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487章 入股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487章 入股

作者:柿子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了皇上的话,不少人脸色突变。

莫非……莫非这是皇上的套子?

先前回答问题的不少人甚至开始冒冷汗,自己说了那些私心,可是忘记了自己如果上任,凭自己的那些俸禄是很难实现那些生活。

根据一般人的认为,如果贪念太重,就会冒险!

作为一名官员,如果贪念重,想实现那些贪念,很可能就会冒险:贪.污!

在皇上面前展现自己的贪念!

这……这……

一时间,整个大厅鸦雀无声。

“各位爱卿,你们这会儿定然是有些害怕的,甚至内心吐槽朕是不是老奸巨猾故意诱导你们抓你们把柄?今日的各位学子,你们记住,人想过好生活,有贪念是正常的,朕不会因为此就认为你们做不了好官!相反,正视人类本身的欲.望贪欲才能正确抉择!

你们都是社会精英,我大明的有志青年,青年强则国强!大家既然跟着朝廷干,朝廷包括朕就有责任让大家过上好的生活,不然辛辛苦苦打拼是为了什么?单单是为他人做嫁衣吗?

只是我们要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并不是非要从民口.中夺利!于民夺利,利难长久!不知道这句话大家听说过没。

你们虽然是为民众服.务的,民众也会为我们创造美好的生活,你们是休戚相关的一体。

大家相信都是熟读历史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太过于贪.婪的官员都是不能善终的,官民本身就是相依相生的关系,只有于民众一体,相互提携的才能长治久安,涸泽而渔往往害的是我们自己!

所以,朕希望各位到任之后能励精图治为我大明朝廷添砖加瓦,朝廷也不会亏待你们的!我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朝廷除了给你们保证基本生活的俸禄,还有绩效工资,只要你们干得好,朝廷每年还会给你们分红……”

秦邵一通激情洋溢的演讲,瞬间将在场的人热血沸腾。

这皇上的讲话太有感.染力了!

皇上说的大明准备开海禁,官商船一起齐发,但统一归朝廷管制,即使民间商船,朝廷也会入股。

海外有大量的黄金白银还会各种天然矿产及资源以及东南亚各国的香料等,只要大明斧头抡得硬、枪炮射得远,就能将那些所谓的资源运送到大明来,且那些地方都会成为大明的属地,那里的臣民都会成为大明的子民!

朕敢保证,只要大家好好干,到时候自然让每个人盆满钵满,但凡大明的子民不能说富得流油,但绝对不会饿肚子,朕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家家户户锅里都炖鸡吃!你们也一定跟朕一样扬名千古!”

也许有人可能说是画大饼!

但一个君王能在送行宴上对众新上岗对未来满怀希望的新臣子打强针剂,那种精神鼓舞绝对是母庸言说。

众人神情激动,有人直接拜伏在地,瞬间功夫,所有人拜伏三呼万岁!

……

随着上一届学子离开京城奔赴新的岗位,接近年关,京城又进入迎候新年的热闹氛围当中。

这种氛围让秦邵又体验到小时候的感觉。

在他很小的时候,那个时候还在乡下,跟着爷爷奶奶。

也许是因为条件差,人们对新年有更多的期盼。

因为过年,平时不舍得吃的东西也开始吃了。

因为穷,会出现更多的礼节,代表人们对生活的期望。

比如十一月份就开始渐渐有商贩为过年售卖年货准备,人们开始储存过冬的东西。

大白菜、萝卜还是这个年代的主菜,耐吃耐放也便宜。

这两年还多了两样东西,那就是红薯和土豆。

是的,如今的大明,土豆已经开始大面积种植。

对于很多土壤不是很好缺水干旱的地方,土豆是主食,对于富贵人家,土豆渐渐变成一种蔬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京城有钱人家开始流行起了吃薯片,虽然只是撒上一盐烤成焦脆的那种,但是很是受欢迎,特别是受孩子欢迎。

秦邵下职回去的时候,家里的三小只在房间内一个个跟小老鼠一样吃着椒盐薯片,嘎吱吱的跟小老鼠一样。

“父皇!父皇!焦片,吃!吃!”

小女儿福爱晃动着胖胖的身体冲过来,让秦邵吃自己手里薯片。

秦邵赶紧抱起女儿,吃下他手中的东西。

“爷回来了!福爱,父皇忙了一天累了,快要吃饭了,快下来!”

