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书生风华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后生可畏

书生风华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后生可畏

作者:荔枝哈密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把这个吏部侍郎留给我,从五品的那个就交给你们了。”周羽吩咐道。

“是。”余敬得令后便离开了。第二天,周羽在路上向余敬详细了解了这位吏部侍郎的情况。

此人名叫傅西山,是乾国的两朝元老,只因新皇登基后朝中势力重新洗牌,他不愿与其他人为伍,这才被排挤出了京城。

又过了两年,傅西山索性向吏部递交辞呈,乞骸骨归田,不问宦海之事。

“照你所说,这傅西山确实算是一位好官?”周羽听完余敬和宋启收集的情况,询问道。

“应该说是位名副其实的好官,只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位傅大人不得其时啊!”余敬感叹道。

“若是将他带回我大文,你觉得让他做个什么官为好?”周羽接着问道。

“大人,您可别折煞末将了!末将是个粗人,只懂得些枪棒武艺,粗学了些行阵军法,这为官之事末将如何明白?”余敬连忙回避了周羽的问题。

“你别紧张,我只是随便问问而已……”周羽见他谨慎,也就不再强求。

过了一会儿,二人来到傅西山的府邸门口。这宅院也就中等规模,和周羽在洛州的住宅大小相当。

周羽上前扣响门环,片刻之后,一个仆人就打开了门问道:“请问二位有何贵干?”

“这位兄弟,我们是来拜访傅大人的,烦请你通禀一番。”周羽有礼有节地说道。

“请问客人可是姓周?”那仆人竟反问道。

“正是,小哥是如何知道的?”周羽和余敬都感到十分地诧异。这才第一次上门,对方竟然知道自己姓氏,岂不怪哉?

“老爷吩咐过,若是有一位姓周的年轻客人来访,即刻请到书房奉茶,二位请随我来吧!”那仆人打开门,迎周羽二人进门去。

周羽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随着那仆人进了书房。这书房就更是怪异了,不仅装饰简陋,且没有一卷书,活脱脱像是一个闲置的杂物间,却保持得十分干净。

“二位客人稍候,我家老爷马上就到。”那仆人热情地为周羽和余敬端上茶,随后便离开了。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一个浑厚的声音便从门口飘进:“来者可是文国和亲大使周羽?”听这声音,应该就是傅西山本人没跑了,周羽赶紧起身相迎道:“见过傅大人!”余敬虽是文国武将,但仍是周羽下属,周羽行礼,他也要跟着见礼。

“就不必客气了,二位此来,可是想要让老夫渡江北去?”傅西山直接坐到了周羽的对面。

这位已经有了半头白发的男人,此刻竟是精神矍铄,气场逼人。周羽见傅西山直切要义,也就不再拐弯抹角,而是点了点头说道:“傅大人既知我来意,想必是接到了柴颂春大人的书信吧?”

“贵使何出此言?”傅西山却开始卖起了关子。

“我的部下告诉我说,傅大人的情况是柴大人告知的,他说二位十余年前就是故交。今日周某上门时,贵府家丁便说傅大人已预料到周某会前来拜访,其中关联,不难猜想。”周羽如实回答道。

“你虽说得有理,但我身为乾国重臣,虽然如今早已致仕,却难以做出离家叛国之事来,你不必多言,饮完此盏,自行离去吧。”傅西山说罢,就将杯中之茶一饮而尽。

周羽将端在手中的茶杯轻轻放下,微笑着说道:“若此事真的没有商量,傅大人恐怕早就吩咐仆人打发在下离去,又怎么会让家丁在书房摆茶相候呢?在下斗胆一猜,傅大人或许是想听一听在下的拙见。”傅西山有些意外地抬起头望着周羽,也露出笑容说道:“既然你有高见,就请谈一谈吧。”

“恕在下愚见,三年之内,文乾两国之间必有一战!此战不同以往的小摩擦,而是文乾两国的生死之战,胜者独霸中原而取天下;败者破城亡国而入他籍。”周羽一开口就是大消息。

傅西山面色一惊,随后又立刻恢复平静问道:“荒唐!文乾两国数十年来大小纷争无数,何曾有过倾国之力的大战争?我乾国步军入中原而人乏,你文国水师进长江而船怠,此消彼长,胜负不可分也!”

