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463章 鱼和熊掌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463章 鱼和熊掌

作者:柿子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上下旨的文书点名,大明本就是马背上的天下,如今周围蒙人、鞑靼虎视眈眈,需要文武兼备人才保我大明江山,为朝廷效力,设文科的同时,也应该设武科。

今需在南京和京城开设两京武学,招揽习战阵、擅骑射、膂力过人、武力过人、擅火药、懂武器器械操作之人。

招揽对象:不计出身和身份,只要有上进心者均可参加。

考试方式:地方先选拔,选拔优质对象送往南京和京城两地(南方和北方自动划分)参加复试,最后统一到京城进行殿试考核。

待遇:通过地方选拔者,路费、食宿均有朝廷承担。

“大人,陛下这文书杂七杂八像是草纸呀!”

伍文定看到那文书上的圈圈点点,跟王尚书画的草纸真是有些类似。

“陛下这是想要开武举,只是设想了一些策略要求,这是让我们补充汇总,做出个方案,文定,晚点的时候,你王人都过来开会,我们商量一下,怎么做个完整的方案,陛下派来下旨的人还在我们这里等着我们出方案,只给了我们三天的时间!”

王守仁说道。

“大人,我还是没懂,咱们大明,先前的皇上也有举办过武举,都是军中子弟参加,这不计出身是什么意思?难道人人都可以参加不成?”

伍文定看了情况,有些不解,这皇上是打了个草稿,让他们做总结呢!

只是这不计出身,挺有意思的,要知道这大明的考试特别是文考科举那是对出身也是有要求的,虽然那些要求其实可有可无。

比如娼妓、优伶、皂役、胥吏等,这些人之所以从事那些职业,那基本都是没有生存的方法了,哪里还有时间和金钱读书?你就是让人家参加,很多人也没那个能力和经济能力。

只是如今的这武举竟然不计较出身,能排兵布阵,武力过人,还能制造器械,那山野村夫如果膂力过人,那是不是也能参加?工匠如果能知道器械,那是不是也可以?

还有排兵布阵,如果是军户兵士他能打仗,当中会写排兵布阵,是不是也能考?

这些……这些人如果都能考,这局面是不是有些太广了?

“那是自然,咱们这位陛下可不一般,这是要全面撒网,网络各种英才,自然是只要咱们大明子民都可以参加!”

王守仁扶着胡须笑道,神情满是激动。

王守仁作为一个思想家,他一直觉得自己是孤独的!

历史上任何思想家都一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成为思想家呢?

就是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有不同的见解和方法,但是不被主流思想接受,所以,自己就开始开讲布道宣扬自己的所谓思想。

王守仁王阳明就是一样!

他的思想跟这个时代不尽相同。

在这个时代,君权神授,阶层划分鲜明,不管是做官还是学习以及各种向上的出路,都要考虑人的出身。

朱元章一开始就给每个人定义了自己的身份,宗室贵族、宫门侯爵、军户、农人、匠人等,每个人都被狭义地定义在一定的框框内。

特别是底层的人,比如匠人,比如军户,很多都被狭义地一代代地定格在身份里面,从出生他们的命运已经被定义,根本就没有上升的机会。

即使是参加科考,也是所谓的军官子弟,普通军户吃不饱穿不暖,更不用说参加所谓的多年寒窗才有可能成功的

人们因为这种环境的影响,也就养成了所谓的“势力”做人标准,以出身和身份待人。

而这个时代的王守仁,他的思想的超前的,他从来不以出身和身份贵贱待人。

在他眼里,无论什么样的门第,无论贫富贵贱,在他眼里都是一样的。

王守仁教授自己也是一样,对学生从来都是一视同仁,也不藏私,将自己所学倾囊传授,无门户偏见,更不搞学术纷争。

这些年,他闲暇之于四处讲学,希望将自己的心学传授给自己,用自己微小的力量改变这个世界。

可是他的思想时刻都遭受着那些尊崇程朱理学者挤兑,他们认为王守仁的思想就是异端邪说,开始对其才生攻.击。

王守仁虽然一笑了之,但他内心还是孤独的看,希望这个世界能有人理解自己的想法。

可是除了那些自己的学子以及低微身份的人,能真正理解他想法的人真是太少、太少!

