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一百一十章 李家姐妹

我自红楼来 第一百一十章 李家姐妹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纹和李琦是李纨的堂妹,李纹为姐,芳龄李琦为妹,今年十四,今天上午刚跟李婶娘来荣国府里做客。

和尤老娘娘三个一样,同样是带着两个女儿来投奔贾家,贾母对她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对于尤老娘娘三个,贾母是不喜的,当她得知贾瑜让她们把首饰头面和体己银子都带走时,还抱怨了贾瑜几句,说他如此的心善早晚必会被此而伤。

另外还责怪了王熙凤两句,说她身为瑜哥儿的嫂子,关键时刻不知道提醒他几句,任由那娘三个大包小包的走了。

王熙凤心里有些冤枉,只说不过是两银子罢了,权当是赏给她们的,没敢跟老太太说加起来怕是有两千两,不然老太太肯定要生气骂人。

在贾母看来,那两个就是不嫌臊的狐媚子,那尤老娘更是想荣华富贵想的瞎了眼,带着女儿做出这种没脸没皮的事,她倒不是多么心疼那些银子,而是有一种被人挖了一块肉后,还要把人好生生送出去的憋屈感,尽管损失的是东府的银子。

对于李婶娘带来的两个女儿,贾母是是很喜欢的,瞧这两个姐儿生的多好,又是知书达礼的,贾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她们俩说给自己的宝玉做个妾。

毕竟以她们的身份还不够资格做正房的太太,在她看来,那李婶娘不会平白无故的把自己的两个女儿送上门来,此中必有缘由,估计是起了和那尤老娘一样的心思。

她们一是自己长孙媳妇家的至亲,二是她们懂事听话,模样也不比那两个狐媚子差,故而贾母是十分欢迎的。

要是能把这两个姐儿都留在府里,陪宝玉一起玩乐,将来再把她们都说给宝玉做妾,也是极好的选择和结果。

不要怪贾母对贾宝玉的盲目自信,因为在她心里,自己的宝玉是天上凤凰一样的人物,她恨不得把公主什么的都许配给自己的宝玉,对李家姐妹两有这个想法再正常不过了,毕竟这二人非常符合她的审美标准,可以做一个妾。

昨天理国公府传来消息,太夫人张氏说自己家打算再留那个小孙女几年,以至于王夫人这两天的脸色都非常不好看,贾母更是在背地里骂了好几句“老虔婆!”

一轮到瑜哥儿,你就上赶着往上贴,可到了宝玉这,你就推说年纪太小,他们俩一个年纪,天底下哪有这种道理,你看不上我的宝玉,我还看不上你们家的小孙女呢,我呸!

南城,皇城司南司官署。

在刘东和张平的陪同下,刚要出门去巡视的贾瑜个商贾模样的人拦住了去路,个个大腹便便,曲眉丰颊。

刘东凑到贾瑜的耳边小声道:“大人,这些都是南城里有名的大户。”

贾瑜瞬间就明白了,这些人十有**是来“孝敬”自己的。

为首的胖子拱手笑道:“鄙人是聚宝阁的东家,姓吴,双名有志,见过贾大人。”

刘东凑过来继续道:“吴掌柜的聚宝阁是南城最大的古董典当商行,在其他道府有十多家分店,实力雄厚。”

贾瑜点头道:“不知吴掌柜有何贵干?”

吴有志拱手道:“我等已在天悦楼备好了晚宴,想请贾大人赏个脸,散衙后移步尊驾。”

贾瑜想到自己正打算这段时间处理一下东府的那些古玩字画,不如就与这位吴掌柜合作一番。

“吴掌柜,这么说来,你是做古董生意的?”

吴掌柜一愣,随即想到眼前的这位爷继承了宁国府,听说那宁国府里的珍奇古玩不计其数,他这么问莫不是要和自己做生意?

“正是,鄙人祖上就是靠古董生意起的家,鄙人自幼便开始接触这行,到现在已有四十年,说句夸口的话,鄙人的聚宝阁在天下是数得上名号的。”

贾瑜点头道:“正巧本官手里有一批无用之物需要出手折现,不知道吴掌柜可有兴趣?”

吴有志连忙道:“能和贾大人做生意,是鄙人的福气,您放心,鄙人一定给您最合适的价格,还望贾大人以后多多照拂小店。”

他看上的不是贾瑜身上的这个南司都指挥使,而是他身后的贾家以及他那不可限量的前程。

几十年经商的经验、眼光和直觉告诉他,这是一条雄壮的大腿,一定要抱紧了,哪怕是现在亏了一些,将来也能成倍的补偿回来。

“既如此,等过几天我会请人和吴掌柜接洽,这位先生也是做古董生意起家的,目前在荣国府政老爷身边听用。”

“莫非是程日兴程掌柜的?”

贾瑜点头道:“正是,既然两位相识,那生意就更好做了。”

说罢对他们拱手道:“诸位的美意本官心领了,奈何诸多公务缠身,家里还有很多事需要及时处理,实在抽不出时间去赴宴,请诸位谅解。”

众人皆道不敢,吴有志见贾瑜下了逐客令,递过来一个锦盒,笑道:“贾大人,这些银子给南司的兄弟们买些酒肉,区区薄礼,不成敬意,万望贾大人笑纳。”

见贾瑜不接,吴有志又把锦盒往旁边的刘东手里塞,刘东见贾瑜不收,自己哪还敢收,不停的往外推。

“诸位不必如此,以后能多多配合我司的一系列工作即可,我司的兄弟们干得好,自然有圣上来赏赐,诸位不可越俎代庖。”

吴有志自然而然的收起锦盒,好像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拱手笑道:“那是自然,我等一定全力配合。”

待他们离开后,贾瑜问道:“这些人经常来贿赂?”

