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211章 大帅哥严嵩

“好!我去见他!大公子,你要不要见此人?这人很有意思。”

张璁似乎对那介溪先生很有好感。

“那一起去见见吧!”

秦邵也很好奇,能让张璁喜欢的人,应该是很有学识的。

两人到了会客室,也就是报社接待那些长期供稿人的地方。

如今的京华小报有兼职的,也有长期供稿的。

长期供稿之人一般就是文笔比较优良,能有线报,且能写出能抓住读者心思新闻稿件。

这位介溪先生是最近风头最盛的供稿人,不说这次他这个悬疑桉件连载,就是先前,他的不少稿件都排版在首版。

这次的活人被埋棺中桉已经连载了一周三期,不少人想知道结果,有人还去顺天府打探情况。

秦邵其实也很感兴趣,这个桉件确实吸引人。

当然更多的是介溪先生从桉件各个方面剖析情况:樵夫、北海女朱氏、如今的悬疑官员。

“张先生!”

一个三十出头,高高瘦瘦、长相英挺帅气的男人看到张璁和秦邵走过来,直接起身拱手行礼。

“这位是?”

看到秦邵,介溪先生朝张璁问道。

显然他跟张璁已经很熟悉。

“这位是秦公子,算是投资我们报社的一员。”

张璁笑着介绍秦邵。

为了避免招摇,秦邵一般来书肆茶坊都是很低调,如果有人问,他跟张璁说就这样模湖介绍。

在如今这个时代,有钱人合伙投资一些店铺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秦公子!”

那名叫介溪先生的男子拱手行礼,看张璁对这年青人很是恭敬,他的态度也很恭敬。

这是个很会察言观色之人,行为举止很是稳重,长相看着也不俗,很容易让人有好感。

《仙木奇缘》

怪不得张璁他们都称呼这位为介溪先生,对他很是欣赏尊重。

刚开始他还以为是个老头呢!没想到也是如此年轻之人。

“介溪先生好!”

秦邵回礼道。

“秦公子客气,我只是笔名介溪,张先生他们太过于客气,我明严嵩,字惟中,称呼为惟中即可。”

那男子温声客气地说道。

“严嵩?”

秦邵惊异地叫出声来。

此人为严嵩?

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严嵩?

严嵩竟然是这个样子?如此文质彬彬,长相俊美,有礼,低调!

“秦……秦公子莫非……莫非认识在下?”

严嵩惊异地看着秦邵,显然对秦邵很陌生。

“额……先生是赣省新余人吗?我以前好像遇到过一个新余人,他好像……好像提到过你,说您书法精良,堪称一绝。”

秦邵急忙圆谎道。

他当然是第一次见到严嵩此人。

好在严嵩包括张璁并未怀疑。

这个时代纵然信息滞后。

但一个地方能考上进士之人,那绝对在整个省都是出名的,很多人认识他,他不认识别人,是很正常之事。

“秦公子客气!我先前一直丁忧在家,侍奉长辈,今年刚到上京复职,也就是在尚书堂教书,清水部门,所得俸禄不够户口,所幸咱们这报社能帮我一二,让我不至于吃不饱饭,还得多谢您和张先生。”

严嵩客气道。

这上京藏龙卧虎,虽然一个小店老板身后不一定站着什么人。

很多进士纵然留在上京,也不过清水衙门小官一枚,有不少入不敷出,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严嵩多年在老家侍奉双亲,收入来源不多,且家里花销也不少。

家族之人原先对他还很客气,毕竟考上进士。

可他将近十年蛰伏在家,很多人渐渐觉得他就是一绣花枕头,考上进士也无用,还不如一些会经商的举人会赚钱有名望。

严嵩是高傲之人,刚开始跟那些人不一般见识,他回乡也是因为朝廷乱象,自己无依靠夹缝生存觉得难捱,想着老家是净土,可休养。

可是发现老家也并非净土!

上京圈子纵然个个势力,但读书人还是要脸面,当面还是客气的。

老家县城荒蛮之地,人更是粗鲁直白,势力都表现在脸上。

曾经恭敬的族人,见到他甚至露出鄙夷神情。

自己倒是无所谓,家人也被人轻看,严嵩渐渐不能忍。

想想自己多年读书,竟然是这样的结果,怎么能甘心?

干脆给当朝首辅杨廷和书信一封,标明自己想复出的打算。

也不知道是杨廷和看了,还是他那些助手们看了。

顺水人情让他来了上京。

严嵩本来很高兴,要好好工作,报道杨首辅的举荐之恩。

谁知道来了上京,连杨首辅家大门门槛都没迈过去。

杨首辅那么忙,哪会想起还有一个赣省小县城的严嵩。

严嵩没有办法,只能先去吏部报道,凭着书信,领了个尚书堂教书的清水职位。

至于他的身份,张璁倒是不惊异。

这上京清水衙门的官员在这京华小报投稿的多了,能不能通过,还要通过他这一关!

“惟中兄,那活埋朱氏女之桉的原委你可了解清楚了?稿子是不是已经写好了?”

张璁最关心的就是此事。

“已经调查清楚了,那朱氏是给事中毛玉的小妾。”

“你说吏部给事中毛玉?”

张璁惊讶出声。

秦邵也很惊异。

他纵然不认识毛玉,但知道吏部给事中这个职位可是很微妙的。

因为科考,他研究了这大明的各类官位职能。

给事中纵然只是个七品官,看着官职并不高,但其功能可不小。

它有一个很大权利,就是“廷推”。“廷推”事会推的最高一级,他决定着官员的升职。

明代的官员如果想要晋升,必须通过会推开。

比如一个职位空缺了,定然有不少人觊觎这个职位,相关官员就会开会推举人选,这就是会推。

会推结果出来之后,吏部就会将结果报给内阁,让皇上御批,然后下达圣旨,通过内阁发给吏部,吏部再去任命。

这是普通官员的晋升。

但如果要选举内阁成员极其其他大员,那就要经过廷推,参与廷推的就是九卿六科十三道。

六科给事中都会参加,这时候他们权利是很大的,一旦哪个得罪了给事中,这些人本来都是巧言善辩会编排人的,绝对让你过不了!

所以,很多朝廷官员基本不敢得罪给事中。

另外,所有的朝廷公文都要给事中检阅,他们有舆论监督、发声的功能。

即使是皇上的命令,给事中也有上书反驳的权利。

孝宗当年说要京察的时候,听说六科给事中就组团抗辩,反对京察。

如今正德帝朱厚照再次提出京察,给事中们也是很活跃,纷纷上书,其中毛玉就是最积极的一位。

这位弘治十八年的进士,口齿伶俐,巧言善辩,语言如刀子,杀人不见血!

当年焦芳就是被这位弹劾回老家的。

“就是吏部那位给事中毛大人!我怀疑他亲自参与谋害小妾桉!”

严嵩义正严词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