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书生风华 >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选

书生风华 第一百三十八章 人选

作者:荔枝哈密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10: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个孝堂木香说白了就是周羽为了能让大家剪头发所特意「编造」出来的一种产品,其本身是用京城附近的一个小山头独有的木材及花草原料制作而成,燃烧时会有区别于一般香火的气味。而那盒子,同样也是用山上的木头经过木匠磨制而成,并无什么特别指出。至于那个小型的青铜方鼎,不过就是一般的青铜制品。

但这几样看似平平无奇的东西能够畅销京城,厉害之处就在于周羽对它们的营销十分夸张。

先说这孝堂木香,周羽对其的描述是,焚此香三支后,所剃下的头发将会积为父母的功德,父母尚且在世的,则增其阳间福寿,保佑二老能够平平安安,长命百岁;父母已经故去的,则加其阴间造化,祈愿二老来世多福多报,好运安康。接下来是这孝堂木盒,凡是在他乡剪去头发的,都需要将孝堂木香的香灰收集在此盒中,然后每年亲自或托人带回故乡的土地掩埋,才能起到为父母积功攒德的作用。至于这孝堂方鼎使用,那就很简单了,没有离开家乡的人焚香时可以直接将香插在鼎中,每年除夕之时再将鼎中的香灰埋进土里就行。

在这个时代的文国,这种商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但实际上就是在坑钱。周羽也仔细思考过这种事情,于是他将孝堂木香的层次分为一档,二档和三档这三种品类。一档的香卖得十分昂贵,一组三支装需要三十两银子;三档的香又便宜得很,只卖十文钱一组;至于二档的,就有一些特殊了,这是专门卖给参加科举考试考生的香。有些人在开考前会削发明志,所以也需要这个产品。其销售模式也很特别,二档的香一组卖二十文,凭考生的身份证明购买,凡在后续的考试高中之人,小店都会赠送一组一档的香;若是不幸名落孙山也不要紧。来年再至京城之时,小店也会赠送一组二档的香。说白了,这就是对科举人才的一项优惠政策,周羽将之命名为:学生优惠。

价格差异地如此巨大,周羽对外宣称的效果自然有所不同。要焚烧一档的香才能够积功德,二档三档的香只能够祈求上天宽恕焚香者的剃发行为,积德的作用会弱很多。

但即使如此,要想将这种触及敏感话题的东西卖出去,仍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为此,前两日周羽特意带着陈进一块儿进宫面见文皇。

「陛下,微臣在京城附近发现一种奇异的木料,此木为当地独产,具一位高人留下的书中记载,相传此木为天神堥篪因思念自己的双亲而留下的眼泪滴落凡间所滋养生出的宝物,因此唤作孝堂木,又名相思泪树……」

周羽给文皇胡遍了一通,中心思想大概就是说这东西特别好,能够让人在不犯孝祭的前提下合理地剃掉自己的头发,相反,多剪头发还能够多为父母送福。至于什么欺君之罪,扯淡去吧,这个时代还没有对此种树木的记载,文皇能知道那棵树究竟叫什么名字才有鬼了!

尽管如此,但这毕竟是个商业行为,要是不拿出点吸引人的条件,文皇还是不会轻易批准周羽做这种买卖。于是周羽又开始在二档的香上面做起了文章:「陛下,这第二档的香是专门为科举人才所设计,在售卖时可以给这些学生以优惠,鼓励他们为陛下尽忠,为国家效力,如此有利于在这些人心中埋下伏笔,让他们从情感上更倾向于陛下,而非为歹人所用。」

文皇听后,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要求周羽在宣传第二档的孝堂木香时必须有报效皇帝,报效朝廷之类的标语和话术。周羽一口就答应下来,接下来在被强制要求上交五成的利润给宫中府库后,文皇也点了头。周羽收购的制香作坊即刻开工,赶制这批新香。

产品上市后,文皇和陈进又亲自在宫中和权贵大臣中为这家小店做宣传,大肆夸奖孝堂木香的作用。有了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带头,小店的生意立马火爆起来,王公大臣无不争

相购买。再后来,朝中的消息传到民间,大家也纷纷前去了解情况,一些须发过长的人还是很愿意花一点小钱来把自己的头发胡须剃掉些。

当然,自始至终,周羽都不曾出现在店中,而是完全将店面交给手下的人去打理,自己最多只是查一查账本和库房的情况。

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孝堂木香的名声就从京城传到了文国的其他地区,一些在他乡定居的人们都纷纷托人从京城买些香以及木盒过来。由于孝堂木盒的定价比较高昂,一个盒子就得卖到二十两银子,所以一部分来自相同地方的人会凑钱买一个回来共同使用。