“若真是如此,乾皇何须向我文国求亲?”周羽笑着回应道。

“战则两败,合则两利。乾皇此举,乃为利国利民,而非战事。”傅西山闭着双眼说道。

“大人此言,恐怕是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吧?”周羽仍旧一脸轻松地说道:“傅大人虽久离宦海,但各方消息却也灵通无比。那您自然知道,我文国已在东海之上训练出五万精锐水师,在渤海之内还有五万新征之卒正在日夜操练。假以时日,乾国倚重的长江天堑恐怕也难抵文国水师。另外,我文国改进了炼铁之法,所铸之兵器锋利无比,所向披靡。而乾国的步军向来就不是文国步军的对手。试想一下,若是长江防线被突破,乾国的步军该如何面对披坚执锐的文国之师?江南之地,无险可守,唯长江这一道屏障。若是江南失陷,就如同砍断了乾国的臂膀,怕是不降也得降了!”傅西山睁开眼睛,有些质疑地问周羽:“战端一开,我乾国自有江南富庶之乡提供军饷,便是耗,也要将文国的军队拦在长江以北!你何以敢说文国一定能突破长江天堑?”

“大人说乾国有江南鱼米之乡为后方财源之地,这倒是不假。可这行军打仗所耗之财甚巨,乾国必然以重税征之。朝廷乐意,江南的地主乡绅却未必乐意,若是他们知道文国战胜乾国之后需要交的税不过是乾国所征的四分之一,恐怕立马就会倒戈相向。到那时,乾国不仅要面对着文国大军压境的威胁,就连自己的钱袋子,怕是也捂不紧咯!”周羽摇着头说道。

“高原的吐蕃和北边的魏国,你们又当如何应对?三面作战,恐怕文国还没有这个实力吧?”傅西山继续出题。

仟仟尛哾

“当然没有,不过在与乾国交兵之前,我大文首先便会攻克魏国,确保后方无虞。至于吐蕃,消息更是闭塞,无须忧虑。”周羽回答道。

这下,就连余敬都懵了,这老头还没答应回文国,怎么周羽就把作战方案透露出去了?

这不是泄露军事机密吗?

“文魏交兵,乾国难道会袖手旁观?届时你们仍旧是腹背受敌,首尾难顾!”

“文国出兵伐魏,消息传至乾国,少则月余光景,若是我大文严加盘查,时间耽误得更久,数月之内,魏国必灭,乾国便是想要干涉,也为时已晚了!”

“你年少轻狂,未经战阵,大胆妄言!一国之力,岂会数月而灭乎?”傅西山近乎讥笑着说道。

“北魏之地,苦寒至极。我大文河北一道与之接壤,近百年来,文乾两国之战尚有胜负来回,而文魏之战,文国从未有败绩。加之北地风霜雪冻,钱粮不济,大战来时,魏军瞻前顾后,更加难以招架,终不过慌慌落败如丧家之犬矣!”谈笑间,周羽似将魏国收入囊中。

“少年之狂,不可教也!”傅西山也摇起了头,并不认同周羽的看法。

周羽本想省点口水,结果这老东西不信,于是他只好从及经济基础讲到社会运转情况。

详细分析了文、魏、乾三国的现状和各方面的问题,听得傅西山入神无比。

话语罢,傅西山捋了捋须说道:“昔日,苏秦游走六国,佩六国相印;今日有你这般见识之人,可为三国之国师!”周羽听了此话,知道应该有戏了,于是说道:“傅大人谬赞了,不知大人可愿沿江北上,再助晚辈一程?”

“老夫已年过六旬,功名于我何加焉?然而文国有你这等雄才之人,定然前途无量。老夫情愿与你回到文国,哪怕做一介布衣,也定能见识到王朝兴盛!”傅西山站起身,话语间,已然答应了周羽的请求。

“傅大人且先行,待和亲之事毕,你我在文国再会!”周羽也起身行礼道。

“老夫仍有一事不明,不知你可否赐教?”傅西山忽然转过头来问道。

“赐教不敢当,傅大人有何疑惑,且问便是。”

“既然你已知文乾两国早晚必定兵戎相见,又怎么会带文国公主前来赴险?是文皇不听你的劝阻,还是朝中有他人进谗?”

“孙子曰,上兵伐谋。乾国富庶,若是强攻,巨大的伤亡在所难免,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若是不知道乾国的情况,来日鏖兵之际,我文国必然损失惨重。欲钓大鱼,必上香饵,我和长乐公主只得以身为饵,带足人马,前来一探乾国虚实。”周羽如实说明了来意。

傅西山听完愣了愣,随后摸着胡须爽朗地笑道:“妙哉妙哉,后生可畏……”……

“傅西山已经启程赶赴文国,我们明日便动身,赶赴益州!”周羽对余敬和宋启说道。

“大人,益州是乾国都城,咱们这进去容易,可是该怎么出来呢?”宋启第一次有些底气不足地问道。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事到如今,情势瞬息万变,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周羽背对着二人,不断研究着挂在墙上的乾国地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