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书生风华 > 第九十九章 两院御史

书生风华 第九十九章 两院御史

作者:荔枝哈密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周羽一听这话,就明白自己此行总算有了些收获。

「陛下,请恕草民直言,这神器短时间内定然难以直接投入使用,须待其性能稳定后再行配备给军队。不仅如此,陛下若是真的想要君临天下,就必须先解决文国自身的问题,攘外必先安内,此乃上策也。」

「怎么个「攘外必先安内」?你且细细说来!」文皇命令道。

周羽都快把头埋到地上了,这才继续说道:「在下一介布衣,无官无职,若是妄议政事,说错了话,那可就大祸临头了!陛下英明神武,定然有治国安邦的良策!」

「没有官职算什么难事?来人,替朕拟旨,擢周羽为御史台台院兼察院御史,行推举、弹劾及纠察之职,圣旨即刻下达!」文皇庄严地说道。

周羽还没发话,站在一旁等候的陈若兰先震惊了。御史台职责分明,自大文建国以来,从未出现过两院御史,而现在周羽却成了古今第一人,这实在是太突然了,她一时间还有些难以接受。

实际上,周羽和文皇的对话并非表面上的那么简单,而是暗藏玄机。

周羽前面口若悬河,但到了文皇问他最关键的问题,也就是「攘外必先安内」该怎么做的时候,周羽却突然不肯说了,反而是提了一句自己没有官职,害怕说错了话受到惩罚。如果他当真是怕因言获罪,那前面的一大片指点江山的文字又何必出现呢?直接缄口不言不是更好?所以周羽的话实际上是在说,你问我怎么「安内」,我又不在朝廷里,哪里知道文武百官是个怎么样的状况?既然我不清楚这些东西,那我就不说了,你也别来问我。

文皇给周羽封官的升值下达意思也很明确:我看你小子确实有两把刷子,待到朝议之时你就给我在旁边盯着点儿文武百官,每个人的言行如何就全在你的掌握之中,到时候我再问你,你就必须给我说出个所以然来!

大家都是聪明人,文皇的意思周羽也明白,于是说道:「谢圣上隆恩!但草民才疏学浅,又有家室在外,经营着酒楼生意,恐怕难当此任……」

「诶,朕自然知道你的难处。这样吧,若是没有重要的事情,你每月的月朔和月望来参与早朝即可,其余时间你都可以自由安排。」文皇打断了周羽的话。

文皇这样安排是为了让周羽既能够参与朝政,又不至于在朝中拉帮结派,聚集势力。毕竟像他这么聪明的人,要是真的算计起来,那可真是一件不小的麻烦事……

既然文皇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周羽也没办法再推脱,只能答应下来:「周羽领命!」

「这就对了嘛……」文皇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陛下,微臣还有一件事,请陛下恩准!」周羽说道。

「但说无妨!」

「数日前,臣曾遇到一奇人,天文地理奇门遁甲无一不精,她答应收臣为徒,并带臣闭关三月以修大行。臣自幼对此等学术崇尚之至,欲跟随恩师学艺,待到三月期满,再回来报效陛下,恳请陛下恩准!」周羽跪拜道。

「既然是有高人为师,那你便去吧。三月之后的月朔之日,你务必要出现在早朝之上,否则就是欺君之罪!」文皇虽然答应了,但同时也小小的警告了一下周羽。

「微臣明白!」

「好了,你下去吧!」文皇说道。

「是!」

陈若兰见状,也说道:「父皇,那儿臣也告退了!」

文皇点了点头。

陈若兰跟在周羽身后,一直到走出御书房,她才追了上去说道:「你可真行!从一介布衣直升六品御史,还是我大文迄今为止唯一的两院御史,我从未见过父皇对其他人有这样的偏爱!说一说吧,当上御史的感觉如何?」

周羽面无表情地说道:「伴君如伴虎,这个御史权力不大,责任不小!要是惹到了那些***贵族,那我的脑袋恐怕就得搬家了!」

陈若兰听了她的话,有些好笑的说:「你是不是忘了我的身份了?「伴君如伴虎」这种话你也敢在我面前说?只要我向父皇一禀报,你可就要坐一个大不敬之罪了!」

「没事儿,我相信你不会的。」周羽淡然地说道。

「为什么?」陈若兰好奇地问。

「可能是直觉吧。」

「……」

二人就这样沉默了一段,直到走出皇宫,周羽才转头对陈若兰说道:「我有一件事想要问问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方便回答。」

