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九十九章 太太,您说是不是?

我自红楼来 第九十九章 太太,您说是不是?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家宁国府世袭三等威烈将军贾珍被其子贾蓉毒死的消息已经在京城内传的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鉴于宫里传达下来的旨意,很多和贾家或贾珍个人交好的人家也只能隔岸观火,不敢前去祭拜。

随即,今年乡试的解元郎贾仲卿承袭宁国府爵位,恩封三等宣威将军的消息同样不胫而走。

才开始有些人拿贾瑜承袭的爵位做文章,说贾解元和那贾珍势如水火,没想到那贾珍一死,他就巴巴的上去兄终弟及了,真是没有一点骨气,亏他还好意思写出什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宫里的圣旨很快就传出来了,圣旨里写的明明白白,“此非承袭贾珍原有之爵位”,世人这才知道,贾珍那一脉的爵位已经被废了,圣上特意给贾解元另起的炉灶。

一些人又开始议论贾瑜的身世,很快就有人站出来说历朝历代庶出的王侯将相多了去了,很多皇帝不也是庶出?况且圣上都不在意,你们难道要比圣上还要斤斤计较?

京城士林中很多人对于贾解元弃文从武是持可惜态度的,纷纷扼腕叹息,国朝自此失去了一个优秀的诗词大家。

自此,再也没有人把贾瑜庶出的身世拿到明面上来说了,即便是王家那个蠢婆娘,知道后也是呐呐无语,圣上都盖章认定的事,她们这些内宅妇人哪里还敢置喙。

王子腾也对她再三警告,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圣上喜欢那贾瑜,有些话放心里就行了,可不能再拿出来乱说,以免又恼了荣国府的老太太。

当然,最计较的还是荣国府的两位太太,特别是王夫人,她总是固执的认为宁国府的爵位是她们贾家的,理应由她们贾家自己来决定承袭给谁,应该由她的宝贝儿子宝玉来承袭。

要是宝玉承袭了这个三等将军爵以及那么大的一座国公府,她就是现在闭眼也心满意足了。

荣国府的爵位在长房,资产在二房,贾母和王夫人之意肯定是要让贾宝玉继承荣国府的府邸和资产的。

如果贾母在闭眼前不顾伦理,执意把府邸和资产都给贾宝玉,别人也没有什么办法,而李纨又是个不争的,加上她知书达礼,以《女戒》自律,自然不会去,也不敢去忤逆贾母和王夫人的意思。

大梁的武勋分为两脉,一个是开国一脉,一个是元武一脉。

开国一脉是早先追随大梁开国皇帝打天下的那一群人,比如现存的四王八公,都是属于这一脉。

元武一脉则都是太上皇的近臣,在十二侯里占了八家,二三十个伯、子、男府基本上都是他们这一脉的,比如张掖伯府,就是他们阵营的中坚。

虽然元武一脉比开国一脉的爵位要低很多,不用四王出马,贾家三公就可以吊打他们,但这只是在爵位上吊打,现在已经不怎么看爵位了,而是看谁的手里有兵权和实权。

京军十二营几乎全在元武一脉手里握着,属于开国一脉的镇国公府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府现袭一等子柳芳、修国公府现袭一等子侯孝康三人也不过是在京军各营做个参将罢了,品级虽然不低,但说到底只是个附官,正常情况下不具备指挥军队的权利。

更别说齐国公、治国公和缮国公三家那三个三等将军了,根本就没有实权的职位,也别提荣国府现袭一等将军贾赦了,他是个混吃等死的老货。

贾瑜本来袭个三等将军,在四王八公一脉里并不算起眼,但耐不住人家圣眷隆重啊,圣上又是赐表字又是赐剑的,又给他另起炉灶,又让他以武勋之身参加春闱,只要圣上喜爱,哪怕那贾瑜只是做个校尉,也会很快出头,不像他们,想要走出现有的位置,势必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担很多的风险。

牛继宗,柳芳等人一商量,决定年后来荣国府登门拜访,和贾瑜熟络熟络,以后好互相帮扶嘛,再怎么说,他

们都是开国一脉的。

荣禧堂。

“瑜哥儿,你现在承袭了爵位,按照规矩,要办承爵宴,老婆子我的意思是等你春闱后一起再办,你觉得呢。”

贾瑜知道这种事躲不掉,他上次考中解元,府里就操办了一场,承爵对于他们这种勋贵之家来说是大事中的大事,事关百年富贵,无论如何都是要必办承爵宴的。

贾瑜拱手道:“瑜听老太太的,届时还望老太太替瑜安排。”

“到时候你再考个状元回来,就是双喜临门。”

贾政附和道:“极是,极是。”

贾母对贾琏吩咐道:“明天过年一切从简,红礼彩花什么的不要搭了,烟花爆竹也不要燃放,告诉下人们,衣服都穿素一点。”

贾琏连连点头,出去安排了,贾母又对王熙凤道:“明天晚上在家里摆两桌就行,族中的那些人来给我拜年时,一银子打发回去。”

王熙凤犹豫道:“老祖宗,以往都是十两银子的,今年会不会少了?我怕他们会在背后说您的不是。”

贾母冷声道:“让他们说去,从今年开始,以后每年都,随他们要不要。”

