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我自红楼来 > 第九十六章 上路

我自红楼来 第九十六章 上路

作者:云先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1: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梁建国时就有了流放之刑,由刑部的公人负责押送,他们不乘坐任何交通工具,只靠着两条腿,把犯人一路从京城押送到服刑地。

贾蓉服的苦役是去榆林驻军军营里做一些喂马、劈柴、浆洗和打扫茅厕的活,俗称“军奴”,军奴们若是行逃跑之举,任何兵士都可以将其直接授首。

贾琏一大早就起来起来了,拿着五十两的银子和两张五百两的银票,以及两套棉衣和两双棉鞋,守在刑部大牢的门口。

贾蓉在宗正寺的天牢里招供后就被转押到了刑部的大牢。

刑部大牢外。

贾琏正坐在茶摊上有滋有味的嘬着茶,时不时的往嘴里丢几颗瓜子,翘着二郎腿,悠哉悠哉的看着不远处勾栏瓦舍里梳洗的妓子们。

过了一会儿,贴身小厮兴儿叫道:“二爷,二爷,出来了!”

只见贾蓉披枷带锁,身上穿着囚衣,披散着头发,一脸的血污,在四个公人的推搡下出了刑部大牢的大门。

贾琏扔下手中的瓜子,快步走上前,贾蓉见贾琏过来,呜呜的哭道:“琏二叔,救侄儿一救。”

贾琏对那几个公人拱手道:“几位上下,烦请旁边一叙。”

公人们虽然不知道贾琏是谁,但听犯人喊“琏二叔”,想来应该是贾家的某个公子哥。

为首的那个公人把身上的行李放下来,把手中齐眉的水火棍扔给同伴,跟着贾琏来到旁边的巷子里。

贾琏拱手道:“上下,在下乃是荣国府一等将军之子贾琏,奉我家太夫人之命,有几句话想跟上下说。”

“原来是琏爷当面,失敬失敬,不知道贵府的太夫人有何指教?”

贾琏从怀里掏出装着五十两银子的钱袋递给那公人,笑道:“上下押送的那犯人是原宁国府的世子,虽然犯了事,但判的是十年苦役,早晚是要回来的。”

那公人接过钱袋,上下抛了抛,对这个份量很是满意,笑道:“琏爷放心,小人们知道该怎么做,一定会把贵府的公子平平安安的送到榆林府。”

“不瞒上下,我们家在榆林府有些熟人,我家太夫人昨天已经命人快马加鞭去了榆林府,如果犯人平安抵达才会回来复命,我家太夫人还说了,几位送完人后再到府里来领赏。”

其实这话就是变相的威胁了,大梁的这些押送公人是最苦逼的,一言不合就要押着犯人走几百上千里地,去的时候还不能骑马,一躺下来腿都走细了,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心里没有怨气还有鬼了,所以怎么可能对被押送的犯人有好脸色。

一些背后站着人或者愿意使银子的的犯人还好,公人们不敢妄动,咬着牙也得老老实实的把犯人送到目的地去。

要是那些没有人还没使银子的犯人可就惨了,保不齐在路上突然就落崖、落水、病死了,被豺狼虎豹吃了,被强盗土匪杀了的也大有人在。

这个时候押送的公人们只能悻悻的回来,在上官面前抱怨一句“犯人企图逃跑”或者“犯人出了意外”之类的话,赔点笑脸,说些好话,最多再送一些东西,上官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把此事揭过去了,省走了几百上千里路。

流放之路对于犯人们来说要遭一路的罪,押送的公人们同样受苦,轻一点的折磨折磨犯人出出气,重一点的制造个意外弄死犯人也比比皆是。

古来冤枉者,尽在路途边。

一些犯人被流放时,家里的亲人往往砸锅卖铁也要凑些银钱来贿赂这些押送的公人,美名曰“路费”,这样自己的亲人就不会莫名其妙的死在路上了。

那为首的公人也不在意,这种话他又不是第一次听到,点点头道:“请贵府的太夫人放心,小人们一定用心。”

贾琏指着对面的酒楼道:“楼上已经为各位准备好了酒菜,几位不妨去用一些,我和我这个侄子想说几句话。”

那为首的公人点点头,让同伴给贾蓉拆了枷锁,几个人去酒楼胡吃海喝去了。

贾琏把贾蓉带到另一家酒楼,吩咐小二把好酒好菜都拿上来,并让他们准备沐浴的热水,那小二连忙去了。

“二叔,现在府里是什么情况?”

贾琏道:“你那一脉的爵位被废了,现在承爵的是瑜哥儿,圣上给他另起炉灶,封他做了三等宣威将军,宁国府的一应资产也全归他所有。”

贾蓉怒目圆睁,大吼道:“凭什么,凭什么!”

说着就要往外走,贾琏冷笑道:“蓉哥儿,那是圣上的旨意,你要是想现在就死,尽管回去找他。”

贾蓉的身子晃了晃,到底没有再往前走一步。

贾琏继续道:“你平心而论,这件事是瑜哥儿造成的吗?因为你,尤氏也被剥夺了诰命,贬为庶民,被老太太赶出府去了,蓉哥儿,要我说,这全是你自作自受,怪不得任何人。”

贾蓉扭头流泪道:“敬老爷怎么说?”

“敬老爷让瑜哥儿一定要恢复祖上的荣光,还说等你十年后回来了,给你安排好,让你这一脉有个后。”

贾蓉没站住,一屁股坐在地上,哭道:“爷爷,我才是您的孙子啊,您为什么把爵位传给一个外人呐。”

贾琏起身喝道:“糊涂,你那一脉的爵位已经废了,哪是什么传给外人!”