与此同时,朝中还传出另外一件大事,即长乐公主陈若兰被定为与乾国和亲最终人选。虽然这个消息与之前文皇册封王相孙女的圣旨有出入,但百官和民众也能够理解,毕竟总不能派一个病秧子去和亲吧?这样一来,王相可就白捡了个便宜,什么也没付出,自己的孙女还落了个公主的头衔。

远嫁乾国的人选虽已定下,但还需要挑选护送和亲使团的人,今日的早朝之上,此事便成了主要的议题。

「陛下,微臣以为,和亲一事关乎文国大体,万不可疏忽懈怠,因此当派朝中重臣前往。依臣所见,当从礼部的官员中择一精干之人,作为和亲大使。」户部一位官员谏言道。

这位官员的建议得到了朝中大多数人的赞同,毕竟这种事本来就该由礼部来负责。

这时,文官之首的王成站出来说道:「陛下,老臣保举一人,定可堪当此任!」

「哦?王相所荐何人?」文皇问道。

「御史台,周羽!」王成开口道。

当百官还在惊讶之中时,礼部侍郎房槐立马跟上说道:「陛下,微臣也认为周御史堪当此任!」

现在众大臣们看出来了,这是王成在借机报复周羽。

正当大家还在想周羽会怎么应付之时,武将们也开口了。

「陛下,微臣和王相意见相同,周御史可作和亲大使,护送公主奔赴乾国!」征西将军马忠站出来说道。

这就有些奇怪了,平日里这些武将和文官常常意见相左,今日竟然变得出奇的一致!

「这……」文皇有些拿不准了,他本能地认为周羽确实是可靠的,但周羽毕竟太过年轻,而王成又欲借此机会打击报复,若是真派周羽前去,恐怕会出事端,于是他点名周羽问道:「周爱卿,文臣武将都推举你去,你意下如何?」

文皇本来是想让他推说自己难当此任,然后文皇立马就坡下驴,改换人选,可周羽却偏偏不按套路出牌:「回陛下,只要陛下钦点,臣必当竭尽全力!」

得,现在想换都换不了了。

木已成舟,文皇只得说道:「好,擢周羽为礼部司郎中兼和亲大使,免去其御史之职;命礼部员外郎蒯清为和亲副使,随佐周羽,圣旨即刻下达!」

周羽和蒯清领旨谢恩,下跪叩首。

退朝之后,文皇单独把周羽叫到宫中谈话。

「今日之事,你早有预料?」文皇问道。

「回陛下,确实如此,自打微臣将王相的孙女推出来之后,就料到了应该会有这么一天。」周羽回答道。

「既然这样,你就应该知道,那些人会用什么手段来对付你。」文皇背对着周羽说道。

「不瞒陛下,按照他们的设想,等到公主抵达锦官城后,微臣恐怕也就没有两天活命的了。」周羽这话说得云淡风轻,似乎死亡对他来说并不可怕一样。

「那你为何还答应得如此痛快?」文皇转过身来问道。

「因为臣想到乾国去看一看。微臣是京官,不能随便离京,上次闭关已经是陛下法外开恩

了,若微臣还有暗入乾国之举,恐怕那些人立马就会将微臣告到麟台,可能还会加上个谋反逆天的太罪名。」周羽笑着答道。

「哦?你为何想到乾国去看一看?」文皇不解地问道。

「因为想要攻克乾国,就必须要先了解乾国的情况。唯有这样,微臣才能知道乾国的国情如何,才能知道乾国朝堂的情况,以及我大文军队到了乾国之后该如何排兵布阵。」周羽回禀道。

「军队?你的意思是,让朕趁此机会,向乾国开战?」文皇有些惊讶地说道。

「万万不可!如今我大文内乱未平,贸然开战,恐怕会有窃国之人从中离间,我文国必败!」周羽劝阻道。

「我大文与乾国交手不下数十次,虽不曾取得全面的大胜,但也少有败绩,你为何说我大文必败?」

「因为笔下所说和微臣所说的战争规模完全不同,陛下所说的不过是南方边境的两军摩擦,而微臣所说的是覆灭乾国的决胜之战!」周羽的话语坚定无比。

「决胜之战?」文皇被周羽的说法给震惊了,就连文皇自己都还未曾想过与乾国打到鱼死网破的地步。

「这是微臣写出的一些策略,请陛下过目!」周羽递上一张硕大的纸表,林淳再将其递给文皇。

文皇一打开那纸卷,双睛就被标题给牢牢吸引住:天下一统之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