可是今天,他发现了一个更强的人物,他的思想跟自己类似,他想强大大明,他用人不讲究身份、门第,他大刀阔斧地将那些人按压在地,让他们臣服自己的想法,纵然残暴,但比自己的无为而治的想法更是有效。

这人就是当今新皇!

王守仁刚开始还不确定,毕竟他只君王。

可是他对天象的看法和掌握,他用人的那些方法。

虽然他现在也用那些旧臣,但是都是能干事情的,如果不能干事,直接就被他被按压弄倒。

至于底层的人,只要有能力,他也会慢慢启用,他在边疆进行改革,让那些土地回到军户手中,让人有了饭吃,短短时间内,将那些豪强打得无还手之力。

这人真是太强了!

王守仁虽然这些年磨炼,很多事情已经做到内心坦然。

但被安排到南京这边的时候,内心其实也有微微失望的。

不是他太沉迷于官道,他也想在事业上大展拳脚,因为有了权威,就可以做很多事情,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想法传播更广,更为更多人的生活发声。

如今他明白,皇上让他留在南京,是图谋南方的改变。

是的,南方改革要面对的问题更多,王阳明也听说了,桂萼到南方改革,想改变南方土地兼并严重,赋税难收问题,面临的阻力很大。

经济改革虽然重要,但要真正实施,还得武力上搞定,不见点血,根本搞不定南方,盘根错节,要做好这个事情,非一朝一夕。

对于顽固之人,讲道理没用,武装斗争才是真道理,枪杆里才能出正权!

新皇注重火药武器的发展,这点没有人比这个经常带人打仗的王守仁更清楚!

真刀实枪的战.场才会明白武器的重要性,肉搏才是最后没办法的选择,在强武器面前,武力是没有用的!

“文定,快去叫人,我们必须马上商量一个武举的方案,早日呈到京城!”

王守仁眼里满是笑意,细眯的眼睛熠熠生辉!

……

随着皇帝下旨、朝廷文书的颁发,大明明年开春要开始武举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大明的各个地方。

“真的,谁都可以参加吗?”

一个掂着打了半截的刀具的粗壮铁匠看着武举招生公告,有些不确信地问道。

“当然,这里面不是说了吗?只要你有力气,能打架就行,当然比如会读兵书能排阵打仗或者对打仗能有想法也行,就是你要么会打,要么会指挥打也行!还有你会制造厉害武器也可以!”

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解释道。

“我……我有力气,会打架,还会打铁!”

那人声如洪钟。

“那你……自然是可以报名的!”

“你说我们是农户,如果要参加可武举,会不会以后成为军户了?”

有衣着农夫的人的人,有些疑惑地问道。

他们家的二儿子又高又壮,打架很厉害,家里地不多,粮食打的都不够吃,想让儿子去做工,可是又不会手艺,做工的地方都不想要,一直想让儿子找个出路。

“我说大伯,这个跟军户没有关系,参加武举,如果表现好,是要被录取进入军.队历练的,出来就是要做武官的,那可是很厉害的,到时候可是有俸禄,听说只要入选做官了,以后老了退职了还有养老俸禄呢!就是这次参加考试,如果通过第一次考试,路费食宿都免费,咱们地方官府还给奖励呢!”

有专门解读公告的人解释道,也是跟周围围过来越来越多民众解释。

“那可好!那可好!我得赶紧回去给俺家二小子说说去!”

那农人兴奋地转身朝外面跑去。

“你说这报名到底行不行啊?”

“只管报呗,反正又没损失,听说这次招收的人还挺多的!”

