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148章 反面人物刘瑾

江彬觉得这事看着简单,其实并不简单。

礼部那些人将事情推给皇帝,除了先前周王朱安事情的震慑,那些其实人就是为了避免背锅。

那帮老家伙!

会不会明着让皇上做主,背后使坏?

“兴王做事一向妥帖,他已经在奏章里说明自己大公子还要静修五年方可回王府,兴王府兄恭弟谦,世子之位不变,也不会有争夺争议!真是宗室之楷模!楷模!”

朱厚照这会儿心情很是不错。

“这事皇帝准备如何处理?”

江彬问道。

“既然是宗室子弟,自然要入籍宗室,兴王虽然没有请封,朕也要将那郡王的位置给了大公子。只是礼部那帮家伙的嘴该捂也要捂,也要做个见证,派个人去安陆州那边看看大公子跟兴王如何相像,你说是派谁去好些?”

“臣建议让你白成去,他年纪大也快退了,忌惮会更多些,更不想步张成后尘,这钦差他当,当然更好一些!”

“好!你说得对!朕也是此意!”

……

秦邵这几天已经渐渐平静下来。

无论如何,日子照样还得过。

与其卷入兴王府那个复杂圈,还不如过自己如今的小日子更为自在。

事情有些太大,他并没有跟韩瑾蓉他们说,这事他们也解决不了,图增担心,不如自己一个人保守秘密更好。

田地那边秋季的收成早已颗粒回仓,如今正忙于麦子的耕种。

前些日子他们又入手了20多亩的旱田,如今也种上了麦子。

因为土地多,还雇佣了几个短工。

如今的张大壮已经成为了田地的管事,家里的日子好了很多。

听说前段时日大儿子还娶了媳妇,给秦邵了拜帖吃喜酒。

秦邵事忙没去,让王寅和小三子代表去了。

张大壮的二儿子狗子的年纪也不算小了,其实比秦邵还小些,只是这乡里人不读书结婚也早。

一般人家都早早地娶媳妇生孩子,为家里多生些劳力。

狗子跟着收购货物或者在店里帮忙,这一两年的时间,成熟了很多,思想跟乡里人也不尽相同了。

家里人给他张罗媳妇,他倒是让不要急,说自己再等等。

还举例秦邵、王寅他们年纪不小也没有成亲。

惹得张大壮直接骂:人家秦爷什么人,也是你小子能比的,你跟人家一个水平层次的人?

狗子只是笑笑。

不过张大壮也没有逼儿子,真拒绝了媒婆说亲,说再等等。

自己家这个二儿子性格活套,在外面混了两年,真跟一般乡下小子不一样,很多时候他的见识和想法自己都不能比。

也就期望他们家祖坟能冒好烟,以后这儿子真能为自己家娶个家门比较好些的媳妇。

秦邵在田地那边查看的时候,没再见到张左他们,都是些其他人在照看田地。

兴王府这段时间乱七八糟的,李稷年纪也到了,估计张左也够忙的。

“怎么买那么多只鸡?”

秦邵从田地那边回来,看到韩瑾蓉和小三子拿回来四只肥鸡。

“爷,鸡便宜了,才10文钱一只,过年的时候还20多文呢!姑娘说买来做腊鸡风干,吃着便宜。”

小三子高兴地说道。

一路逃难的过程,他们确实受苦不少,这终于安定下来。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秦邵在吃上不怎么节省,基本每天都会让卖肉。