韩瑾蓉抱下女儿,招呼一家人吃饭。

秦邵的心情不错,山西那边今年土豆大丰收,送过来不少土豆让尝鲜。

山西巡抚韩邦奇果然是个会办事的,送礼直接送土豆,知道皇上很关心农业,这两年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力气。

秦邵直接下达奖励状,对山西进行表扬嘉奖。

这个旨意直接通过大明各地的京华小报传颂到各地。

如今大明的京华小报已经在大明各地设置了分部,朝廷有什么消息旨意,不仅派专员送达,一些表扬嘉奖以及需要公布的消息,都会通过各处小报宣扬出去。

虽然如今各地农业获得一定的发展,但远远达不到秦邵预期的目标,总体上还是靠天收,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

好在这几年进行土地改革,不少地方底层民众有了土地,禁止土地买卖,能自给自足,但自然灾害频繁。

秦邵想起了大明其实是个有些倒霉的朝代,特别是大明中晚期,那就是小冰河世纪,各种自然灾害频繁。

去年镶阳那边一整年就没有下雨,好在先前土豆红薯还能抢救一些,加上出现饥情,当地即使汇报,朝廷也拨发了一些赈灾粮,还发了不少银钱让从临省购买粮食,算是挺了过来。

不然灾荒年人没吃的大乱,即使下了雨,至少三年才能缓过来。

……

对于京城的百姓来说,最近这些时日除了为迎接新年做准备外,还有一件事引起了不少人关注。

那就是京城最大的钱庄福来钱庄更名为大明银行。

为了迎接大明银行新改名,还发行了一种叫作“大明福彩”的东西。

只要有人前往大明银行存款,都可以免费抽去大明福彩,福彩分三种奖项。

一等奖直接奖励大明币500元;

二等奖直接奖励大明币50元;

三等奖奖励大明币3元。

无空奖,以存大明币者优先,且存款还有利息。

一时之间,大明币再次水涨船高。

如今的大明很多地方交易以大明币为主要流通货币。

“老爷,我已经将您那些银子折算成大明币存到银行里面了!”

王琼刚下职进家,一个娇.媚漂亮的身影就冲了过来。

这女人不是别人,就是王琼最宠的小妾孟氏。

“我就知道,只要我吩咐的你都会做得好好的,你真我的解语花!”

王琼笑呵呵地说道,对孟氏的神情显然很是宠爱。

京城圈流传着王琼宠小妾怕小妾的笑谈,甚至有些跟他级别差不多的老臣见了他还会借此戏谑他几句。

至于彭泽恨不得拿这话题一直嘲笑他,王琼却不以为然。

自己在温柔乡、解花语的生活中的幸福,那些人怎么能明白?

王琼能走到如今的职位,且两朝元老屹立不倒,绝对不会是个只知道宠妾的湖涂老臣。

至于这孟氏也不是只长得一张漂亮脸的绣花枕头。

孟氏原本出生于山西晋商家庭,因为家庭变故原因被人送到京城圈子,有人借机送给了王琼。

王琼刚开始以为只是个漂亮的普通女子。

结识了之后才发现这孟氏虽然年轻,但是聪颖能干,从小就跟着家人学习生意经,如果不是家里出事,说不定还能做出一番事业。

在这个年代,虽然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但也不乏有有能力的女性在背后做事。

就王琼所了解,山西晋商家族就有女性背后当家的家族,事业做的风生水起。

只不过这种家庭一般都是有男人在前面做门面,那聪颖的女人躲在后面出点子而已。

王琼喜欢孟氏就是这女人确实不一般,虽然年纪不算是很大,很有商业头脑,且做人做事很有分寸。

刚开始的时候,王琼并没有对孟氏投入太多感情,只觉得这孟氏聪明能干,他老妻过世之后,亲戚朋友包括先皇也给他介绍过不少女子,想让他在娶个继妻。

那些女子的身份虽然说不上多高,毕竟他年纪也不小了,但身份都也不低,至少出身要比孟氏要高很多。

他王琼虽然年纪大,但他的身份,要娶个年轻的妻子,那也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只是他不是年轻的时候,贪恋女子的颜色,他发妻王氏当年也算是数得着的美女,只是美女好看,做妻子却并非太合适。

王氏能力不足且善妒,家里弄得鸡飞狗跳,让他很是厌烦。

所以妻子去世后,王琼家里有两房小妾,他就没了再娶的打算。

年轻的时候可能需要娶个门户不错的妻子提高自己的地位,帮忙自己,如今自己的身份根本用不上妻子外交,他三个儿子已经成家立业,孙子也好几个了,就没了再娶的打算。

先皇去世,新皇未立的那段时间,王琼在夹缝中生存。

有些人看他势微,甚至夜里故意在他家门口做“小动作”,还是孟氏有胆有谋,提早招买了不少家丁,都是训练有素的人守护家院,还有家里这几年店铺田地在孟氏的帮忙下收入都颇丰,危难时不离不弃,还能排忧解难,这样的女子,谁能不喜欢呢?

