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478章 崇祯的歪脖树

“什么事?”

李焕高声问道。

因为张太后的原因,他如今就找河道这边办公,州府有什么事都让下属安排,为的就是避嫌。

万一有人拿张太后说事,他就说自己在外面巡视河道,以工作为家,坚持在第一线,谁还能说什么!

“老爷……”

“李大人,是我们来了!”

管家还想说什么,外面很快传来几个熟悉的声音。

李焕开门,同知赵宇、通判魏明出现在门口。

“你们……你们怎么来了?”

李焕没想到自己在河道这边,距离府衙距离并不近,这大晚上的这两人竟然都跑了过来。

“大人,我们……我们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来找您商量,那张氏兄弟恶斗,张太后昏倒,如今情况闹成这样,大人,我们要不要出面?”

赵宇是个胖子,显然是一路骑马过来了,他容易出汗,前面的的头发湿湿的。

魏明也跟着拱手。

“你们先进来说!”

李焕叹了口气,知道他们也不容易。

如今弄成这样,如果他们去看太后,场面实在尴尬,万一那两人让他们评理,都落不了好。

但如果还不管不顾,那毕竟是太后,虽然不是新帝的亲娘,身份在那。

作为臣子,太后在自己的属地出了问题,不管不问,这事如果要追究起来,乌纱帽掉了是小事,对太后不敬,先前没有拜见迎接,一件件真要有人有意追究,那可是要下大牢的。

到时候他们沧州的领导班子估计……

“你们是怎么看的?”

李焕让仆从倒茶,招呼众人坐下。

任统则将房间盆里的炭火拨了拨,房间暖意盛了些。

如今天气渐冷,且他们住的地方距离河道不远,温度更是低了许多。

赵宇他们一路过来出了不少汗,这天气如果汗冷却下来,房间内阴冷很容易生病发烧,这年头不注意这些生病,很容易要人命的。

在古代很多读书人读书的时候其实也会学些医理,为的就是强身健体,即使考中科举也可以有福气享受。

这几人虽然跟京城大员没法比,但是作为普通人能考中科举做一方官员,已经是超越很多人,可谓是人上之人,自然也是明白那些的。

“大人,如今已经闹得这样大,我认为我们还装作不知道,不管不问,这样怕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吾等二人考虑了一番,才来找大人商议,不知道大人您怎么看?”

赵宇将外面的后衣脱掉挂在一侧椅子上,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刚才也正在想如何处理这事,我们此时自然不能做以上观,只是我们现在如果以探望太后名义过去,我还是觉得不妥!”

李焕这会儿平静下来说道。

“大人,那我们该怎么做?”

“我觉得不如……不如我们上报吧!”

李焕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事太难缠了。

“上报?”

“对,上报!”

……

秦邵拿着王寅递上来的沧州官员的上书有些好笑。

这帮家伙真是够油滑的!

这份上奏的折子是沧州知州李焕的上的折子,大致意思就是太后沧州省亲,他们在河道那边出差工作,没有做到欢迎和拜访太后,本想着完成工作要去的,只是如今听说张家发生了矛盾,太后生病,本应前去看望,只是担心他们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作为地方官,面对这种事情很为难。

作为臣子只能上书给皇上,请皇上定夺,他们好前去做善后工作。

说到底,这帮人就是害怕受连累,将责任引导自己这边,这帮老油子!

不过沧州这两天水运发展不错,那沧州知州李焕倒是还算工作认真勤劳,想想那张家之事也确实难缠,作为地方官着实为难。

“你让人穿密旨给李焕,沧州水运是京杭大运河重要地段,让他们好好加油治理河道,还有山药蛋已经在沧州种植,明年我要看到沧州的产量!”

“是!”

……

沧州。

李焕接到密旨,身体有些颤抖。

“大人,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魏明有些不理解。

能亲自接到皇上的密旨,这些人都那叫一个激动,只是这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然是让我们好好做事!”

李焕平稳了下情绪说道。

“可是太后那边……”

“沧州事多,我们都在辛苦做事,自然不知道张家发生了什么事!水运还有很多事要做,山药蛋还要推广种植,魏明、赵宇,这事还有你们亲力亲为,我在河道这边,你俩还是下乡去督促山药豆种植问题!”

“是!大人!”

