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230章 兴王的变化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三人收拾东西就骑马赶车走上归途。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

秦邵终于体会到孟郊这两句诗意的真正感觉了。

听说当年不少人评价孟郊及第后表现太过于张扬。

这是没明白人家十年寒窗苦读后兴奋的心情。

秦邵相比较很多人,说实话已经走了不少捷径和幸运很多,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他以后就是举人了,基本就算是划入乡绅地主的行列。

举人除了拥有秀才所拥有的更多待遇,比如免税更多,还拥有了入仕权。

如果有能能举荐,运气好些的能做个偏远地地方的县令,差点的谋个县丞、主薄之类的也不算是很难。

总之,一跃出平民,成为统治阶层的小一员了!

如今虽然很多东西有细微的变化,但朱厚照还是朝着历史的方向一点点走进,秦邵觉得自己就是小人物,想拉一把,但总是有种无力感。

他没有那么伟大,在帮助别人的时候,首先要保护好自己。

更何况,他如果表现太多,朱厚照信与不信不好说,树大招风惹祸他还是懂得的。

昨日夜间他也在思考这事,如果朱厚照挂了,朱厚熜做了皇上,自己怎么办?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那朱厚熜对自己并不是很友善,甚至可以明确看出不喜欢。

秦邵也有些迷惑,自己又没跟他争世子之位,也无太多利益纠纷,那人怎么就总一副阴阳怪气的感觉。

两人似乎气场天生就是那么不合!

那厮如果做了皇上定然不会用自己。

不过他可没想靠他,目前来看他以后不给自己穿小鞋就阿弥陀佛了。

他原先的目标也就是做个小地主而已。

自己只管参加科考,反正等级越高,福利越好,到时候有这些福利,被分到偏远地方做个小官,买地做地主也不错。

雅文吧

再偏远又如何,他倒是想到漠北或者偏远的粤南去看看。

三人一路疾驰,第二日早间就到了家。

刚到城门口,就遇到了在此等待的顺子等人,同行的还有身着便衣的朱辰。

一行人簇拥着三人归家。

兰草、金大娘早已做好饭,烧了汤水让他们洗漱。

他们吃了饭,洗漱完毕,说了大致情况。

朱辰回去复命,说王爷一直牵挂人回来没,让他在次等待,他现在回去回信让王爷放心。

朱辰走后,三人开始进屋休息。

走了一天一夜的路,早已困乏。

下午时分,朱佑杬就过来了。

看秦邵还未醒,就让人不要打扰他,自己去了书房。

秦邵醒来的时候,已经快黄昏了,洗漱完毕,吃了饭,听说兴王一直在书房,就进去打招呼。

朱佑杬问了考试放榜的情况,秦邵简单说了大致清状。

“年后的二月份就要举行县试了,咱们湖广的宗室报考人数并不是很多,除了镶阳那边略略有一些,其他地方很是稀少。”

朱佑杬兴奋过后,有些怅然若失地说道。

“宗室养尊处优多年,且刚刚放开科考,很多人没读科考书籍多年,担心自己考得太差不好意思,以后情况就会好很多。”

初期受冷遇,秦邵觉得很正常。只要这路不堵死就行。

穷则思变!

穷到一定程度那些人会想办法改变的。

目前来说,那些宗室不说对自己不自信,且说很多人觉得考上秀才还不如自己做宗室的俸禄多,自然处于观望态度。

除非说有能力之人参加科考获得实惠,舍弃了宗室待遇日子越过越好,打个样,那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效彷。

说到底,宗室子弟最好有个有榜样作用的人出现!

“你说的是,如果宗室人员如熙儿你这样,我大明朱家子弟定然前途有望!”

朱佑杬看着自己的大儿子骄傲地率捋胡须。

秦邵有些不好意思。

急忙转移话题,问兴王是否有看好的湖广宗室子弟。

因为宗室新参加科考,这事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关心,只觉得那是人家皇家宗室的事情,看个热闹就行了。

至于那些傲娇的文人团体,根本就没把那些人放在眼里,反正是不同一路人。

不过宗室方面很热闹,关系着宗室的利益,讨论很激烈,也会打听报名情况。

即使隔着距离,不能随意离开封地,很多人都打听各个地方的报考情况,至少是自己布政司范围内的都在彼此了解情况。

为了照顾宗室子弟,正德帝朱厚照还坚持让地方每次科考对宗室优待,就是必须地方每次科考至少录取2名宗室人员。

为的就是避免宗室人员参加科考全军覆没太难看,丢朱家的脸。

起具体政策就是,比如县试,宗室人员跟普通人一起参加考试,如果跟普通人竞争,能在名额之内,就按照普通人员录取。

如果参加人员都落选,就增补两名宗室人员。

当然,为了避免文官集团反对,这两名名额不占用普通考生录取的名额数。

“镶阳府的枣阳王朱右楒很有文采,读书不错,听说还很有功夫,算是个人才,希望他能给宗室打个样!不过没见过本人,听说长得也不错,少年英才!”

朱佑杬饶有兴趣地说道,说起那襄王一系的枣阳王很是有好感的样子。

秦邵有些好笑。

朱佑杬这会儿跟镶阳府那边表现亲切,说起枣阳王好像是自己的亲弟弟一般,完全忘记自己早先跟襄王府争抢土地的事情了。

不过想想也是,这就好比早些农村那些本家兄弟,分家产抢地边一点也不含湖。

但如果遇到自己家族被外然欺负或者关系着自己家族利益的事情,还是一致对外的。

毫不含湖地说,如果那些文官集团如今明目张胆赶将朱厚照赶下台,这些藩王虽然很多废了,但秦邵相信基本百分之九十的藩王会拿起武器拥护朱厚照,跟那些人干!

毕竟对于这些人来说,这天下是他们老朱家的,遇到集体利益的事情,自然会一致对外的。

秦邵前世对明末的历史很感兴趣,当年看过清军横扫中原的时候,统计的大明各地藩王的结局。

确实有个别投降没骨气的,被那些编纂历史的当作典范,污蔑藩王都是废材、投降怕死。

但真正的历史记录表明:那只是少数,很有节气的朱家子孙并不在少数。

大明藩王在明末最后时刻也是相当壮烈让人唏嘘的。

因为看了太过于感慨,秦邵如今仍记忆犹新。

楚王一系有11位王抗清杀敌,只有2位投降,还是兵败被迫投降。

通山王朱蕴釪,杀敌勇勐,因反对刘承荫而被打掉牙齿,后守桂林,桂林城陷,不知所踪。

江夏王朱蕴铗,永历时与陈奇策起兵海上,后背南宁知府出卖被杀。

鲁王一系,9王只有1王被俘投降。

嵫阳王朱弘懋,被俘执死之时,仍骂贼不已。

蜀王一系有8王。

只有1王抗敌失败后投降,其余反抗被杀,有两人直接自戕。

益王一系人最多,有20个王,只有1人投降。

其中奉新王朱常涟,福州沦陷,绝食七日而死。

宗室单就郡王以上的人,十之**都抗敌而死,投降怕死的也不过聊聊几个。

不少人看过资料感叹:

这老朱家子孙固然是有怕死的,但大部分人都还是挺有气节的。

“爷!送喜报的人已经到京山县衙了!”

两人还正要继续闲聊这宗室之事,外面小三子惊喜地喊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