老夫少妻在共同的相处和经历过磨难后感情也日渐深厚,因为他对孟氏宠爱,进而也就有了京城那些碎言碎语。

可是谁在乎呢!

如今孟氏更是知道大明银行是皇上朱厚熙发起的,直接提议将家里的钱财存放到银行当中。

今日朝堂,皇上可是直接点名赞扬他王琼支持国.家银行,是大明的股肱之臣,那些人嫉妒的眼光他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老爷,陛下应该不会只是开这一家银行吧!有没有考虑在大明其他地方开设?”

孟氏帮王琼解掉身上的大敞问道。

“陛下确实有这个打算,过了年南京、河南、湖广、山西、两广等地陆续都会开设分号,陛下口里说的是分行,其实是一样的!还是你有先见之明,京城这个老号以后还负责发放大明币,这大明币看来以后就成为大明最值钱的货币了!只是希望以后这大明币不会步那大明宝钞的后尘!”

王琼慨叹道。

“老爷,您这就忧虑了,您在算账方面是行家,但这发行货币方面,妾身有研究。陛下这发行货币是按照盐引的样式发行的,只要盐在朝廷的控制当中,根据盐的使用情况,就能了解到到底需要发行多少大明币,就不会造成大明币大泛滥,且如今朝廷还开有银行,回收那些大明币,还给利息,这东西就会一直值钱!咱们这个陛下可不简单!”

孟氏说道。

这女子三十出头的年纪,竟然在这方面这么通透,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比很多男子都要聪颖。

“陛下是厉害,只是我可能年纪大了,对这银行这种新东西确实不如你们了解的透彻。今日陛下在朝堂讨论了开海禁的事情……”

王琼坐下喝了一口茶说道。

“老爷,陛下这是真的要大开海禁了吗?”

孟氏有些兴奋。

“汪鋐最后的奏书已经送到了,先前出去的都是朝廷的海船,这两年一直在审核民间商船资质,听说已经配备完毕,应该是要大开的,先前只有一个海口,如今要开五个……”

“老爷,我听说朝廷的商船出去需要配备的很多,我不是太了解,那民间的商船为何审核要如此长的时间?还有很多船都是早些年出过海的,还要配备什么?”

孟氏虽然有些见识,但对于这方面还是有些不解。

“这你就不懂了!当然是配备武器装备!如今海上各个国.家的船只不计其数,倭国、弗朗吉各国还有南洋的那些船只,你以为会跟大明境内一样安全做生意?大家所谓的生意基本都是靠武器说话的,先打得对方心服口服,然后才会做生意!

陛下这次派出去的几十艘船只名义上说是商船,配备的都是地方军士以及招募的海上勇士,虽然那些商船是地方富商投资的,可是朝廷也是入伙的……”

“朝廷也入伙商船?”

孟氏惊讶得长大嘴。

“那是自然!陛下那可不只是治国打仗之才,做生意那叫一个精明,除了让地方帮忙招募勇士,基本算是入了干股!不过他也说了,如果哪家商号为大明赚更多的钱财货物,陛下将为那些船主分封爵位,听说南方的各大船号可是跃跃欲试!”

王琼说道这里,忍不住呵呵笑出声,这皇上真是点子多呀!

不过想想,对于那些人来说,能越过科考获得爵位,那可是几代的荣光呀!

他们这些人付出多少年辛苦科考才混到如今的情况,就是他估计以后死了之后,皇上体恤他也许给他弄个不能世袭的爵位就不错了!

“这陛下的办法可真是多!不花一分钱,竟然空手套白狼,真是……”

孟氏再次慨叹。

“对了,陛下今日在朝堂说我们大家也可以入股那些商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不是太理解,就没敢表态,只是那彭泽倒是先做了个表率,让他小子占了先锋,你说这事咱们该怎么做?”

“我们可以入股商号?”

孟氏惊叫出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