魏明刚开始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赵宇朝他眨了下眼睛,顿时心领神会,内心也激动不已。

陛下一直关注他们沧州,连他们做什么事都知道,看来只要他们好好干,陛下自然是会看到的,到时候做得好,升官加爵……

……

九月九日,重阳佳节,万岁山。

秦邵、韩瑾蓉他们今日身着便装,在王寅、王赟及鲁廉献的护卫下登高祈福。

本来今日放假,只需王寅带人护卫就行。

只是王图和朱佑杬一起来,王赟干脆带人一起过来了。

至于鲁廉献,他在京城也没什么事情,直接请缨一块过来。

天高云澹,万.里晴空!

秦邵到了这万岁山,看着古朴纯天然的景色,内心不免有些慨叹。

前世秦邵也到这万岁山,那个时候还叫景山,是一个开放的公园。

纵然前世这里很规整,但更多的是人工的痕迹,相比较现在的天高云澹、古树苍松的景色,真不可同日而语。

这万岁山是京城的最高点,站在最高处,可以将整个京城一览无余。

因为是皇家御苑,除了他们和看护园林的者,是没有外人的。

老太妃原先也想来,考虑年纪大,只能留在家里了。

朱佑杬一向喜欢到处游玩,这种活动一向就是积极参与,他不能喝酒,但是还是让人带了一些果酒助兴。

“当初永乐帝让整治万岁山的时候,还有不少异议,如今看来,这里确实是个上佳的地方!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定然保佑我大明万寿无疆!”

朱佑杬爬山上来,有些热,拿着折扇扇风,远眺京城各处,发出喟叹。

万岁山的形成跟永乐帝有关。

他上位后在京城大规模营建城池、宫殿和园林。

依据“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之说,紫禁城之北乃是玄武之位,当有山。

于是将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的泥土堆积在“青山”,形成5座山.峰,称“万岁山”,将延春阁基址牢牢镇压在山下。

秦邵看向不远处,那里有一处黑黑的东西,那里是堆放的是煤块。

是的,万岁山这皇家御山,不仅仅是皇上登高望远、祭祀和游玩的场所,还是存放京城皇家煤块的地方。

在明初的时候,朝廷就开始在万岁山堆积煤块,为的是房子元朝残部围攻京城,引起燃料短缺,后来逐渐就成为存放煤块的地方,因此,万岁山也被称作煤山。

确实是个好地方!

崇祯皇帝就是在这座山的歪脖树上吊死的!

不知道现在那棵歪脖树是否可有?

“到东麓那边看看吧!”

看朱佑杬休息片刻,已经缓过来劳累,秦邵说道。

秦邵记得那颗歪脖树在观妙亭处,如今的景观跟前世有太多不一样,只能先找到观妙亭处。

韩瑾蓉因为带着孩子们,他们爬了一小会儿山,就在山脚处的一座亭子停下来野餐,鲁忠带人看顾着他们。

王寅、王赟则带人跟着秦邵、朱佑杬和王图等人。

“东边那边新建了个亭子,我们可以到那里再歇息!”

王图介绍道,他是聪明人,看到秦邵一直朝观妙亭那边看,知道这位皇帝是想去那边看看。

秦邵知道观妙亭这个时代还在,到了那位置应该可是找到那颗歪脖树的位置,不知道如今是个什么光景。

一众人到了东麓这边。

秦邵看到远处确实有个亭子,那亭子果然是新建的,木头还是原木,并没有上油漆,座位还散发出新木的气味。

他记得前世的时候游览景山的时候,这个地方叫观妙亭,西侧还有一处亭子,亭子面积很大,当时的导游说其面积约有九十多平方。

不过那亭子是清朝光绪年间建造的,跟这时确实截然不同。

秦邵巡看了一圈,想寻找原先崇祯上吊的那颗歪脖树,只是这处新建亭子,周围根本没有多少大树。

只有几棵枣树和梨树,显然是刚移栽没多长时间,还没有挂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秦邵想起自己以前游览不少园林的时候,只是无意都囔了一句,那么多观赏树,还不如种上果树实在,至少有果子吃,还能做观赏。

那些人可能认为这就是圣意,如今京城的皇家园林和农庄,不少空闲的地方都种上了果树。

想想那个辛苦恣睢、一心救国之人自缢于此,秦邵不免心中叹息。

“上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从无宴乐事!”

