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476章 省亲的太后

秦邵下职回到后宫的时候,没有见到韩瑾蓉。

如今的大明朝廷工作都采用一周制,每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

官员每天早上辰时三刻,大约8点半上班,下午酉时一刻,大约5点十五分左右下班。

别看着相比较前世提倡的朝九晚五、双休,这个时代工作的时间相比较长些。

但这种休息方法,让很多京城公务员兴奋不已。

要知道先前他们上值的时间那叫一个找,天还没亮就上值了,一天工作十几个小事。

如今这种工作方法简直不要太轻松。

大家对新皇那种喜欢和感恩就不说了!

要知道大明特别是朱元章的时候,基本将官员看作劳工,每日工作时间那叫一个长,且假日很少,就是休息,有时候一个月歇一两天就不错了。

刚开始确实很严格,到了后来,一些有权利的官员可以摸鱼,但是底层官吏因为有束缚,干很多活不说,因为那些摸鱼的官员,休息的时间更少。

有不少官员累倒在岗位上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的。

如今新皇规定了新的休息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底层官吏遇到休息日也可以名正言顺地休息一下。

秦邵也想过休息时间长些,节假日多些,让官员多休息拉动内需,爬爬山,逛逛街,消费一下。

只是如今的大明百废待兴,很多事情要做,如今只能说先注重生产,以后再考虑增加休息的问题。

很多政策要上行下效,因为自己有很多工作要熟悉,还为了让那些人养成良好习惯,他如今也是每日上职,方便做事。

皇上都这样了,其他下属更是不敢懈怠了!

如今的大明,虽然官员的工作日减少了,工作效率倒是比以前高了很多,很多工作按部就班,并未混乱。

“陛下,您回来了,娘娘正在灶房那边做花糕,皇子和公主都在那边!”

素锦端着托盘,里面放着刚做好的花糕,还散发着热气,显然刚从御灶那边过来。

秦邵这才想起,过两日就是重阳节了,按照大明这里的习俗是要提早做花糕食用庆祝,等到了重阳日当日还要带着花糕登高祭祖庆祝。

按照宫里的风俗,他还要带人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先前的皇帝到了重阳日这日会举办很重的礼节,还要率领不少官员一起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

每次礼节因为太过于盛大,花销更是不计其数。

秦邵在查看宫中的账本的时候,发现单纯祭祀和各种礼节花销算是大头。

那些白花花的银钱其实花到皇上本人身上并不是很多,说到底都是花在外在虚头上面,至于谁得了大余利,那些人自然得知。

秦邵上台后,直接取消了一些不必要的礼节,至于祭祖什么的,能精简就精简,不能精简的,一般减少参加人员,少个人就少花些钱。

要知道这皇宫花的钱基本都是皇帝的私库,不花自己的钱,那些人自然不会心疼。

就比如过两日的重阳节万岁山登高,秦邵就减少了文武官员的陪伴,只打算带领家人内卫一起去,就算是郊游了。

秦邵脱下外衣,换上休闲服,去了厨灶那边。

刚到门口,就听到孩子们稚气的声音。

“母后,这花糕怎么一.股菊.花味?”

是小女儿福爱稚气的声音。

“因为放了菊.花,你真傻!”

二儿子朱载坦是个说话有些直接的小家伙。

“你才傻!”

“你才傻!”

两个小家伙很快争吵起来。

“堒儿,你带弟弟出去玩会儿,别让他们吵!”

韩瑾蓉的声音响起。

三个孩子虽然可爱,但是免不了吵吵闹闹的。

“父皇!”

“父皇回来了!”

“父皇!”

三个小家伙听到秦邵的咳嗽声,一个个兴奋地叫道。

大儿子朱载堒相比较大些,这一年来渐渐摆出长兄的架势,相比较那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只是含笑地看着秦邵,并阻止小妹妹跑得太快摔倒。

秦邵一手抱一个,到了大儿子身边,将那俩小家伙用一直手臂包裹,腾出另一只手摸了摸大儿子的头,以示安慰。

“爷回来了!”

韩瑾蓉穿着围裙走出来,犹如平常人家的家庭主妇。

“做什么呢?”

“后日不是重阳节要去万岁山登高吗?就准备些花糕……孩子们都喜欢!”