这古人身体弱,说到底就是蛋白质吃的太少,身体比较虚。

春节的期间,普通百姓再穷也会买些肉吃,一年到头开点荤,各种物价也随即上涨,这会儿年过了,物价就跌下来。

再加上如今安定下来了,不少乡下农户农田种植的大多刚刚够吃,想赚个钱,只能养些家禽。

这两年随着家禽的增多,价格也就被打下来了。

秦邵看韩瑾蓉将那些宰杀好的鸡洗净,抹上粗粒的盐。

大明如今的盐并不像老朱初期管理的那么严格,造成盐价高涨,老百姓吃不起。

但各地盐价相差太大,比如沿海地区紧挨盐场,盐价就比较便宜,7文钱一斤。

而湖广这里没有盐场,价格如今是14文一斤,活活高了一杯的价格。

鲁地和豫地盐的价格听祝老头说更高,达到十六七文。

当然不同的盐价格也不一样,比如海边晒出来的盐,谓生盐,比较粗糙,价格相比较便宜些;而煮出来的盐相比较细腻,谓熟盐,价格也就贵些。

其中最便宜的是渔盐。

因为朝廷对盐的管制很盐,且官盐的价格一直不便宜。

海边的渔民打的鱼渔民不对于进行防腐的话饿,根本卖不出太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要腌制一条五斤重的鱼,至少要一斤的盐分,一条鱼的成本,还没盐的价格高,这样渔民就等于破产没法活下去。

不少渔民想采用低廉的私盐进行腌制,这样相当于支持了私盐的流通,朝廷当然不允许。

其中元朝的时候最为苛刻。

元朝颁布的律令:“诸犯私盐淹浥鱼、虾、竹笋等货,买,或自行食用,及博易诸物者,照私盐法科防。

如今政策变得灵活了许多。

采取了“渔盐”的政策,就是为渔民提供一些低廉家的盐,让他们腌制水产品。

但为了避免渔民买大量的低价渔盐倒卖出去,渔民捕捞多少鱼需要上报,根据捕捞的鱼数准许渔民买低价盐的数量。

尽管如此,还是不能阻止一些人谎报,一些盐商也利用漏洞购买大量质量差的渔盐进行售卖。

渔盐流到各地,也就成为了私盐。

秦邵看过一段历史记录。

说是大太监刘瑾贩盐,一车盐上放两条鱼,就叫渔盐。

真是明目张胆地运私盐!

当时他看这段历史的时候,觉得这刘瑾可真够张狂的!

在读史人的眼里,刘瑾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反面人物,但令他意外的是,完全接触了这个朝代情况后,他发现刘瑾其实并不像史书里描述得那样刻板,完全是个奸佞小人形象。

反面人物刘瑾刘公公也是做过好事的,比如他还降低过土地赋税。

前段时间他去买地,秦邵得知如今的田地赋税比着以前已经降低了不少。

许牙婆说是刘公公主事的时候提出的,多次降低赋税,为的是减轻农民负担。

他问刘公公是谁?

“就是先前的刘瑾呀!皇帝身边先前最得宠的那个,不过已经死了。”

许牙婆神神秘秘地说道。

秦邵没没想到这人还做过这样的事情。

他跟安永贞聊天的时候,还说到这事。

安永贞说,那刘瑾做的事情还不只是这些。

他掌权的时候,还建立官员不定期考察制度,对于不合格的官员罚米例,巡抚陕地右副都御史杨一清也受罚过。

他还派御史查核两浙盐课,追究官员责任、收缴赃款,而且据说全部收归了国库……

安永贞说这些情况早些年写话本的时候也引用过,不过如今那些话本可不敢发出来,万一被人盯上就不好了。

“秦兄,我觉得这世上其实没有绝对的好人及坏人!”

安永贞说了句让秦邵沉思良久的话。

这样想来,说刘瑾那么明目张胆地偷运私盐,不知道到底真与不真?

不过,那些都是题外话,不管史实到底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私盐的价格那确实是便宜。

私盐价格在安陆州这里一般是六七文,韩瑾蓉腌菜的时候会买一些。

不然用好盐腌菜,一般人家可不舍得买。

在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能吃点私盐,吃饭有些咸味就不错了,谁舍得腌菜呢!

腌菜!

腌菜!

腌菜!

秦邵大脑中突然有了想法,那块盐地现在说不定还真能发挥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