点心。

考试期间贡院会提供饮用水和一些简单的饭食,但往往都非常的不合口,吃下去只会委屈脾胃,影响心情,所以绝大多数考生都会从家里带一些,干净卫生,有备无患。

姊妹们给贾瑜仔细挑选着笔墨纸砚、补刀糨糊,以及照明用的红烛、出恭用的厕纸、煮茶用的铜壶、杯盏茶叶、以及驱蚊虫用的香囊等物。

大家忙做一团,往来的下人们来回奔走,政老爹望风而来,亲自给姊妹们指导文具要带什么以及带多少,入尘院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等一切收拾妥当后,准备好的东西已经堆了一地,像是搬家一样,贾瑜知道号舍小,根

本盛不下这么多的东西,他自己也拿不完,考试又不能带下人。

除了必要的考盒以及御寒的被褥,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都被他筛掉了不少,比如烧茶用的铜壶和茶盏茶叶,就很没有必要。

就像后世从老家回去时一样,父母们恨不得孩子们把整个家里的东西全都带着,最好把房子也一并带走。

政老爹再三检查,生怕遗漏了文具,往来数次后才肯罢休。

晚上,贾政于梦坡斋内置宴,兄弟姊妹皆来作陪,贾瑜微醺,回到入尘院已是亥时初刻,月上中空。

沐浴完后,回到卧房,见自家爷热切的看着自己,晴雯双颊晕红,美眸含水,咬着朱唇,缓缓的褪去衣裳。

媚人大羞,以袖遮面,转身欲走,贾瑜一把将其拉住,挑起她雪白细腻的下巴,吻了吻那薄薄的樱唇,媚人双腿一软,倒在了贾瑜的怀里。

吹灭红蜡烛,放下芙蓉帐,锦被翻涌之间,郎情妾意浓浓,个中美妙滋味,这里不作细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