这时传菜的小厮们上来了,绕过坐在门口的贾蓉,大鱼大肉摆了一桌子,这种事他们见的太多,低着头出去了。

贾琏从怀里掏出两张五百两的银票拍在桌子上,冷声道:“这是一千两银票,其中五百两是老太太给的,剩下那的五百两是你口中外人给的,蓉哥儿,我还是那句话,这件事全是你咎由自取,弑父大罪,圣上没把你砍了你就谢天谢地吧,我要是你,就拿了银票,吃饱喝足洗个澡上路,老老实实的服完十年的苦役,回来照样娶妻生子,你要是想不明白,任何人都救不了你,蓉哥儿,言尽于此,多说无益,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吧。”

贾琏说完,坐回椅子上,自斟自酌起来,贾蓉呆呆的坐在地上,目光涣散,贾琏一壶酒都快喝完了他才从地上爬起来,一言不发的坐在椅子上开始埋头大吃。

“这才对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一死可就什么都没有了,瑜哥儿是个心善的,他自己都说和你无冤无仇,等你回来后他一定不会亏待你。”

贾蓉不说话,抓起一只烧鸡使劲的往嘴里塞,眼泪和油水糊了一脸,非常的狼狈,贾琏叹了口气,给他斟了一碗酒。

一桌子的大鱼大肉被贾蓉狼吞虎咽吃了个七七八八,吃完饭他一抹嘴,对兴儿道:“伺候本大爷沐浴更衣。”

兴儿看向贾琏,贾琏点了点头,沐浴完后贾蓉换上了新的棉衣棉鞋,四个公人给他重新带上枷锁,押着他出了城。

贾琏看着他的背影,啧啧赞道:“真是虎死不倒架,都这个份上了,还能保持几分大户人家公子哥的风采。”

城门外,吃饱喝足的贾蓉开始鬼哭狼嚎起来,其声音之凄惨令往来的行人纷纷皱眉,一些人直接张口问候了起来。

贾琏回到宁国府,把停放一夜的尸首装进楠木棺材,用马车拉到城外。

大梁更多的丧葬方式还是土葬,不过因为贾珍犯了事,圣上不允许操办白事和祭拜,贾母便让贾琏把贾珍的尸首给火化了,装进棺材里送回金陵的祖坟。

火葬场多设在佛教的寺院中,由寺内的僧人来操办。

看着贾珍的尸体被熊熊烈火吞噬,贾琏在心里默默道:“一路走好,我会替你照顾好尤二姐的。”

与僧人约定小年后来取骨灰,贾琏缴纳了火工费,拍马回到了荣国府。

荣禧堂。

贾琏禀告道:“老太太,蓉哥儿已经出城了,吃饱喝足后沐浴换了新衣服,族长也已经火化了。”

贾母流下眼泪,打发琉璃找个地方给贾珍烧送点纸钱。

宁国府这父子俩自此落下帷幕,即便十年后贾蓉侥幸活着回来,也不过是成了一个仰人鼻息的废物,不足为虑。

贾琏出了荣禧堂,直接去找贾瑜。

入尘院。

贾瑜正在待客,来的是陈淳和刘循。

“仲卿,怎么好端端的就承袭了爵位?”

陈淳关切的问道,如此一来贾瑜就于文一道彻底分道扬镳了,一如之前的上官文渊。

贾瑜道:“这是圣上的恩赐,圣上说了,允许我以勋贵之身参与接下来的春闱,不过考完后就要弃文从武了。”

刘循笑道:“彦章,仲卿本来就是那宁国府的嫡系子弟,承袭祖业也无可厚非,我老刘也算有了一个做将军的兄弟,仲卿,以后我要是被人欺负了,你可得替我出头。”

贾瑜摊摊手道:“没说的,只要你不是欺负别人,我肯定帮你。”

见贾琏进来,贾瑜给陈淳和刘循介绍道:“这位是荣国府的世子贾琏。”

众人见了礼,贾琏把贾瑜拉到一边,轻声道:“贾蓉已经被押去榆林府了,贾珍也已经火化了。”

贾瑜点了点头,见贾琏有些欲言又止,道:“二哥,有话尽管说就是。”

贾琏咳嗽一声,见四下无人,才小声道:“二弟,你把那尤二姐藏哪去了?”

贾瑜皱眉道:“二哥说的这是哪里话,我藏那种妇人做甚,你莫不是想收那个妇人?”

“也不是,主要是我答应过贾珍照顾她们娘三个的。”

贾瑜无奈道:“二哥,这种妇人你若是收了,你有没有想过老太太和二嫂子她们知道了会怎么样?听我一句劝,不要去招惹那娘三个,那娘三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特别是那个尤老娘,她先劝尤二姐跟贾珍睡,贾珍死了又劝她跟贾蓉睡,贾蓉被流放了,她昨天又把尤二姐往我身上推,这种老狐狸你搞得定?”

贾琏踌躇了一会,小声道:“二弟,我是真的喜欢那尤二姐...”

贾瑜扶额道:“二哥,你和二嫂子多次帮我,我实在不愿意看你误入歧途,这种女人早早晚晚会害了你,我只能跟你说,昨天我已经把她们娘三个赶出去了,她们去哪我是真的不知道。”

见贾琏转身欲走,贾瑜拉住他道:“二哥,你若是实在想收那个妇人,最好先把她那个母亲一刀给杀了,有这种老狐狸在幕后操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来,到时候老太太和二嫂子知道了肯定会恼你。”

贾琏大惊道:“怎么能杀人?”

“那你就不要去碰她们,天涯何处无芳草?”

贾琏苦道:“二弟,你不知道你二嫂子,她...唉。”

贾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