六房谁不知道,西府的老太太最是大方,每一年来给贾母拜年的晚辈子弟最少有两百人,故而每一年光给这些人发的新年喜钱就有两千两之多,要知道西府在外面那九个田庄一年的收成也就不到六千两的银子。

荣国府家底没有宁国府丰厚,虽然田庄比宁国府多了一个,但宁国府还有十多个商铺,光这些商铺一年就有近两万两的收入,而荣国府那商铺,一年最多也就两的进项。

可见,荣国府财政危机的苗头已经出现了。

王熙凤见贾瑜悠哉悠哉的坐在椅子上和迎春以及小惜春说着话,司棋殷勤的端茶倒水,入画给他敲着肩膀,眼珠子一转,问道:“二弟,今天去账房看了吗?有多少银子?”

王夫人和薛姨妈竖起耳朵,贾母啐道:“什么都问,你干脆问他借个十万八万两花花得了。”

贾瑜笑道:“老太太若是急用,瑜自无不可。”

贾母连忙道:“我们库房里的银钱多着呢,不比你家的少。”

贾瑜手指头敲着桌面,笑道:“也没有多少,现银的话也就八十多一点,还有不少的古玩字画,奇珍异宝,我不爱那些,准备都变卖了,想来也能值个吧。”

这没什么好隐瞒的,之前孙绍祖他家都抄出十万两,堂堂一个国公府就这点银子,传出去很多人说不定还会笑话他们徒有其表。

原著里林如海给林黛玉留的遗产好像就有两三百万两银子了,不然贾家的大观园是从哪弄钱来修的。

贾母、王夫人、薛姨妈:“......”

“也就?”,今天您礼貌了吗?

王熙凤两眼直冒精光,讨好道:“以后我们府若是短了银子使,二弟你可不能小气。”

贾瑜笑道:“亲兄弟,明算账,借当然可以借,利息的话就免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这些银子里还有四妹妹将来的一份嫁妆呢。”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小惜春一脸的害怕,上次迎春的事已经在她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大的阴影,轻轻拉了拉贾瑜的衣角,小声道:“哥哥,妹妹不想嫁人。”

贾瑜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笑道:“不嫁就不嫁,你陪哥哥一辈子,哥哥就养你一辈子。”

小惜春这才又开心起来,两条够不到地的小短腿直晃。

贾母嗔道:“就会胡说,女儿家哪有不嫁人的?”

见迎春低下了头,王熙凤连忙打圆场道:“二弟,你下次如果还有像制冰的那种方子,可以和我们一起合作,总好过被外人拿了去?”

“好,如果有,到时候一定带二嫂子一个。”

一直捻着佛珠,沉默不语的王夫人

突然缓缓道:“这么多银子,你打算都给自己留着?”

贾瑜一愣,旋即笑道:“二太太有何赐教,但说无妨,瑜洗耳恭听。”

贾母低声喝道:“淑清!”

薛姨妈也赶紧拉了拉她,王夫人连忙道:“老太太,媳妇的意思是东府是长房,瑜哥儿春闱后又是要做族长的,理应拿出些银子照顾照顾其他房的子弟,宝玉以往和他亲厚,怎么着也得给个十万八万的吧?”

薛姨妈暗道:自己这姐姐怕是嫉妒到失去理智了,皇帝老子都说了任何人都不得违逆,她还指手画脚,贾母一脸的震惊,这是什么道理?自己这个二儿媳妇莫不是撞客了?即便是有别的心思,暗戳戳的去做就是了,哪有光明正大要的。

王夫人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连忙闭上口,贾瑜只是笑着不说话,贾政在心里狂喊:自己娶回来的这个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吗?是非不分,就这样开始明目张胆的算计起自己侄子来了。

贾政沉声道:“来人,去把宝玉叫来,问问他有没有脸拿这十万八万两的银子!”

贾瑜笑道:“老爷,不必如此,瑜能有今天这番景象,老爷的恩德居第一,其次就是老太太了,看在您二位的面子上,我以后也会去帮扶他一把。”

言下之意就是告诉王夫人,我不认你,你在我这没有半点面子。

“二太太说得对,我会照顾好他房的子弟,不过我的照顾方式会有点特别,不过他们肯定会因此受益无穷,并且感恩戴德的。”

对于贾瑞、贾芹这些蝇营狗苟的混账玩意,送他们去荣国府那个位于黑辽的田庄去种地养猪是最好的安排。

“至于宝玉,如果他想要,君子有成人之美,瑜把整座东府都划到他的名下都可以。”

王夫人当然知道贾瑜是在嘲讽她,可自己理亏在先,贾政又还在场,不敢反驳,只能攥紧了佛珠,脸憋的发白。

贾母沉声道:“瑜哥儿,她是二太太!”

贾瑜起身对王夫人拱手笑道:“太太,按照我大梁的承袭制度,西府的爵位在大房,家资如果非要落在二房,则理应由长房长孙来继承,宝玉和我是朋友,若哪一天他陷入桎梏,瑜会出手相助,给他在外面买个大宅子,太太,您说是不是?”

王夫人双眼喷火,李纨低下头默不作声,贾母有些尴尬,贾政则煞有介事的点点头,他很认同贾瑜的观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