晚间的晚餐很简单,一些米粥、花糕、小素菜,八月十五南方送过来的螃蟹没有吃完,养在池子里,整了几个。

蘸醋蒜,用来左酒,秦邵喝了两杯。

晚上温柔乡里折腾了一宿,第二日倒是神清气爽。

第二日,早起练了一阵长戟,准备吃些早餐去上值,王寅就过来了。

“出了什么事?”

这么一.大早就过来,王寅定然是有事情要禀报的。

“张太后那边要回来!”

王寅低声说道。

“额?这不是没去多长时间吗?”

秦邵有些惊异。

是的!张太后如今不在宫中。

自从张延龄被判流放两年,张鹤龄被打回原籍沧州,张太后就病倒了,缠.绵病榻好几个月。

秦邵原本以为处理了张氏兄弟,张太后会来闹一通,不想竟然自己先倒下了。

说到底那个女人就是个以前过得太顺遂、色厉内荏的女人,真正遇到事情,一点也拿不起那种。

想起历史上张太后就是张氏兄弟被杀了之后,然后生病慢慢就嗝屁的,秦邵内里有些微微不舒服。

张氏兄弟一定要整治,孝宗已经养虎为患,让那两个成为刺头,武宗虽然名义上压制那两位,但毕竟还是亲舅舅,最多也就是口头上惩治。

因为张皇后站在那里,张氏兄弟有恃无恐。

秦邵想将两个刺头拔刺,但没想过要他们的命,说到底,也就是贪些钱而已,那两人倒不至于跟杨廷和之流罪大恶极。

毕竟是朱厚照的舅舅和老娘,秦邵倒不至于对他们下狠手。

只是那张氏着实有些太上不了台面,这点事情竟然又承受不住了。

后来,韩瑾蓉去看了张太后回来,提议让张太后去沧州娘家省亲。

“那样有用?”

秦邵不是太了解女人,听了韩瑾蓉的话,有些不解。

“爷,你还是不太了解这女人心思!张太后算是过得比较顺遂的,她虽然是长姐,但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儿,父母比较娇宠,且她长相出色,成年没多久就被选入宫中做了皇后,成为家族中的荣耀,孝宗对她太好了,还在皇宫中给她母亲专门设置了住处,张太后虽然嫁给了孝宗,但心思一直在娘家那边。”

“虽然张太后后来生了先帝,可是先帝一直由乳母和宫人照顾,张太后陪伴儿子的时间还没有跟自己的小弟张延龄的时间长!相比较先帝,张太后更把张延龄看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疼爱,她跟先帝后来的矛盾很多时候也基于此。先帝去世后,张太后更是将感情寄托于两个弟弟,如今他们都离了京城,她自然也就少了精神寄托,我看她就是心病,太医那边也说了,心病还须心药医!”

韩瑾蓉说出自己的想法。

张太后自从张氏兄弟走了之后,倒是消停了不少,以前见到韩瑾蓉张牙舞爪、高高在上的,如今倒是跟泄了精气神一般。

“她可曾有省亲的想法?”

秦邵觉得这女人真是麻烦。

如果那张太后有省亲的想法倒是倒是也好,宫中少了这么个人也是清净,心眼那么小,别一病呜呼了,弄得跟他苛待这孤寡老人一般。

“爷,那张延龄不是流放时间已经够了吗?如今也快改回来了,我让人借机探探她的口风,如果她愿意去沧州那边也好,倒是可以散散心。”

韩瑾蓉建议道。

秦邵觉得这想法不错。

反正就一孤寡老太太,如今也卸去了满身戾气,别说她愿意去省亲,就是她以后要住在那沧州他也没多大意见。

自从他上台后,宫中的那些太妃以及朱厚照的那些后宫妃子,想去探亲的,只要有正轨的手续和跟从人员,基本上都是批准的。

如果有子女的,想跟着儿子去住也是可以的。

至于回娘家省亲,更是只要申请,就会被允许。

只是这皇宫寂寥,后宫的女子寿命太长的真的不多。

朱厚照的后宫除了皇后和两个妃子,如今的后宫女人还真的不多。

秦邵曾让韩瑾蓉试探,如果她们有回娘家的打算,也可以商量。

只是这个时代,女人出嫁之后,就是她们愿意回娘家,娘家对于出嫁的女儿则看作是泼出去的水,觉得接回去不吉利,对家族运势不好,倒是不很愿意。

那些女子接受的教育很多也是从一而终,特别是这进宫的女子。

没有办法,只能出钱养起来。

养女人费钱,秦邵现在是真真感受到了。

隔了一日,韩瑾蓉让人去张太后那边探口风,果然是非常愿意。

且原先还病恹恹的人,没过两日就生龙活虎起来,开始收拾去娘家的东西。

“陛下,我看这太后是打算将宫内自己的东西搬空去娘家兄弟那边了。”

