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373章 劫船?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第373章 劫船?

作者:柿子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他一介武夫,身边都是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有什么人能指点?他但凡有些脑子,先皇就不会……”

杨廷和不以为然地说道。

“不过也可能是先前张永离间了他跟先皇的关系,他被调到通州那边,有些失望,如今先皇没了,他就不想回来了。嗯……也许如你所说,他身边确实有个聪明人,毕竟通州卫还有那么多人。”

杨廷和有些想叹气。

他抓江彬在其次,江彬虽得宠,但根基其实并没有那么厚,也只是朱厚照前面的一杆枪而已!

杨廷和之所以想抓江彬,目的是奔着他身后的许泰。

当然最后的目标自然是兵部尚书王琼!

许泰,江都人,许宁之子,许贵之孙,三代为将,大明勋贵。

弘治十七年,许泰当选武状元,以副总兵协守宣府,封为安边伯。

正德帝朱厚照当政后,许泰支持朱厚照,深受朱厚照宠爱,封义子,赐国姓(朱),京城安边伯府一时成为京城勋贵中的风云之府,荣耀一时。

江彬虽然掌握一定兵权,但见到杨廷和这种朝内老臣,说实话还是有些不敢造次的,甚至内心上有些怯意的。

要知道这些所谓的老家伙可是掌握着他们军.队的咽喉——经济大权,江彬在边关的时候,就已经因为这种情况留下的“后遗症”!

边关那些将领,在战场上再勇勐,在面对队伍供给的时候,也不得不向朝廷派遣的那些文官低头。

许泰则不一样,他是勋贵,京城出生长大子弟,骨子里就带着一股骄傲。

他们跟宗室一样,虽然没落,但外衣还在,加上他如今得势,自然对杨廷和他们不怎么放在眼里。

即使如今朱厚照死了,他有些忧心,但面对杨廷和安排他守城的时候,他还会因为江彬的问题提出质疑。

即使如首辅杨廷和,面对目前的他,解释的时候还要带三分笑意,尽管内心恨得牙槽都想咬烂。

杨廷和也想过江彬龟缩着不出现,是不是可以先将许泰抓起来。

这种问题他想过很多篇,最终决定放弃。随随便便抓许泰,势必引起那些其他勋贵的不满和警惕。

要知道如今京城三.大营兵力虽然弱鸡,但很多还都掌握在勋贵的手中。

并且这次守城的武定侯郭勋,前往迎接新皇的定国公徐光祚,都是功勋中的代表,纵然土木之变,功勋败落,但活下来的功勋他们还掌握着京营的兵力,没有他们这些人支持,他们这些内阁官员也很难在这京城做事。

纵然郭勋和徐光祚明面上支持他们,并且他们也给这些人不少礼遇,但关键时刻,这些人的风向标到底朝向那边,杨廷和其实内心并没有那么自信。

这也是他再没有抓住江彬的时候,不敢随意动许泰的原因。

江彬边军出身,没太大背景,他可以诱骗抓起来,然后图谋许泰。

但如果没有抓到江彬的把柄,随意动许泰,这里面有着太多的风险!

这就是所谓的圈层文化!

在功勋的眼里,他们不喜欢许泰随意出风头在朱厚照身边得宠,做谄媚小人,但如果有外人随意动他们功勋一层的人,说不定他们就会站出来。

这种站出来并不是说他们多讲义气,而是很多时候人会有兔死狐悲的思想。

今日你杨廷和随意动许泰,明日就有可能动功勋圈层的其他人!

杨廷和不傻,在没有抓到江彬,抓到许泰把柄的时候,他不会去动许泰,不仅不动,还安排许泰去守城门。

尽管许泰又恶心他一把,说自己是东厅的人守城了,为何不派西厅的江彬也出来干活?

《仙木奇缘》

那语气就是我有活干,为何没我兄弟的?

这种沆瀣一气,让杨廷和心里直想骂娘,心里暗想着,等那个傻皇上来了,我再一个个收拾你们!

……

河北省通州五百户镇。

国家奠鼎燕京,而以漕挽仰给东南,长河蜿蜒,势如游龙,而通州实咽喉之地。

秦邵前世并没有太了解通州的历史。

但在京城工作的时候,周末去通州游玩的时候,看过大运河遗址。

当时惊叹古代大运河的繁华的描述。

他当时对历史其实兴趣不是很大,很多历史都是人为编纂的,带有太多个人感情.色彩,

古代能有多繁华呢?

所谓的历史编纂都是一些文人要么歌功颂德,要么带有一些感情.色彩的乱写而已!