“我还听说,有些军户老了,特别是那些老兵,很多要被退下来种地,以后招兵主要是年轻的,俸禄也会提高,听说军官选拔还要统一报名选,不按照出身呢!这以后的机会会越来越多的!”

有知道小道消息的偷偷地说道,声音却不远不近地被周围人都听到了。

……

边关。

一群群军户围在布告面前议论纷纷。

“这真是要举报武举呀!”

“那是当然,这公告都出来了,你以为还会有假?”

“我是说这武举前朝也举办过,不都是那些官员子弟参加吗?咱们普通人家看看也就行了!”

“可别这样说,你看这上面说了,不计出身,就是说我们人人都能报名,反正报名又不用交银钱,只管去考呗!有文考还有武考,只有在一方面精优,就会被录取,反正录取了不仅能当官,就是小官也行了,有俸禄,身份还不一样,这样的好事,谁不去做!”

“就是!就是!我们也报名吧!反正又不花钱,万一考上了还是个出路!”

“是的,这次考试有膂力、功夫还有制造器械等,都是分开来考的,先前大明我听说也有武举,可是都是考骑射等各种高端技术,普通人家哪有什么马匹,更不用说弓箭,穷文富武,按照以前培养一个武将要比科举文考付出还要多,所以,这大明朝将领基本都是出自世家以及官员子弟。这可是底层军户的机会呀!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大家要好好把握机会呀!”

一个私塾先生模样的人说道。

此人正是附近藩王私塾里的一个先生。

“我报名!”

“我报名!”

……

“陛下,王守仁果然厉害,这武举真是报名者甚多,我听说初试已经选拔.出了不少奇特人才。”

秦邵看着汇报上来的文件。

下方张璁笑着说道。

“王阳明本就是奇才,南方有王阳明镇着,我大明不用担心内部出问题。”

彭泽也感叹道。

对于王阳明,彭泽早有耳闻,很是欣赏此人,特别是平定贼乱还有朱辰豪之乱,其战术手法,彭泽是深表佩服的。

早些年,彭泽其实对王守仁就有些惺惺相惜,想将此人纳入自己麾下,只是王琼喜欢王守仁,一直将他作为自己人,双方不同的战营,自然就没有多少来往。

这次武举考试跟以前不同,以往武举需要考试各种,比如除了武术、膂力、射箭、骑马种种,最后还有考试兵法,似乎非要选出全方位人才。

但真正打仗的都知道,只要一方面练习精湛,就能起很大作用。

所以,这次武举考试都是分开来考的。

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方面只要有一样精通,即可通过考试。

当然如果是全方位人才,更是要放在提前名次。

“陛下,听说为了这次武举,不少人开始练习各种功夫,有些地方还开设了武术课堂,报名的还挺火.爆!以后我大明必须武风兴起。”

张左在一旁附和道。

这种武举的方法,军官子弟也可参加,他们有自己的优势,普通兵士在刀剑方面可能也有自己的优势,包括一些技术人才,比如匠人也可以参加,只要有才能就不会被埋没。

“陛下,我听说有文人也有参加武举的,听说当中还有一些秀才,有些奇怪。”

王寅在一旁补充到。

锦衣卫的人有了解情况的,给他也汇报了一些,当时他很奇怪,已经考中秀才了,怎么会参加武举?

“王指挥使莫觉得奇怪,你是不知道,这文考可是不容易,有些人考了一辈子,也将将做个秀才就不错了,估计那些人文考成绩不好,还有些功夫,干脆就报武考试试,也多个机会!反正咱们大明也没规定参加了武举就不能参加文举!”

张璁笑道。

“还是你们读书人会想,两者还能兼得,挺会投机取巧!”

王寅有些感叹。

惹得一众人忍不住笑起来。

王寅也忍不住笑了,但抬头之际,看到外面有个熟悉的手下在外面张望,知道应该有什么事。

趁秦邵跟那两位大臣说话之际,他悄悄地走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