张左从太后宫中那边回来,同秦邵禀报道。

秦邵只是笑笑,让不用管她那么多,反正都是她自己的东西,她想怎么的就怎么的。

折腾了三日,张太后跟秦邵这边说了声,就风风火火带人去了沧州那边。

秦邵听送的人回来回禀人已安全送到后,就没再关注这件事。

毕竟是走娘家,且他猜想这张太后那么喜欢娘家,自然是喜欢在娘家常住的。

如果有人问起,自然是太后对京城的天气过敏,去沧州那边将养身体了。

不过如今的朝廷,没有大臣那么多事问这情况。

且张璁他们听说皇上竟然批准张太后去沧州省亲,都私下夸奖新皇心胸宽广、仁义。

毕竟那张太后先前可没少跟皇上添堵,且张氏兄弟也没少惹事。

如今还能让他们团聚,新皇可谓是宅心仁厚。

他们这样想也很正常,在秦邵待的前世,女子回娘家,回什么地方都是自由的。

而这个年代,即使是太后,也不是说想回娘家就能回去的。

嫁给了皇家,那就是皇家的私有财产,生是皇家的人,死是皇家的鬼。

要知道先前老太妃他们连自己藩地的亲儿子都不能相见,更不用说去只有兄弟的娘家了。

张璁这人早些年虽然因为科考不顺,性格有些乖张,但绝对是性格刚正之人。

根据历史记载,前世辅左那朱厚熜的时候,朱厚熜对张太后和张氏兄弟下死手,张璁多次直谏,希望善待先帝的老母和舅舅,只是朱厚熜并没有听他的。

这张皇后去了沧州大半年的时间,听说好像在那里住的也可以,秦邵本觉得至少要过了年才会回来,不想这会儿竟然要回来了。

“回来禀报的人说,张太后跟那兄弟俩都闹翻了!”

“什么?”

秦邵有些不解,那张太后将两个弟弟,尤其是自己小弟张延龄看得跟自己亲儿子一样,不,他觉得那张天后对待张延龄比对亲儿子朱厚照还要亲。

张太后一直觉得自己儿子是皇帝,占了大便宜,什么都不愁,倒是自己弟弟可怜,所以,不停地从朝廷和朱厚照的私库那边划拉东西给自己的两个弟弟。

怎么就跟自己弟弟闹翻了?

就是跟大弟弟张鹤龄闹翻,应该不至于跟自己小弟张延龄闹翻,毕竟她对他可是有求必应的。

“张太后去了沧州后,张鹤龄倒是对张太后热情接待,只是张延龄回来后,张太后要跟张延龄置办宅子遭到了张鹤龄的反对,结果兄弟两人.大打出手!”

“还打上了?”

秦邵听王寅描述有些想笑,但想想张氏兄弟做人的态度,倒是像他们的作风。

那张鹤龄还低调懂些清理,不过也是个不吃亏的性格,毕竟纵然是兄弟,已经各自成家,都为自己的小家着想。

“听说打得头破血流,虽然张鹤龄年纪大了,可那张延龄毕竟瘸了一条腿,也占不了多少便宜!兄弟俩直接就在张太后的房间开打起来,张太后在一旁太急,差点晕了过去!爷,张太后临走的时候,您说可能会住上个一年半载,不会太长时间,真让您跟料到了!”

王寅想起那禀报回来的人说的好笑情况,也忍不住笑了!

“爷,什么时候接太后回来,我让人去安排!”

王寅知道秦邵不喜那张太后,但倒不至于苛待她,就是看着朱厚照的面子,也会为她养老送终。

张氏兄弟不可靠,这张太后早晚还是要接进宫里来。

“再等上几个月的时间再做打算,找人盯着就行!”

“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