秦邵的自我感觉里,是这古代人没有见过真正的繁华,才有那种感受而已。

真正到了这大明,秦邵才知道自己所谓的前世理解其实更带有个人色彩。

这京杭大运河相比较来说真的是繁华,交通枢纽,这里是通往京城漕运的必经之路!

一艘艘大船经过,特别是到渡口停靠之处,很多船只聚集在一起,密密麻麻一片,那种壮观景象,真的是前世所没有!

而在前世,这些地方也仅仅是个旅游景点罢了!

“爷,前面就快要到通州渡口处了,咱们要在这里停留下,补充些水和食物,再行十公里左右,会在一偏僻渡口上岸!”

王寅禀报道。

“知道了!”

秦邵应道。

很快有船只停下到岸边取水和食物,朝附近几条大船运送。

岸上人络绎不绝,但好在有不少官兵维持秩序,倒是井然有序。

水和食物很快补给好,两艘大船再次出发朝前方渡口急速驶去!

“都机灵些,天快落黑了,再有不远,前面就是咱们在通州渡口停靠处,注意些安全!”

船头,徐光祚朝一众护卫喊道。

“袁长史,你有没有觉得这附近岸上好像官兵多了些!”

徐光祚看着河岸远处,若隐若现好像有不少身穿铠甲的兵士,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有些不大好!

看到一侧的袁宗皋,忍不住问道。

“是吗?是不是附近巡逻的官兵?这通州毕竟是繁华之地,且这些地方是渡口,主要运送粮食、食盐等京城必需品,关系着京城的补给,自然有不少官兵巡逻把守!定国公久居京城,应该比我们清楚情况吧?我们安陆州那边漕运也有渡口,相比较别的地方,人就多些,方向方知州就派了众多官兵把守,毕竟关系着一方收益和安全,自然要看重些!”

袁宗皋似乎不以为然地说道。

相比较徐光祚的担心,谷大用则是感叹地看着来往大船,其中的一条带着特殊花纹的大船,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是朝.鲜国的的大船吧?”

谷大用正在沉思的时候,头顶一个澹澹地声音说道。

“是的……陛……陛下!”

谷大用应声答道,看到身旁过来的是秦邵,说话不由结巴起来。

“这是朝.鲜使臣进京所用船只,先皇喜欢了解大明之外的事情,朝鲜使臣进贡的时候,就留下一些人,一起研习他们的文化历史,先皇对朝鲜语也有了解,只是如今先皇驾崩,这些人应该是被杨首辅他们迁回去了吧?”

谷大用解释道,语气中带着微微失落。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为我们番国,怎能先皇刚走,就将之驱走的道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夷长技以制夷!多了解外面的东西总是好的。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宣扬我大明文明,14个月之中而造成64艘之大舶,载运2.8万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才有众多番国臣服我们,如今莫非要倒退不成?”

秦邵知道朱厚照死后,杨廷和直接驱逐了京城的各国使节,将那些人和船只遣回。

中国一些文人,为了所谓的内斗,为了一己私利,可谓愚昧至极!

“陛下……陛下莫非也喜欢郑公?”

谷大用听到秦邵说起自己的偶像郑和,很是激动。

自从自己被割了那玩意儿,谷大用曾经很是绝望。

在他绝望的岁月里,就是郑和的那些书籍和事迹鼓励他一步步坚强走到现在。

谷大用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忘却自己太监的身份,跟郑和一样能周游世界、了解世界,将大明文明散播世界各地。

在他眼里,郑和已经超越了“男人”的存在。

他曾经无数次想游说朱厚照继续支持下西洋,可是那些朝臣文官反对,还有朝廷的穷困,他渐渐熄灭了自己的梦想。

就是如今,他接受这趟差事,也只是想有从龙之功,以后能保留性命而已!

只是如今新皇竟然也是郑和的痴迷者,似乎重新燃起了谷大用心中的那团火!

“自然,郑公非男人乃真正男人!我在很小时的时候就听父王说过他的事迹,也曾有过环游梦……”

“陛下……”

……

船行如风,眼看渡口很快就在眼前,天色却快要暗下来。

“船要要靠岸,船舱众人注意安全!”

“船要要靠岸,船舱众人注意安全!”

有人高喊道。

“这边的渡口人怎么这么少?”

徐光祚看向岸边有些纳闷地同身边的属下说道。

“国公爷,我也不清楚,早些时日回京不曾在这边靠岸,早听说这边渡口封了,怎么开放了呢?”

属下也有些不解地问道。

“前方船只,快快靠岸,接受检查!”

“前方船只,快快靠岸,接受检查!”

“前方船只,快快靠岸,接受检查!”

徐光祚话音刚落,一阵阵吆喝声传来。

原先平静的水面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四面八方来了几十只船只,船上站满了手拿器械的兵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