「哟?想不到一向神机妙算的周大人也有事要问我?那我可得好好听听!你说吧,只要我知道的我都告诉你!」陈若兰说道。

「廉亲王跟朝中哪些重臣私交较为密切?」周羽目光灼灼地望着陈若兰问道。

不得不说,周羽提出的问题就和他的目光一样尖锐无比,让陈若兰有些开不了口。

「这个……你为何突然问起这种事?难道你怀疑廉王皇叔有什么问题?」陈若兰有些为难的说道。

「我没有这么说,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如果你觉得不好回答,那也不必勉强!」周羽补充道。

「也没有什么不好说的,就我所知,王相和礼部尚书都跟皇叔交好,但都是些正常的来往,并没有什么越轨的地方。」陈若兰还是把她了解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多谢!」周羽拜别陈若兰,独自往回走去。

陈若兰没有继续跟随他,她的脑中还萦绕着周羽刚刚提出的问题。

虽然她口口声声说廉亲王和王相及礼部尚书是正常的来往,但她吐出这句话时,心里也没什么底气。

原因也很简单,近些年来,右相王成的势力越来越大,礼部尚书就是他的左膀右臂,也正因此,连科举之门都已经落入了王成的掌控之中。身为公主,陈若兰虽然知道了这些情况,但她终究是一介女流,无法直接干预朝政。更何况这些事他的父皇也不可能不明白,但仍然没有办法出手阻止,这就说明文皇是真的遇到了一些难题,也是陈若兰无法解决的难题。

「陛下,依老奴所见,虽然周羽一番宏论极其精彩,但终究是纸上谈兵,许他个虚职锻炼锻炼也就罢了,为何您一上来就以两院御史相委,万一他只是空有其表,那岂不是所托非人了?」林淳有些困惑地问道。

「你有所不知,数十年前,文乾两国也是连年对峙,南境之地久战不息,百姓苦不堪言。为此,先皇曾召集众大臣商议对策,两位丞相和六部尚书争论一月有余,最终得出结论,若是想让文国拥有长久的太平,唯一的办法就是灭掉乾国和魏国。届时,西边的凉国不论是否来降,出于对吐蕃的防范,文凉之间也不会兵戈相向。今日周羽的论述与先皇和众大臣的决议不谋而合!不仅如此,他甚至劝朕要将凉国和吐蕃一同打下,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文皇笑着说道。

「陛下,即便如此,也只能证明周羽眼光独到,并不能说明他真的能够担任御史一职啊!」林淳还是有些担忧,皇帝今天的做法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作为天子的贴身侍卫,他有必要的承担一定的提醒义务。

听了林淳的话,文皇突然闭上双眼,放松身体靠在龙椅的椅背上,有些惬意地说道:「先皇驾崩以前,曾经传给我一道密诏。据说是一位高人为先皇算的一卦,卦中所言,我大文百年以内,将有两次内忧外患之危。第一次是外患重而内患轻,先皇之圣明加之众大臣竭力辅佐,足以克服时艰,使我文国再呈一片中兴之象。但第二次是内忧甚于外患,则需一古今罕见

的奇人相助。依朕看来,如今已是到了这般地步,惟愿这周羽就是那高人所说的奇人……」

林淳听罢,也就不再坚持己见,安安静静地守在文皇身旁。

周羽前脚刚刚返回家中,宫里来传旨的太监后脚就到了。

冯月等人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全都呆呆地愣在原地,直到周羽提醒后才跪地示敬。

「周羽接旨!」

「臣周羽恭迎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来圣王治世赖有贤臣,今有洛州人士周羽,通晓天文,遍知地理,仪表不凡,见识超群,特擢为御史台台院兼察院御史,监察百官,熠清朝纲,钦此!」

「周羽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周羽再次叩拜后,从那太监手中接过圣旨。

「周大人是我文国创立至今,唯一的两院御史,还请恪尽职守,忠于圣上,为我大文尽心尽力!」传旨的太监临走前不忘叮嘱道。

「公公放心,周羽自当竭尽全力中兴大文,如此方不负陛下天恩浩荡!」周羽恭敬地行李说道。

那太监满意地点点头,随机带着宫中力士离开了。

冯月等人这才找到机会问道:「小羽,皇上怎么给你封了个官儿啊?」

「相公,这两院御史是个什么官?官居几品?」

「姑爷当了官,咱家可就发达了!」

面对众人的惊喜不已的状态,周羽只能无奈地笑了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