刘东连忙道:“大人明鉴,这些人也就每年过年的时候来给原都指挥使送些年礼,也就那个时候属下们能分个的银子,平常属下们连他们的一口茶都喝不到。”

这种话贾瑜不是很信,继续问道:“那有没有人打着我南司的名头在外面收取别的费用,或是强取豪夺?”

刘东和张平哑口无言。

“我之前听说过一件事,皇城司南司有两个兵士在一家酒楼里喝醉了酒,酒保来找他们结钱,他们不但不给,还对那酒保拳打脚踢,致人重伤,数日后身死,可有此事?”

刘东和张平连忙单膝跪地请罪。

贾瑜沉声道:“以往的事是原都指挥使在管,和我没关系,既然现在我当家做主了,就容不得这种仗势欺民,知法犯法的事再次发生,先给我把那两个人革了职赶出去,再告诉所有的人,哪个若再敢在外面干这种事,一律先大板再革职,我南司容不得这样的老鼠屎和害群之马,哪个若是觉得我初来乍到好糊弄,可以尽管来试试,我倒是想看看是你们的脖子硬,还是总司的虎头铡硬!”

见刘东和张平连连答应,贾瑜面色缓和了一些,扶起他们道:“害民者若是为官,人人得而诛之,功必赏,过必罚,希望从今天起,这句话能在我南司彻底的落实。”

......

荣国府,荣禧堂。

贾母笑道:“她婶子,难为你们还记挂我这个老婆子,此番来了就不要走了,就在我这府里住下,让老婆子我好好尽一尽地主之谊才是。”

李婶娘连忙道:“老太太,我们外姓人,长时间住在府里于理不合...”

见薛姨妈看向自己,李婶娘连忙改口道:“蒙老太太的慈爱,不如就让她们姐俩住在她们大姐姐那,我在后街租间院子就是,离的也近,老太太若不嫌弃,我便天天来和您说说话,解解闷,也算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贾宝玉大喜过望,央求道:“老祖宗,您就答应婶娘了吧,让这两位妹妹住在府里。”

贾母爱怜的摩挲着贾宝玉的大脸盘,对鸳鸯吩咐道:“去后街租一套院子,家私什么的都准备完备,再从府里调两个丫鬟过去伺候。”

李纨连忙

道:“老太太,婶娘是孙媳妇娘家的亲戚,理应由孙媳妇来照顾,这租院子和置办家私一事还是交给孙媳妇来做吧?”

贾母嗔道:“你那些好不容易攒起来的银子还是给兰小子留着吧,你没听见你婶娘说,她也是来投奔老婆子我的,理应由我来置办这些。”

贾母怜李纨丧夫守寡,身边还带着儿子,便把她的月钱提到和自己一个层面,一个月二十两银子。

绝大多数的消费都由府里来支出,所以主子们花销的地方都很少,李纨衣着素净,不施粉黛,不像王熙凤那样买很多的首饰头面,绫罗绸缎,她每个月都把月钱存起来了,几年下来也有近千两之多,这些银子都是她留给自己儿子以后用的。

在贾瑜没有说那番话之前,她对这府里的资产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想法的,贾瑜虽然“点醒”了她,但她更多的还是惶恐,她不想卷入这种争斗中,毕竟在她眼里,再好的荣华富贵,再多的黄白之物,也抵不上她和她的儿子能平平安安的过下去。

见李纨不说话了,王熙凤笑道:“老祖宗,您是贵人多忘事,我们府在后街有两套空着的院子呢,何必再去租赁?一间两进的,一间一进的,您看让婶娘住哪间?”

一直不说话,默默打量着李纹的王夫人道:“自然是住那两进的。”

贾母赞许的对她点点头,笑道:“那就住那间两进的,先打发下人们收拾干净,剩下的东西该买的买,再调两个丫鬟去服侍。”

王熙凤笑着应了,李婶娘连连感谢,好话说了一箩筐,贾母听了高兴不已。

李纨拉着李纹和李琦的手道:“我那院子大,一直就我和兰儿两个人住,冷清的很,两位妹妹住进来也能给我添些热闹和人气。”

说罢又让素云回去收拾准备,素云连忙去了。

李婶娘笑道:“老太太,听说东府的那个哥儿现在住在府里?”

贾母点头道:“是住在府里,不过今天一早上就去任职了。”

“老太太,哥儿是贵家的族长,我们娘三个过来投奔,以后还要指望贵家过活,理应拜见哥儿一番,不然传出去,别人只会说我们娘三个不懂事。”

贾母犹豫了一下,对琉璃吩咐道:“这个点也应该散衙了,你去门口等着,他要是回来就请他来这里一趟。”

安定门是盛京城的南大门,贾瑜在刘东和张平的陪同下巡视了一番,听见酉时初刻的钟声传来,贾瑜准时打卡下班,骑着旺财直奔荣国府而去。

荣国府门口,琉璃正在翘首以盼,见贾瑜打马而来,连忙走上前福了一礼,柔声道:“小瑜老爷,府里来了贵客,老太太打发婢子来请您过去见见呢。”

贾瑜点了点头,把缰绳递给门子,跟着琉璃往荣禧堂而去。

(下午还有一章,求点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