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415章 建昌侯被抓

嘉靖元年的京城绝对是风云诡异的一年。

民众经历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天狗食日,不!现在他们叫作日全食。

众人在新皇的“强制指挥”下,惊心动魄地度过了恐惧的日全食,明白所谓的天狗食日都是杜撰!

所谓的日全食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

京城的三家小报更是刊载了新皇对于日全食的解读。

很多不识字的人不是很了解,别说他们,就是很多读书人也研读白天,最多一知半解。

小报文章解释说人们所住的地方叫作地球,是一个球体。

弗朗吉人为了证明地球是圆圆的球体,从他们国.家出发,先前到了南洋,绕了一圈,如今马上就要回到他们的国.家,从而证明了地球就是一个球体。

还有,如果从海平面上看远处行驶过来的船只,人们往往只能看到桅杆,后面才看到船体,这说明地球就是个球体,而不是平的。如果是平的,应该是看到整个的。

弗朗吉人为了证明地球是球体,竟然环球航行,这种信息大明一些了解外面情况的上层可能有耳闻,底层民众一般很少能知道这种东西。

早些年,先帝让弗朗吉人在京城住下,一起探讨研究。

那些人上街的时候,曾引起不少民众围观,那些人黄头发、高鼻梁、蓝眼睛,看着都稀奇,不少大人和孩子跟看猴戏一样围着跟着人家满街乱走,合适热闹。

那些人竟然从遥远的弗朗吉到了大明,太能跑了!

他们为了证明所谓的球体,能绕着航行到处乱跑,一点也不稀奇。

“想当年咱们郑和郑大人可也下西洋的!听说当年那场面……”

不少人开始感叹当年的盛况,他们虽然没有经历,但父辈们回忆流传下来的各种场景叙说,再加上民间杜撰,人人心向往之。

大明朝每个太监都有一个郑和梦,其实真不是吹的,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别说太监,很多人也心向往之。

在新皇的宣讲和读书人的议论知道下,一些人开始大致有了印象,地球、月亮、日头(现在他们跟着新皇称呼太阳)都在一个大的宇宙当中,他们都在转动。

当月球运行至太阳与地球之间时,对地球上的日全食部分地区来说,月球挡住了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看起来好像是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消失了,这也就是所谓的日全食。

日食在地球上每一年两年都会有,但有的是日环食或者日偏食之类的,就是半月,也并不是每个地方都能看到。

总之,就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不影响吃喝的,更是跟所谓的国运和皇帝无关。

就比如这次,民众没有用所谓的锅碗瓢盆、鼓乐惊吓,那太阳也就照样出来了,也就证明了没有所谓的天狗。

至于影响收成和国运的话,也就不攻自破。

普通民众读书少,对后面说地球、月球什么的理解不了,年轻读书人精力好奇心旺盛,对此很感兴趣,并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很多人饶有兴趣地一起研读,国子监的学生更是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京城瞬间刮起了一股研究天象之风。

这种风向由京城也蔓延到各个地方。

如今大明各个地方都知道新皇提早预测了天狗食日,不!日全食!

地方没有像京城那样戒严,他们还是如往常一样敲锣打鼓驱赶天狗,只是因为小报的影响,提早知道新皇预知了这一结果。

很少人再将日全食跟国运新皇即位以及天灾联系在一起,只是好奇地议论着这一奇特现象。

紧接着从京城传来的消息,更是让众人惊骇,京城竟然没有驱赶天狗,太阳也出来了!

所谓的天狗食日上百年的理论瞬间被质疑,各地的学子跟着京城的风气,对自然天象问题和神鬼问题展开了大讨论。

民众也对曾经的信奉由刚开始的笃定,渐渐有了微微质疑。

人的思想转变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纵然对天狗食日有质疑,对于新思想,所谓的自然科学也是一种质疑和观望。