“朕非亡国之君,事事却亡国之相!”

“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母伤百姓一人。”

他也算是真男人!

已经接近午时,王赟他们在附近野草地上铺了防水的占布,将带来的吃食放在上面,肉脯、水果,还有果酒,一会儿铺了大半个占布。

秦邵让多余的给那些护卫,招呼众人一起坐下食用。

……

“皇后娘娘,我看着两位皇子,您可以先吃些东西!”

山脚的一处凉亭,韩瑾蓉带着一众人也在草地上野餐,鲁忠带着一群护卫在不远处,吃饭的时候,韩瑾蓉让素锦带了一些吃食给鲁廉献送过去。

鲁廉献吃完过来帮忙。

“父亲,我已经吃好了,早间出来的时候,吃的比较晚,刚才又吃了些,并不是太饿。”

韩瑾蓉笑道,同鲁廉献话家常,俨然是一对亲生父女。

素锦看两人谈话,带人将皇子和公主到前方的小园子玩。

“娘娘,如今马上又到年关,你大哥前些日子来信,说是想念家里,我也想这几年未见,想让他们也来京里团聚一下。”

鲁廉献轻声说道,其表情显然是这事犹豫了许久。

“父亲,这是自然!哥哥在老家几年,您也未曾回去,早就该团聚,都怪我一直忙,没能考虑家里的情况。既然父亲在京城,母亲也不在了,哥哥也成家,自然都应该过来孝敬照顾父亲!”

“我让人找处宅子,距离家里宅子近些,大哥带家人过来,也好方便住下,家里原先的宅子确实太小了,听说大哥已经两个孩子,二哥也快要成亲的,定然是住不下的……”

“娘娘不必费心!家里银子还是有的,我在兵马司的俸禄不算低,且陛下提高京官待遇,我也算是受益者!你二哥读书也不行,如今在那京华茶坊做事还算认真,那安老板是个大方的,给他不少报酬,买银子的钱早就够了!我们临近的那处宅子,房东要回老家,我让人问下,如果他们愿意卖,刚好买下来,两处院子挨着,也可打通做一处方便!”

鲁廉献急忙说道。

他以前是个急性子,如今做了这国丈爷,倒是越发谨慎起来。

他其实早就有意想让大儿子过来!大儿子功夫不错,如今在老家卫所做事,如果能进这京城有个差事,彼此照顾也好。

只是想想自己的身份,还有自己师爷的鲁忠先前的嘱咐:这新皇和新皇后都是明事理的,但是也是眼里揉不进沙子,不喜欢自作聪明那种。老爷,咱们要做的是事事汇报,他们觉得咱们谨小慎微、懂事,就会更觉得愧疚咱们,就会更加帮助咱们。

您看!二少爷读书一般还不想进兵马司,不喜欢武职,娘娘就直接安排进了那茶坊,我去了那茶坊,爷,那就是新皇和皇后的产业!

“父亲不必抄心,房子的事情,女儿自然会安排,哥哥如果来了,我听说他在卫所做事,不妨到时去兵马司,也算是轻车熟路,这事我会跟陛下说说,只是因为女儿身份的原因,还请父亲和哥哥低调行事……陛下举贤不避亲,只要哥哥努力,定然也会被重用!”

“多谢娘娘!我们定然低调,至于你大哥哥,他留兵马司弄个差事就行,不必……”

鲁廉献急忙说道。

他的两个儿子跟自己一样读书不行,大儿子功夫还可以,就是性格有些直,他担心万一真跟着陛下,做了什么事情……毕竟他真正的身份,新皇可是一清二楚的。

鲁廉献自认为在战.场上英勇无比,胆量也不错,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面对如今的新皇的时候,总是有些怯意。

“父亲为何这么见外?可是陛下先前下令剥夺外戚的爵位,父亲……”

“不是!当然不是!”

鲁廉献急忙解释道。

奶奶的,他现在想把儿子弄到京城都有些诚惶诚恐,担心自己新皇会以为自己借助假岳父的身份狮子大开口!

哪敢有想法跟那些外戚弄个什么侯爷、伯爵当当!

他可是知道那张氏兄弟是什么下场。听说如今他们在沧州的日子可是很不好过的,他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也不敢那样想。

“你们谈什么?谈的这样热络?”

鲁廉献正要说什么。

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在头顶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