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 第115章 世子又不舒服?

“生意相当火暴,仪卫司的人说如果不是有人维持秩序,差点将门挤破!”

袁宗皋笑道。

仪卫司的护卫过来回禀的时候,那人一向嘴贫,讲得绘声绘色,让他差点笑喷。

说是有一人鞋字被挤掉了找不到,有人头发都散乱了。

有人插队, 众人不愿,他还耍横,结果出来的时候,衣服腚子处不知道被谁划开,漏出大半个腚子。

“这么火暴?”

兴王听了也忍不住失笑,很是惊异。

“可不是嘛!我原先也认为只不过开个粮油店,中规中矩,没想到秦公子竟然想到这么多方法, 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学来,真是见都没见过。”

《仙木奇缘》

“早上的时候,还都是周围人看热闹,下午的时候大半个城里人几乎都过来了,听说州府那边也有人过来看热闹,估计明天,不后天,大后天也是要热闹的,听说活动要搞三天,要我看来,这热度是至少持续7天。”

袁宗皋附和道。

“那小子一向精明,脑子中的东西很多花玩意儿!不过也就这几天热闹的时间,等购买的人买得差不多,热情就澹了!”

兴王眼光也是很毒辣,一下子就看出了开业火暴后期早晚平澹的状况。

“不过他们还实行预存包括什么会员政策,就是买他们的东西买多了,以后会打折减免一些钱, 冲着这个会员,估计不少人还是光顾他们的店,只不过不会像现在这样拥挤火暴罢了!”

“嗯,他们要的就是后续这种效果,前期的热闹只不过是采取方法营造出来的,目的就是让人知道他们的店!果然很高招,我就知道这小子不会平平澹澹地开店,不像他的作风。”

“王爷,对了,先前你不是质疑他们卖四样物品,为什么会叫五必居吗?”

“怎么?有第五样货品?”

“有!王爷猜是什么?”

“什么?”

“盐!”

“什么?他怎么能卖盐?不可能,那小子不会卖私盐吧?”

“不是,是盐行里的盐!”

“盐行里的盐?洪七怎么会让利于他,这些年他们也不容易!”

“没有让利!”

“什么?没有让利卖个什么劲?洪七怎么愿意陪着玩?不会是洪七看到他长相跟我相似,就卖他人情吧?对了,我还跟那小子题字门匾,洪七他们估计看到署名了,他们应当也熟悉我的字体。”

“王爷,应该不是,纵然咱们支持了洪福第一笔银子做生意,咱们只是参股, 并不参与经营, 且洪七即使要卖咱们面子,也会过来吱一声,他之所以做,只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对他有利无害!”

袁宗皋分析道。

“对,你分析得对!那小子不赚钱还盐行里盐放在自己店里卖,自己帮忙卖,还不抽利……哈哈哈,这小子真是个猴精!”

朱佑杬有些恍然大悟地笑起来。

“王爷,怎么了?”

朱佑杬有些不明白,纵然他是进士,在其他方面通透,做生意上说实话不是太有经验。

“我想通那小子的想法了!他让盐行里的盐放在自己店里,卖盐的人就会去自己店里买,而卖盐的那些人有可能也是其他四项货品的购买者,相当于会自己引来客流!那小子真够贼精!”

朱佑杬笑道。

“啊!王爷,你这一说我也明白了,就是引客流,如果别人去别处卖盐,有可能在别处买其他粮油,他店里齐全,可以带动自己货品的售卖!真是高招!高招!怪不得秦公子能获得两试桉首,这不仅仅是会读书,根本就是聪明!真是太聪明了!”

“王爷……”

袁宗皋看到原本兴致盎然、心情不错的兴王表情有些颓然地看着窗外。

他顺着兴王的目光看去,看到侍医周文采正带着他的小药童朝世子的院子走去。

“王爷,世子又不舒服了吗?要不要紧?”

袁宗皋有些担心地问道。

“他这是又想用这种方法,想让他母妃能解禁出来,妇人行为!都是他那个母妃将他教程这样!我后悔早些年没自己教养这孩子。”

朱佑杬有些咬牙切齿。

“王爷不要太忧心,世子年纪还小,以后慢慢教导就好了!”

袁宗皋只能劝慰道。

原先他也以为世子是真的不舒服生病,很是担心,毕竟那些道士已经被他们处理掉了!

这世子万一出什么事情,就不好办了!

后来世子身边侍候的人(先前伺候的有被换掉的)说世子晚上洗澡用的水很冷,明明他们送的是热水。

自从换了伺候的人之后,世子现在洗澡都不让人侍候,非要自己做。

结果第二天世子就发烧了!

他们报告给了王爷!

这世子是故意让自己生病,然后扮可怜想让王爷将王妃放出来。

世子对王妃那是没的说,只是采用这样的方法,也太……

他们怀疑,早前世子高烧一直持持续续,周文采久治不好,换了那些道士,过了两天就好了,是不是里面就有猫腻。

如果这样,明明知道王爷担心得要命,还采用那样下作的手段,确实有些太过分了!甚至有些上不了台面。

对比秦公子,真是太天差地别了!

如果秦公子是王爷的儿子,那可就……

该打嘴,自己怎么能那么想呢!

袁宗皋急忙阻止自己的胡思乱想。

……

五必居生意走上正轨之后,秦邵就不怎么去店里了。

因为下个月就是八月份,就要去省府考试了。

店里的事情就交给了韩瑾蓉他们。

因为韩瑾蓉要帮忙店里账房方面的事情,家里的差事自然也就忙不过来。

秦邵就找到许牙婆买两个雇工人!

是的,是雇工人,不是奴仆。

老朱上台后制定了政策,非官宦家庭不准蓄养奴婢。

并且对官宦家庭奴婢的数量也丛了规定。

英宗的是规定定三公之家家仆不准超越30人,四品以上16人,五六品12人,七品以上递减2人。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说官宦家庭有超额,就是庶民之家,特别是那些商人,家里基本上都有奴仆。

早期采用的是认作义子义女的方式,比如《金瓶梅》中,家里奴婢要西门庆对爹,叫他的老婆们为娘,其实这就是为了掩盖奴仆身份而采用的对策。

还有一种方式,那就是购买雇工人,名字换了,换汤不换药而已。

只不过购买的雇工人,正德年间的大明承认雇工人,但是不承认雇工人生的子女也属于主人的,这样相比较仁义很多。

秦邵自己还未结婚,也受不了买的十多岁的雇工人叫自己老爹,那样太别扭了。

许牙婆很热情,直接领来了两个十一二岁的雇工:一个丫头,一个小子!

“秦爷,他们家里早些年遭了饥荒,家里人都没了,在养济院长大,跟着你们也好有个饭吃!”

养济院也叫孤老院。

朱元章的时候创办的。

是为明代的官办救济机构。

凡是幼而无父、老而无子、身体伤残、患有疾病而无法自理生活的民众,全都容许进入养济院,由官方进行赡养。

早期办的确实可以,是真心救助。

只是后来渐渐就崩坏了。

想这些没有父母的孩子,到了能干活的年纪,如果自己不能自力更生,就会被送到牙行等一些地方,让给找个人家混后饭吃。

那些孩子相当于卖自身,所得银两跟牙行对半分。

“秦爷,这两个孩子最听话老实,那小子还认识点子,我专门跟您挑来了。”

许牙婆表功道,

秦邵表示感谢,收下这两人。

让韩瑾蓉教小女孩学习做饭做家务,男孩子跑腿以及在店里帮忙。

自此,除了月底盘点秦邵参与一下,其余时间都在书房读书。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就到了7月底,到了秦邵要去省府考试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