随着这种思想的松动,京城另一件大事也掀起了轩然大波。

朝廷锦衣卫抓住了谨身殿纵火的几个纵火犯,经过审讯,竟然是朝廷一些大员指使的,其中竟然包括户部右侍郎秦金和都御史赵璜。

这两人直接被锦衣卫抓了起来,其家里也被抄家,至于其家人也被看管起来。

随后,礼部右侍郎朱希周,刑部左侍郎刘玉,大理寺寺卿汪举、潘希曾,寺丞袁宗儒等也被举报参与此事。

为抓住更多可疑之人,锦衣卫直接设置了秘密举报箱,能有证据举报他们不法行径者,如果自身也有问题,可减轻惩罚。

着名的嘉定四谏:安磐、程启充、彭汝实和徐文华也一起被抓,正抓的时候,这四人正聚集在一起密谋上谏的事情。

这四人均是川地嘉定人,在给事中当值,是有名的谏臣,前两位在京城任职,后两位在南京给事中任职。

曾经以耿直正义直谏着称,经查也不过是受人指使的沽名钓誉之辈。

锦衣卫官员在这几人家中收到了早期杨廷和、蒋冕等人的信件,均是指点给先帝泼脏水之言。

一时,朝堂众多官员几乎三分之一未能幸免。

甚至,还有人举报张璁、严嵩、王琼等人,可谓乱做一团。

“陛下!”

王琼拿着他人举报自己的信件,有些哭笑不得,更有些微微怯意。

“德华,不必忧心!举报要讲究实事求是,不论是我们自己人还是他人,一旦被举报,一定要严查情况,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放走一个坏人!”

秦邵看了眼江彬、林桐等人。

两人急忙上前应是!

审查结果当然不少是杨廷和一党余孽,新皇很是生气,对于党首自然是直接抓下大牢,判罚偏远之地做苦工,基本上没有活路。

对于被迫加入者判流放!

凡是参与结党者,直接剥夺功名待遇,严重者流放判刑;轻罪者,变为白丁,剥夺一切待遇。

一时朝堂风雨变幻,人人自危。

官员下去大半,为了朝堂正常运转,新皇下令,举办廷试,凡是没有分配到官职的进士以及因为丁忧、病假休憩在家者,或者六品以下官员,都可以报名参加廷试,择优录取,一时士子当中引起剧烈反响。

要知道,这些年随着进士的增多,不少没有关系的士子等职位的现象其实屡见不鲜,有些比如像袁宗皋一样的士子,没有办法,为了安身立命,只能选择一些没有希冀的闲职。

要知道不是谁都能跟朱厚熙一样捡个皇位,也不是谁都能跟袁宗皋一样成为潜邸股肱之臣。

考中的进士除了殿试前三名,第一名被分配到翰林院做编撰,第二、第三名做翰林院编修。

其余的进士都要参加朝考,考试合格者会分到各部门做主事,其实也就是到各个部分实习。

实习期满,根据情况,有门道的做京官或者到好的地方做一些要职,没有门道的有可能就分到偏远之地。

还有一些做不了要职,又不想去偏远之地,不少人就在京城各部做个小官员混日子。

本来这些人对自己职场已经不报希望,如今竟然多了机会,怎么能不激动?

一时之间,京城参加廷试的士子报名人多甚众,不少京郊等地,还有距离京城较劲的山西、河南等地的一些士子也慕名而来。

秦邵知道,这样对一些地方的士子其实很不公平,特别是一些有才华之人。

但因为路途成本的原因,还有朝堂需要及时巩固等,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公平。

很多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一些所谓的名人,其实并不一定适合朝政当官。

就好比着名的大才子唐寅,因为自己老师祝枝山的关系,秦邵了解了他的不少事迹。

唐寅唐伯虎确实是人才,琴棋书画诗无一不通,但此人性格太豪放不羁,所谓的规则制.度根本不在他眼里,如果要做官员,其实这种人有很大局限性。

就好比杨慎,这人着实让人厌恶,但他的才华确实母庸置疑的。

就是祝枝山,人耿直品行端方,但在朝政方面要比着张璁、严嵩等人相差很多。

本着师生情谊以及术业有专攻,秦邵让祝枝山放在了礼部,研究些所谓的文化礼仪,应该附和他的性格。

朝考除了笔试部分,还有面试,也就是所谓的廷试。

一些重要的职位,秦邵亲自面试那些士子,普通的职位,就让严嵩、张璁等五人组成的小组同意面试。

这样折折腾滕两个月有余,整个朝堂基本稳固下来。

原先的旧面孔少了许多,更多的是一些新面孔。

新上任的官员表现得相当兢兢业业,秦邵倒是省心了不少。

有了这场大变革折腾,张璁、严嵩、王琼等人,作为新皇的班底正式进入了朝堂的核心层,朝政大权正式交接到他们手里。

只是有了权利,很多根本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穷的问题。

如今的国库空虚,虽然不至于寅吃卯粮,但是也是各个部的银子来回调动,才能解决很多问题。

尽快赚钱,充盈国库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没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

“陛下,张太后过来了!”

秦邵正在看一些地方折子。

他手里拿的那份是广东按察副使汪鋐递交上来的,说是巡视海道的时候发现佛朗机在屯门等地营建据点,明着跟大明做海上贸易。

暗地里则勾结一些大明人员做着海岛的勾当。

且如今时日,佛朗机人数增加,且增加了不少武器,汪鋐有些担心弗朗吉人有不轨之心。

汪鋐在折子当中还提到,他将这件事也反应给布政使吴廷举和总督陈西轩,只是这两人态度摇摆不定,他怀疑这两人跟弗朗吉人有不清不楚的关系。

秦邵看到这里,神情有些肃穆,他似乎想起一些事情。

只是刚有些头绪,张左就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秦邵神色有些不耐烦,那个女人无事不登三宝殿,这是又要做什么?

他刚起身,就看到张太后带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陛下!”

张太后进来的时候,脸色还是有些气冲冲的。

秦邵有些无奈,这个女人已经五十多岁了,因为保养得益,倒是跟四十出头一般,很多时候还做出小女子颐指气使状。

秦邵终于明白朱厚照对自己奶娘感情身后,把自己奶娘看作亲母般存在,对这个张太后却感情不深的原因。

张太后在秦邵前世所在的朝代就是所谓的作女,先前仗着丈夫明孝宗性子好宠爱,肆无忌惮,根本不曾想到自己是一国之母,应该有担当!

后来自己儿子做了皇帝,她仗着自己做母亲的身份,只想着自己娘家的两个弟弟,没少做扶弟魔坑亲儿子的事情。

如今只记得自己是皇太后的身份,根本不想新皇根本不是她的儿子,没有理由包容她那么多!

按照正常情况,如果有什么事情,让人请秦邵过去一起商量就行,如今竟然明目张胆地闯到他的办公地,在没有完全通报的情况下就闯进来,其实已经违背了很多祖制。

纵然秦邵估计朱厚照的面子,知道这个女人在前世朱厚熜当政后下场很惨有些可怜,如今看她那行径,说实话有些理解朱厚熜将张氏兄弟弄死,软刀子磨死这个女人的原因了!

太不知趣!

没一点脑子的蠢货!

“太后有何事?”

秦邵声音有些冷硬。

张太后愣怔了下,她一直觉得新皇是个柔和的性子,当了这皇上之后,面对自己虽然说不上和颜悦色,但还算恭敬有礼,自己要求的事情,他也没怎么拒绝。

就是先前宫内精简人员,皇上皇后身边都减少了不少侍候的人员,宫内的内官更是大量精减被派到南海子那边,后宫的其他妃嫔更是主动减少自己身边人员,已讨好皇上皇后。

张太后却一点表示都没有,还坚持自己身边侍候的人不能少。

事情汇报到新皇那边,新皇并没有去跟张皇后商量,默许她搞特殊。

所以,在张皇后眼中,新皇朱厚熙就是个好说话的人!

她更是理直气壮地认为,朱厚熙能有如今的皇位,都是她儿子让出来的,不是她们家,朱厚熙怎么有机会做这皇上?

他应该对自己感恩戴德!

如今看着新皇冷硬的脸,张皇后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了点点怯意!

“陛……陛下!顺天府那帮贼人反了天了,竟然将建昌侯抓进了大牢!你可要为他们做主呀!”

张太后原本张狂的脸顺便变成哀戚状。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